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指甲怎麼辦?家長打罵沒有用,教你3招來糾正

2021-01-16 菁媽育兒

有些孩子總會有一些壞習慣,比如說:喜歡吃飯蹺二郎腿、喜歡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還喜歡咬指甲等等這些壞習慣。同事的女兒已經快要八歲了,可是一直有一個壞習慣改不了,就是平時無聊的時候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同事怎麼糾正都沒有用。

同事問我說:」我家的小朋友這麼大了,還老是喜歡咬手指,手指都被他咬禿了,你說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缺鈣的原因嗎?」

我回答同事說:」不是孩子出問題就都是缺鈣的原因的,孩子老是咬指甲也可能是得了咬甲癖,如果這個行為很嚴重的話,還是需要藥物治療的。」

很多人把孩子喜歡咬指甲看成是一件小事,認為這只不過是孩子從小到大的習慣罷了。可是這個行為不僅僅是表面看似的那麼簡單,孩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咬甲癖。很多人會問:」到底什麼是咬甲癖呢?」所謂的咬甲癖在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5)中被這樣定義,咬甲癖被分類為「強迫與相關障礙」;在第十版的國際疾病分類中(ICD-10),咬甲癖也被定義為「開始於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特殊的行為和情感異常」,如吮手指、摳鼻子。 所以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咬指甲並不是什麼小事,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為什麼孩子喜歡咬指甲?

有心理疾病

據估計,在 7~10 歲兒童,有 20%~33% 存在咬甲癖,青少年時期更嚴重。在患有咬甲癖兒童和青少年中,注意力缺陷 / 多動障礙患兒極其常見(74%),另外還可能患有對立違抗性障礙(36%),分離性焦慮障礙(20%),以及遺尿症、抽動障礙、強迫症、智能障礙或抑鬱症等精神疾病。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喜歡咬指甲就是一件簡單的小事,有的人喜歡咬指甲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心理有疾病才會去咬指甲的,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引起重視了。

缺乏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也有過咬指甲的經歷,而且一直持續到16歲,他曾說,每當忍不住咬指甲的時候,他都能感覺到自己內心強烈的焦慮。當一個人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他會找一些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轉移自己的壓力。某些人喜歡喜歡用咬指甲的方式來讓自己更加的堅強,不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在別人的面前。

無聊、打發時間

也有一些孩子喜歡咬指甲僅僅就是因為他們很無聊,咬指甲能夠讓他們打發自己的時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時候,是不會在意時間的流逝的。久而久之,這就成為孩子的習慣,一無聊就開始咬指甲來打發時間,而且這個壞毛病很難以改掉。

很多時候家長都覺得在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必大驚小怪。可是往往是這樣的想法才會害了孩子,讓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家長在孩子的事情上應該更加的上心,也應該更加的細心。

孩子咬指甲會有什麼樣的危害?

影響孩子的健康

很多人很奇怪,我的孩子就咬個指甲而已,怎麼又會影響他們的健康了呢?因為咬甲癖被認為是一種輕度的自殘行為,嚴重者會使指甲末端與甲床分離,導致指甲永久性縮短。咬指甲不僅僅是會對孩子的指甲有影響,還會對孩子的口腔有很大的影響,導致孩子的牙齒咬合不齊,牙齒出現裂紋。

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

咬指甲本來就是一個不良的習慣,當你的年齡越來越大,你的壞習慣還不能得到及時的改正的時候,你也許會受到別人的歧視,人們就會排斥你,不和你交朋友,朋友越來越少,這樣的你的社交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別的孩子在一起開心的玩耍,你的孩子在咬指甲,那還怎麼融入他們的團體呢?

讓自己的指甲變得很不美觀

這個問題我們不用我們詳細的說都是知道了,長期的咬指甲你會發現自己的指甲越來越禿,越來越醜。這樣你的指甲還有什麼美觀可言呢?

孩子咬指甲有時候不單單的只是為了咬指甲而已,也許他們的內心會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家長不發現,孩子不開口,只會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嚴重,到最後只能去醫院接受治療。

家長應該怎樣糾正孩子的咬指甲的行為?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小時候都是採用放養的形式,孩子做什麼家長一般都不會很嚴格地去管孩子的。但家長越是這樣,孩子的行為習慣就會越來越差,慢慢的他們就會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長大在想要改正就很難了。所以家長儘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會受益終身。

不要恐嚇威脅孩子

當孩子一直咬指甲,家長說了孩子還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變得焦慮,開始恐嚇威脅孩子,強制性的去讓孩子改正。可是,這樣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你的威脅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孩子害怕,咬指甲的行為越來越嚴重。家長應該消除孩子的焦慮和不安,慢慢地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嚴重時建議藥物治療

當孩子咬指甲的行為真的很嚴重,認定為咬甲癖的時候,建議家長送孩子到醫院去接受治療,用藥物在控制孩子的行為。當然,我們不建議家長自己為孩子選擇藥物,最好的選擇就是按照醫囑開藥用藥。

