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地區羅非魚漁藥使用調查報告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粵西地區羅非魚漁藥使用調查報告

2015-10-20 22: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3125 次 我要評論

水產中國2015年水產中國如期舉行。7-8月份,來自全國15所水產高校18支團隊近200名水產學子,奔赴在各水產養殖產區,圍繞「水產健康養殖與水產品安全」主題,完成了由寧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特約贊助的2015水產中國-全國高校大學生行業聯合調研活動。  

隨著調研結束,後期整理分享,10月份,組委會陸續收到他們的調研報告。本文摘選自「廣東海洋大學海洋先鋒隊」調研報告。

粵西地區羅非魚漁藥使用調查報告

僅50%的羅非魚養殖戶在購買藥品前主動了解藥品成分
  
作者|廣東海洋大學海洋先鋒隊 
導師|蔡雙虎
  
羅非魚是我國南方主要的水產養殖品種,具有個體大、生長快、營養需求低、抗病力強等優點,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我國更是世界上羅非魚主要養殖生產國和出口國,羅非魚產品出口潛力巨大。
  
近年來隨著羅非魚病害頻發,養殖戶過量使用抗生素等導致上市羅非魚藥殘達不到國家或國際標準等問題開始浮升。今年4月份於海南文昌爆發養殖戶「停料」事件、而於同月19日該事件繼續升級為「停魚」事件,其主要原因便是魚價持續低迷,養殖戶難於盈利甚至血本無歸。
  
而造成海南羅非魚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便是:今年以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多次通報我國輸美羅非魚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如磺胺超標事件等),並有多批次貨物被退回,導致出口受阻。近年來,羅非魚市場價格大起大落,這不禁引起人們對羅非魚行業的深度思考:
  
第一,近幾年來,我國出口至歐盟及美國的羅非魚產品多次因藥物殘留超標而被通報和退回,對我國羅非魚產品出口及水產業發展產生了極大影響,羅非魚產品藥殘超標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羅非魚的主要「瓶頸」;
  
第二,行業發展缺少整體性規劃,養殖模式存在隱患,目前我國羅非魚生產基本是農民單獨養殖模式,並且往往是以畜禽+魚綜合型養殖模式,或者採用高密度、高集成養殖模式,這樣的養殖方式導致了一系列水源汙染、水質肥度高,微生物多、魚病多等問題;
  
第三,2014年受鏈球菌影響,羅非魚病害高發,惠州地區磺胺類藥物甚至一度脫銷,近幾年羅非魚鏈球菌病流行,一直呈現逐年加劇趨勢,而且此前生產並未找到針對該病的特別防護措施,致使很多養殖戶在該病或疑似此病發生時大量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第四,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相關的標準體系不健全,雖然已在水產管理、養殖、飼料等方面逐漸建立起一套質量標準體系,但這些標準相互間連接不夠,沒有從整個產業鏈上對羅非魚養殖、保存、加工和運輸等環節進行系統化和標準化,所以在殘藥超標事件中,除了養殖外,在加工和運輸方面的不規範使用藥物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因素。
  
針對以上的狀況與及所出現的問題,有必要對羅非魚養殖、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藥物使用的情況和所出現的連帶問題做進一步的調研。
  
羅非魚病害與防治調研
  
近幾年由於羅非魚水產養殖模式落後,導致病害逐年加劇,很多養殖戶因此而盲目加大抗生素藥物使用,我們此次調研將從羅非魚養殖模式入手,追尋病害發生源頭,同時調查各養殖戶面對病害如何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做到從多維度探究養殖問題的根源,我們隊員將實地到羅非魚養殖場調研,熟悉其養殖模式,並總結各養殖戶使用抗生素特點,此數據的採集將對今後羅非魚養殖的模式和養殖過程中藥物的使用規範化、專業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羅非魚加工和運輸過程中藥物使用調查
  
