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兩個世界第一!「長鯨一號」僅需4人就能餵養1000噸魚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2月11日訊(記者 張穩) 從煙臺蓬萊港一路向北,在距離港口約三十餘海裡的長島大欽島海域,「長鯨一號」穩穩地「坐」在海面上。近日,記者登上這座國內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座養殖面積60000多立方米的龐然大物上,僅有4名工作人員,每年卻能產出超過1000噸的黑魚和黃魚。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海上「造田」,四人每年養殖1000噸魚

&nbsp&nbsp&nbsp&nbsp從原始捕撈到科技養殖,從被動粗放到精緻發展,蔚藍的渤海深處正變成「海上糧倉」。今年5月份,,在渤海深處的大欽島附近海域,智能網箱「長鯨一號」正式下海。當客船靠近這座海洋牧場的生產平臺,記者首先被這個海上的龐然大物所震撼。登臺遠眺,腳下深海網箱中的魚群隨處可見。

&nbsp&nbsp&nbsp&nbsp作為目前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網箱,「長鯨一號」長寬均為66米,上環高度34米,最大設計吃水30.5米,有效養殖水體為6.4萬立方米,設計使用壽命10年,相當於100個普通網箱。弘祥海洋牧場(長鯨一號)負責人宋守剛告訴記者,網箱集成了網衣自動提升、自動投餌、水下監測等自動化裝備,日常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它是全球首個深水坐底式養殖大網箱和首個實現自動提網功能的大網箱,能夠實現系統定時、定量、高效自動控制。

&nbsp&nbsp&nbsp&nbsp目前,山東正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而用不了多久,這樣的海洋牧場平臺、深海養殖網箱、養殖工船將在渤海深處開闢出一片片海上「良田」。

&nbsp&nbsp&nbsp&nbsp養魚用上大數據,餵食、收網全自動

&nbsp&nbsp&nbsp&nbsp「長鯨一號」設計建造中的一大亮點便是水動力自動投餌系統。該系統由中國企業獨立研發,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夠實現系統定時、定量、高效自動控制。

&nbsp&nbsp&nbsp&nbsp「『長鯨一號』是中集來福士在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領域的首要力作,也是國內首個通過美國船級社檢驗和漁業船舶檢驗局檢驗的網箱。」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說。通過大數據技術,「長鯨一號」可實時反饋海洋水文信息、監測數據,是全國首個與保險公司實現監測數據實時分享的網箱,可實現自動投餌、自動水下清洗漁網,自動提升網衣,讓海洋牧場從近海走向深海。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除了養魚,還能休閒垂釣

&nbsp&nbsp&nbsp&nbsp網箱上方建築採用別墅設計,採用高標準「中國風」裝修風格。「這是我們特意定製的,更好地使旅遊業和漁業真正結合,」宋守剛說,「這裡還可以供遊客休閒垂釣。在平臺兩側分別布置有150平方米的設備間和400平方米的生活區,可讓遊客親身體驗高科技養魚過程。」

&nbsp&nbsp&nbsp&nbsp據宋守剛介紹,「長鯨一號」是國內首個集深水養殖和休閒垂釣功能結合的網箱,將開創養殖、旅遊新模式,成為山東省深遠海智能漁業養殖和海上休閒旅遊的新「地標」。

&nbsp&nbsp&nbsp&nbsp由中集來福士通過自主創新、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研發的「長鯨一號」,也是山東省和煙臺市大力建設藍色海洋經濟的成效。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浪潮中,中集來福士積極進行「油轉漁」,首創了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引領了全國第六次海洋漁業浪潮。用不了多久,這樣的海洋牧場平臺、深海養殖網箱、養殖工船將在深海建起「萬畝良田」。

