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芙蓉江之源,寬闊水原始森林的頂層,亮葉水青岡林正在萌發新葉。這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原生亮葉水青岡林,面積 1300 多公頃,是這片森林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
林下,是毛冠鹿、小靈貓、花面狸、紅腹錦雞等動物的空間;眾多的小林鳥,依託亮葉水青岡等眾多植物庇護,縱情歌唱;精靈般的黑葉猴,躲在懸崖上茂密樹冠中,看著人們經過 ……
在這片森林之外的人們,享受著森林帶來的饋贈:清新的空氣,甘甜的泉水等等。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再有兩天,就是 4 月 22 日,人們將迎來世界地球日。
4 月 14 日至 17 日,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走進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尋猴觀鳥,探尋森林裡生物多樣性的故事。
目前,肆虐全球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已感染超過 200 多萬人!危機之下,人們對於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的意義愈發明白。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進山尋猴,九龍村是必經之地。
這個位於山頂的村莊,即便是旱季,流過村莊的水渠裡,渠水不斷。69 歲的王剛指著遠處說,水從森林裡流出來," 那裡有『陽吊猴』 "。
常用手機記錄村民生活,發到社交工具上的駐村幹部李理糾正他:是黑葉猴!
" 陽吊猴 ",只當地一些老人對黑葉猴的稱呼。在李理的手機裡,保存了很多段村民拍攝的黑葉猴生活場景。
寬闊水自然保護區裡,生活著 195 只黑葉猴,其分布數量僅次於貴州麻陽河自然保護區,居全球第二。
保存了 40 多年的 " 猴結 "
被李理記錄了生活故事的村民包括王剛。他是一位有經驗的木匠師傅,能建房,還能雕刻簡單的木窗花。
王剛喜歡集納,門口院壩裡,種著幾株路邊帶回來的石斛、穿心蓮、黃蓮等。一個黑漆漆的圓形竹筒裡,裝著不少有些年頭的 " 稀罕物 "。這些東西,是他幾十年前進山採藥的記憶,還是山裡人生態觀念和生態文化自覺的見證。
黔山無閒草。寬闊水的森林裡,至少有數百種中藥材:黃蓮、淫羊藿、穿心蓮、石菖蒲等等。但很多珍貴的藥材,在高高的峭壁上,這包括猴結。
王剛集納的物品裡,有一小包猴結。猴結是中藥材,由母猴胎盤及分泌物形成。
10 多歲時,王剛跟著父親,在大山裡採藥。他保存的猴結,採於上世紀 70 年代——他和父親吊著繩索,從山崖頂部下到懸崖中部的猴子巢穴時,受驚猴群,在崖壁上嘶吼,還丟下樹枝、石頭。
但最終,猴結的高價值,還是促使王剛和父親冒著巨大風險,採走了猴結。" 那時候,一斤米才賣兩角六分錢。" 他說,他們採到的猴結,送到藥材收購店後,賣了幾百塊錢。
經驗豐富的父親,希望王剛能繼承衣缽。因此,教會他識別藥材的同時,也教他很多規矩:進山遇到蛇,不能說 " 蛇 ",而要說 " 錢算子 ";途中遇大便,要說 " 放堆 " 等。
作為當地有名的 " 資深 " 採藥人,王剛的父親,更教兒子採藥要採大留小、能採葉不砍樹,能折莖不挖根。" 總之,就是要留餘地,為將來留生存空間。" 他說,用現在的話說,叫 " 可持續利用 "。
父親早年英逝,後來又成立了保護區,王剛最終沒能繼承父親衣缽,他改行去學了木工。再後來,寬闊水自然保護區從縣級一直上升為國家級,保護級別越來越高,王剛的侄兒王章志,還做了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下轄管理站的保安隊長,成為這片森林的守護者之一。
智慧型手機裡的 " 陽吊猴 "
駐村扶貧幹部李理,從縣裡來九龍村快 4 年,已熟悉了村裡的情況。村民們通過微信,常把拍攝到的奇花異草、好景致發給他,讓他幫忙辨認,或是發到網絡上去做宣傳,以吸引更多的人來村裡產生消費。
6000 多人的九龍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有 4000 多元,已脫離了貧困線,但人們希望生活過得更好一些。因此,他們在村幹部帶領下,養雞、餵豬、搞避暑旅遊等。
李理的手機裡,有好多段村民發來的 " 陽吊猴 " 視頻。這些視頻,是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村民,在自家門口,或是下地幹活時,偶然拍攝到的。
山腳下的河谷裡,正在修復廢棄採石場生態的代見生,也發過好幾段視頻給李理,最近的一次就在一周前。
作為外出務工返鄉的村民之一,代見生已投入約 30 萬元,在廢棄的採石場種樹、種草,打算利用天然河道,建一個為避暑人休息的場地。
一周前,坐在貨櫃屋裡休息時,一陣響動從對面山崖上傳來。他起身探頭一看,原來是一群黑葉猴,正順著崖壁上的樹枝,向崖下的河岸而來。
" 它們輪流下到河邊喝水。" 代見生說,包括他在內,至少有 4 到 5 個人,目睹了這一幕,並用智慧型手機拍攝到黑葉猴在河邊喝水的場面。
這群黑葉猴,在河邊停留了約 10 多分鐘後離去。
視頻傳給李理。有過做電視記者經歷的李理,簡單編輯後,發到朋友圈等社交工具,引來關注、點讚。
通過發布村民偶遇黑葉猴、記錄保護區群眾的生活故事,李理的社交工具有不小的關注度。而這些關注,也為他服務村民,提供了便利,比如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好多地方出現了農產品銷售難,李理在社交工具上發布信息後不久,村民養殖的上千隻土雞,幾天就銷售完畢。
寬闊水尋猴觀鳥之二:穿越懸崖和峽谷找尋黑葉猴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黔華 張志紅
【來源:ZAKER貴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