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2020-11-29 海外網

 民以食為天

  國以民為重

  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全球糧荒」迎來至暗時刻,世界各國現狀究竟如何?中國是否會發生糧食危機?

  多重因素疊加 世界多國面臨糧食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蝗災、颱風、森林大火……世界各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7月13日,聯合國五大機構發布的《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今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有6.9億人正處於飢餓狀態。

  多國陷入糧食緊缺狀態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18年,約有11%的美國家庭已經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態。美國阿肯色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美國部分州,近一半的受訪者報告,新冠肺炎大流行威脅了食品安全。

  這場全球浩劫,加劇了本就嚴峻的世界糧食問題,對糧食緊缺的國家來說,無疑更是雪上加霜。

  △圖:肯亞人民在尋求食品援助,引發踩踏事件。

  在肯亞的貧民窟,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排隊等待食品救濟。

  △圖:在印度,靠賺日薪生存的工人們排起長隊領取食物。

  受蝗災影響,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糧食產量受損嚴重,印度學者預測,蝗災或使印度糧食減產30%~50%,對本國糧食供給及出口均造成較大影響。

  此外,東非經歷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蝗災,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糧食存蓄已然捉襟見肘。

  世界糧食供應鏈面臨巨大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讓產糧國大幅減產,一些糧食出口國出於本國安全考慮,開始限制糧食出口。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布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打亂了國際糧食進出口秩序。

  與此同時,許多糧食進口國宣布儲備告急。如菲律賓,其國內的大米供應很大部分從越南進口。越南對大米出口的限制,使菲律賓國內出現對糧食供應的擔憂情緒。

  世界糧食供應鏈告急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如果世界糧食供應鏈真的告急,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有足夠的能力應對這一場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嗎?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糧食保障的底氣究竟來自哪裡?

  底氣一 糧食產量穩步增長

  糧食總產量連上新臺階

  201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突破5.5億噸,2012年超過6億噸,2015年達到6.6億噸,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是1949年1.1億噸的近6倍,糧食產量波動幅度基本穩定在合理區間。

  人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201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209公斤增長了126%,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單位面積產量顯著提高

  2010年我國平均每公頃糧食產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達到5621公斤。

  底氣二 糧食自給率高

  以我國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為例,三者的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以上。

  根據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數據,2019—2020年度,稻穀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97億噸,國內稻穀年度產量約為1.99億噸。大米進口方面,2019—2020年度,國內進口預計為250萬噸,進口佔消費比為1.3%,並不存在進口依賴問題。

  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年度產量約為1.18億噸,年度總消耗量約為1.12億噸。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進口預計為350萬噸,進口佔消費比為3%,也不存在進口依賴。

  我國每年國內玉米進口量為400萬噸左右,相對比每年2億多噸的消費量來看,進口佔消費比例不到3%,同樣不存在進口依賴。

  作為「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相對於大米和麥子而言,其實我國真正的糧食進口大頭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大米、小麥進口一般分別為200萬噸、400萬噸,佔國內消費總量分別為1%至2%,主要起品種調劑作用。

  底氣三 糧食儲備充足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16連豐」,餘糧相當充足。

  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比1996年增長7倍。安全儲糧能力持續增強。

  對於這場有可能出現的糧食安全問題,袁隆平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端牢「中國飯碗」有底氣

  悠悠萬事 吃飯為大

  前有新冠肺炎疫情

  後遇洪災旱災

  中國人怎樣才能把飯碗端得更穩?

  這些「絕招」

  能在關鍵時刻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完備的糧食儲備調控體系

  近20年來,我國建立並不斷完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體系和協調機制,從目前來看,我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無論中央儲備糧還是地方儲備糧,都非常充裕。

  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

  我國還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自然災害等,建立起相應的糧食應急保障機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麵油等成品儲備,可以滿足當地10天至15天供應,調控物質基礎雄厚。

  春耕形勢好 夏糧喜豐收

  今年春耕形勢良好,我國夏糧喜獲豐收。據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的數據,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相較去年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疫情之下,夏糧喜獲豐收,再次增強了端牢「中國飯碗」的信心和底氣。

  倉廩實 天下安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

  都會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責編:秦雅楠

31849774,.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2020-08-05 11:25:57,.204306,.秦雅楠