相關焦點

  • 48座海洋牧場平臺在山東「拔」海而起「耕」海新牧歌
    原標題:「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初冬時節,海豐魚肥。乘船駛至渤海深處的山東長島大欽島海域,可見一座現代化海洋牧場平臺傲然聳立。這是國內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1號」,集成了自動投餌、5G基站、風力發電、海水淡化、水下機器人、海洋數據觀測等多種「高精尖」技術,僅需4人一年就可養殖優質深海魚1000噸。依海而生,向海而強。
  • 體重8噸 「天宮一號」是「小胖子」
    張厚英說,「天宮一號」高約10米,直徑大約3.35米,長4米,內部大約有個15立方米的單人小公寓。  「天宮一號」  每秒飛行7.91公裡  「天宮一號」究竟長得什麼模樣?昨日,張厚英形容,體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是個「小胖子」,它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載人航天飛船要大一些。  張厚英說,「天宮一號」高約10米,直徑大約3.35米,長4米,內部大約有個15立方米的單人小公寓。
  • 海水養殖向深遠海進軍|「一條魚」的15年攻關路
    從2005年開始聚焦深水網箱適養品種選育,為養殖戶帶來「新鮮事物」——「一條魚」的15年攻關路眼下,引領了全國海水養殖五次浪潮的山東,正以智能裝備為支撐,推動養殖業向深遠海進軍,引領全國海水養殖第六次浪潮。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交付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本文圖片來源:海油工程  「深海一號」將於2月份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
  • 天宮神八先分離再對接 4個彈簧推開8噸重太空飛行器
    解鎖動作需要3-4分鐘  據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交會對接大型地面試驗系統原負責人陶建中介紹,「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成功交會對接以後,兩個太空飛行器組合體的連接主要依靠對接面上12把對接鎖,每把對接鎖拉力3噸,共36噸,這12把對接鎖由兩組對接鎖系電機驅動。
  • 山東青島:哪兒養的多寶魚?信息可查
    4日,有關專家在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文化引領鮃鰈魚(也稱多寶魚)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宣布,國內絕大多數多寶魚養殖場採用無汙染的工廠化養殖方式,解決了多寶魚藥物殘留過量的問題。同時,多寶魚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已建成,並在青島投入試點運行。  養殖「生物包」殺菌,多寶魚無害養殖  4日,國家鮃鰈類產業技術體系文化引領鮃鰈魚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行。
  • 綠洲一號耐寒高產牧草,一次種植可每年收割,收穫期可達20年
    綠洲一號有很多朋友都說這不就是蘆葦嗎,兩者確實是比較相似的,我在這裡告訴大家的是,綠洲一號和蘆葦是兩個不同的品類,長相相似但是不同,它們就像是一個大家族一樣,應用領域以及產生經濟效益也各有不同。
  • 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這兩個臺灣人有關係
    導讀: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著兩個臺灣人有關係羅非魚在20世紀50年代,才從臺灣引入內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養殖。羅非魚還有一個別名叫「吳郭魚」,據說,有兩個臺灣人曾經在東南亞當過兵,一個叫吳振輝,另一個叫郭啟彰。最早是這兩人從新加坡將羅非引入臺灣,由於其肉質鮮美,受到當地人喜愛,便以兩人的姓氏命名。那麼,在垂釣羅非魚的時候,那些細節需要我們釣友注意呢?一、釣竿垂釣羅非魚,一般釣友使用最多的就是手竿了。也就是說,羅非魚和鯽魚的釣法相近,利用垂釣鯽魚的釣具即可垂釣羅非。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邊紀紅製圖(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4月1日晚,在位於南美洲西南部的智利,人們抬頭看到天空中驚豔的一幕:一個個閃爍的藍色光點急速划過天空,其後緊隨著一簇簇金黃色的光線。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 62年前毛澤東主席見證武鋼一號高爐第一爐鐵水出爐 高爐拼搏精神代...
