如果非要將摩託車分類的話,我覺得可分為:玩樂型和實用型。而現階段的摩託車,其實大部分都屬於玩樂型,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大玩具。而這一期要介紹的這款車,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實用型摩託車,雖然它的配置不高,但是經典的味道卻很濃。它的出現,確實是這個時代的一股清流,難免讓人有一些返璞歸真的錯覺。
其實起初摩託車的用途就是用來通勤載物的,只不過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戶戶都添置了汽車,從而摩託車最初的用途被取代,然而對於一些道路情況相對於落後的小鄉鎮,摩託車還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面對複雜的路面和崎嶇的山路,對於一輛車的操控性尤為重要,而大排量機車普遍較重,操控難度較大;電動車受限於續航裡程和動力的不足,這時,一臺排量小,操控靈活,可上山,可下坡的摩託車就顯得更為的實用!
就在今年,濟南輕騎鈴木將這款小太子又帶回來了。且命名為悍道。而這款車也配備上了鈴木立體車標。相較於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GN125,這款車不管從外觀還是動力方面,都更勝一籌!首先這款車為150cc排量,貼花簡單大氣,經典的豬頭造型搭配圓形滷素燈。仿佛將人們又帶回到了80、90年代。而7980元的價格顯得極為厚道!
動力方面:150cc單缸風冷發動機,國四電噴系統。最大功率8.5kw/8500rpm;最大扭矩11.8N.m/5500rpm。搭載反向旋轉平衡軸之後,這款車在震動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抑制。極速98km/h,日常通勤足夠。
制動系統:前碟後鼓的配置顯然有些「寒酸」,雖說前碟剎配備了雙活塞卡鉗,但根據這款車的主要用途來看,也是沒說的。畢竟誰也不會拿它去飆車。200mm的離地間隙,上山下坡,這車足夠可以勝任。在試駕會當天,就有摩友拿它來飛坡,硬是將一款實用型的家用摩託玩出了越野的味道。
雖說這車主打實用型,但在這個摩託車成為玩具的年代。大家拿它去馱人載物顯然是不實際的。我覺得,如果輕騎鈴木可以在此車的基礎上,再出一款主打玩樂型的機車,輻條輪,電鍍泥瓦,電鍍排氣筒,坐墊改為單座,類似於bobber風格。那樣肯定會讓這款經典神車再火一把!
小編總結:這款悍道150雖然主打經濟實用,但屬於它的年代早已過去。我認為,如果你酷愛摩託車改裝,這臺車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底子。
那麼,對於這款悍道150,你有哪些想法和建議,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摩託人、摩託事、我們有緣路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