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簡講書法三級課程15——血的作用1

2021-01-10 黃簡講書法

L3-15 血的作用

好,終於講到字像最後一個元素,血。血法就是墨法,一級課程第十三課講過了。當時講的是墨色變化,今天的主題是墨色對意像的影響。

墨法稱為"血法",古代很多人有論述。如元代陳繹曾說:"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者字之血也。"

又如清代陳玠引陳香泉的話說:"(陳香泉雲)凡墨不足以供揮灑,則情怠興闌。古人謂墨者字之血也,此言信然。"陳香泉就是陳奕禧,清代的書法家。

書法意像中的"血",指的就是墨。"血法"通俗的說就是墨的用法。

一 材質對墨色的影響

我們人體的血,成分有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等。書法的"血",也就是墨,它也有幾種主要成分。

我們已經知道,墨汁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黑、膠質和水分。人體的血有濃有淡,墨汁也是一樣。

那麼作品墨色濃一點好看呢?還是淡一點好?要回答這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濃墨和淡墨有什麼區別。

1.1碳黑

所謂濃墨,就是黑度很高的墨,通俗地說就是夠黑。

這裡最重要的就是碳黑的黑度,碳黑是墨的主要原料,如果碳黑本身就不黑,那麼這個墨汁必然是淡墨了。這種淡墨最差劣,使作品看起來沒有精神。

市面上有些墨汁,寫的時候很黑,幹了就發灰。你知道寫出一張成功的作品要付出多少心血,用錯了墨汁就太不值得了。

1.2膠質

墨中加膠,起著聚合碳黑的作用,寫在紙上,有膠可以黏住紙面,所以做墨必須加膠。磨成墨汁後,這不是水溶液,而是膠溶液。

如果你平刷,線條上只有薄薄一層墨,幹了以後還是不夠黑,在強光下照射下尤為如此。你看過演員化妝嗎?塗油彩也要幾層的。

含膠量的多少非常講究,所謂濃墨,就是碳黑和膠液佔的比例大,水分少。古代有一種"堆墨書",就是線條上堆積濃墨。要做到這樣,墨必須相當濃。

墨層厚了,看起來線條就特別黑。所以古人主張"積墨",積墨的前提是墨汁本身比較稠,不容易流淌,幹了以後,線條表面有比較厚的墨層,顏色就會深很多。

北宋大臣陳堯佐寫字用非常厚重的墨,當時王闢之記載這樣說:"陳文惠公善八分書,變古之法,自成一家,雖點畫肥重而筆力勁健。能為方丈字,謂之堆墨八分。"

陳文惠公就是陳堯佐,八分書是一種書體。"能為方丈字",一個字可以寫到一丈見方。可惜陳堯佐的作品我們現在看不到了。

但王闢之還記錄了一件事:陳堯佐鎮鄭州時,有一次舉行宴會。伶人以一副大紙塗濃墨,當中以粉筆點四點,拿上來展示。陳堯佐就問了:"這是什麼?"伶人說"這是堆墨書'田'字。"陳堯佐大笑。

這當然是開玩笑,把堆墨書方丈大字推向極端。但讓我們想像到堆墨書大致模樣,筆畫肥,墨色黑,空白少。

明代王世貞也有一個記載:"徐霖字子仁,正、行俱精,雅好堆墨書,神採爤然,覺骨不勝肉耳。"墨多的效果當然是肉多,所以說骨不勝肉。

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堆墨書是清代劉墉的作品,清末鄭孝胥有一段話,張謙記下來了:"先生謂石庵為'堆墨',見解似在安吳包氏、南海康氏之上。"

石庵就是劉墉,劉墉的室名叫石庵。當時號稱"濃墨宰相",他是用濃墨的高手。"安吳包氏"是包世臣,"南海康氏"是康有為。這兩個人都是碑派的,碑派用筆主張平刷。鄭孝胥認為劉墉對書法的見解高於包、康兩人。

