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漁藥毒死50噸魚兒 養殖戶若要維權需為魚「屍檢」?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假漁藥毒死50噸魚兒 養殖戶若要維權需為魚「屍檢」?

2009-03-06 10: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生活新報        瀏覽量: 7327 次 我要評論

  首席記者&nbsp溫星

&nbsp&nbsp&nbsp&nbsp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一個水庫裡的魚「生病」了,一位「醫生」開出了一張「良方」,其中包括一種叫做「暴血停」的藥。可用藥後,整整50噸魚兒都中毒了。昨日,這位養殖戶說,事發後他才得知,自己買的這種藥,竟然早就被農業部發文認定為假藥了。現在,他欲起訴遠在山西的生產商,卻很尷尬——法院要他做一份關於魚兒死亡的司法鑑定報告,「魚兒早就臭了、爛了、埋了,這個鑑定該怎麼做?」

  魚兒生病 灑了5件「暴血停」

&nbsp&nbsp&nbsp&nbsp&nbsp曲靖市馬龍縣大莊鄉石河村委會鍋籠水庫面積125畝,2006年4月,當地村民邢宏駿承包了水庫養魚。為此,他不但拿出了家裡有限的積蓄,還向親友借了好幾萬,買回了大量鯉魚、草魚、鯽魚、鰱魚及鱅魚的魚苗,投進了水庫。

&nbsp&nbsp&nbsp&nbsp&nbsp2008年10月2日,眼看著水庫裡的魚就可以撈起來賣了,沒想卻出現了意外。邢宏駿發現,大量的魚兒浮在水面上吐著水泡,好像是生病了。他立即找到麒麟區魚健樂魚需物資門市部的負責人潘偉,10月3日,潘偉前往鍋籠水庫實地查看。潘偉稱,魚群是患上了暴發性出血病和肝膽症候群,並開出了兩種由其經銷的獸藥,「殺特海因」3桶共30000克和「暴血停」5件共12000毫升。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10月5日,潘偉從昆明經銷商呂釗斌處,提取了這兩種獸藥,並交付給邢宏駿。
&nbsp
&nbsp&nbsp&nbsp&nbsp10月6日10時許,邢宏駿划船到水庫中央,潑灑完了3桶「殺特海因」,當天,未見水中有異常反應。之後的兩天,他陸續又將5件「暴血停」灑進了水庫。7日晚,開始有魚兒中毒死亡,漂浮在水面上。

&nbsp&nbsp&nbsp&nbsp&nbsp「就三四天時間,放眼望去,水面上全都是魚兒的屍體。」邢宏駿回憶說。

  農業部門 早就認定為假藥

  接報後,曲靖市漁業行政執法大隊進行了查處。執法人員調查認為,可以排除人為投毒、暴發性魚病、水體缺氧、工業和農業汙染等原因,導致魚群死亡的原因是使用了「暴血停」。

  之後,邢宏駿曾多次與「暴血停」的生產者——山西省永濟市瑞普動物藥業有限公司聯繫,並親自與潘偉一同到山西藥廠協商解決,藥廠曾口頭許諾「如果有權威機關證明他的藥是假藥,則賠償全部損失」。2008年11月3日,馬龍縣農業局水產站委託曲靖市獸藥飼料監察所對山西省永濟市瑞普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暴血停」進行檢驗,發現該產品為假獸藥。
&nbsp
&nbsp&nbsp&nbsp&nbsp通過網上檢索,記者發現,其實早在一年多前,農業部下發的《2007年第三季度全國獸藥監督抽檢假獸藥匯總表》裡,就已經將瑞普公司生產的「暴血停」認定為假獸藥。
&nbsp
&nbsp&nbsp&nbsp&nbsp昨日下午,記者打通了瑞普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的電話,一名男子稱自己剛來不久,但他承認該公司以前存在「非法」的情況,但現在已經「不非法」了,之後便匆忙掛斷了電話。

