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兩岸三地讓人笑cry的電影譯名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燥底師兄生擒富二代》會比《老手》精彩嗎?

《黑客帝國》和《廿二世紀殺人網絡》是姊妹篇嗎?

《肖申克的救贖》和《刺激1995》有關係嗎?

其實它們是同一部電影,因為上映的地方不同,就有了不同翻譯的片名。

電影片名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像廣告語一樣,很多時候決定了觀眾會不會一時興起去貢獻票房。就像當初可口可樂頂著「蝌蝌啃蠟」這種有毒的名字進入中國市場,廣大人民群眾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會去嘗試這種疑似醬油還冒著氣泡的褐色液體?一開始賣得出去才怪。

因為歷史原因,有時候國外引進的電影,在大陸和港(澳)、臺地區會出現三個版本的譯名,用的都是漢字,卻有完全不一樣的個性。

大陸:不求吸引,只求無過

大陸在近幾十年才開始改革開放,遠不如港臺地區受外來的影響大,文化上還是比較趨向傳統和保守的,因此也讓我們的外文影片名字翻譯都偏官方正統,風格保守又嚴肅。

像電影這些文化產業,孔夫子一直教育我們要「寓教於樂」,再加上特殊時期「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創作指導思想,所以大陸總喜歡帶上點教化屬性。還記得小時候學校組織看的大型親情教育片《媽媽再愛我一次》嗎?聽說真有人哭暈在電影院,壹讀君心疼一秒鐘。

而且,大陸引進的影片要經過廣電總局超級嚴格的審批,內容尚且還要刪刪改改,片名就更不能弄出什麼么蛾子了,所以還是直譯最穩妥,雖然可能會沒特色,但也簡潔明了。直譯保持了原來片名的內容和形式,如果能結合漢語的底蘊和美感,有時候會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

舉個慄子,《在雲端》(Up in the Air)講的是作為社會精英人士的男主,因為工作需要,整天出差到世界各地去,坐頭等艙,住豪華酒店,生活最大目標是積累更多的飛行裡程,在這過程中還邂逅了一位同樣是「空中飛人」的神秘女人,但最後攢夠了英裡數成為飛行公司的白金會員之後,他卻開始渴望安定和愛。

「在雲端」是大陸對英文片名的直接翻譯,原來的片名就是一語雙關:「在雲端」是男主工作的常態,也是他感情和生活的隱喻——永遠獨身漂浮,不能落地和安定。香港地方把這部電影翻譯成「寡佬飛行日記」,臺灣則是「型男飛行日誌」,雖然貼近影片內容,但就少了這種美感。

還有經典電影《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香港翻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化用了白居易的詩,也算文雅,但是總給人怪怪的感覺,壹讀君覺得要歪樓到邵氏風月片那邊去了,天上的神仙妙樂不是我等凡人能夠消化得了的,還是直譯比較不容易讓人胡思亂想啊。

香港:自由的靈魂,偶爾也脫韁

香港從原來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在的國際大都市,歷史複雜,文化也中西合璧,外文電影片名的翻譯一直很任性,也很有自己的特點。

他們通常不直譯,一定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有了前面說的《寡佬飛行日記》和《仙樂飄飄處處聞》。然而有時候大膽的翻譯,卻比中規中矩的直譯要精彩。

《這個殺手不太冷》(Léon)這個翻譯實在太深入人心,比大陸一開始的《殺手萊昂》好很多。《人鬼情未了》(Ghost)也夠悽美,如果直譯成「幽靈」或者「鬼魂」,和電影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嚴重不符嘛,這煞風景的片名不僅得不到小情侶翻牌子,還欺騙了鬼片愛好者的感情。經典的《阿甘正傳》也是出自香港,大陸和臺灣的片名一開始都是《弗雷斯特·剛普》的音譯,既不親切,也體現不出阿甘的傳奇人生。

香港電影業因為發展早,發展也成熟,商業氣比較濃。電影作為娛樂產業的一種,觀眾進電影院大多是為了娛樂消遣,有噱頭,才能刺激觀眾想看的欲望,所以香港電影總想搞個大新聞。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片名一定要帶著「情迷」、「奇緣」、 「致命」、「激情」、「奇案」這些類型化的字眼。

像《一天》要叫《情約一天》,《午夜巴黎》要叫《情迷午夜巴黎》,《紅磨坊》要叫《情陷紅磨坊》……就怕你不知道它有愛情元素在這裡。而我們熟知的《暮光之城》被翻譯成《吸血新世紀》,《飛屋環遊記》要叫《沖天救兵》,《剪刀手愛德華》成了《幻海奇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硬漢男星的商業動作大片。

香港片名翻譯還喜歡劇透,一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光看片名就能猜出大概情節,甩了三分鐘講完的谷阿莫好幾條街呢。

讓劉亞仁聲名鵲起的韓國電影《老手》,香港上映的時候譯作《燥底師兄生擒富二代》,看了開頭,了解了角色的身份,就知道飾演富二代的劉亞仁不管怎麼算計折騰,還是會被死磕到底的正義警官逮住的!