近幾年我國羅非魚出口量深受殘藥含量超標的影響,這除了養殖過程的藥物使用不規範之外,羅非魚產品的加工和運輸過程的藥物使用過程一樣不容忽視,因此本次調研的另一個重點將在羅非魚的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目前羅非魚行業低迷,只有從養殖到加工再到運輸這一整條產業鏈尋求問題所在,從各處切斷或阻止問題源頭的發生,才能更好有效的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藥物銷售調查
  
藥物銷售一環不容忽視,為排除由於利益而極力推銷抗生素類藥物或者不夠客觀誇張化該類藥物的作用,我們將對各地第一線藥物銷售商做進一步的市場調研,這對今後如何讓藥物銷售商如何正確引導養殖戶科學用藥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從長遠來看這是養殖行業的良性循環,收益的不僅僅是養殖戶,只有做好售後服務,正確引導養殖戶使用藥物才能達到雙利雙贏的美好局面。
  
綜上所述,我們此次調研活動將以粵西地區為主要調研地點,通過調查羅非魚養殖模式,病害用藥情況,羅非魚的加工和運輸用藥狀況等焦點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假調研。海洋先鋒隊在2015年7月3日-30日到湛江、茂名等11個地級鎮區以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及座談等形式,開展本次羅非魚養殖中漁藥使用情況調查。在調研過程中共完成200多份問卷,40餘次訪談,以下便是我們團隊為本次暑假實踐調研內容的總結。
  
1、一線養殖個體戶問卷情況&nbsp
 
養殖戶基本情況:一說起養殖戶,很多人印象中的形象就是健碩的黑大叔,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因為在粵西地區養殖戶的年齡基本上在40歲以上,佔76%(圖1),而從事水產養殖年限超過10年以上的高達58.8%(圖2)。這體現了我們一線水產養殖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階段,甚至他們在談及後代發展問題時都表示「希望自己子女好好讀書,以後不用像自己這樣這麼辛苦。」似乎在很多人看來,只有讀不好書才會選擇這條艱苦的養殖生涯,這不僅是社會上的謬論,似乎他們自己都沒有正視自己的職業。

圖1&nbsp從事羅非魚養殖人員年齡段分析

圖2&nbsp從事羅非魚養殖行業時間分析
  
養殖狀況:很多養殖戶表示近年羅非魚養殖不容樂觀,很多都是虧損的,基本是依託其它養殖種類維持,特別是近幾年羅非魚收購價格的不穩定,許多羅非魚養殖戶紛紛退出了這個行列,退出羅非魚養殖的養殖戶基本均是散養戶,因養殖模式單一落後而逐漸被淘汰,這樣必然會促進羅非魚養殖模式改革,可以預見,以後的羅非魚養殖主要以精養模式為主,而目前純投料的羅非魚精養模式僅佔23%(圖3)。

圖3&nbsp羅非魚養殖模式分析
  
在調查養殖戶時,我們除了統計個體用戶的單口魚塘面積(圖4)、投放蝦苗密度(圖5)之外,還進一步收錄了他們自己認為的理想狀態,值得深思的就是個體戶認為的理想值和他們自己實際值有著很大的區別,問及原因大多表示受限於養殖成本,害怕風險提高等問題,養殖戶基本是按照以往的養殖經驗去做,儘管同行之間有較為成功的例子也僅限在藥物使用方面做改進,類似於這種動輒改單口魚塘面積和投放密度這種大型養殖改動是不會考慮的,因為一旦改動出現的不變因素會增加很多,以往的養殖經驗用不上,再加上自己認為的理想也不一定是正確的。儘管已經有十幾年養殖經驗,但對於水產養殖理論知識,他們還是知之甚少,同時對自己的經驗缺乏自信。

圖4&nbsp養殖戶實際及認為的理想羅非魚單口魚塘面積分析

圖5養殖戶實際及認為的理想羅非魚最佳養殖密度分析
  
藥物使用情況:對於依靠經驗傳承養殖的他們來說,這就是個靠天靠水吃飯的行業,哪天天氣一個不好帶來的就是養殖戶們的嚴重虧損,唯一能做的就是養好水,盡人事而聽天命。所以在養殖戶囤積的藥物中,主要以消毒劑(佔58%)、環境改良劑(28%)為主,主要針對水質問題(圖6)。所以他們在選購藥物時,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去判斷(圖7)。