這是劉墉的作品,

他是用紫毫筆、濃墨的。你先看一下,有個印象,等下我再講他的用筆特點。

墨薄顏色淡,墨厚顏色深,看起來厚重。但也有個度,用墨多往往掩蓋了筆鋒,成為死墨。所以徐謙說:

"又近人作書,不知往復,而用堆墨已取厚重。不知堆墨之筆,全無鋒潁,其墨堆積,亦不能活,是為造作。"

有些人寫字,不會用筆鋒,不知手腕來回往復。於是靠墨重,墨多,墨厚,以掩蓋用筆的短處。這種不能表現用筆的墨,就是死墨。

1.3水分的影響

如果原料碳黑相同、膠質相同,那墨汁中的含水量就會嚴重影響墨色。所謂磨墨,就是把墨條中的碳黑融入水中。直到飽和,就得到最濃的墨汁了。如果反過來,墨汁中的水分太多,碳黑太少,這種"淡墨"其實就是稀薄的墨汁,當然不會黑了。

一級課程第十三課講到墨色的變化,有六個層次。

所謂溼墨、潤墨、幹墨,其實就是水分多少。從而造成側鋒幹了有沙筆,尖鋒幹了出現燥鋒,直至最後變為枯筆,毫毛全部散開。這裡講的用筆過程中墨色循環變化,主要是含水量引起的。水分多少,表現出來的用筆痕跡就不同。

所以《玉燕樓論書》說:

"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手之重輕; 然尤視乎水與墨。水淫則肉散,水嗇則肉枯,墨濃則肉痴,墨淡則肉瘠,粗則肉滯,積則肉凝。"淫就是水多,嗇就是水少。"然則如何可免枯滯痴瘠之病?是在於水墨之勻適,以及用之如何耳。"

這裡講了血肉的關係,大體正確。但血未必只對應肉,對骨、皮都發生影響的。

1.4紙質

影響墨色的因素,還有紙張。

紙張是由一引起植物纖維組成的,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纖維很疏,彼此之間的空隙很大,這張紙就很鬆。那怕你把這些纖維都染黑了,但整體看上去還是灰灰的。所以紙張纖維之間要有填充料,使其緊密,能託色。

拿這兩個紙樣來說,

左邊這紙纖維粗長,空隙大,這紙比較疏鬆。右邊這紙樣纖維短而均勻,密度大,比較緊密。如果用同樣的墨寫上去,幹了以後,左邊這紙墨跡比較淡,右邊緊密的比較託色,墨色深。

如果我們在紙面上打一層蠟,那會怎麼樣?這是就是蠟箋,以前人家做壽寫壽聯就常用大紅蠟箋。蠟箋不吸墨,所以墨是浮在表面上的。因為表面滑,好像你在玻璃上寫字,即使用濃墨寫出來也像淡墨。所以行筆要慢一點,墨汁中的膠要重一點,有時候還另外加一點膠水,讓它可以黏住紙面,顏色才會深。

你看這四枝竹簡,

為什麼右邊三枝字跡顏色比較深,而左邊這枝比較淡呢?這是竹簡的質地不同,左邊這竹簡表面比較粗糙,高起來的地方染黑了,低洼的地方沒有受墨,所以看起來顏色就淡了。古人把紙面砑光、磨平,使紙受墨均勻,也就是這個道理。

二 用筆對濃淡的影響

墨是表現筆法的,這一點是筆和墨關係的基礎。墨色的變化,也就是用筆的結果。

陳繹曾說:"筆尖受水,一點已枯矣。水墨皆藏於副毫之內,蹲之則水下,駐之則水聚,提之則水皆入紙矣。捺以勻之,搶以殺之、補之, 衄以圓之。"你看這麼多用筆的動作,會不會影響墨色?當然會影響。用筆影響墨色,大致說來有兩種。

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我經常講到這個人,他少年時書法很差,到處找老師請教筆法。

