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是指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方面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英國曾是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是英國殖民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其國土面積約佔地球總陸地面積的25%,成為「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掀起去殖民化浪潮,一些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大英帝國雖已成為歷史,但其對世界的影響至今依然存在,迄今為止英國依舊擁有14塊海外領地,仍有16個獨立國家以英國君主伊莉莎白二世作為其國家元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英國海外領地是主權屬於英國,但並不屬於聯合王國建制,部分領土經投票表決繼續成為英國領土,其餘領土則尚未取得完全獨立。14塊領土的總面積約172.8萬平方公裡,人口共約26萬人,但其在南極洲聲稱的英屬領地並不被其他國家所承認。
1、安圭拉
安圭拉位於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北部,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約1.5萬人。以伊莉莎白二世為元首,島上實行內部自治,由英國女王任命的總督擁有行政權,負責外事、防務、司法和內部安全,其他事務上與以首席部長為首的行政委員會協商,行政委員會對議會負責。經濟以旅遊業為主,此外還有漁業、曬鹽業、造船業和國際金融業。
2、百慕達群島
百慕達群島位於北大西洋,由約138個島嶼和許多巖礁組成組成,總面積71.7平方公裡,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1968年百慕達群島獲得內部自治權,總督代表英國女王行使權力,通過總督委員會掌管外事、防務和內部治安。政府首腦是總理大臣,內閣由總理提名,由總督正式任命。立法部門由兩院制議會構成,參議院是上議院,由7位經總督依總理和反對黨領袖的建議任命的成員組成;眾議院是下議院,36位成員由民選產生。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
3、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位於美洲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1670年與牙買加一起成為英國殖民地,1962年牙買加獨立後,轉成英國海外領土。由英女王任命的總督行使管轄權,只負責外事、防務、內部治安和公共服務事業,並任行政委員會主席。行政委員會由首席秘書、副首席秘書、財政秘書、總檢察長、副檢察長和立法會議(開曼群島議會)自身選出的4人組成。開曼群島是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上的避稅天堂之一,另外也是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
4、英屬印度洋領地(與模里西斯、塞席爾有主權爭議)
英屬印度洋領地是位於印度洋中部的英國海外領地,包括2300個熱帶島嶼,土地總面積約60平方公裡。英國與美國在最南端的迪戈加西亞島上建立了一個軍事基地,作為海軍艦隊的中繼補給站,除了軍港外,該島還建立了一個軍用機場。英國女王是英屬印度洋領地的元首。由於島上總數約3500人基本都是英美兩國派駐的軍人,沒有真正的居民,因此英國女王並無指派英屬印度洋領地的總督,而是以行政長官與擔任其助手的行政官作為英屬印度洋領地的政府首腦,行政長官自1970年代之後就再也未曾居住在當地,而是在英國本土居住。
5、英屬維京群島
英屬維京群島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背風群島的北端,由託土拉、安加達、維爾京格大、約斯特範大克4大島和32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153平方公裡。1672年被英國兼併,187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背風群島的一部分,受背風群島總督管轄至1960年,現為英國屬地。英屬維京群島的行政權力由女王掌握,由派駐當地的總督代行權力。總督雖由女王委任,但人選由英國政府提供意見,群島的防衛與外交事務由英國負責。1967年,群島獲準自治,由民選的總理擔任政府首長,立法議院議員也由普選產生,內閣議員由首席部長提名,再由總督委任;立法議院共有13個議席,另有兩席分別由議長及律政司擔任。群島經濟多元化,以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為主導,成為加勒比海區內最富有的地區之一。
6、直布羅陀(與西班牙有主權爭議)
直布羅陀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中最小的一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末端,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面積約6平方公裡。直布羅陀最高元首為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由英國女王委派總督兼駐軍司令代其在當地履行職務,負責直布羅陀的國防、外交、以及維持治安和財政穩定。直布羅陀實行地方自治,總督不直接參與直布羅陀的管理,是形式上的政府首腦,主要職權為任命政府主要官員和負責治安,也負責督導皇家直布羅陀警察。具體行政事務由直布羅陀首席部長領導的直布羅陀政府負責。直布羅陀議會是一個17人的立法機構,議員由選民直選產生。
