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過太多的富人與窮人的對比,而對比的結局都處處體現著富人相對窮人滿滿的優勢:
富人有錢,窮人沒有;
富人有關係,窮人沒有關係;
富人格局大,窮人格局小;
富人有膽量,窮人沒有膽量;
富人會賺錢,窮人存不下錢;
富人會投資,窮人只懂得節省.....
富人更願意投資子女的教育,而窮人更多讓子女早日輟學打工;這大概是一輩人又一輩子一直生活在底層的根源。
富人優勢甩窮人一條街,窮人還是能逆襲,揭秘窮人不為人知的優勢。
一、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下一句是什麼?
這一句,告訴我們得到的越多,顧慮就會越大;而窮人唯一的顧慮就是窮,唯有賺錢才能解決當下的困境。
我們人生都有低谷和高潮階段;而窮人就已經觸底了,只要努力就是向上,但是你千萬不要一直趴那裡不動。
而當窮人沒有顧慮的時候,他剩下的只有專注和全力以赴;他對每一次機會都會珍惜萬分,因為窮人相對富人來說,每一次機會都彌足珍貴,錯過了一時也許就錯過了一輩子。
曾經的劉強東創業開始不也是家境一般,之後創立了京東,在與蘇寧大打價格戰的時候,用他自己的話講,「我創業之初幾乎沒錢都沒害怕,何懼今日?光腳不怕穿鞋的。」
這接下來的一句「蠻橫的怕不要命的」則很清晰的展示了窮人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實現救贖。
延伸閱讀:
讀書沒意義,知識無法內化,三步教你建立立體讀書系統實現質變
厲害的人,目標、價值、復盤、糾偏、迭代、槓桿、複利思維用得好
書讀百遍已過失,費曼學習法和復盤法向內求索,快速升級讀書系統
解決問題的3大思維:邏輯思維、水平思維、批判性思維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早日打造結網系統,知識內化才是關鍵
二、適應力更強
1、生活簡樸、節約
由於家境貧寒,唯有節約、減少開支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開銷;而唯有節儉存起來的錢才是窮人投資第一筆錢的主要來源。
而反觀現在很多富翁,有近一半的都還保持著原先創業前節儉樸素的習慣;比如72 歲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為人很低調,生活非常樸素。曾有網友拍到他在上海虹橋機場排隊等計程車。
當然像這樣的富翁例子很多,諸如「股神」巴菲特一隻錢包用了20年,錢包裡只放1000美元左右;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一條毛巾用了27年;雷軍坐飛機只坐經濟艙等等。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
2、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回頭看看我們身邊的窮人,都有共同點,那就是善於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當我們買不起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就會想法去尋找替代品,去尋找成本更低的方式來解決。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修房子,富人直接用錢來解決。而窮人呢?修房子沒有磚怎麼辦?
曾記得我家那會很窮,窮人沒錢不可怕,只要有志氣,有一顆發現的眼睛,有一顆不辭辛勞的心。十多年前那會趕上別人房屋拆遷,磚基本是會被丟棄的。但是我記得那會父親叫著一家人來到了這裡,推著自家的小平車,母親負責刮舊磚上的白灰泥,我和父親負責拉磚,一車只能拉二百來磚,曾記得拉了整整的一個多星期,。就這樣我家小二樓的磚沒有花一分錢都有了。
當然富人看不起這個,要麼嫌丟臉;可是窮人要想活得好,面子算什麼;我們回想很多父輩不是這樣過來的嗎?總愛往家裡收拾個這個或那個的東西。
所以,窮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其實就像一根彈簧能屈能伸,生命力是很頑強的;而很多富翁身上保留了窮人這一優秀的特質。
三、改變的欲望更強,創造力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