  □維權難題 魚兒「屍檢」怎麼做?
&nbsp
&nbsp&nbsp&nbsp&nbsp曲靖市漁業行政執法大隊調查中發現,「暴血停」致死魚群的情況絕非偶然,在距鍋籠水庫20多公裡的另一個水庫,養殖戶同樣因為使用了這種獸藥,使得近1噸魚兒死亡。經執法大隊調查確認,邢宏駿在鍋籠水庫中被毒死的魚重達25噸,另有25噸也已經中毒,必須進行無毒化處理。此次中毒事件,至少給養殖戶造成6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nbsp
&nbsp&nbsp&nbsp&nbsp馬龍縣農業局就此緊急發出公告:該水庫中的所有魚禁止銷售和食用。
&nbsp
&nbsp&nbsp&nbsp&nbsp2009年2月10日,農業局作出處罰,對「暴血停」的生產商罰款18萬元,對潘偉罰款2760元,並責令潘偉停止銷售「暴血停」,沒收他向邢宏駿銷售「暴血停」獲得的違法所得1380元及庫存的22瓶「暴血停」。
&nbsp
&nbsp&nbsp&nbsp&nbsp事後,邢宏駿欲對生產商和經銷商提出訴訟,但當地法院卻要他做一份關於魚兒死亡的司法鑑定報告才能立案。對此,邢宏駿充滿困惑:「魚兒早就臭了、爛了、埋了,這個鑑定該怎麼做?政府部門已經有了結論,認定魚群被毒死的原因就是使用了『暴血停』,難道這不能成為法院的證據嗎?」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男子買漁藥殺寄生蟲不料一夜間毒死3萬條河豚
    張在龍養的三萬多條河豚一夜間死光了東南網-海峽都市報6月22日訊 從漁藥店買藥,打算給魚塘裡的河豚殺寄生蟲,到最後,寄生蟲沒殺死,兩口魚塘裡3萬多條河豚卻死光了;回頭再找藥店,發現藥店已關門,店主人不知去向……這幾天,福清龍田鎮友誼村養殖戶張在龍被這些煩心事弄得焦頭爛額
  • 詳解漁藥說明書存在的問題及使用誤區
    一、重新認識漁藥說明書中存在的誤導現象    1、漁藥說明書中缺乏法律制約的誇大藥效廣告    眾所周知,有些商家會把漁藥的功效做誇張或模糊的描述,明知此種藥物不能治療那種魚病但也不負責任地說有效,在不斷地誤導終端技術員和養殖戶的選擇,最後導致養殖戶耽誤病程造成巨大損失。
  • 廣東上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漁藥人」轉型「飼料人」
    其中2條共4萬噸的飼料生產線已經開始投產,今年預計產銷量會達到5,000噸,其中石斑魚、大黃魚、加州鱸的產量比例為2:2:1。此外,在未來的飼料板塊,還將涉及到鮑魚和東風螺。當然,除了生產飼料,上上生物也做精煉魚油。
  • 水產品再曝安全問題 禁用漁藥怎麼還在用?
    水產交易很「特殊」問號的根源,或許能從電視劇裡的一幕得到啟發:摳門男子買菜為了省錢,偷偷把魚敲暈了當死魚買——對於包括魚、蝦、蟹在內的水產品而言,老百姓普遍覺得,活的才有價值,而市場上水產品價格也直接和鮮活與否掛鈎。資料圖「和畜牧動物不同,水產品交易的特殊性,催生了水產用獸藥,也就是漁藥在養殖、運輸、儲存環節的運用。」
  • 粵西地區羅非魚漁藥使用調查報告
    粵西地區羅非魚漁藥使用調查報告僅50%的羅非魚養殖戶在購買藥品前主動了解藥品成分  作者|廣東海洋大學海洋先鋒隊 導師|蔡雙虎  羅非魚是我國南方主要的水產養殖品種,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營養需求低、抗病力強等優點,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 深圳羅湖水產品批發市場71斤淡水魚被查出有毒漁藥
