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和汙染導致北極熊體型變小

2021-01-16 中國氣象局

  據英國廣播公司26日報導,「憨厚敦實」的北極熊是龐然大物,但相對於百年前的祖先,今天的北極熊則屬「苗條型」。

  科學家在對比20世紀初期和末期的北極熊頭顱骨後說,由於汙染增多和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的體積變小,體態也發生了變化。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頭骨尺寸來推算北極熊的體型。在對比近300個北極熊頭骨標本後,科研人員發現頭骨尺寸在過去百年裡縮小了2%至9%。

  參與研究的丹麥奧胡斯大學教授佩託爾蒂說:「由於冰雪融化,北極熊不得不用更多的能量獵食,這樣就限制了它的生長。」

  「設想一下你有一對雙胞胎,一個在發育的時候得到充足的餵養、另一個時常挨餓。這樣挨餓的那個就會小很多,因為他的生長得不到足夠的能量。」

  佩託爾蒂教授說,要準確斷定北極熊體型縮小的原因很難,但這可能與北極環境汙染增加有關,尤其是汙染物進入北極熊的體內。

  科研人員認為,北極熊是世界上受汙染影響最嚴重的哺乳動物之一。

  佩託爾蒂教授還指出,北極熊體型的變化還可能與基因多樣性的減少有關。他說,過去百年北極熊的基因庫縮小,導致它們近親繁殖。

  他說:「以往的研究發現,一些化學汙染物影響了雌性北極熊的繁殖力。」

  相關連結

  貝格曼(Bergman)規律:動物體型隨外界環境溫度不同而有差異。內溫動物在寒冷氣候地區(如北半球),身體趨勢向於大,在溫暖氣候條件下,身體趨向於小。因為動物的個體越大,則其相對體表面積越小,因而單位體重上的相對散熱量也變小,有利於對低溫的適用。反之,動物個體小,其相對體表面積就大,相對散熱量也就大,有利於對溫暖氣候的適應。這種趨稱之為貝格曼(Bergman)規律。 例如,東北虎體型比華南虎大,北方雪兔比華南兔大。在親緣關係相近的企鵝中,生活在緯度較高,氣候較冷地區的個體也較大。其適應意義是動物個體大,對在低溫環境中保持恆定體溫有利。因為隨著個體增大,動物的相對體表面積(體表面積/體積)逐漸變小,因而其單位體重的散熱量也小。此規律也有例外,如華北的褐家鼠比長江以南的小。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警告:氣候變化帶來嚴重的動物汙染,海上北極熊要高於陸地
    全球氣候變化給無數動物種群帶來了災難,生活在遙遠北極的這群北極熊也不能倖免。近日,研究者們發現,北極海冰的減少使得巴倫支海地區的北極熊已經改變了它們的覓食和狩獵習慣。而隨著海冰到達近海地區的北極熊的體內汙染物水平(例如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要高於留在陸地上的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遠洋熊的這種差異化的動物汙染現象呢?
  • 研究:氣候變化或導致北極熊在80年內瀕臨消失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使得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除非人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否則這一物種或將在80年內幾乎消失。
  • 環境汙染導致的心酸悲劇 北極熊殘殺幼仔(組圖)
    這副看上去悽涼的「自然母親」逐漸地將融化的冰塊和積雪融入海水之中。據悉,奧斯特芬那冰蓋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看上去非常像環境保護者對於全球氣候變化進行的嚴重抗議。歐洲化學汙染導致大量北極熊雌雄同體  2006年1月,野生動植物研究人員發現新的證據,因全球變暖棲息地受到嚴重威脅的北極熊,又受到化學化合物的危害。這些化合物主要是歐洲用來降低沙發、衣服和地毯等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學物質。
  • 北極熊生存現狀報告:已成氣候變化「代言人」
    海冰面積的持續萎縮對北極熊來說不是好兆頭,它的存在依賴於北極地區的冰蓋,但後者隨著氣候變暖迅速變薄和融化。正如保護組織「北極熊國際中心(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的首席科學家史蒂夫·阿姆斯特魯普(Steve Amstrup)所說的,「隨著海冰的消失,北極熊也會遭到消失的命運」。
  • 全球氣候升溫導致老鼠體型越來越小?
    物種在寒冷氣候環境體型會越來越大,而在較暖和氣候環境中會越來越小,由於近代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升溫,是否會導致哺乳動物體型越來越小呢?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依據一項數據充分但又富有爭議的原理——伯格曼定律(Bergmann’s Rule),物種在寒冷氣候環境體型會越來越大,而在較暖和氣候環境中會越來越小,由於近代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升溫,是否會導致哺乳動物體型越來越小呢?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北極熊的數量已成衡量氣候變化重要標誌
    很大程度上,北極熊的數量已經成為衡量氣候變化的重要標誌。這種棲息在北極冰蓋上的大型哺乳動物,是諸多受氣候變化影響動植物中最具象徵性的代表符號。與北極熊一樣,候鳥、斑嘴鴨、鳴蟲、揚子鱷以及其它一些動植物全都是氣候變暖的最直接受害者。
  • 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入侵人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極地生物多樣性項目協調員米哈伊爾•斯吉紹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說,氣候的改變也就是冰川減少和人類亂扔垃圾的行為是導致大量北極熊入侵俄羅斯新地群島上村莊的原因。
