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電影在引進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文名叫什麼,像《魂斷藍橋》、《金蟬脫殼》等都是相當優秀的中文譯名,兼顧了翻譯作品講究的雅達信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影本身的內涵與韻味,但你聽說過《一路玩到掛》嗎?我國臺灣省人民在電影譯名上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今天茶几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令人爆笑的臺灣電影譯名。
1、《怪獸和它們的產地》
這是《神奇動物在哪裡》的臺灣譯名,聽起來像是BBC新拍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也就罷了,關鍵是電影中出現的那些類似「寶可夢」的小動物也不能單純地概括成怪獸啊。
2、《再見了,我的妾》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個是《霸王別姬》的臺灣名,本來這麼高大上的名字怎麼一到了臺灣就仿佛成了隔壁村王大戶和他那三房姨太太的故事了。
3、神鬼系列
任何電影在臺灣都能用神鬼兩個字概括,《木乃伊》叫《神鬼傳奇》、《貓鼠遊戲》叫《神鬼交鋒》、就連小李子才剛剛拿了奧斯卡影帝的《荒野獵人》都被翻譯成了《神鬼獵人》。或許臺灣人民對神鬼一詞有什麼誤會吧,
4、《刺激1995》
《刺激1995》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IMBD榜單常年第一,豆瓣評分9.7,是不是很奇怪這麼厲害的電影為什麼之前沒聽說過?因為平常我們管它叫《肖申克的救贖》
5、《水行俠》
四大洋的主人,所有海洋生物的君王,在臺灣叫做水行俠,不知是《海王》太官方還是《水行俠》太接地氣
6、《玩命關頭》
好像《玩命關頭》確實比《速度與激情》聽起來更有激情。
7、《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在臺灣叫做《可可夜總會》,怎麼聽都不像是一部皮克斯的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也更像是一個兒童不宜的場所
8、《遺願清單》
兩位身患絕症的老人相約一起去完成餘生最後的願望,從高空跳傘到爬珠穆朗瑪峰,他們完成了很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影片在溫情之餘也傳遞出了人生的道理,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主演摩根·弗裡曼更是美國國寶級男演員。但你絕對想不到遺願清單在臺灣叫做《一路玩到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