圖6&nbsp養殖戶在羅非魚養殖中使用藥物種類分析

圖7&nbsp羅非魚養殖中選用藥物方式分析
  
抗生素對於養殖戶來說仍是敏感話題,甚至有部分養殖戶以為我們是來調查抗生素而對我們的採訪拒之門外,但是經過一番解釋後還是很樂意幫助我們完成本次調研。儘管養殖戶均知抗生素的使用是個敏感問題,但他們對於抗生素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層的認識上,具體的作用機理及使用抗生素帶來的副作用是一知半解,通過問卷調查自認為自身能達到對自己常用抗生素相關知識藥理知識非常了解的僅佔8.8%(圖8)。

特別是在近幾年來,抗生素使用問題日漸嚴重,也越發引起各單位和政府的高度關注,而且養殖戶也表示現在的抗生素藥物使用效果不盡如人意,基本是改水質消毒為主,面對病害使用抗生素不僅效果不佳反而增加養殖成本得不償失,所以目前養殖戶基本會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丟棄處理病害的羅非魚。其中從不使用抗生素的佔了47.8%(圖9)。

圖8&nbsp羅非魚養殖戶對抗生素或化學類藥物科學認識分析

圖9&nbsp羅非魚養殖中抗生素或化學類藥物使用情況分析
  
養殖戶在選購藥物時,僅有50%的養殖戶會稍微了解下藥物成分(圖10),但是大部分成分仍然是不明白的,也僅是依靠同行間的推薦或者自己的經驗去選購,所以養殖戶在購買藥物的時候有63.4%的比較注重藥物口碑這一塊(圖11)。

圖10&nbsp羅非魚養殖戶購買水產漁藥成分了解情況分析

圖11&nbsp羅非魚養殖戶對水產漁藥價格、效果等關注分析


2、發現的問題&nbsp

調研數據表現的也僅僅只是單純的表面而已,更多的是我們在採訪交流過程中挖掘的養殖戶心聲,所以我們在收集養殖戶信息的同時也會進一步的交談和做記錄,從數據和記錄中挖掘出行業內部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或許也僅僅是表現,但還是希望通過我們的思考引起行業內人士乃至於全社會的深刻思考和共鳴。
  
為此我們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以下部分認為比較主要的問題。
  
養殖戶職業觀念需改變:養殖行業近幾年來不容樂觀,但是養殖戶們一直堅信不管多困難,只要勤勞肯幹總會有收穫,漁民們樸素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我們學生的腦海中。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對於從事這個行業的態度是無奈之舉,一來傳承家業二來是自認為沒什麼學歷而選擇了這個行業,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對於他們乃至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一份真正的職業,他們總是強調「我們只是漁民」,每每聽到這裡,我就有種心酸,不是心酸自己以後可能也會從事這個行業,而是心酸漁民們,他們每天都勤勞地奮鬥著,為啥就一定要「低人一等」呢?問及傳承後代問題,很多年老養殖戶希望自己的兒女能走出養殖場出去闖自己的一片天地,以為在他們看來這個行業沒有發展的前景。
  
在個體養殖戶中,他們養殖方式仍處於傳統的土養模式,他們沒有途徑去獲取更多專業化的管理,更缺少技術人員的指導。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文化而沒有正視自己從事的也是一份用勤勞換來的職業,他們缺乏自我認知。
  
新時代的「閉關鎖國」:個體養殖戶與商家之間都是單純的賒帳關係,風險由養殖戶獨自承擔和處理,而大部分的一線藥物銷售商也只是單純的商家,對於漁藥使用等問題也不甚明了,所以供應商能結合廠家提供售後服務並能達到很好效果的也就僅佔20.6%(圖12)。

