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外媒稱,美國喬治亞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白化小蜥蜴,從而首次成功編輯了爬行動物的基因。
據法新社8月27日報導,研究人員希望藉助這項研究提高對人類視力方面問題的理解。
研究論文8月27日刊登在美國《細胞報告》雜誌上。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道格·門克對法新社記者表示:「與其他物種相比,操作爬行動物胚胎的方式方法很少。」
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被大範圍應用於白鼠、小雞和某些魚類和蛙類生物。這種基因編輯技術普遍作用於卵母細胞,但很難用在產蛋的動物身上。
就爬行動物而言,人們很難準確了解一個蛋到底是何時受精的,因為雌性爬行動物會在受精前將雄性精液保存相對而言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人們過早注射CRISPR試劑,可能會白費力氣;如果人們注射得太晚,胚胎就可能已經發育得過大,胚胎外膜變得過硬可能給注射帶來危險。
研究人員發現,雌蜥蜴卵巢的透明膜有助於他們確定哪些卵母細胞即將受精。研究人員在受精前將CRISPR試劑注入這些卵母細胞,結果證明這一方法是可行的。
那麼,為何選擇創造白化蜥蜴呢?第一個原因很明顯。門克稱:「如果你看到一條白化蜥蜴誕生了,那證明這是行得通的。」
其次,去除酪氨酸酶基因會引發白化病,但不會殺死動物。
最後,研究人員對此感興趣是因為,罹患白化病的人通常都有視力方面的問題。通過研究白化蜥蜴,研究人員希望了解失去相關基因對視網膜發育的影響。
門克總結說:「每種生物都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前提是,我們需要花時間去開發修改基因的好辦法。」
剛破殼而出的白化蜥蜴(上)和對照的普通蜥蜴都僅有人的指尖大小。(美國喬治亞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