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綜合自【儒風大家】等
一支粉筆,
兩袖微塵,
三尺講臺,
感謝老師引領我從無知到認知,
遍覽世界的精彩;
感謝老師教導我從幼稚到成熟,
體味世事的澎湃。
今天是教師節,
不忘師恩,致敬師德!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禮記·學記》
壹
因材施教
優秀的老師,會針對孩子不同的天賦秉性,進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學生子路脾氣暴躁,所以孔子告誡他三思後行;而冉有性格柔弱,經常猶豫不決,孔子就鼓勵他臨事果斷。
好的老師不搞一刀切,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孩子可以揚長避短,獲得最好的發展。
貳
言傳身教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的教育就是樹立榜樣,而不是一味說教。
曾子殺豬的故事家喻戶曉,就是因為曾子懂得,想要教育孩子,就必須以身作則。
叄
有教無類
孔子門下三千弟子,無論高低貴賤,無論民族國家,他們都聚在孔子的門下學習。
孔子一視同仁,傾囊相授。
《三字經》裡講:性相近,習相遠。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其實本性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後天的教育讓他們變得截然不同。
所以先天的地位高低和他們是否可以成材沒有關係,只要肯花費時間教育,就一定比不教育好。
孔子的有教無類打破了當時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是中國最早的教育公平。
肆
寓教於樂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愛因斯坦說:教育應當使所有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這裡所說的禮物就是學生樂於接受知識。
興趣是唯一的老師,只有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才能讓孩子獲得終身學習的動力。
一味填鴨式的教學只能讓孩子心生厭煩,好的老師寓教於樂,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孩子愛上學習。
伍
教學相長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不斷學習的人才知道自己知識的匱乏,在教學的過程中,才知道自己那些知識沒理解清楚,學習和教學結合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時代在進步,知識也在不斷更新,好的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儒家的教育者從來都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他們不固步自封,勇於追求新知識。
所以,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也一般都是大學問家。
陸
安貧樂道
諸葛亮曾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對於收弟子,無論地位高低貴賤,也都一視同仁。
教師的職責貴在傳道授業,本身就不是謀利的職業,教育不會考慮利益,更不會考慮學生的地位。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師生共同努力,火盡薪傳,才能把文化和文明傳承下去。
柒
修己慎獨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為人師表,往往有更高的道德要求。
修己慎獨,在獨處的時候,也堅守自己的本分,不斷修煉自己的人格。
孔子南下陳國,被匡人包圍,子路拼死護衛老師的周全。但是孔子在包圍中卻沒有半點畏懼之色。
孔子說:「匡人是誤把我當成陽虎,我們今天只能按禮儀來消弭這場誤解,你來撫琴我來歌唱吧。」
於是子路撫琴,孔子歌唱,琴聲歌聲和諧優雅。
孔子的高尚的品質,堅定的心智,令學生心折不已。
捌
克己為公
克己為公,意思是克服私利,先公後私。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每一位教師都如同春蠶、蠟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多少教師放棄了自己的休息、自己的享受,他們廢寢忘食,只為了不辜負自己的使命,不辜負家長的期待。
玖
篤實寬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是百年大計,每一步都需要踏踏實實,為孩子夯實基礎。
所以務實是教師的重要美德,他們篤實踏實,誠實求實,讓孩子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同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需要老師用心包容。
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一味懲罰可能只會造成相反的後果,用心去感化他們、接納他們,才能讓這些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拾
勇毅力行
「勇」是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和擔當,是恪守信念,勇往直前的無畏精神。
「毅」是不辭艱辛,堅守崗位的執著。
教師工作幾十年如一日,繁瑣枯燥,如果沒有勇氣和毅力,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正是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教育工作者在各種艱苦的環境中能夠負重前行,不斷前進。
下面用最美的詩句來讚美老師,感謝生命中的每一位師者。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
我們的老師不是也如此嗎?他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來教育培養學生,至死方休。也如同那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直到燃盡的那一刻。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後,自己沒有嘗一口,就如同我們的老師,費盡心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付出,也只是希望學生越來越好。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裴度的房子佔盡萬物華光,白居易無比羨慕的說:令公你桃李滿天下,何必還要在堂著種花呢?白居易的詩意中,滿是尊敬與羨慕。
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想想,我們不就如同那新長的竹子嗎?需要老師的扶持才能健康成長。成長之後,亦不能忘老師的教導之恩。
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寫自己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我們老師不也是如此嗎?即使畢業之後,他依然關心著你的生活與未來,與親人一般,這種感情令人感動不已。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杜甫對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的讚頌,而這句話正是默默奉獻,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培育學子的老師的真實寫照。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一年,我們年少無知,這一年,我們開始懂你。
懂你的滔滔不絕,懂你的揮汗如雨,懂你的批評教誨,懂你的良苦用心,懂你的平凡與偉大。我們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我們,是因為有了老師!
千言萬語,道不盡那年那月那日,無盡的恩情,永遠銘記心中。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要祝福您:老師,您辛苦了!
開筆禮學生向老師行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