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屎+石墨烯=SCI論文,華人學者用實驗數據硬核諷刺論文灌水

2021-01-08 量子位

曉查 賴可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鳥屎+石墨烯=?

一篇權威期刊論文。

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1月14日,一篇新鮮出爐的鳥屎論文登上了納米材料權威期刊ACS NANO。

連題目都帶著濃濃的味道:

是不是我們把啥屎玩意放到石墨烯裡都能增加它的電催化作用?

crap一詞可謂是生動傳神,一語雙關,此處可以品味一秒鐘:

為什麼要發這樣一篇論文?

因為材料學界有大把的石墨烯論文,拿各種物質摻進石墨烯測一測性能提升,就能發SCI……

於是作者憋不住了,要吐槽也要去頂刊!

要知道,ACS NANO是美國化學協會旗下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達到13.903 。

雖然這篇屬於評論(perspective),但本著科(tu)研(cao)的嚴謹性,作者真的拿來了雞屎,認真地和石墨烯摻在一起,並對屬性做了對比分析。

石墨烯摻雜許多元素增強電催化性已經被報告過。這幾乎成了一個範例,以至曾經用於電催化的神奇石墨烯不再神奇了,我們需要給它增加一些東西讓它再次偉大。

鳥屎讓石墨烯再次「偉大」

自從石墨烯被發現之後,就成了寶貝。研究者發現,無論加入吸電子還是給電子的物質,電催化性能都會變好。

這個結果可真讓人高興。除掉惰性氣體、碳元素本身,有84種元素可以摻雜到石墨烯裡。這樣我們就可以發84篇文章;如果摻入2種元素就有84×83/2=3486種可能;如果摻入3種元素就有94284種可能;摻入4種元素就有2×106種可能……。

隨便摻一些都能帶來性能的提升。給石墨烯摻入元素,簡直就像給莊稼地裡摻入了「金坷垃」。

所以,作者搞點鳥屎摻雜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而且,鳥屎天然無毒,比用有毒且昂貴的試劑來做實驗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鳥屎裡富含氮、磷、硫、氯……等元素,一袋能頂兩袋撒。

翻譯一下就是,我們還有很多的實驗可以拿來灌水。用摻雜的方法發SCI,學生歡喜,老師歡喜,皆大歡喜。

一本正經的實驗

說完了實驗動機,下面要開始做實驗了。注意,以下是嚴肅的實驗內容。

作者用相同方法製造了兩份石墨烯,一份是沒有任何摻雜的,而另一份加了鳥屎。(對,是鳥屎,我加了鳥屎。)

然後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其形態、拉曼光譜分析其缺陷,X射線電子能譜(XPS)和X射線衍射(XRD)分析其元素組成和化學鍵,另外還做了可燃元素分析,對摻屎石墨烯進行全方位的表徵。

△ C和D是電子顯微鏡下的摻屎石墨烯

有網友表示,這可能是史上第一次把鳥屎放進XRD儀器裡。

總之,實驗室裡能用到的設備全給它用上。

最後,作者通過伏安法研究了摻屎石墨烯的氧化還原反應(ORR)和析氫反應(HER)的電化學性質。

將Hoffmann法合成的氧化石墨記作「 Ho-GO」,將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記作「 Hu-GO」,後綴「 BD」表示樣品中摻入了鳥糞。

在Ag/AgCl的電化學反應中,兩種石墨烯催化的反應起始電壓分別是為-207mV和-210 mV,而摻了鳥屎的石墨烯分別-173 mV和-139 mV。

反應電壓降低了,有沒有!由此可見摻鳥屎確實改善了石墨烯的電催化性。

對於析氫反應也是類似的結果。

最終,作者給出了結論:鳥屎處理過的石墨烯,確實比未摻雜的石墨烯有更好的電催化性。

談到實驗結果未來的展望,作者不忘表達對世界和平的渴望。(以下是原文,略有改動。)

用便宜的鳥糞來摻雜石墨烯,明顯比用其他化學原料更便宜。未來我們還可以調控雞飼料的成分,進一步控制雞屎中元素的比例。

相信未來在燃料電池中,這種摻了屎的石墨烯很有潛力。所以鳥屎是一種有高附加值的物質。

希望各個國家不要因為鳥屎而發動任何戰爭,連貿易戰也不行。

雖然文章讓人賞心悅目,知乎作者賤賤提醒大家,這不是論文的寫法,不具有效仿性。

作者

這篇文章共有三位作者,通訊作者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Martin Pumera教授。

△Martin Pumera

早在2019年初,Martin Pumera就在ACS Nano上發文揭露石墨烯摻雜的灌水現象。當時論文的標題是:超純的石墨烯是一種不良的電催化劑。這篇論文證明摻入雜質都可以顯著提升材料的電催化活性。