圖12&nbsp供應商對羅非魚養殖戶使用漁藥的技術指導分析
  
水產養殖屬於高分險而受益卻不對等的行業,特別是個體養殖戶,他們能獲得的信息和幫助非常有限,他們基本處於關起門來自己搞建設那樣,有問題基本都是依靠以往的經驗,不能很好地針對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而海洋漁業局、技術推廣站等在養殖戶看來,出了問題或者病害也不會主動尋求幫助,政府部門難以發揮真正的橋梁作用。
  
實踐和理論無法有效地結合:本次實踐深刻體會到作為學生的我們,實踐經驗完全不足,也說明我們實踐的重要性,而養殖戶儘管有很多年的經驗,但是對於系統的專業化的疑慮沒有辦法很好地為我們解答。
  
作為養殖戶,他們非常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技術人員下基層的幫助,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實踐經驗不足,空談理論知識,雙方難以有效地結合。
  
3、思考建議&nbsp
    
針對我們本次實踐所得的數據和發現的問題,結合實踐情況得出如下建議:

企業引領作用:企業作為發展行業的主力軍,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幫扶部分個體養殖戶轉型到更加有效和規範化的模式中去,儘管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若能依靠各企業一線服務點去帶動一批養殖戶,從試點到線再到面的輻射擴散。這不僅是作為產業領頭羊的責任,更能打響自身品牌,助推水產越快越好發展,實現共贏的最直接方法。
  
不管是水產品加工廠還是漁料、藥物銷售都處在基本的你買我賣的純交易手段,這樣不僅導致個體養殖戶們失去本身優勢,而且養殖出品優秀率不高,這樣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僅沒有好處也是主要的根源之所在。所以我們企業和養殖戶都應該尋求更多樣化的合作模式,用利益捆綁化,從企業到個體全面覆蓋發展,達到1+1>2的共贏局面。
  
企業應該構建更多更好的服務交流平臺,為養殖戶提供行業諮詢,現在是個信息發展的時代,但對於養殖戶不能單純的搭建網絡交流,必須結合線下面對面的互動。這不僅能搭建好與養殖戶之間的關係,更能使自己的產品深入各養殖戶的內心,提高他們對養殖業的職業意識。
  
提高養殖戶職業素養:作為水產生產大國,一線水產養殖是保障我們活力的重要基礎,所以培養提高養殖戶們的職業素養是我們發展改革的重要一環。為此我們應該多鼓勵更多的專業化、高學歷人才投身到水產建設中,摒棄傳統的那種「只是漁民」思想;另外在相關企業、學生的配合下,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性,鼓舞他們接觸更多的新事物。
  
鼓勵水產學生下鄉實習:水產學子是我們行業重要的新力軍,應該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學生走出校園,多下基層踏實地學好專業知識,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和真正認識到水產是什麼,還能在實踐的過程找準自己的定位,為之後的更好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另外可結合各類水產院校學生實習課程安排,或者專家教授們的科研項目對接個體養殖戶,讓更多個體養殖戶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水產知識和信息,而學生既能得到很好的實踐鍛鍊也能在此期間幫助養殖戶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教會他們利用網絡等新途徑獲得水產相關信息和理論知識。