菁媽寄語:孩子的是沒有小事可言,小心駛得萬年船。所以在孩子的問題上,不建議家長隨意了事,細心耐心總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愛咬指甲咋回事?醫生:打罵是沒有用的,教你5招來糾正!
    而這其中一直令大多數家長困擾的是,很大一部分小孩,甚至是已經長大的成年人,都喜歡咬自己的指甲。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對小孩適當的引導和幹預,來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習慣。但幹預並不意味著強烈的制止或責罵,這可能會從反面強化孩子的行為,導致咬指甲的情況更加嚴重。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小孩改掉咬指甲的怪癖呢?接下來這五招可千萬要記好!
  • 孩子愛咬指甲咋回事?醫生:打罵是沒有用的,教你5招來糾正
    而這其中一直令大多數家長困擾的是,很大一部分小孩,甚至是已經長大的成年人,都喜歡咬自己的指甲。 愛看籃球的應該都知道NBA著名球星詹姆斯,而了解他的人肯定知道詹皇有一個著名的怪癖,那就是咬指甲。我們看比賽的時候可以發現,大多數時候詹姆斯都在啃指甲,就連他的好朋友科比,也一度被他的怪癖所傳染。
  • 孩子咬指甲不是缺維生素,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爸媽要早糾正
    有許多朋友承認自己咬指甲咬到幾十歲,自己的孩子也是如出一轍。如何糾正咬指甲的行為如果發現孩子在3歲以後還在頻繁咬指甲,就要注意糾正了,不要以為他自己會好,如果不及時糾正,這個習慣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也有的家長會說「孩子,你如果咬指甲,媽媽就不愛你了!」這種帶著條件的愛,會讓親子關係變得有功利性,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不被完全接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不帶誘惑地滿足,不帶敵意地拒絕」,爸爸媽媽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不管你咬不咬指甲,我們都愛你。」同時要告訴孩子,咬指甲不衛生,為了身體健康,爸爸媽媽願意和他一起糾正。
  • 咬指甲也遺傳,讓孩子戒掉咬指甲,比打罵效果好的小竅門
    咬指甲,估計是每一個家長都不能容忍的。其實,我自己的寶寶也是這樣的,每次給孩子修剪指甲的時候,都發現已經被她咬到見肉了,根本沒有修剪的餘地。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應該如何讓孩子戒掉咬指甲呢?我發現孩子咬指甲的時候,應該是墨墨3歲多的時候。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背後「隱藏」著負面影響
    明明每次指甲長長之後,就會給她剪掉,可是孩子還是像有強迫症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之前上學的時候,老師還說全班都在學習,就是文文家孩子在咬指甲。聽到這話,文文恨不得找個地方鑽進去,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 為什麼孩子愛咬指甲?這個反應孩子心理的渠道,家長需要了解
    今天就給各位家長進行關於孩子愛咬指甲的原因的一些相關解答,供大家參考。 寶寶愛咬指甲是病嗎? 家長們在聽說寶寶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會不會是因為某些疾病因素引起的。畢竟寶寶磨牙或者是打呼嚕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那麼寶寶咬指甲真的是一種病嗎?
  • 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出現這3種後果,家長要注意
    孩子在不經意之間很容易養成一些壞習慣,比如說經常「挖鼻孔」、「摳腳」、「咬指甲」、「臭襪子亂丟床上」等,有些行為可能沒有在外人面前顯露出來,但是有些小動作在無意識狀態下暴露時會損毀個人形象,還有害身心健康。
  •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我曾經看過一本心理學的書,按照你這麼說,應該是心理障礙導致的啃指甲,你可以嘗試諮詢一下心理醫生。」 「對啊,我現在工作思考也啃指甲,流血是經常的事,孩子看我啃也學我,真怕孩子跟我一樣。」
  • 有一種「行為退化」叫孩子咬指甲,家長別不重視,暗藏心理問題
    文/好奇的萌娃控3歲之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喜歡「啃咬」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啃被角,咬玩具、吸吮手指,甚至是腳趾也要嘗一嘗,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好像在用口腔來感知這個新鮮的世界。而到了孩子換牙時期,牙床疼癢,也會通過啃咬來緩解,這也正常,但如果孩子過了3歲,還是經常吸吮手指,甚至開始咬指甲,長大一點開始咬鉛筆,這說明孩子口欲期停滯,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退化,不能抑制住啃咬的欲望。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咬指甲、咬手、咬鉛筆的毛病會哪些影響?
  • 從小喜歡「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專家:難逃這2種結局