包世臣這樣說他遊學的故事:"壬戌秋,晤陽湖錢伯垧魯斯。魯斯書名籍甚,嘗語餘曰:'古人用兔毫,故書有中線;今用羊毫,其精者乃成雙鉤。吾耽此垂五十年,才什得三四耳。'餘答言書不能佳,然下筆輒成雙鉤。魯斯使面作之,畫旁皆聚墨成線如界。餘以此差自信矣。"

壬戌年即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那一年包世臣拜訪一位很有名的書法家錢伯垧,字魯斯,魯斯說古代人用兔毫,這是硬毫筆,寫起來畫有中線,注意只是筆心用兔毫,並非整枝筆都是兔毫。而清代改用羊毫,魯斯也是用羊毫筆。羊毫筆用的好,線條兩邊有雙鉤線。錢魯斯練了五十年,十次只有三四次成功。包世臣聽了說:"那我行呀,我下筆就成雙鉤"。錢魯斯請他當場表演,果然線條兩旁聚墨成線,好像兩邊有邊界。包世臣這下子來信心了。

包世臣這段話中涉及兩個概念:一是畫有中線,這個我們懂,如果用硬毫筆,尖鋒易聚不易散,線條中間就有一縷深色的骨線。

另一個是"雙鉤",什麼是雙鉤呢?

雙鉤本來指把物體的外廓用細線鉤描出來。古人學習書法,當時沒有印刷術,也經常用雙鉤的方法,可以準確地鉤出原樣。以前學書法鉤、摹、臨、背,跟京劇唱、念、做、打一樣,都屬於基本功。

那錢魯斯所說的羊毫寫出雙鉤是怎麼回事呢?羊毫筆是軟毛筆,軟筆易散不易聚,一下紙很容易鋪開、鋪平,好像油畫筆那樣。

我就拿一枝油畫筆來試一下,效果比較明顯。

這是油畫筆,下筆,開始運行。

你可以看到,筆道中間的顏色比較淡,因為給筆鋒刷平了。而一部分顏料給擠到線條的兩旁,所以兩旁形成了比較深的邊界。這就是錢魯斯所說的"雙鉤"。

包世臣又說他也會畫有中線:

"大令(王獻之)真行草法導源秦篆,……銳精仿習一年之後,畫有中線矣。每以熟紙作書,則其墨皆由兩邊漸燥,至中一線細如絲髪,墨光晶瑩異常,紙背狀如針畫,自謂於書道頗盡其秘。"

注意這個畫有中線,他練習了一年。是看王獻之的帖,用篆書方法寫出來的。

包世臣講行對不對呢?下一堂課繼續。

謝謝。

本節要點:

· 書法意像中的"血"就是墨法。

· 材質對墨色的影響。

· 用筆對濃淡的影響(待續)。

複習思考:

· 用你的毛筆,聚鋒保持筆尖,在洋紙上慢速畫一線條,看它是否從兩邊開始幹,而中間一縷濃墨最後幹。

(注意不要用宣紙、毛邊紙等中國紙,洋紙不會洇化,容易看到效果)

· 把你的毛筆鋪鋒,鋪平成油畫筆刷子狀,在洋紙上慢速畫一線條,看它是否把墨汁擠到兩邊,結果中間先幹,兩邊後幹。

(注意做這練習時,墨汁要濃,用油漆或油畫顏料也可以。)