7、蒙特塞拉特
蒙特塞拉特為西印度群島中背風群島南部的火山島,長18公裡,寬11公裡,面積約102平方公裡,人口約5200人。由英國女王委任總督,負責防務、外事、司法、特定金融事務和內部治安,並任執行理事會主席。執行理事會負責島上具體行政事務,由總督、四名選舉產生的部長(總理和三名部長)和兩名指定人員(總檢察長和財政秘書)組成。蒙特塞拉特立法議會是蒙特塞拉特的立法機關,議會實行一院制,由12名成員組成。蒙特塞拉特經濟以旅遊業、服務業和農業為主,由於大半個島曾被火山摧毀,島上現在依賴英國經濟援助。
8、皮特凱恩群島
皮特凱恩群島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玻里尼西亞群島東南部,由4座島嶼組成,只有第二大島嶼皮特凱恩島有人定居,國土面積47平方公裡,該群島是英國在太平洋地區剩下的最後一塊海外領地。皮特凱恩群島是世界上最小的民主政體,英國女王是群島國家元首,市長是政府首腦。皮特凱恩的總督由英國駐紐西蘭最高專員擔任,日常事務由民選的市長負責。皮特凱恩群島的立法機關為島嶼委員會,市長為委員會主席並主持工作。英國駐紐西蘭奧克蘭總領事館的專員負責總督與島嶼委員會之間的聯絡。經濟主要以園藝、漁業、手工業和郵票銷售及土著雕刻為主。
9、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
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是英國的海外領地,由聖赫倫那島與其北方的阿森松島和南方的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共同組成。
聖赫倫那是南大西洋的一個火山島,本島面積121平方公裡,人口約6000人。總督由英國君主指定,立法局有15名代表,任期四年,由島民選舉而出。最高審判機構是最高法院。聖赫倫那經濟上完全依靠英國援助。
阿森松島是位於南大西洋的英國海外領地,全境包括一座主島以及若干附屬礁巖,面積88平方公裡。元首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該島是聖赫倫那島的屬地,由聖赫倫那總督派專員進行管理。島上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為英國海外軍事基地周邊的服務業,收入來源為英國政府財政撥款。
特裡斯坦-達庫尼亞是南大西洋的一個群島,面積約100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偏遠而有人居住的離島,距離南非2,816公裡,距離南美洲3,360公裡。漁業和郵票為當局主要收入來源。
10、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位於中美洲巴哈馬群島東南,屬西印度群島內盧卡亞群島的一部分。由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30多個島嶼組成,面積430平方千米,人口約5.5萬人。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總督女王任命,擁有行政權,掌管外事、內部治安和防務。設立法會議和行政委員會,總督任行政委員會主席。群島主要收入來源為旅遊業和離岸金融業。
11、福克蘭群島(與阿根廷主權有爭議)
福克蘭群島位於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亞大陸棚的群島,包括東、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00平方公裡。英國於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統治,但阿根廷仍宣稱擁有島上主權。1982年,阿根廷軍事佔領群島,馬島戰爭爆發,阿根廷戰敗後,英國再次擁有群島主權。島內民眾擁有內部自治權,英國負責其國防和外交事務。英國君主是國家元首,總督代表君主行使行政權力,總督根據立法議員的建議任命行政長官。總督和行政長官都是政府首腦。總督根據群島福克蘭群島行政局的建議行事,行政局由行政長官、財政總監和三名從立法議會中選出的議員組成,並由總督擔任主席。立法會議採用一院制,其中包括行政長官、財政部長和八名普選產生的議員。捕魚業貢獻了群島50%到60%的GDP,農業也是重要的經濟產業。
12、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與阿根廷主權有爭議)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為英國在大西洋南部的海外屬地,南喬治亞島面積約為3592平方公裡,南桑威奇群島面積311平方公裡。英國與阿根廷在該群島存在主權爭議。國家元首是英國君主,因無常住人口,所以無民選政府。行政官協助政府專員管理當地事務,福克蘭群島的總督兼任本群島的政府專員。
13、英屬特殊領地:賽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英國在賽普勒斯共建立了兩個主權基地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1869年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英屬基地區雖然在名義上是英國的海外屬地,但是並不歸英國政府原本負責境外領土管理的外交部管轄,基地區的最高負責人是基地總管,由英國君主任命,直接向國防部負責。
14、英屬南極領地
只有法國、挪威、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在南極洲有領土要求的國家承認英屬南極領地,世界絕大數國家不承認英屬南極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