放開她讓我來

還有科恩兄弟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大陸《老無所依》的翻譯很有詩意,因為影片不只有驚悚的大魔王和酷炫槍戰這些慣常的商業片元素,背後還有對於人性和命運的探討。在各個角色的求生中,能力不夠、不合時宜的「老人」,沒有存活的餘地;最後「大魔王」幹掉了所有人,卻不得不向小孩子求助,也是命運的一個大玩笑。而香港的譯名是《二百萬美元奪命奇案》,不僅劇透,看起來也只是一部平平常常的商業片,對不起科恩兄弟的才華,也嚴重限制了各路影評人和廣大文藝青年的發揮。

求壹讀君的心理陰影面積

另一面的香港,也帶著市井和草根的文化。所以為了照顧本土觀眾的欣賞和品味,影片譯名也常常會帶上粵語詞彙,不懂粵語的人可能會一頭霧水。一直被嘲笑的《皇上無話兒》,其實沒那麼奇葩,粵語念出來可是妥妥地順口。

98年的奧斯卡獲獎影片《As Good as It Gets》(《盡善盡美》),故事設定人畜無害:一個脾氣古怪的強迫症老頭在遇到一系列的好人之後,不再主張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也收穫了愛情。臺灣翻譯成《愛你在心口難開》,也算和內容有點關係,但香港翻譯成《貓屎先生》,不懂粵語的人一定會冒出黑人問號臉。但其實翻譯還是很有心的,主角Melvin的名字發音跟「貓屎」在粵語中差不多,「貓屎」在粵語中是指那些性情古怪脾氣暴躁的人,和男主的性格很相像。

臺灣:套路玩太多

說起臺灣的片名翻譯,它強大的「神鬼」系列一直很有名,據說目前臺灣神鬼系列大概80多部,這只是冰山一角:

甚至有的影星還能享受到擁有自己的固定譯名的待遇:

有「魔鬼」兩個字的,多半是施瓦辛格主演

金·凱瑞一定要有「王牌」

布魯斯威利一出馬,片名就掛上「終極」

威爾·史密斯和「戰警」逃不了關係

也許誇張了些,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臺灣影片翻譯很愛套用固定詞彙,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不完全統計施瓦辛格主演的動作片

當然這和電影明星老愛演同一類型的影片,形象固化有關。但更多時候,還是為了營銷,原理和現在的蹭熱點是一樣一樣的,如果一個電影明星之前某部電影大獲成功,他的其他電影片名如果也是同樣的格式,帶著莫名的熟悉感,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續集,這樣把觀眾忽悠進電影院就非常容易了,影碟也賣得出去。

這種套路也不只是臺灣才有,大陸對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不管主角是什麼東西,幾乎都叫「XX總動員」,也是有夠偷懶的。

1995年玩具總動員(Toy Story)

1999年玩具總動員2(Toy Story 2)

2003年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4年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

2006年賽車總動員(Cars)

2007年美食總動員(Ratatouille)

2008年機器人總動員(WALL·E)

年度大電影之總動員一家親

以小清新聞名的臺灣電影,影片翻譯界並不全是泥石流,尤其是動畫片,翻譯都很萌。毫無特色的《美食總動員》,在臺灣叫《料理鼠王》,一比就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小黃人的電影《神偷奶爸》一開始也是臺灣的譯名,大陸直譯的《卑鄙的我》(Despicable Me),的確讓人摸不著頭腦。

我很黃,可是我很可愛

語言不同,翻譯永遠會有偏差。在電影界,片名直譯很省事,就是直接翻譯原來字面的意思,再保證形式儘量統一就可以了;而意譯則是根據原來的片名或內容再次創造,所以才會出現香港那種「一句話概括影片內容」的片名;而像那些套用的固定格式,和影片沾不上半點關係,基本就屬於任性又偷懶的亂譯了。