相關焦點

  • 黃簡講書法(筆法篇):第07課書法課程安排
    9.1基礎課、專題課任何科目,總分為基礎課程和專題課程兩部分,書法也是一樣。基礎課程越好,越紮實,則專題也就可以越深入。舉例來說,如果你要想做一個醫生,去讀醫學院。醫科分為多種,有外科、內科、婦科、兒科......但無論哪一科,都要先學基礎課。
  •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9——籤名4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9——籤名4四 兩種籤名方式前面我們花了三堂課,介紹姓、氏、名、字、號,現在的人都有姓有名,不少人還有一個或多個網名,可視為他的號。跟以前相比,因為沒有成人禮,只少了一個"字"。僅僅在兩代人之前,還是有"字"的。今天講籤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籤姓名了。至於有字有號者在籤名中怎樣運用,我後面還要講到。
  • 黃簡講書法(筆勢篇)10——鉤裹勢和鉤努勢2
    黃簡講書法(筆勢篇)10——鉤裹勢和鉤努勢24、用法和化勢上次講到四個筆勢,一、一是曲尺勢,二、如果多一個趯,就是鉤努勢,三、如果一豎改為裹,這就是獅口。四、再多一筆,加了一啄,那就是鉤裹勢。下面我詳細分析一下這四個筆勢。4.1曲尺勢一是曲尺勢。《書法三昧》說明是"用於'自'、'目'等字"。
  • 書法創作時手腕如何做旋轉運動?香港書協主席黃簡講了四種方法!
    香港書法家協會黃簡認為書法的核心是用腕,他說:「我是堅決地搖腕派,沈尹默先生以為轉指必破壞筆力,這是真知灼見,我深然……幾乎所有的點畫都可以用搖腕寫出來。所以,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書法創作時手腕怎樣運動?黃簡推崇唐代書法家孫過庭的「使轉」說。他認為「直線」是「使」;「弧線」是「轉」。手腕運動分為左右運動、上下運動、旋轉運動。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34-草書釋讀28L7-34草書釋讀283.4 天氣這個各位很熟悉,陰晴風雨露霜雲雪之類,所謂天氣,古人認為都是氣的變化。氣「氣」字,最早的「氣」字沒有這麼多筆畫,就是三條線,看起來很像「三」字,表示雲氣、雲層。
  • 「媽媽,我不想上硬筆書法課了」,校外培訓課程如何取捨?
    助教老師打電話給我詢問小Q的硬筆書法課只剩下最後三節課,是否續報。晚上到家我問了小Q的意見,她說不想再繼續上硬筆書法課了。我問她原因,她和我說了自己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兩點:1、學校本身有抄寫作業,硬筆書法課的老師每次布置的作業很多,根本來不及完成;2、這個課程當初是我為了她適應小學而要求她報的,並不是她自己喜歡的;溝通下來,我發現她確實不喜歡硬筆書法,決定不勉強她,尊重她的選擇。
  • 親子教育課程目錄-1
    【13】新黑貓警長全【1-20部】  【14】故宮裡的大怪獸【1-6部全】  【15】怪老頭兒  【16】傑米歷險記【1-3部全】  【17】貓力貓力  【18】納尼亞傳奇【1-2部 】  【19】託馬斯和他的朋友們【1-3部】  【20】汪汪隊立大功【1-2季】  【21】小餅乾和圍裙媽媽
  • 狂草書法技法10講
    胡玉琢其實,對於書法的各書體來說,很多人都偏愛「狂草」。欣賞一幅好的狂草作品,的確會給人以震撼、放鬆、淋漓盡致、痛快酣暢之美感!有人說,狂草是書法王國裡的明珠、金字塔的塔尖兒,這話一點不假。狂草的高度,可以說是其它書體皆不可比肩的。
  • 書法鑑賞的五種方法
    欣賞課是中小學書法教學中最為常見的課程類型。運用怎樣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讓中小學生走近經典、感受經典、欣賞經典、了解經典,是中小學書法教育中尚需不斷研究的問題。本文作者結合實踐,給出了五種欣賞課的教學方法,相信對一線中小學書法教師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 寫書法該怎樣對待簡化字,一次全講清楚了!
    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中寫道:「在文字形體演變的過程裡,俗體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時候,一種新的正體就是由前一階段的俗體發展而成的。比較常見的情況,是俗體的某些寫法後來為正體所吸收,或者明顯地促進了正體的演變」。裘錫圭先生是從歷時性上解釋俗字對正字的影響。
