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糧食危機料難再現

2020-11-29 中國法院網

2010-08-12 15:43:49 | 來源:人民網-經濟參考報 | 作者:肖瑩瑩

  因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遭遇百年一遇的乾旱,俄羅斯據此甚至表示將禁止小麥出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 T )小麥期貨價7月份因此上漲42%,創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農作物歉收加上價格飆漲,讓人回想起2007到2008年爆發的全球糧食危機,當時玉米、大米等農產品價格皆飆升至歷史或階段性新高,海地及孟加拉等國家甚至還因糧食供給問題出現小規模騷亂。不過,各方分析認為,現在的情況和兩年前的全球糧食危機已完全不同,從當前的形勢看,本輪國際糧價上漲不是反轉,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相對低迷後的一次反彈。

  麥價大漲是對天氣災害的過度反應

  對於近期出現的小麥危機,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提出論據,認為市場反應過於敏感,因為從歷史數據分析,小麥價格仍然處於正常波動區間,而且雖然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但美國及其他糧食生產大國能夠彌補俄羅斯小麥作物的產量缺口,因此毋須杞人憂天。另外,國際市場小麥現貨和期貨價格的脫節,也反映出市場供需矛盾並不突出。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預測,2010年全球小麥產量將為6.15億噸,同比降4.6%,但仍處於歷史第三高位,較2006—2008年的平均水平高2.2%。而且,目前小麥期貨價格約為7美元/蒲式耳,為近兩年來新高,但這和兩年前糧食危機時期約13美元/蒲式耳的頂峰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美國農業部近日預計,當前全球小麥庫存為1 .87億噸,相當於15 .4個星期的消耗量,2008年小麥庫存下降到1 .24億噸,相當於10.5個星期的消耗量。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導稱,俄羅斯的問題暫時仍屬於局部性質,未擴散至全球層面。俄羅斯去年是全球第三大小麥生產國,佔全球小麥產量8%,此次旱災摧毀俄羅斯兩成的農產品收成,僅相當於全球小麥產量1.6%。另外,雖然俄羅斯遭遇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熱浪襲擊,但美國小麥豐收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俄羅斯的減產。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10日表示,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小麥供應十分充裕,足夠彌補俄羅斯糧食禁運帶來的缺口。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更多降水,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小麥產量也有望增加。而且,全球小麥庫存充足,也能夠為平息這場小麥風暴起到一定作用。

  此外,雖然俄羅斯政府8月5日 宣 布 臨 時 出 口 禁 令 , 引 發 了CBO T小麥期價再度飆升,但美國市場現貨價格卻跌至9個月最低水平,因農戶急於逢高出售,而中西部穀物採購商對支付更高價格望而卻步。很多穀物分析師提出,在沒有現貨市場帶頭上漲的情況下,期貨價格很難有持續升勢;現貨價格大跌說明,由基金帶頭推動的期貨價格大漲只是對一場天氣災害的過度反應,而目前這場災害看來仍不太可能造成全球性供應短缺。

  2008年危機環境不復存在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部分主產區小麥減產還不足以扭轉全球糧食市場供應充裕的格局。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本輪國際小麥價格上漲不是反轉,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相對低迷後的一次反彈。目前C B O T小麥期價遠低於2008年年初12 .78美元/蒲式耳的歷史最高價。有「商品大王」之稱的羅傑斯警告稱,小麥價格急升說明,投資者終於開始認識到農產品價格在低水平已經太久,這都是補貼和其他令農業失去吸引力的因素所導致的。

  此外,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國泰國、越南的米價仍處於近一兩年來的較低水平。而且目前印度大米庫存在2430萬噸,遠高於上年同期的980萬噸。由於主產區降雨充足,印度稻米長勢良好,大米庫存可能繼續提高。今年美國水稻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也壓制了C B O T糙米價格近期的反彈勢頭。這些都說明,從供需基本面來看,全球性糧食危機的爆發缺乏基礎。

  多數市場人士也都認為,此次事件不會引發類似2008年時的糧食危機情況。上次危機主要是受油價影響,當時國際油價升至每桶148美元的高位,令已自動化的農業生產及運輸成本大增,而且油價上升導致政府補貼玉米開發生物燃料,吸引農民紛紛轉移種植玉米,間接令其他農產品供應緊張。

  此次小麥價格上漲主要由氣候異常所引發,當中也有很大投機成分,但高油價的推波助瀾因素已不復存在。而且,2008年危機之後,各國政府莫不大量儲糧,以防重蹈覆轍,加上當前歐美經濟體系,仍未從衰退中恢復元氣,需求依然疲弱,甚至還擔心通縮,這些都有助於遏制糧價的上漲。

