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競爭下半場 內容和品牌兩手都要硬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短視頻競爭下半場 內容和品牌兩手都要硬

  剛剛過去的2017年裡,在國內資本市場和網際網路巨頭的推動下,短視頻行業的爆發把大家帶入了內容創作的又一個風口。

  短視頻平臺逐漸演變成新的資訊及社媒平臺。繁榮發展的背後,短視頻企業及平臺如何變現,正在成為行業急需解決的痛點。多家企業人士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視頻的變現必須依靠優質的內容,這需要企業及平臺加強內容和品牌化建設。

  短視頻競爭

  進入新階段

  中投顧問在《2018—2022年中國短視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表示,2016年之前,國內短視頻的業界形態較為初級,創作者基於個體興趣,依靠個體或者小團隊生產製作內容,生產的穩定性、中長期規劃能力、商業化能力不足,成功風險大,概率低。

  到了2016年,MCN一詞在中國市場快速普及並被複製,一個MCN公司類似於一個經紀公司,籤約專業的內容生產者,並與網紅達成合作,為其團隊提供營銷推廣、流量內容分發、中長期規劃、招商引資等服務,而MCN則從中收取費用或者廣告分成。

  目前,超級網紅、老牌視頻內容生產商、頭部垂直欄目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從單一內容生產者轉型MCN。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何仙姑夫、新片場、二更、梨視頻等。

  當談及為何成立「貝殼視頻」做MCN時,何仙姑夫&貝殼視頻創始人兼CEO劉飛向《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2016年被定義為短視頻元年,整個行業迎來了一次爆發,行業隨即出現了三個明顯的痛點,一是行業爆發後,有眾多的創作者參與進來,他們需要專業化運營;二是平臺需要優質內容,但是又不能為創作者提供除了資源以外的扶持;三是商業變現,廣告主與優質的紅人匹配存在信息不對稱。基於三個痛點,我們思考之後認為可以利用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去賦能這些新入局的創作者,培養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

  與何仙姑夫一樣,新片場也專門成立了短視頻MCN品牌魔力盒,旗下的魔力TV是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內容品牌矩陣,擁有《魔力美食》《造物集》《小情書》等180個短視頻內容品牌,擁有辣目洋子、微小微、董新堯等300個籤約紅人,全網累計3億粉絲,累計播放量超過130億。

  新片場創始人、魔力TV CEO尹興良表示,在平臺上挖掘優秀的年輕創作人和創作作品也是社區運營的重點。魔力TV旗下欄目《造物集》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案例。主創原本就是天津的一對小夫妻業餘拍著玩兒,在新片場社區被發現後進行收攬孵化。他們只需要負責內容拍攝,其他所有問題都由專業團隊負責打理。如今,不僅成立了工作室,還拓展了電商業務,聯合品牌商進行廣告營銷合作。

  但同時,尹興良也提出,「上半場是用戶缺內容,流量增速快也是因為需要大量的內容去補充,中場休息後,下半場的核心在於怎麼樣去把盈利模式跑通,並且形成一種人效非常高的商業化方式。」如今,短視頻窗口期正在過去,競爭已經開始進入下半場。

  品牌化的內容

  才有價值

  巨頭的扶持加速了產業發展,然而表面風光的短視頻背後的變現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劉飛向記者表示,「目前各個行業都是對短視頻營銷有需求的。除了廣告以外,目前還有電商、知識付費、音頻等。我們在杭州有成立電商公司,為旗下網絡紅人提供紅人店,為紅人電商的變現提供支持,並與情感紅人徐川合作知識付費產品。未來是短視頻+的時代,短視頻可以加入一切產業和一切行業。」

  而這些都需要有優質內容來支撐。據了解,貝殼視頻有自己清晰的定位,主打差異化和特徵,也就是注重細分領域和人格化。劉飛認為,只有在特定的細分領域發力,才有希望聚集起一批精準而忠實的粉絲,從而提升在該領域的影響力,打造品牌效應,實現變現,並在該領域形成自己的IP。劉飛強調,在短視頻體系裡一定要加入人格化的東西,只有人是內容和粉絲之間的連接體,從而讓粉絲追隨。

  因此,貝殼視頻在籤約的時候,首先會對紅人進行定位劃分,然後分析細分領域,做到精細化運營。

  尹興良也向記者表示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有品牌化的內容才是有價值的。簡單來講,就是用戶看到你的內容之後就對你有認知,通過觀看你的內容成為你的觀眾,進一步轉化成你的粉絲,再進一步變成你的用戶。我們會給所有內容IP加入更多品牌化的元素,讓用戶有更好的認知,比如魔力美食就有自己IP的形象——一隻兔子,這是魔力美食區別於其它美食類IP的一個重要因素。」

  至於未來,好的內容一定是不愁商業化的,二八效應將來會越來越明顯,20%甚至10%的人可能就把90%的錢賺走了,真正好的內容肯定是很賺錢的。

  「之後還是把重點放在建設內容生產平臺上,也就是中後臺上。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聚集年輕的內容創作者,提供高效的生產工具、數據服務以及技能提升服務,讓好作品更快誕生。」尹興良向記者說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