  • 硬筆書法|學生實用硬筆書法常用偏旁部首書寫結構方法分析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學生實用硬筆書法練習並不是要求學生一頭扎進藝術書法的練習。藝術書法練習追求個性化或者精巧,這對於考試答題書寫都沒有任何太大價值的作用。計算機閱卷程度提高,這就要求學生書寫要夠規範,否則計算機不能識別你的手跡,答好的試卷也許都可能讓機器認為是錯誤的答案。在這種變化面前,學生把字寫得規模已成為好成績的書寫首要要求。
  • 唐代書法高人,總結了《論用筆十法》,整整10條,請背下來
    唐代有位書法高人,名叫張懷瓘,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非常自信,自稱:「正楷、行書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書欲獨步於數百年間。」遺憾的是,他的書法,並無真跡傳世,所以說呢,我們也沒有機會去領略他的風採了,也無法判斷他是不是在吹牛。
  • 【書法欣賞】安靜中求簡,淡泊中求雅,書法家王建輝作品欣賞
    2020-12-27 19:54:19 來源: 逸苑雅趣 舉報   安靜中求簡,
  • 弘揚傳統文化 上海廣中路小學開設舞龍舞獅、書法等特色課程
    上海廣中路小學大力開發《龍獅歡騰》校本課程,大力弘揚民族傳統體育,積極推動龍獅項目發展,讓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傳承「自強、忠義、崇禮」的龍獅精神。學校龍獅隊在2017年11月18人參加「2017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上海市第七屆舞龍舞獅錦標賽」。最終學校龍獅隊獲得三等獎。
  • 對聯配書法,內含大章法
    中國書法包括篆(甲骨文,大、小篆)、隸(漢碑及秦漢簡帛書)、楷、行、草(章草、今草)五種書體,它們都可用來書寫對聯,進行再創作。鑑於對聯書法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往往融為一體,為便於觀者識讀聯文,其中楷、隸、行三種字體被書者普遍採用。
  • 配電箱一級、二級、三級是什麼意思?它們的用途及作用又是什麼?
    我們做個假設:有一個新建的小區引進一條10kV進線,建了一個配電室,從變壓器低壓端出線0.4kV到配電櫃(一級配電櫃),再引出線到每棟樓的配電箱(二級配電箱),再出線到每個單元樓的配電櫃(三級配電),最終入戶,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一般一級配電不允許直接帶用電設備,二級配電後面會帶動力設備,因為它是三相電,三級配電就是市電了(220V)。
  • 書法潤格1平尺究竟有多大?
    1平尺書法作品 潤格規格 小李最近喜歡上了書法,並經常聽別人說,本地某某書法家的字比較值錢。 其實不僅僅是小李,很多書法愛好者和普通公眾也不太明白這個問題。 要說1平尺究竟有多大,我們還是要從宣紙尺寸規格說起。 知道了宣紙尺寸規格這些基本常識,那1平尺究竟是多大,你也就基本上能明白了。
  • 秀球技,寫書法……廣州這所小學元旦迎新活力滿滿
    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一直著力構建「讓童心自由綻放」的學校文化體系,堅持走「課程內涵發展、特色文化辦學」的教育之路,力求打造全科優質教育品牌,創建「人人都能主動而有個性地發展,以獲得幸福人生」的育人環境。  在本學期,該校以「一校一品」的書法、籃球特色為切入點,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和課程體系。
  • 【聚焦】課程變革,讓優秀在這裡生長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先後有12位教師的現場課榮獲國家級、省級優質課大賽一二等獎,15位教師成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30位教師獲得市、區級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建校以來,培養了一批知名的優秀人才:如中央電視臺資深主持張澤群、戲曲名角小香玉、奧運網球冠軍孫甜甜、泳壇新秀寧澤濤等等。
  • 秘籍至寶《書法教程》全面講解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與中國書法史
    這是一本最全最佳《書法教程》,全網也難找的專業書法教程,不僅有毛筆書法,還有硬筆書法,以及中國書法理論知識,可以說這本書是學習書法書友們的秘籍至寶,全書近400頁,由於平臺發文限制,只發布前100頁分享給大家,現在書法教程很多,如此完善完美的《書法教程》還是鳳毛麟角的,希望能給大家學書的路上提供點滴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