  德意志銀行商品分析主管劉易斯認為,此次小麥風暴會很快自行平息,因為這次危機和能源危機無關,目前全球石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另外,很多國家都生產小麥,其市場結構完全不同於玉米———後者的主要產地集中在北美。

  低利率助推投機資金瘋炒小麥

  分析人士認為,從供應數據看,小麥本來沒有條件急劇漲價,但現實情況卻是漲勢甚速,且後勁凌厲,這就不能僅從供需的基本因素分析,還要看投機資金的流向而定。瑞士農業訊息公司A G R IN E WS分析師杜恩史特維爾指出,目前的小麥價格有10%到15%是投機炒作活動的「傑作」,意味著目前的價格有上漲過頭之嫌。

  分析認為,投機資金敢於下注搏殺的最大底牌,應該還是來自對特定大宗商品在中短期內市場供求關係的研判和預期。在全球小麥減產預期下,國際市場投機氣氛越發濃厚。過去幾周,投機性買家蜂擁而至小麥市場。僅8月2日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商品基金就買入了1.5萬手小麥合約。

  此外,美國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對基金大量買入小麥期貨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伴隨著未來數月經濟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憂慮「他們在尋找具有可投資性的市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上周的數據顯示,管理基金已連續六周削減CBO T小麥期貨淨空頭倉位。

  期貨經紀商及交易員表示,他們愈來愈擔心金融投資者會利用當前小麥收成不穩定的情況炒高期貨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秘書長雅克·狄伍夫警告說,恐慌性搶購和出口禁令會推高價格,引發投機行為,「我不認為我們正走向一場新的糧食危機,但確有風險」。

  不過,也有分析師和交易員表示,未來幾周小麥價格依然可能向上攀高,但在小麥收成產量和品質等資訊更明朗化後,應該會向下修正。世界銀行近日表示,投機者可能是糧食價格波動的短期推動者,不過供需基本面將最終決定糧食價格走勢。

  小麥儲備充裕 美國將成最大受益國

  俄羅斯因旱災減產,而作為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的加拿大也受到水災影響 ,表 示 今 年 的 小 麥 收 成 量 將 減 少17%。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美國已將這兩位昔日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成為這次俄羅斯小麥減產中的最大贏家。

  例如,北非和中東是俄羅斯小麥的傳統買家,由於俄羅斯退出了小麥出口市場,這些國家正積極地從其他地區尋求貨源。拿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埃及來說,俄羅斯曾是它的主要供應方。但美國農業部本月10日宣布,向埃及售出將於2010/11市場年交割的12萬噸美國小麥。而美國農業部5日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埃及前一周從美國買入了95200噸硬紅冬麥。

  據美國農業部預測,明年5月底,美國的小麥儲備將有近3000萬噸,為23年來的最高。充足的儲備意味著大量的出口創匯,毫無疑問,美國將在本輪小麥漲價潮中賺個盆滿缽滿。

  至於可能的輸家,就不能不提到全球主要的小麥進口國埃及與巴西,以及中東、非洲以及亞洲部分主要依賴進口的國家,小麥價格過高將對他們造成重創。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兩個主要的小麥消費國———中國與印度則由於儲備充足可以免受小麥期貨價格上漲的影響。

  英國E clectica資產管理公司的農業基金經理喬治·李則表示,最大的輸家將是那些飲食結構單一的消費國家。比如葉門,食品價格與小麥價格是直接掛鈎的,麵包價格已經接近於麵粉的價格。而在美國和歐洲,小麥作為原材料僅佔包裝、營銷等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美國消費者不會感覺食品價格出現太大變化。

  糧價上漲將成通脹升溫的幫兇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乾旱問題影響小麥供應,可能只是初步警號,如果旱情不改善,其他農產品收成必然受到嚴重影響。歐洲旱災衝擊的不僅是小麥產量,義大利的農業組織估計今年西紅柿的收成可能減少一成至一成半,比利時馬鈴薯種植戶也預測產量下跌,德國也由於今年大麥產量減少兩成,啤酒面臨大麥價格上升壓力,這些因素都足以成為通脹升溫的幫兇。