1.來源:農財寶典&nbsp水產中國;
2.作者:2015水產中國調研團隊&nbsp廣東海洋大學&nbsp海洋先鋒隊
3.農財寶典水產版微信號:ncbd0000。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養殖羅非魚有病亂投醫 超量抗生素人藥獸藥齊上陣
    「我感覺磺胺類藥物比較有效,但只能使用4-5天,如果病情還沒緩解,一定要換藥。」高州某漁藥經銷商說,他曾經處理過一口塘,2-3兩的小魚發病死亡,和今年大部分死魚一樣,魚體沒有明顯病徵,消化道和肝膽出現病變,一天可死300多條,用藥2天後減少到一天死60多條,3—4天後減少到一天死魚20多條。
  • 飼料廠家的必爭之地—粵西30萬噸羅非魚料
    粵西30萬噸羅非魚料一直是飼料廠家的必爭之地,可是多少年來,這個養殖十分密集和集中的市場卻並沒有在眾多大的飼料集團進駐後,得到充分的競爭和發展。Xe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魚豬套養的立體養殖模式,削弱了養殖戶對飼料餌料係數的敏感度。
  • 中山統一飼料:定位中高端,布局粵西地區
    中山統一飼料:定位中高端,布局粵西地區2011-06-09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3906 次 我要評論   統一主要做海鱸料、生魚料和蝦料等中高檔水產料,除了正在建設的湛江新廠外,蝦苗標粗場和蝦苗場也在籌劃當中。
  • 詳解漁藥說明書存在的問題及使用誤區
    詳解漁藥說明書存在的問題及使用誤區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0-11 22:51:00 &nbsp&nbsp&nbsp&nbsp對漁藥的調查和研究已有很多前人總結報導過並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和對策。
  • 勤調水重改底管理細緻 漁藥經銷商養羅非魚奪高產
    廣東茂名化州市新安鎮養殖戶彭東華早先曾在珠三角一帶銷售漁藥,於2012年開始在化州養魚,現有兩張塘共10畝水面。「今年是養得最好的一年,都沒撿過多少死魚。」面對記者,彭東華如是表示,言談間透著其從業多年所積澱的自信和底氣。
  • 水產品再曝安全問題 禁用漁藥怎麼還在用?
    記者看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動物食品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包括21類,其中就有此次事件「主角」呋喃西林所屬的硝基呋喃類,多年前多寶魚中被發現使用的孔雀石綠等。採訪對象供圖「這類禁用漁藥禁止使用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人食用含有禁用漁藥的水產品後,會產生過敏、炎症等症狀,此外還會產生毒性作用,並對胃腸道微生物產生影響等。」胡鯤表示。
  • 梅雨季節易發魚病的防治措施及漁藥的正確使用
    梅雨季節易發魚病的防治措施及漁藥的正確使用出處:柏普泰水產 作者:黃鵬丹 水產養殖網 2020-06-19 10:41:00呂利群:總體而言,我國北方地區5-7月魚類發病率緩慢上升,死亡率也逐步提高,在7月達到全年高峰;我國南方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月攀升,直至8月達到發病和致死高峰。5-7月值得警惕的是魚類少數特定多發常見病,這些疾病在5-7月處於全年發病高峰,要引起養殖戶重視,如水黴病、三代蟲病、車輪蟲病、刺激隱核蟲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腸炎病、羅非魚鏈球菌病。
  • 廣東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藥敏分析
    2014年7月~10月,惠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羅非魚鏈球菌病流行性調查,旨在找出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發病原因及安全有效的藥物,為生產中有效防治該病提供依據,促進惠州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 藥殘與競爭雙重壓力之下,羅非魚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上半年羅非魚投苗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成左右,各個地區魚苗需求量都明顯減少,其中粵西地區下降幅度略大。「時下養殖戶不急於投苗,投苗時間不太集中,海南還有很多池塘放空。而且多數養殖戶更傾向3~4分的便宜魚苗,高品質魚苗市場份額有所下降。」海南天之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利向記者介紹。
  • 第一經濟大省的粵西,未過度開發,景美人少,特適合坐高鐵去旅行