相關焦點

  • 從內容到電商:種草模式的下半場
    短視頻平臺兵臨城下微信入局時間來到了2019年,「種草」模式經過幾年時間的市場考驗,局面產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阿里入股後的小紅書重回社區主航道,跟風者們紛紛退出,短視頻平臺虎視眈眈,連微信也加入進來……種草社區正遠離蠻荒年代,從內容到電商又有了新的勢力、新的解法,下半場開始了。
  • 火星文化:品牌在短視頻平臺自建內容與紅人生態的3個建議
    隨著抖音、快手等相繼推出購物車、小程序等賦能轉化的產品工具以及短視頻電商的流行,品牌自有帳號的價值進一步凸現,兼具曝光轉化的雙重價值;三,2020,是品牌All IN直播帶貨的年份。在頭部帶貨紅人稀缺,且在選品上也十分嚴苛的背景下,自建紅人與帶貨主播團隊,通過多渠道自營內容、直播引流來建構私域流量池也成為了品牌營銷的題中之義。
  • 內容爆炸式增長,如何在短視頻帶貨中「秒」獲人心?
    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短視頻帶貨為何能「秒」獲人心?這個工程最終要實現的,就是調動消費者的「蜥蜴腦」,贏得他們對於產品和品牌的迷戀。莎莉·霍格斯黑德曾提出關於品牌營銷的觀點:當消費者購買特定品牌的時候,並不是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埋單,而是為觸發器買單。觸發器是注意力的開關,能夠賦予事物特殊的意義,因此造就迷戀。
  • 一下科技秒拍扶持優質短視頻內容創作 引領行業發展
    近幾年來,短視頻以強勢之姿挺進人們的視野,這種新的網際網路+娛樂營銷模式被人們廣為接納並追捧,一些大的短視頻平臺甚至已經有數億用戶。對很多人來說,短視頻已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要"刷"幾分鐘甚至幾小時的短視頻才能舒心。
  • 騰訊新聞舉辦短視頻沙龍,探討短視頻時代內容創作的「變」與「不變」
    ,而短視頻要做的不是去消耗時間,而是要幫用戶節省時間,讓他們能迅速獲取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鍾偉傑:在人物故事裡發掘價值 箭廠視頻是界面新聞旗下的原創非虛構短視頻品牌,自2016年9月創立以來,已斬獲3個國際紀錄片獎項。 面對短視頻時代,總製片人鍾偉傑表示,變化的是網際網路跟科技帶來的新的習慣或者新的創意方式,但永遠不變的是內容內核。 一個好的故事,始終是內容創作的核心。
  • 弗洛伊德動機之上的短視頻行業
    短視頻的內容短,拍攝成本低,也因此意味著其內容在「量」這一點上佔據絕對的優勢,而如此種類繁多、花樣頻出的短視頻內容,總有一部分是符合特定人群的需求的。 短視頻低門檻的內容生產方式也使得其內容生產方與消費者用戶的重疊度較高,與傳統視頻行業不同,短視頻用戶中,有內容產出的比率遠遠高於其他視頻娛樂方式,很多人即是內容的消費方,同時也是新內容的產出方。
  • 短視頻內容+直播——視頻內容電商新風口
    2016年起,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新風口,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新的流量高地,紛紛探索流量變現渠道增加收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傳統電商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同時內容平臺也需要拓寬變現渠道。
  • 2018V影響力峰會|秒拍張劍鋒提出短視頻創作「八不」
    內容方面,張劍鋒強調,短視頻下半場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度更高,且算法正深刻地改變著當前行業內容的創作樣態,但不管是算法識別和人工判斷,好的短視頻內容都存在共性,並就什麼是好視頻進行了詳細論述,為內容生產者們指明了創作方向。
  • 玩具品牌方看好的玩具短視頻,該怎麼做好?
    )已超過5600萬元,相比其他同等系列產品要高出不少,產品的銷售熱度保持很長的周期——其背後15集的短視頻節目《莉婭公主》功不可沒。   方塊熊樂園出品方、北京一起成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薛振河在接受中外玩具網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玩具短視頻內容眾多,大概可分為三類:   一是拆箱類,體量最大,製作最為簡單;  二是真人秀類型,通常以主持人試玩玩具的形式出現,在互動過程可能迸發創意點,對內容策劃和整體製作有一定的要求;  三是故事片形式,可參考託馬斯小火車
  • 盤點短視頻的17個素材來源,讓你也能輕鬆做出高質量內容!
    在短視頻這一塊,內容是爆款的必備條件,優質的內容一方面要看創作者對信息的整合能力,一方面要看創作者的素材挖掘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知乎大V為什麼能在不同的領域都寫出爆款的問答?因為他們的素材挖掘能力強,能在專業的地方找到專業的內容素材;因為他們的信息整合能力強,能用不同的素材來組合出一篇優質的回答。