  而通脹升溫的後果是新興國家要面對加息壓力,因為新興國家中消費物價指數(C PI)統計的一籃子貨品中,食品通常佔很大部分。

  專家們認為,雖然美國可能會進一步推行量化寬鬆的政策,但分析師及投資者已為新興市場國家緊縮貨幣政策作好準備。IN G新興市場首席分析師查爾斯·羅伯遜表示,此次糧食漲價事件可能沒有2006至2008年那樣嚴重,但對新興市場來說已是很嚴重的事情,因為這類國家的食品價格佔C PI一籃子的比重高達20%至25%。他還指出,奈及利亞是個典型例子,該國的C PI中,麵包及穀物所佔比重為25%,小麥價格急升帶來的風險將會很大。

  對此,印度央行早已做出回應,3月起已四次採取加息措施。分析師認為,該國央行再加息的機會仍然存在。另外一些東歐國家如波蘭等,也可能會允許其貨幣升值,以平衡進口食品價格的上漲。

  對於已身處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困境的歐美國家來說,糧價的持續上漲不啻為雪上加霜。因為糧價上漲若傳導致其他物價及工資、令通脹水平繼續上升的話,這些國家的央行行長將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希望通過加息遏制通脹,另一方面還要擔憂居高不下的失業水平。

  更為惡劣的後果是,如果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並因財政危機削減巨額農業補貼,農產品供給可能會減少,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也會因此進一步上漲。比如,希臘債務危機之下,啟動的財政緊縮計劃之中就包含減少農業補貼。不難想像,如果美國、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等已經進入主權債務高壓區間的發達經濟體都採取類似希臘的財政緊縮措施,農產品價格恐怕還要繼續升勢。