另外兩位作者,一位是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的學生Zdenek Sofer

還有一位是華人學者王璐, 目前在多倫多大學。

灌水何止石墨烯

科研圈又豈止是研究石墨烯的才灌水,現在大熱的機器學習就有不少灌水行為,隨便收集一組數據集,擬合一下就是一篇論文。

機器學習也是論文灌水的重災區之一,任何行業加上機器學習算法就能發一篇論文。

有人用多層神經網絡去預測地震,甚至發表在Nature上,結果一年後慘遭打臉,別人用更簡單的方法實現了更優的結果。

還有用機器學習擬合心電圖,擬合天體運行軌跡的,不勝枚舉。

有網友評論說:

眾所周知,石墨烯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培養了很多研究生。

固然爬數據辛苦,創新不易。既然為科研做出了那麼多貢獻,所以應該感謝石墨烯?(手動滑稽)

這篇論文已經在社交網絡上火了,網友紛紛圍觀吃瓜,在知乎上也登上了熱榜,微博上也有了#鳥屎論文登SCI諷刺灌水論文#話題,歡迎大家繼續圍觀討論。

相關焦點

  • 灌水的博士,與「流水線」灌水的中國科研
    …@匿名用戶工科Ph.D.延期ing……目前發表sci論文三篇。最近十幾年換石墨烯了,最近又換了摻雜石墨烯了,唉。最離譜的還是,因為水文章帶來的好處,牛組已經逐漸巨無霸,全組如流水線工廠一般,達上百人。一個方向的,同時做n個元素,銅鐵鋅,不一而足啊,在一個月之類同樣的實驗可以完成上百個。跟著大牛的在職博士開心了,年節打點下,三年畢業不是夢啊。
  • 生物醫學工程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2021」
    我們對生工科發表的論文中最新的1萬篇做一大數據分析,均是最近6個月發表的論文。國家分布可以看到,最近半年在生工科發表論文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美國、中國、加拿大、芬蘭和伊朗。其中中國發表的論文數量佔23%。(SCI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初入門SCI論文,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的發表有些人會急功近利,想著儘快把論文發表出去,儘快得到錄用結果,儘快升職,儘快加薪。總之是越快越好!殊不知,寫作的東西是是急不來的。我們需要細思索,打下初稿,還要反覆檢查。一些人初投SCI論文喜歡找一些有名氣或影響因子不錯的雜誌來發表,奈何自身水平實在一般,總是被退修,更有數次直接被拒稿。自信心受了打擊,無數次想放棄。有幸自己堅持下來了,無意之中也鍛鍊了SCI寫作。SCI論文發表急功近利只會給自己增加壓力,我們需要正確的估量自己。其實,SCI論文寫作與發表特別需要心態,一顆平常心是最高境界。
  • 起底SCI論文小鋪:買賣論文何以十年不倒,牟利數百萬?
    8月4日至28日,出差在外的「論文寫手」突發潰瘍性結腸炎,入住吉林松原市中心醫院,他一邊擔心異地住院報銷困難,一邊還要應付論文買家的催稿。「(躺在病床上)雖然效率很受影響,但收了錢就得幹活;這次重症發作,用了很貴的藥,急需一筆收入來平帳,希望這次的買家不要介意。」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店主稱「不違法」
    「論文寫手」在論文小鋪上兜售論文。網頁截圖10年前,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揭露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事件。10年後,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開張,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
  • 京都大學華人教授涉論文造假 校方已要求其撤下論文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麗媛)3月26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京都大學華人教授林愛明基於熊本地震監測結果發表的論文涉嫌造假。校方稱已要求其撤下相關論文。其2016年10月基於熊本地震監測結果,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主要的6個圖中有4個存在數據造假和抄襲,其餘細節更是有數十處錯誤。校方稱已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林愛明撤下論文。林愛明涉嫌造假的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為,地震後斷層內巖漿活動和火山噴發的可能性研究。
  • SCI論文的寫作時態,你用對了嗎?
    當你使用現在時時,你是在向讀者表明,你相信你的研究結果仍然是真實並且相關的,儘管不久之前的已經進行過實驗研究。這表明你覺得需要做更多的實驗,』but few experiments』 這句話強調了實驗數據不充足。三、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在方法部分寫作時,習慣上用一般過去時來描述在研究中你做了什麼,通常使用被動語態。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8名沒有發表過SCI論文的研究生,如期畢業
    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宮勇吉強調,評價隊伍要多元化,不能每次都是叫那些「家財萬貫」的教授來評審「身無分文」的年輕學者,他還提出「能否讓年輕人、沒有『帽子』的科研人員更多地參與到評審當中?」這也是為了最大程度來保證科技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否則,每次評審,那些「家財萬貫」的教授都會不自覺地照顧自己的嫡系子孫,照顧一些所謂的關係戶,給青年科學家的評審過程造成了諸多不公平。