  • 艾德證券期貨:快手和抖音的賽跑,「短視頻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
    「短視頻第一股」究竟花落誰家呢。  在短視頻行業中,有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共同起步、共同撐起了短視頻一片天,它們便是抖音和快手。我們知道同行之間往往會遇到競爭和摩擦,從以往的投放大量廣告搶流量到現在開始爭搶國內的「短視頻第一股」。
  • 短視頻MCN瘋長背後,亟需尋找下一個新秩序
    3、巨頭押注,背後仍是一場流量爭奪戰 中國短視頻行業的市場格局已經定格完成,以抖音、快手為主的短視頻平臺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流量市場。為了能夠更好地消化各自的流量市場,促進自身迭代,為用戶和內容創作者都提供更優質內容的短視頻服務平臺,各大流量平臺紛紛引入或扶持MCN公司。 2016年,一下科技獲得5億美元融資後,10億元用於打造短視頻的上下遊產業鏈。
  • 產品分析報告 | 開眼Eyepetizer,精選短視頻內容社區,讓你大開眼界
    開眼視頻是一款精選短視頻內容社區,作者從市場、用戶、產品結構和功能等多個方面對產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工具類、電商類、音樂類等各種類型的APP都在不斷融合進短視頻相關板塊,建立起短視頻內容社區,比如VUE 從工具類APP轉型成為短視頻聚合平臺、小紅書從圖片內容分享社區容納進短視頻與直播模式、網易雲音樂也單獨抽離出了視頻模塊等等。
  • 百度全民小視頻盯上動漫二次元:帶領「短視頻+AI」進入第三階段
    除了優質內容的加持,從算法上強化對優質內容的流量扶持之外,AI驅動玩法創新成為各家短視頻的重要共識。雖然行業內都認可引入AI技術是打破短視頻增長與留存難題的可行路徑,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產品層面創新。  事實上,整個短視頻的發展都與AI的結合密不可分。從行業來看,AI與短視頻結合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通過AI讓用戶短視頻拍攝可以變美、變瘦。
  • 短視頻營銷入門指南
    短視頻當然並不止有抖音一個,快手、B站、西瓜視頻、皮皮蝦等平臺都擁有著巨大的短視頻流量值得挖掘,而短視頻功能,也越來越成為網際網路產品的底層功能。如果2016/2017年短視頻(如美拍、小咖秀)風靡一時是「+短視頻」,那麼今天抖音快手就是「+短視頻」時代,可以發現,小紅書等社區產品如今也都引入了短視頻信息流推薦,加入短視頻大軍。
  • 行業深度:短視頻行業的「昨天,今天,明天」_新財富網
    以抖音為例,除了在視頻界面添加產品連結這種硬植入外,還可以在視頻中添加誘導性內容實現軟植入,如廣告和劇情結合、在視頻場景中放置推廣產品等。短視頻較強的精準營銷能力和適合廣告植入的屬性,吸引不同行業的廣告主在此投放。
  • 谷歌測試新功能:將聚合TikTok和Instagram的短視頻
    該功能本身是對今年早些時候啟動的一項測試的擴展,谷歌在Google Discover中首次引入了「短視頻 」轉盤,這是谷歌移動應用中的個性化feed,在一些Android設備的主屏幕左側。  要說明的是,這個 「短視頻 」轉盤與谷歌的「Stories」不同,後者於2020年10月在iOS和Android的谷歌搜索應用中推出。
  • 短視頻搶了誰的蛋糕?抖音、快手、微視、秒拍與愛奇藝大道朝天
    其中宇宙視頻顯然是一款聚焦於資訊類短視頻的App;UGet則嘗試與觀眾加強互動與聯繫,打破傳統「圍觀」模式;同樣是在8月底,騰訊上線名為「yoo視頻」的短視頻應用,內容主要包括橫屏的PGC內容和豎屏的UGC內容兩部分,據悉這款應用「內部期望比微視還要高」;而新浪系的秒拍在今年10月重新上架後,也推出了橫豎屏綜合平臺的玩法,結合了PGC與UGC的特點,用戶在一個App上可以完成兩種模式的無縫體驗,其目的也是順應短視頻向
  • 「藉助短視頻直播,今天品牌、個人的成名只需15秒」
    豐富的人與有溫度的內容、沉浸式場景交織在一起,快手認為,這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磁場。近日,在快手2020磁力大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表示,在過去兩年間,磁力引擎在商業化收入與客戶數兩個維度均獲得了高速增長。他同時宣布,快手將打造更適合短視頻直播賽道的新引擎,激活「品銷合一」新通路,助力品牌實現新增長、新突破。
  • 抖音超火女神「溫婉」被封殺,短視頻盛世危機下,抖音大概要涼?
    抖音推薦的短視頻都是點讚、評論、轉發數非常高的優質短視頻(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抖音推薦的都是如此),而快手上發現頁(相當於抖音的推薦)各種短視頻的點讚、評論、轉發數的差距很大,雖然大多數有幾百上千的點讚,但是也有點讚數非常少的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