相關焦點

  • 《讀賣新聞》:世界性糧食危機日益迫近(圖)
    10月19日,烏幹達北部利拉地區的難民等待空投糧食。新華社/法新  新華網消息 日本《讀賣新聞》近日發表文章,世界性糧食危機日益迫近。  食品問題日益令人關注。有人預測,從世界人口和糧食生產的增長情況來看,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16日是「世界糧食日」,藉此機會,我們重新審視這個課題堆積如山的食品問題。  我們身邊食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這除了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來越緊張的糧食供求關係。  來自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小麥庫存將降到30年來的最低點。
  •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布朗1994年一份《誰來養活中國》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他首度提出「中國糧食威脅論」,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14年過去了,糧食短缺沒有在中國出現,世界性糧食危機卻在逼近,中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漩渦。
  • 糧食危機下,重新定義中國農業
    但是,中國糧食自身安全問題也正在凸現,不是因這次世界性糧食危機的緣故,怕還被隱藏在很深處,這就是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至於是否有人依然處於溫飽尚不能解決的邊緣?我在今年春節前夕的那場雪災中就有類似的疑惑,比如,大雪封路,西部偏遠山區、貧困地區的人民竟然還有斷糧的、沒得飯吃的。為什麼斷糧沒飯吃?不正是因為手中沒有存糧嗎,果真有存糧的話,那些貧困山區的人民也不至於沒有飯吃吧。
  • 從糧食危機看「天糧」
    作者:童天鳧   播音:以琳一、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這樣的新聞:「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yi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糧食危機。與此同時,多個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民以食為天,糧食乃是民生首要之物。糧食豐裕,人人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個個面紅體健,延年益壽。糧食告急,人心惶惶,面臨斷炊,誰不憂慮?因此,人人珍視糧食,災害之年積存糧食,但今天我會帶來這樣的信息-從糧食危機看「天糧」。二、耶穌就是生命的糧  其實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 全球疫情愈發嚴重,越南暫停糧食出口,糧食危機會爆發嗎?
    但他們忽略了兩個問題: 1 農業是工業的基礎,糧食短缺會影響工業原料 2 糧食是必須品,緊急時刻,你可以不出門,不消費,不買奢侈品,不旅遊,但飯總要吃吧?14億人的嘴巴張著呢! 當然,在正常的年份,我們的物質資源是足夠的;但碰上今年這樣的疫情+蝗災,會出現問題嗎?
  • 乾旱危機正在形成,美歐澳非多地已受侵襲,或將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從數據來看,無可否認2020年全球最大危機就是這場還在持續發酵的新冠疫情,但就在近日有國外媒體指出乾旱危機已經形成,一旦席捲全球將引發世界糧食大危機。美國媒體報導稱,近幾個月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發生了持續性的乾旱,而美國相關部門4月30日的監測報告顯示,乾旱的面積正在進一步向外蔓延,最遠甚至到達了美國北部的華盛頓州。除了縱向擴張,這種狀況還向東延伸至薩斯州西北部。
  •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經濟日報》評論指出,未來因疫情造成的物價潛在風險仍難以評估,尤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近日不斷提醒全球糧食危機正逐漸逼近,而這也是未來物價潛在上漲壓力來源。評論表示,難怪FAO提出示警,在各國糧食出口限制,加上運輸及物流的困難導致飼料無法順利運送下,若全球疫情無法在短期間內緩解並恢復生產秩序,全球糧食供應可能不足。
  • 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民以食為天  國以民為重  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展現實力就是打破謠言最好的方法,中國「糧食危機」的正確解讀方式
    確實,我們在這次危機中損失了不少糧食,甚至有些地區只是堪堪產出了往年的三分之二,但最終,我們在收割時節以1.467億噸的產量達成了第五個豐收年目標,最重要的大米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 飯前禱告感謝上帝 心存善念關注糧食危機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我想我們每一個能夠吃飽飯的人都應該心懷感恩,並且能夠從點滴做起,拒絕浪費,關注糧食危機。」 這是網絡上一條溫暖人心的微博,「世界糧食日」不僅僅是一個日期,還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創建紀念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
  • 解救貓咪「糧食危機」!
    受疫情影響, 有些貓咪可能出現了「糧食危機」, 很多鏟屎官給伴寵樂園留言,希望能給主子買到口糧,經過緊急協調,目前伴寵樂園已經恢復發貨了!
  • 全球變暖使次生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危機凸顯,誰是下一個受害者?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家國際組織共同發表報告稱,世界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大約8.2億人將持續處於飢餓狀態。此次糧食危機將至少影響27個國家,這或許是50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糧食危機。農業自古都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現代農業也氣候、降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過人類活動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更讓全球變暖帶來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層出不窮。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全球27個國家面臨糧食危機
    據報導,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消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新報告指出,全球27個國家面臨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糧食危機。消息顯示,新冠病毒大流行使相關國家已存在的飢餓情況進一步惡化。預計未來數月這些「熱點國家」極有可能陷入到糧食安全狀況極度惡化的境地,如重度飢餓人數上升。A股相關概念股主要有金健米業、北大荒、深糧控股等。
  • 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預測及影響:全球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不止要關注2019年中國北方乾旱情況,也要關注其他糧食大國的天氣情況,畢竟嚴重乾旱對種植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情況如何?澳大利亞乾旱造成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具體內容詳解請看下文。
  • 家裡的糧食常有飛蛾危害,怎麼才能讓糧食不生飛蛾?
    身在農村,禾穀類作物也是我們華北地區的重要農作物,什麼糜子、黍子、玉米、穀子、大豆、花生等,我自己家裡也都種植過,也深知家裡要是留有這些糧食,到了每年5月之後不及時晾曬的話,一定會生出許多飛蛾間雜著許多小小的肉蟲子。
  • 全球糧食危機下,5400萬美國人或將與飢餓鬥爭,中國農產品庫存充裕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編寫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020全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聯合國發布預警指出,世界或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同時,疫情等因素加大了全球糧食供應不平衡狀況。其中,在美國就非常明顯。
  • 聯合國預警6.9億人將挨餓、6000萬人要餓死,最嚴重糧食危機要來?
    去年8月份,聯合國發布了一個預警,說去年和今年至少要餓死6000萬人,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我們將迎來50年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可是2020年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一直是風平浪靜呢,別說什麼餓死人,連大的糧價波動都沒有,那聯合國那幫人他們是不是在危言聳聽呢?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世界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現實版「飢餓遊戲」你如何應對?
    2)今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也就是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糧食危機很恐怖的,我不知道大家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吃的很多糧食是進口的,因為單靠自給自足是做不到的,包括很多肉類,類似於牛肉以及海鮮,這從長期看,我們基礎的生存資源都會短缺。這意味著當你的生存成本過高的時候,會遏制其它一些消費,因為「馬斯洛需求」第一需求還是生存需求,當你生存需求都滿足不了的時候,什麼買房子、買車子、買化妝品這些東西都會此消彼長。
  • 全球6.9億人遭受飢餓,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就要來了?
    作者:小商 2021年,全球糧食問題熱度不減! 前不久,世界糧食計劃署就提醒大家警惕可能存在的糧食危機。 全球範圍內的飢餓人口可能會多出來1.3個億,全世界6.9億人遭受飢餓,是5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 盤點瘋狂的動物世界性行為
    盤點瘋狂的動物世界性行為  【科技訊】5月11日消息,為了繁衍後代,動物們每年都會在發情期進行交配,但動物世界中的動物千萬種,動物們的性行為也是千奇百怪與眾不同。以下就為大家盤點最奇怪的動物世界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