    孩子從小到大都需要家長引導,不然的話,很容易因為心理受挫或者外界影響的關係染上一些不良習慣,然而孩子從小如果喜歡咬指甲的話,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因為就有一個兒童健康專家表示,從小就喜歡咬指甲的孩子長大,長大後難逃這兩種結局。
  •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
    再吃手小心我打你!」兒子的哭聲吸引了幾位同事的注意,了解事情原委後,同事們紛紛說道:「你別怪孩子啦,我家娃原來也經常咬指甲,多補鋅就好啦!」急於糾正兒子壞習慣的文文想都沒多想,在市面上搜羅各種補鋅藥物,每天定時要求兒子吃藥,從不間斷,沒想到一周後咬指甲症狀沒有緩解,兒子還表現得食欲不振、昏昏欲睡,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補鋅過度,再晚幾天很可能發展成鋅中毒!
  • 咬指甲是孩子長蛔蟲了嗎
    答:咬指甲是指兒童反覆出現自主或不自主啃咬手指甲的行為,屬兒童常見不良習慣行為,一般始於3-6歲,多數兒童隨年齡增大後,症狀可自愈,少數頑固習癖者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更晚。 經常咬指甲會導致指甲短、不能覆蓋指端,嚴重者可將指甲或指甲周圍皮膚咬出血、感染,引發甲床炎、甲溝炎、指甲脫落或手指變形。 咬指甲不一定就是寄生蟲感染所致,卻是兒童感染寄生蟲的主要來源。
  • 「咬指甲、咬鉛筆」,孩子屢教不改,口欲期停滯可能是心理問題
    3歲之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喜歡「啃咬」是非常正常的,他們啃被角,咬玩具、吸吮手指,甚至是腳趾也要嘗一嘗,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孩子好像在用口腔來感知這個新鮮的世界。
  • 孩子愛啃指甲不聽勸,千萬別隨意責怪,背後原因不外乎這3點
    為了避免自家的娃『掉隊』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父母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培訓班補充知識,甚至現在的幼兒園都開始給孩子布置作業了。 在這樣的壓力下,有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認真聽課,還會特意跟孩子說類似『家裡面沒有錢,現在給你付那麼多的學費,你一定要好好學。』 這種看似鼓勵的心靈雞湯。
  • 為什麼小孩總是喜歡咬指甲?家長別急著打罵,找準原因才最關鍵
    A女士也帶孩子去醫院看過,醫生說這樣的情況多數都是孩子心理方面所造成的,於是A女士後期不管多忙,都會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和孩子做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兒園的情況,孩子遇到什麼問題也會鼓勵孩子第一時間告訴自己,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並且時時留意孩子的舉動,及時制止孩子咬手指甲的動作,然後用其他事情轉移其注意力。
  • 【育兒】孩子咬指甲怎麼辦
    馬老師: 我的兒子有咬指甲的毛病,從小學三年級至今沒改。當初我想孩子還小,長大了毛病會慢慢改掉。可是到現在上中學了,還是沒有改變。我擔心這個壞習慣會給他今後的人生帶來不良影響。請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怎樣才能幫他改掉這個壞習慣?非常感謝。
  • 孩子為什麼總咬指甲?多發在4~5歲孩子身上,家長別忽略了
    如果孩子有持續性啃指甲的習慣,不僅不美觀,還很不衛生。孩子喜歡咬指甲,媽媽們一定要及時制止,否則,久而久之孩子會養成習慣,無聊或緊張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啃指甲。那麼孩子喜歡咬指甲的原因是什麼呢?家長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和吃其他食物的方式轉移注意力,這樣來回替換,不僅在孩子的心理上是合理的,對身體也有好處。
  • 孩子咬指甲,家長要重視,可能是心理出現問題了
    很多家長都不太在意孩子這個問題,以為只是孩子的個人習慣,或者是孩子缺少維生素,但直到孩子把雙手咬的血淋淋,才知道孩子咬指甲這個習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孩子咬指甲有什麼危害?1.牙齒變形指甲是個比較硬的物體,孩子如果長時間的咬指甲,那麼肯定會傷害到孩子的牙齒,造成孩子排列不整齊。孩子如果在換牙期後還會持續咬指甲,那麼孩子的牙齒變形將會是不可逆的現象。只能靠後期的帶牙套對牙齒進行整容。3.
  • 孩子愛咬指甲嚴重嗎?意識到這4點危害,家長還可以不管嘛
    孩子在接收到不同的信號之後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在陌生的環境裡比較緊張的話就會可能出現咬指甲的現象,家長們提醒他們不要這樣做,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過當在孩子出現這個情況的時候,家長往往是淡然處之,沒有去探究原因是什麼,其實,孩子經常咬指甲往往受好奇、焦慮、緊張、習慣等因素影響,不過,時間長了對孩子的危害也非常之大。
  • 啃指甲,咬手的「小毛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很多家長都不知道
    不是喜歡用袖子蹭鼻子,就是喜歡咬指甲,從2歲之後琳達基本上就沒有給兒子剪過指甲,因為每次琳達想給兒子剪指甲的時候,發現兒子的指甲都不長。有時候琳達也挺納悶,難道兒子的指甲長這麼慢,好像人家別的小朋友恨不得一個月剪兩次呢!後來琳達就特別留意兒子的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