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A-5飛機的圖片,眼前一亮,那就這個了。
作為一款和米格-21戰鬥機同時代研發的飛機,A-5不僅是顏值,更在技術上徹底拉了幾十條街!某些朋友對老飛機不太熟悉的,很有可能看成F-15吧!
A-5飛機在美國航空史上,也算是一款幾百千寵愛於一身的角色,該機幾乎集中了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所有航空上能拿得出手的高新技術,可以說是超級牛叉,放在中國的話,飛豹可以直接撇了!
這款飛機假如放到中國,那是無比神跡的存在,50年代研發,1961年裝備戰機就有大口徑雷達,兩側進氣,24年後殲-8II有,還是上下斜板模式外壓式進氣道,殲-10在1998年才有!
隨便提一下,該機機頭採用了整體式風擋,我們第一款整體風擋,那是90年代的殲-7E和殲-10戰鬥機,要早一點的話,那是80年代末期的K-8教練機,級別差了一大截。
作為一款夢幻逸品(雖然很不想用這個詞,但是挖空心思找不到更好的表述),該機幾乎在任何方面都有亮點,比如,平顯,這也是世界戰機第一個,我們國家拿到平顯非常晚了,晚了20多年,後來從英國馬可尼公司引進裝在殲-7M戰鬥機上外銷。
這是50年代研發的戰機座艙,和這一款飛機相比,同時代中國和蘇聯的飛機幾乎都是屎,差距太大,完全無法相提並論,這就是美國雄厚航空工業帶來的福利,背後就是海量的先進技術預研項目。
在飛機機翼設計上,該機採用了大展弦比後掠機翼,這也是當時的時代特色,可以提供比較小的高速阻力,同時也能提供足夠大的升力,滿足飛機在航母艦載機的降落需求。
在增升裝置設計上,該機也是非常牛叉的存在,飛機採用了前緣機翼和後緣襟翼,而且為了提高升力,飛機副翼也可以向下偏轉,用於飛機起降,由於飛機重量太大,為了儘量降低飛機著艦速度,採用了先進的吹氣襟翼,這在當時可以算是超強的存在,類似的設計我們在殲-7C戰鬥機上看到,晚了近30年。
這是飛機的導航轟炸操作員面板,這也是當時世界最高水平,類似的能力,我們在飛豹戰鬥機上可以看到,不過晚了將近40年,上個世紀我們國家搞飛機的,看美國飛機,真是神一般的存在,不服不行。
而且隨便從美國軍火庫中拉出一架飛機,即使是最低端的飛機,也幾乎可以全方位碾壓,尤其在細節上,中國得到的美國戰機,最完整的飛機就是F-5A和F-5E,幾乎是唯一可以飛的美制戰機。
得到美國飛機後,很快就是大量的試飛和測繪研究,最終結論就是:幾乎處處先進,設計巧妙,各種領先我們XX年的點子,最終結果就是,新設計的飛機大量採用美國飛機特點,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前蘇聯研發三代機的時候,一架越南送的F-5E給了毛子非常多的震驚,很多細節都被吸取到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研發中。
飛機測繪文集中,幾乎都是這種震驚體,不管氣動,結構,起落架,座艙,發動機,設備,當然,我們得益的飛機很多,豹子的翼尖飛彈掛架也和這個關係很大,後來的梟龍戰鬥機在可靠性和維修性設計上,也有不少類似的借鑑,F-5系列戰鬥機在參數上並不強悍,但是細節卻無比牛逼。
F-5戰鬥機之後,中國雖然有很多途徑接觸美國新的戰機,比如F-15,F-16和F-14,F-18,但是沒有一架真機在手,我們國家戰機自主研發,在細節掌握還是會和美國有一定差距。
經過最近40年的努力,雖然90年代後再也拿不到西方戰機的真機,但是先進的思想,設計思路,以及各種先進的民用技術,以及管理技術,都潮水一般湧入,通過努力學習,還是快速提升了中國飛機設計製造水平。
當然,美國人也瘋狂的叫囂,201X年,中國偷了美國絕密的F-22,F-35戰機資料,還包括XX個型號的絕密圖紙,這是中國軍工飛躍的根本,這種話其實不算有道理,給圖紙都抄不好的情況很多,尤其美國尖端戰機,對材料工藝設備是變態的高要求,拿到也很難啃得動。
PS:總體而言,要提升水平,就必須時常和高水平對象頻繁交流,即使對方有些高傲,歧視各種各種讓人不爽的東西,畢竟,我們的目的是進步,而不是追求不受氣!
70多歲還天天看書學習的老爺子,真是讓我們汗顏,但凡上班時候每天堅持這樣學習,早就是單位或者行業大拿了
在人世間,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職業能力提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極其關鍵的問題,不斷抓住機會學習最新技術最新理念,假如有機會和高手面對面學習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