  • 不唯論文,將更明晰論文的價值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發文,要求高校以破除論文「SCI至上」為突破口,破除「唯論文」,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得到廣泛好評。不唯論文不是不重視論文,而是讓我們更加明晰論文在科研活動當中的作用和價值,促使我們的科學研究更有成效。不唯論文,是讓論文回歸本源。
  • 校長張希:關於科技論文署名的一點思考
    誰應該是論文的署名作者呢?論文的署名作者一定要對該項研究有實質性的貢獻。什麼是實質性的貢獻呢?它應該包括提出研究的思想,設計實驗方案,收集處理實驗數據,撰寫和修改論文等等。按照這樣的定義,僅僅提供實驗表徵設備,支持研究所需常規材料,等等,不屬於實質性的貢獻。但對於這些有益的協助,應該在論文的結尾處逐一致謝。
  • 畢業論文必備|心理學實驗論文寫作模板
    4注意文獻的來源(要篩選文獻,注意資源的信度),文獻要閱讀國內外專業雜誌文獻或知名院校的碩博士論文等,不能隨便摘錄網站上的沒有出處的數據或結果。同時要學會閱讀文獻,對閱讀過的文章都建立一個文檔目錄,並對以下信息作記錄:(1)作者名字;(2)雜誌名稱;(3)文章題目;(4)實驗步驟和結果;(5)引發的研究思路,產生該思路的日期等。對於關鍵性的文獻,要反覆閱讀。
  • 對話「異煙肼滅犬」論文作者:實驗僅限實驗室 沒推廣
    這篇文章還讓異煙肼這個很多人都比較陌生的用於治療結核病的藥物走紅,用搜尋引擎搜索異煙肼,蹦出的相關搜索包括「異煙肼為什麼能毒狗狗」、「異煙肼毒狗原理」、「異煙肼狗吃了幾天會死」等。這篇文章後來被刪除,但作者針對這個主題,連續寫了多篇文章,包括第二天發表的介紹狗傷人數據及相關情況的文章,點讚量達到7萬多次。
  • 日照SCI期刊論文需要多少字數
    臨床研究與實驗研究類論文正文前須附結構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一般不超過300字。  8、文章的圖表應少而精,不與正文重複,圖表應列出圖題、表題,圖表設計要合理,統計表請採用三線表,附圖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繪製圖,繪圖請另用碳素墨水在繪圖紙上繪製,圖面力求清潔、清晰、準確。顯微照片應標明染方法和放大倍數。軟體著作權申請。
  • 翻譯狗|SCI論文翻譯技巧,文檔直接翻譯成英文!
    對於許多國內的科研人員來說,翻譯SCI論文的痛苦程度不亞於寫作。如果說科研實驗費時,寫SCI論文費腦,那麼翻譯SCI論文就是既費時又費腦。為了翻譯出一篇專業、嚴謹、可讀性強的英文論文,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 中國學者再發關於韓春雨基因技術論文:未發現有效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王珏玢 黃堃)中國南通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11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子刊《細胞研究》上發表論文,報告了他們將NgAgo基因技術用於斑馬魚的研究結果。
  • 英文科技論文SCI系列課程4,Methods和Results的寫法
    讀者更在乎如何重複我們的實驗,繼續我們的研究。審稿人很關心我們的實驗設計是否合理,結果是否有效。所以,如果能讓這兩方面的人滿意,就是一個很好地Methods。Methods必須寫清楚,你的實驗的時間、地點、使用儀器(標明廠家)、外部條件,獲得實驗數據後如何處理。有時候我們用的方法可能比較常規,可以簡寫。
  • Sci.Fun論文選題推薦|物流配送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題目
    #畢業論文物流配送論文題目一:1、 京東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2、 民用無人機在物流配送行業中的分析與設計3、 基於Spark的並行遺傳算法在物流配送問題中的應用4、 「大數據」思維下的菸草物流配送中心設備管理系統開發與應用5、 網際網路+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運作模式分析6、 O2O模式下電商物流配送策略探析
  • 21歲華人本科生,憑什麼拿下CVPR 2020最佳論文提名?
    而該研究的一作,是此屆CVPR大會上年紀最小的獲獎者,年僅21歲的華人科研新秀——林之秋。這項研究在多種領域(人臉,網際網路圖片,數字處理圖像)上利用卷積神經網絡,發現了許多常人難以捕捉的「視覺手性」線索。通過自監督訓練,在多項數據集上達到了60%,甚至到90%的精度。
  • 7月14日《自然》雜誌15篇論文簡介—論文—科學網
    分屬於多個研究領域,下面簡要介紹每篇論文的研究內容和作者,並附上論文摘要連結。論文報告了在狄拉克半金屬中費米弧介導手性轉移的運送證據。 4,Self-assembly of graphene ribbons by spontaneous self-tearing and peeling from a substrate 這篇石墨烯材料方面的論文由愛爾蘭科學家完成,通訊作者是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Graham L. W. 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