正因如此,片名直譯才最保險,但有時會顯得太呆板;意譯的兩極分化嚴重,會出彩,也容易雷人,所以要把握好一個度。三個地方的片名翻譯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也都是為了貼合當地的文化習慣,優劣是非還是看個人喜好吧。去掉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你會發現《三傻大鬧好萊塢》,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參考資料:

1.《一項關於內地、港、臺三地英文電影譯名異同的研究》,李莉華

2.《論電影片名在中國大陸及港臺地區的翻譯比較》,韓媛媛

相關焦點

  • 笑死人的電影譯名,有些讓人知道結局,有些讓人直接放棄
    相同電影的不同名字。臺灣省給電影譯名偏愛原生態。比如《摔跤吧爸爸》譯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惡老闆》譯為《老闆不是人》,《老手》譯為《燥底師兄生擒富二代》,給觀眾呈現出看電影的原生態吸引力,內地在翻譯電影名字上通常採取直譯法,比如《蝴蝶效應》,《羅馬假日》《搏擊俱樂部》等。
  • 你知道海王的臺灣譯名是什麼嗎?盤點那些搞笑的臺版翻譯
    近日隨著電影《海王》的熱映,許多人都喜歡上了這位強悍的海洋霸主,海王是DC漫畫中的人氣角色,海王的英文名為Aquaman,在內地的譯名為「海王」,但是在臺灣的譯名就有些搞笑了,譯為《水行俠》。其實在兩岸三地中,由於發行商的不同,再加上語言文化的些許差異,所以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譯名,而且很多譯名在我們看起來是如此搞笑。
  • 《遺願清單》被譯成一路玩到掛,那些令人捧腹的臺灣電影譯名
    外國電影在引進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文名叫什麼,像《魂斷藍橋》、《金蟬脫殼》等都是相當優秀的中文譯名,兼顧了翻譯作品講究的雅達信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影本身的內涵與韻味,但你聽說過《一路玩到掛》嗎?
  • 兩岸三地製片人聚集臺北研討華語電影未來走向
    人民網臺北9月10電(記者王連偉 陳原)今天,來自兩岸三地的電影製片人聚集在臺北市,參加由中華電影製片協會主辦的首屆「兩岸三地製片人研討會」,共同探討華語電影的未來走向。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理事長李佑寧、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韓三平、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分別代表三地電影製片人致辭,表達了對華語電影發展趨勢的看法。
  • 同一部電影,港臺譯名的腦洞真是大,最後一個不得鳥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看外國電影的觀眾又多了一個樂趣,對比電影的內地譯名和港臺譯名,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臺版翻譯作《刺激1995》,港版翻譯作《月黑高飛》,雖說兩岸三地文化略有差異,譯名差異較大是正常現象,但是有些港臺的翻譯的確腦洞夠大,下面這些是近段時間的一些外國電影的港臺譯名與中文名對比
  • 盤點那些奇葩的遊戲譯名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遊戲譯名都這麼優秀,還有很多奇葩到不行的遊戲譯名! 比如,你知道「老頭滾動條」和「踢牙老奶奶」是什麼遊戲嗎?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無釐頭的奇葩譯名吧!
  • 笑噴!港臺的這些電影譯名,騷到不忍直視!
    由於不可避免的「時差」問題,很多歐美電影在中國大陸的上映時間都會晚於本土。除了一些讓人頭疼的刪減,考慮到發行等問題,電影的名字也會進行一些修改。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迦百農》。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神翻譯。文化,不碰撞怎麼有意思?!偷懶,我們是一流的在所有翻譯中,影sir覺得進口動畫片最難,畢竟想拉動成年人走進電影院,片名一不能太單薄,二不能太難懂。《海底總動員》當年要是直譯成了「尋找尼莫」,估計很多人要掉頭走人了。
  • 網絡大電影《神探嬌娃》在廈發布 兩岸三地主創同臺飆戲
    廈門網訊 (記者 沈偉彬)10月15日,記者從網絡大電影《神探嬌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電影集結了大陸、臺灣、香港兩岸三地主創同臺飆戲,將於12月初在廈門、武夷山、東山島開拍,預計18年初在愛奇藝
  • 讓人笑掉大牙的遊戲譯名,十幾年被當笑話,任天堂一句話就解決
    對於很多外來作品,作品名稱作為作品的第一印象,翻譯一直是一個頗具挑戰的工作,翻譯的好就像直譯是"滑鐵盧橋"的《魂斷藍橋》一樣讓人眼前一亮,不過翻譯的不好就很尷尬,甚至會鬧出笑話,這在遊戲中也一樣。不過《獵天使魔女》還有個叫《魔兵驚天錄》的譯名就很讓人撓頭了,不知道這個標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標準的零分標題。