    廣東省下轄21個市,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四個區域。粵東地區,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湛江、茂名、陽江;粵北:韶關、清遠、雲浮、汕尾,韶關、清遠、雲浮、梅州、河源。珠江三角洲: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
  • 警惕:臺灣地區已確診首例羅非魚羅湖病毒,養殖戶要密切關注
    今年5月2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聲明稱,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毒正在養殖和野生羅非魚中傳播,可能給羅非魚養殖業帶來重大損失。糧農組織敦促各國家和地區重視這一疫情。左圖為病魚腎臟出血,右圖為羅非魚樣品羅湖病毒檢測結果據報導某公司研究所於2017年開始著手進行羅非魚羅湖病毒的調查。
  • 臺灣地區確診首例羅非魚羅湖病毒 恐重創臺灣魚農
    臺灣地區確診首例羅非魚羅湖病毒 恐重創臺灣魚農2017-06-16 08: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今日新聞網        瀏覽量: 4732 次 我要評論 臺灣地區「農委會」13日表示,臺灣桃園市1名羅非魚養殖業者通報桃園市動保處,羅非魚出現大量死亡情形,相關檢體經送畜衛所檢驗,於12日確診為羅非魚湖泊病毒病。
  • 2019年1月19日羅非魚塘頭價行情簡析--存塘魚少,魚價略上升
    文/ 水產前沿 何鴻浩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獨家報導,廣西區域:羅非魚基本在冷空氣來前清完,目前規格羅非存塘量較少。大部分凍廠因為魚少不足以開工而停產,魚少而價漲,凍廠價:1斤上4.6元,1萬斤上4.7;市場價方面:鮮活1.5斤上的5元/斤(+0.5)。
  • 廣東上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漁藥人」轉型「飼料人」
    而且,已經在水產漁藥行業打拼多年,擁有自己的漁藥廠,在業內小有名氣。採訪那天,30出頭的李方根,穿著白襯衫,很禮貌地下樓迎接。再近些,只見其眉角如稜,銀色半框眼鏡下的雙目炯炯有神,嘴角微揚,親切溫和,沒有一絲鋒芒。在湛江漁藥行業,提到李方根,不少同行都會贊一句:「這些年他做得很不錯。」然而,漁藥和飼料之間的距離從來都不是資本上的,更多的是理念。
  • 深圳羅湖水產品批發市場71斤淡水魚被查出有毒漁藥
    ,相關人員被公安部門帶走調查。昨日,市食品安全監管局近百名執法人員聯合公安部門對位於羅芳路的深圳最大水產品批發市場———羅湖水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突擊檢查,對前期已檢測出有毒漁藥孔雀石綠的批發行進行現場查封和抽檢,店鋪相關負責人被公安部門帶走調查。
  • 羅非魚類立克次體病的主要症狀和流行特點
    近幾年,我國雲南省南部、中部地區養殖的羅非魚也發生類立克次體病,筆者將雲南省羅非魚類立克次體病的主要發病症狀和流行情況做一總結,供相關人員參考。      立克次體為一類嚴格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魚類立克次體病是歐美國家養殖鮭鱒魚類的重要疾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 本地塘鯴價格高企引粵西養豬戶轉養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粵西地區有一部分養豬戶通過鋪膜或砌牆,改造豬欄,開始精養本地塘鯴。&nbsp&nbsp&nbsp&nbsp本地塘鯴學名鬍子鯰,又稱塘角魚、角角魚,體色偏黃。本地塘鯴雖然和埃及塘鯴(革鬍子鯰)是近親,但在養殖和飲食界的口碑卻有著天淵之別。本地塘鯴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肉刺少、營養豐富,很受人們喜愛。
  • 「蝴蝶」登陸臺灣「帕布」逼近粵西
    「蝴蝶」登陸臺灣「帕布」逼近粵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09:06 來源:     深圳特區報廣州8月9日電(深圳報業集團駐穗記者嚴俊偉實習生李婷)  記者今天從珠江委水文局水情處得到最新消息,今年第8號熱帶風暴
  • 秋天羅非魚最喜歡什麼氣味?釣羅非魚用什麼味型的魚餌效果最好?
    在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有羅非魚的養殖魚塘,兩廣和海南的自然水域中也有大量的羅非魚生存。羅非魚具有很好的垂釣樂趣,深受很多釣魚人的喜愛。那麼,羅非魚最喜歡什麼氣味?釣羅非魚用什麼味型的魚餌效果最好?下面我們就來講下釣羅非魚的用餌技巧。
  • 鏈球菌猛攻下的羅非魚,很有可能是痛死的,值得思考!
    我一直認為羅非魚鏈球菌首要致死原因是多器官系統性衰竭,而近日冒出一個疑問:羅非魚感染鏈球菌,很多病魚還未到多器官衰竭就死了,會不會是「痛「死的?今天,我們一起說說這個話題及對策......。羅非魚感染鏈球菌的「痛」表現在哪一方面呢,哪一器官臨床呈現「痛」的感知呢?根據羅非魚鏈球菌疾病臨床症狀描述疼痛的感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