    南都記者&nbsp霍健斌&nbsp實習生&nbsp劉羽潔&nbsp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黃骨魚、桂花魚、草魚是市民最常吃的魚,若它們被人為餵食了禁用有毒漁藥,你還敢吃嗎?
  • 多寶魚藥物超標 養殖戶被抓
    從目前警方掌握的情況看,涉案藥物為治療魚類疾病藥物,其中含有大量的呋喃西林,但在產品名稱上未標註呋喃西林藥物名稱。警方將進一步調查藥物的來源。昨晚記者連線綏中警方,獲悉相關部門已將涉案大菱鮃魚封存,等待無公害化處理。無公害處理方法包括銷毀涉案水產品,其中一種損失較小的方式是停止對魚加入違禁藥物,讓其在自然條件下代謝體內的藥物,以期達到檢測標準。
  • 鹽城草廟鎮副鎮長賣假魚藥毒死4萬斤魚(組圖)
    公司承諾按魚價的九折賠償,但只賠了5萬元的各種魚藥。  劉建東的東邊鄰居陳友家,也使用了推銷的「藍藻剋星」。「7月19日使用,死魚近1萬斤,公司要賠5萬元的魚藥,我沒要!」陳友家說。  假冒產品,牽出假集團公司  在老柏保留的「車指絕殺」包裝袋上,記者發現上面印著「產品功能介紹」:「本品充分擾亂、破壞蟲體的腦神經及內分泌調節功能,具有觸殺呼吸等作用;可有效抑制寄生於魚體和魚鰓部的指環蟲、車輪蟲等寄生蟲,是甲苯咪唑、代森銨的替代產品。」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甲苯咪唑、代森銨」,發現是兩種藥品。
  • 梅雨季節易發魚病的防治措施及漁藥的正確使用
    5-7月值得警惕的是魚類少數特定多發常見病,這些疾病在5-7月處於全年發病高峰,要引起養殖戶重視,如水黴病、三代蟲病、車輪蟲病、刺激隱核蟲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腸炎病、羅非魚鏈球菌病。這些常見多發病每年發病趨勢均類似。
  • 閒魚上買到假表怎麼辦?怎麼維權?
    「鹹」魚算是國內最大閒置物品交易平臺,據說日流量3億,成交19萬單,這麼一個大型二手平臺,當有閒置不使用有價值物品,一般都會掛平臺處理,二手錶也是平臺常見閒置物品之一,鑑於平臺高信用度,消費者也會平臺購買。「鹹」魚買表會不會買到假表?這個問題討論早不是一次兩次,怎麼說呢?
  • 1個月吃掉50萬:動物是保護了,養殖戶的利益誰來保護?
    可如今,攔鳥網幾乎絕跡,養殖戶不僅不敢攔鳥、趕鳥,還得好生伺候這些「小偷」,這又是為何?一位曾因給自家魚塘撒藥清塘,結果不小心被判刑入獄的養殖戶對此很有說法。原來,這位養殖戶朋友按照慣例在自家塘底撒藥殺毒,為來年養殖做準備,結果不小心毒死了29隻野生鳥類,其中有7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結果也是可以想見的,毒害了一級保護動物還能善了?吃了幾年牢飯後,這位養殖戶還是幹起了老本行。
  • 北方地區水產養殖戶做到這幾點能讓魚兒安全越冬
    北方地區水產養殖戶做到這幾點能讓魚兒安全越冬2015-10-02 13: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一、養殖季節管理工作健康強壯的體質是魚類安全越冬的首要條件,因此,要做到安全越冬,必須從養殖季節提前著手。1、池塘的清整:有些養殖戶的池塘10餘年沒有清淤,池塘的水位淺,魚類的活動空間小,產量降低。沉積的淤泥為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極易發生暴發性魚病。同時,有毒有害的物質長期超標,將進一步降低魚類體質。
  • 它是絕佳的火鍋材料,卻被養殖戶玩壞了,餵雞腸鴨腸的魚餐館不要