  • 進口動畫電影譯名頻"撞車" "格式化"引觀眾厭倦
    迪士尼與皮克斯的最新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正在內地上映,首日票房僅收穫一千餘萬元,次日票房飆升近四倍,逆襲曲線甚至堪比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不少觀眾反映,影片譯名非常具有誤導性,險些因為這個俗套的「環遊記」名字錯過了佳作。
  • Baby身上被插拖把不要這樣對我 簡直笑cry
    Baby身上被插拖把不要這樣對我 簡直笑cry時間:2016-02-22 12:1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Baby身上被插拖把不要這樣對我 簡直笑cry 新浪娛樂訊 2月20日晚,Angelababy曬出一張照片開啟逗比模式驚呆網友。
  • 《如懿傳》日本譯名太奇葩?其實臺灣電影譯名更雷人,腦洞太大
    因為影視作品進出口的緣故,所以很多國內引進的電影都會選擇一個比較好的譯名,而中國出口的影視作品也會被別的國家給標上別的譯名,但是一些非常經典的影視作品到了別的國家卻被翻譯的特別雷人,甚至聽起來跟原本的劇情都出入很大。
  • 笑的臉抽疼!
    雖說這部電影是由高人氣漫畫改編來的,那麼電影部分呢,會不會如大家期待一般精彩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吧。所以我和黑粉結婚了好看嗎?《所以和黑粉結婚了》是一部十分輕鬆好看的青春偶像影片,畢竟主演由韓流明星EXO成員樸燦烈飾演,雖然袁姍姍早些年遭到了網友們的「嫌棄」,但是近幾年卻也終於苦盡甘來。收穫了不少粉絲支持。
  • 鏟屎官笑cry!《愛寵大機密2》冰冰傲嬌高冷上線
    鏟屎官笑cry!啾啾和冰冰 雖然只有短短30秒,但預告中冰冰作為貓界代表體現出來的特立獨行還是讓人忍俊不禁對於人類,它們才不會噓寒問暖,而是傲嬌地將所有的照顧當作天經地義,冰冰這種嗨不嗨全看心情,永遠雲淡風輕的態度,讓鏟屎官們集體笑cry,仿佛看到了自家貓咪,頗有共鳴。
  • 哈利波特中人物的港臺譯名與大陸譯名對比起來吐槽一下..簡直笑噴!
    但是,陪伴港臺哈迷迷的卻是另外的一些名字,這兩種譯名各有特點,今天小編就把它們(有代表性的某些)放到一起對比一下,看看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小編偷笑中..】(左為大陸譯名,右為港臺譯名喲)西弗勒斯·斯內普………………塞弗勒斯·石內卜(石內卜這三個字..尤其是那個『卜』,是蘿蔔嗎?石頭裡的蘿蔔?!)
  • 港臺譯名大陸譯名的差距?神鬼師奶總出現,生活大爆炸讓宅男尷尬
    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引入其他的影視作品,因為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所以在電影電視劇引進的時候,譯名就成為了很大的重點,而港臺電影電視的風格和大陸的風格大相逕庭,很多電影電視的翻譯都差別很大。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名刺激1995。
  • 跪服臺灣翻譯,這些譯名能讓我笑一年,你猜富豪是哪個汽車品牌?
    例如幾部比較經典的電影,加勒比海盜、木乃伊、懲罰者,在臺灣分別叫神鬼奇航、神鬼傳奇、神鬼制裁,不知道的人以為是一個系列的。就連豆瓣得分最高的《肖申克的救贖》,被可愛的灣灣人翻譯為《刺激1995》,配合兩位男主的海報,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基情片。在一些汽車廠家的譯名上,灣灣也發揮了獨特的幽默性。
  • 電影推薦:那些讓人笑到肚子疼的搞笑電影,你看過幾部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小編七七的影單,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記得點讚加關注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電影的哦~人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個時候幽默的電影,當然是第一選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部,讓你笑的肚子疼的電影。
  • 有關「cry」的詞彙解析你又了解多少?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William Shakespeare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讓你這麼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
  • 我的世界:Herobrine的中文譯名到底是什麼?看完翻譯笑出豬聲!
    只不過,玩家們對於Herobrine喜愛程度有增無減,直到現在還能聽到許多Herobrine的事,而且遊戲模組裡面也特意地加入Herobrine,使得玩家們有機會見識到神秘生物Herobrine的攻擊力和基本情況。可是玩家們平時對Herobrine的稱呼往往是「吾王」或者HIM,並無正式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