  • 北極熊生存現狀:氣候變化構成致命威脅
    隨著氣候變化,北極海冰的逐漸消退對北極熊構成致命的威脅。近來年,北極熊數量正呈下滑趨勢。2008年,全球北極熊數量為2萬到2.5萬之間。由於氣候變化等原因,北極熊數量正呈下滑趨勢。
  • 氣候變化或致北極熊數量在本世紀中葉減少三分之二
    北極熊還面臨哪些威脅?本版特刊發相關報導,以饗讀者。  全球氣候變暖如何影響北極熊生境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正給北極環境帶來難以想像的變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觀測數據顯示,在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的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現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
  • 北極熊改變膳食結構以適應氣候變化
    一隻北極熊正在進食。 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地區冰原大幅融化萎縮,而該地區標誌性物種北極熊的種群數量估計已經急劇下降了30%。但《極地生物學、生態學與自然進化》雜誌日前發表研究稱,生活在哈德孫海灣的北極熊通過改變食物來源,能夠適應冰原融化的環境並繼續正常繁衍生存下去。 據環境新聞網報導,北極熊已被美國政府列入「瀕危物種法名錄」,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最易受氣候變化威脅物種紅名單」。北極熊主要以環斑海豹為食物來源,偶爾也捕食髯海豹、斑海豹以及其它海洋哺乳動物。
  •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同類相食出現罕見的「猖獗」
    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北極熊的體型比棕熊還要更大,體重能長到超過1500斤,相比之下體重在500-700斤左右的東北虎,也很難擊敗一頭成年的北極熊。北極熊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活在極寒的區冰面上的海豹和海象,在全球氣候變暖之前,北極熊、海豹和海象在北極的棲息地彼此重疊
  • 氣候變暖,北極熊將何去何從?
    另外乳糜瀉也有可能有多屁的症狀,這是一種慢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含有谷蛋白(麩質,麵筋就是其中一種)的食物會造成小腸壁的炎症,導致消化不良等症狀,可以留意一下放屁頻率與吃麵食之間有無關聯。 如果是女孩子(我猜你大概率是),激素水平變化也有可能導致放屁變多,可以嘗試運動或服用益生菌來緩解。最後就是便秘了,便秘導致屁多且臭。
  • 瀕危北極熊為適應氣候變化該吃「雜食」
    氣候變化導致北極地區冰原大幅融化萎縮,而該地區標誌性物種北極熊的種群數量估計已經急劇下降了30%。但《極地生物學、生態學與自然進化》雜誌日前發表研究稱,生活在哈德孫海灣的北極熊通過改變食物來源,能夠適應冰原融化的環境並繼續正常繁衍生存下去。
  • 氣候變暖,北極熊迎來新敵人灰熊。入侵領地,交配繁殖改變基因庫
    氣候變化正驅使灰熊向北遷徙,這可能對已經陷入困境的北極熊來說是個壞消息。如今,灰熊探索的新領地讓它們與當地的「原著居民」北極熊建立起聯繫。北極熊非常適合在極寒的北極氣候下生存。然而,隨著氣候的變化,北極熊正在逐漸成為它們家園的「異鄉人」。海豹是它們最喜歡的食物來源,由於海冰融化,海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接近了。
  • 氣候變暖,北極熊迎來新敵人灰熊。入侵領地,交配繁殖改變基因庫
    如今,灰熊探索的新領地讓它們與當地的「原著居民」北極熊建立起聯繫。北極熊非常適合在極寒的北極氣候下生存。然而,隨著氣候的變化,北極熊正在逐漸成為它們家園的「異鄉人」。海豹是它們最喜歡的食物來源,由於海冰融化,海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接近了。
  • 北極熊下水殺死白鯨當午餐,氣候變化迫使北極熊尋找新獵物
    據《每日郵報》11月30日報導,氣候變化逼得北極熊冒險尋找新的獵物,加拿大的北極熊為了獲得食物已經開始捕食鯨魚,視頻就拍到加拿大哈德遜灣的一隻飢餓的北極熊勇敢地跳進一群白鯨中間廝殺,殺死了一頭白鯨並把它拖到岸上食用。
  • 雙語|氣候變化可能會使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近幾年我們經常從新聞上看到餓得皮包骨頭的北極熊,因為氣候變暖、海冰消融,靠浮冰捕食海豹為生的北極熊長期找不到食物,甚至淪落到去垃圾堆裡翻找東西吃。然而更可悲的是,如今科學家的新研究發現,北極熊很可能撐不過這個世紀了。
  • 研究:氣候變化將使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近幾年我們經常從新聞上看到餓得皮包骨頭的北極熊,因為氣候變暖、海冰消融,靠浮冰捕食海豹為生的北極熊長期找不到食物,甚至淪落到去垃圾堆裡翻找東西吃。然而更可悲的是,如今科學家的新研究發現,北極熊很可能撐不過這個世紀了。
  • 野外北極熊最新消息,2019年野生北極熊數量呈下降趨勢!
    據最新消息稱,近日野生動物學家對北極熊進行了一系列的追蹤調查,了解到它們的最新分布,目前大部分北極熊都生活在加拿大和格陵蘭島附近,俄羅斯、挪威地區分布較少,據統計2019年野生白極熊數量穩定在2萬隻左右,不過由於冰川的減少,以及人類的幹涉,導致它們的數量呈下降趨勢,需要完善各方面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