    導讀:它是絕佳的火鍋材料,卻被養殖戶玩壞了,餵雞腸鴨腸的魚餐館不要眼看快到元旦了,到了年底水產養殖戶出貨的時候了,去年市場上賣12元1斤的烏鱧卻不好賣,價格才7元一斤。養殖戶都說今年沒賺到錢,能保本就不錯了。
  • 江西南昌一養魚戶三萬斤魚一夜間「翻肚」
    10月29日,喻先生發現魚塘內魚兒出現「浮頭」現象,便帶著池塘水樣及魚,前往聯信大市場「鄒氏漁藥批發部」檢測,店內一名年輕人看過後給他配了1800元魚藥,並叮囑他使用方法。回到家後,喻先生按照叮囑將魚藥倒入池塘。  當天夜裡,喻先生起來給魚供氧,卻發現魚不停地浮到水面,然後死去。「到了第二天上午9點,整個池塘都是死魚,死的都是草魚,大概有3萬斤。」
  • 買瓶藥淨化水質 結果毒死一塘魚
    在瀝林承包魚塘的胡先生則現場投訴他買了假藥,100多畝魚塘的魚都被毒死了,損失了60多萬元,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他處理。    胡先生說,去年年初,他在瀝林一家農資門市部買了一種名為「高效混養車輪淨」的藥,用來給魚塘淨化水質,沒想到100多畝魚塘的魚全被毒死了。後來將藥送到廣州一家鑑定機構鑑定,結果顯示該藥含有劇毒。
  •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
    2016年廣東順德太陽魚飼料容量2萬噸 產業發展有待完善2016-02-21 10: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12001 次 我要評論 在廣東順德,大家都知道有大量的生魚、加州鱸、黃骨魚、泥鰍在養殖,除了這些品種,還有一條鮮被人談及的一條魚,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那就是太陽魚。
  • 小龍蝦飼料最強風口暴發,50多家飼料廠瘋狂爭搶!誰能成為龍頭老大?
    湖北潛江,作為全國率先探索出小龍蝦「蝦稻連作」模式的產區,2016年小龍蝦產量達46575噸,居全國第三。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潛江小龍蝦養殖面積已是高達55萬畝,目前90%以上的養殖戶採用人工配合飼料投餵小龍蝦,蝦稻田養殖小龍蝦的飼料投入量也逐步增大。據估算,潛江2016年小龍蝦料銷量為2萬噸左右,2017年預計達到4萬噸。
  • 勤調水重改底管理細緻 漁藥經銷商養羅非魚奪高產
    廣東茂名化州市新安鎮養殖戶彭東華早先曾在珠三角一帶銷售漁藥,於2012年開始在化州養魚,現有兩張塘共10畝水面。「今年是養得最好的一年,都沒撿過多少死魚。」面對記者,彭東華如是表示,言談間透著其從業多年所積澱的自信和底氣。
  • 三角鎮供電部門為生魚養殖戶供電加氧
    三角鎮通過「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的發展契機,以現有生魚現代產業園為依託,持續貫徹落實「抓住一條魚」的發展戰略,打造了集種苗孵化、成魚養殖、生魚加工為一體的生魚產業特色專業鎮,在這其中,電力的保障成了不可或缺的關鍵。
  • 養殖戶自己只需出25%保費 四川養魚養蝦有了水產養殖政策性保險
    養殖戶自己只需出25%保費 四川養魚養蝦有了水產養殖政策性保險2018-08-30 16: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新網四川        瀏覽量: 3760 次我要評論 (王哲&nbsp楊鐵)記者30日從四川江安縣獲悉,四川省水產養殖保險試點工作日前在江安縣啟動,並現場籤訂了第一單全省水產養殖政策性保險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