    英雄的武鋼先驅建設者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創建武鋼,使中華民族的鋼鐵強國夢在武漢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武漢鋼鐵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標誌著新中國興建的第一個大鋼都誕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東長島: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藍綠...
    中國日報煙臺7月26日電(記者 解傳姣 肖達)多年不見的大葉藻、海蘿等藻類重現,白江豚、鯨魚頻頻現身,對生態質量要求極高的東方白鸛、斑海豹等種群數量明顯增多,鼠尾藻等原生藻類、鮑魚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魚等傳統經濟魚類資源不同程度出現恢復……在地處膠遼半島之間、黃渤海交匯處的長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 貧困山村誓要打造「山東穀子第一村」
    這主要得益於今年她家種穀子使用了免間苗播種機,否則三畝穀子僅是挖穀苗也夠她忙活一陣子了。因地制宜種穀子,找到適合的路子  南黃村位於孝裡鎮大峰山北端,是一個窮山村,2014年被列入濟南市首批貧困村。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自然並沒虧待這個窮地方,特有的土質和山泉水澆灌,使得這裡生長的穀子品質優良。
  • 山東品牌花生油不用花生就能產 李金鬥代言
    在山東省,郵政物流做得最好的地區是濰坊,每年都有「千把噸」。   在物流配送中心,「魯大」牌花生油有5升裝和1.8升裝兩種,5升裝的零售價格是71元,1.8升裝的零售價格是30元一桶,兩桶為一箱。
  • 不懂按需餵養的媽咪,以後會很苦逼!
    久而久之,不管是寶寶咂嘴,還是嚶嚶哭,媽媽就餵奶,寶寶銜著乳頭就能安靜一會兒。也經常聽到過來人說:只要用手指輕輕碰一下他的臉頰或嘴角,如果寶寶會張嘴尋找並銜住手指,那麼就是餓了。真的嗎?事實真的如此麼?嬰兒砸嘴可能僅僅是受到刺激的原始反射,也可能是自我安撫,還有可能他們只是在玩遊戲。
  • 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重1000噸高達7層樓,半天剷平一座山
    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重1000噸高達7層樓,半天剷平一座山 說到挖掘機
  • 天宮一號今年將「受控」墜落重量僅約8.5噸
    本報北京1月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邱晨輝)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其太空旅途將盡之際再一次走近公眾視野:前不久,部分外媒有關「天宮一號已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造成安全威脅」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我國多位航天專家對此回應道:天宮一號一旦「受控」墜落,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 山東疏港高架及南港一號路工程所需路燈、電纜、玻璃鋼管、箱變(第...
    疏港高架及南港一號路工程(一號路部分)所需路燈、電纜、玻璃鋼管、箱變(第三包重新採購)項目採購公告 山東中鋼招標有限公司受青島市黃島區建築工務局的委託,就其疏港高架及南港一號路工程(一號路部分)所需路燈、電纜、玻璃鋼管、箱變(第三包重新採購
  • 假漁藥毒死50噸魚兒 養殖戶若要維權需為魚「屍檢」?
    假漁藥毒死50噸魚兒 養殖戶若要維權需為魚「屍檢」?&nbsp&nbsp&nbsp&nbsp&nbsp2008年10月2日,眼看著水庫裡的魚就可以撈起來賣了,沒想卻出現了意外。邢宏駿發現,大量的魚兒浮在水面上吐著水泡,好像是生病了。他立即找到麒麟區魚健樂魚需物資門市部的負責人潘偉,10月3日,潘偉前往鍋籠水庫實地查看。
  • 山東煙臺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達350萬平米 產量2.8萬噸
    山東煙臺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達350萬平米 產量2.8萬噸2016-02-29 10:04:00  水產養殖網2015年,煙臺生態養殖水產品產量124.9萬噸,佔全市水產養殖產值98.4%,海水工廠化養殖無論是規模還是養殖產量,都約佔全國1/6,而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數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 世界第一大炮有多牛?要1420人同時操作,一發炮彈就重5噸
    我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歷史上牽涉國家最多,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世界大戰了,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各國都還沒有研發出現在的飛彈,甚至火箭彈都是二戰後期的時候才出現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