相關焦點

  • 世界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現實版「飢餓遊戲」你如何應對?
    1)昨天在微博上看到美國一個百年高校「麥克默裡學院」永久關閉了,建校至今已經有174年的歷史,但還是因為財務危機宣布倒閉了,另外有4000多所高等學府受到影響,包括俄亥俄州富蘭克林大學也將關閉厄巴納分校。你想想看,美國現在這是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才會連大學都搞破產了,很多人都太小瞧疫情的影響了,也確實沒料想大學也能倒閉,一直認為是個鐵飯碗。
  • 全球疫情愈發嚴重,越南暫停糧食出口,糧食危機會爆發嗎?
    但他們忽略了兩個問題: 1 農業是工業的基礎,糧食短缺會影響工業原料 2 糧食是必須品,緊急時刻,你可以不出門,不消費,不買奢侈品,不旅遊,但飯總要吃吧?14億人的嘴巴張著呢! 當然,在正常的年份,我們的物質資源是足夠的;但碰上今年這樣的疫情+蝗災,會出現問題嗎?
  • 全球糧食危機下,5400萬美國人或將與飢餓鬥爭,中國農產品庫存充裕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編寫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020全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聯合國發布預警指出,世界或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同時,疫情等因素加大了全球糧食供應不平衡狀況。其中,在美國就非常明顯。
  • 全球6.9億人遭受飢餓,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就要來了?
    作者:小商 2021年,全球糧食問題熱度不減! 前不久,世界糧食計劃署就提醒大家警惕可能存在的糧食危機。 全球範圍內的飢餓人口可能會多出來1.3個億,全世界6.9億人遭受飢餓,是50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 《讀賣新聞》:世界性糧食危機日益迫近(圖)
    一方面,發達國家肥胖問題嚴重;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有超過8億多的人口因營養不足而苦惱。有人預測,從世界人口和糧食生產的增長情況來看,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16日是「世界糧食日」,藉此機會,我們重新審視這個課題堆積如山的食品問題。  我們身邊食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這除了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來越緊張的糧食供求關係。
  • 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預測及影響:全球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2019年乾旱嚴重嗎?據中央社報導,目前澳大利亞雪梨出現空前乾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宣布限水,這將是雪梨10年來首度進行重大限水。不止要關注2019年中國北方乾旱情況,也要關注其他糧食大國的天氣情況,畢竟嚴重乾旱對種植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情況如何?
  • 全球變暖使次生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危機凸顯,誰是下一個受害者?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家國際組織共同發表報告稱,世界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大約8.2億人將持續處於飢餓狀態。此次糧食危機將至少影響27個國家,這或許是50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糧食危機。農業自古都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現代農業也氣候、降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過人類活動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更讓全球變暖帶來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層出不窮。
  • 【地評線】用「糧心」紀念「糧食日」 崇尚「節儉風」
    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糧食危機危及人類生存,危及世界和平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必須擁有「糧心」。
  • 乾旱危機正在形成,美歐澳非多地已受侵襲,或將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從數據來看,無可否認2020年全球最大危機就是這場還在持續發酵的新冠疫情,但就在近日有國外媒體指出乾旱危機已經形成,一旦席捲全球將引發世界糧食大危機。美國媒體報導稱,近幾個月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發生了持續性的乾旱,而美國相關部門4月30日的監測報告顯示,乾旱的面積正在進一步向外蔓延,最遠甚至到達了美國北部的華盛頓州。除了縱向擴張,這種狀況還向東延伸至薩斯州西北部。
  • 糧食危機下,重新定義中國農業
    世界銀行於4月9日發布的報告《上漲的食品價格:政策選擇與世界銀行的反應》顯示:在2008年2月前的3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全球糧價總體上漲了83%,全球仍然有8.54億的人口,正在忍受飢餓或者缺乏營養。媒體報導說,中國這個時候走到最前沿,成為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國之一員。比如繼續出口大米,這一點做的比較好。
  • 聯合國預警6.9億人將挨餓、6000萬人要餓死,最嚴重糧食危機要來?
    去年8月份,聯合國發布了一個預警,說去年和今年至少要餓死6000萬人,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我們將迎來50年以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可是2020年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一直是風平浪靜呢,別說什麼餓死人,連大的糧價波動都沒有,那聯合國那幫人他們是不是在危言聳聽呢?我們來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 展現實力就是打破謠言最好的方法,中國「糧食危機」的正確解讀方式
    確實,我們在這次危機中損失了不少糧食,甚至有些地區只是堪堪產出了往年的三分之二,但最終,我們在收割時節以1.467億噸的產量達成了第五個豐收年目標,最重要的大米沒有受到明顯影響
  • 快過節了,看看「米袋子」和「菜籃子」的情況~
    「米袋子」供給充足 口糧價格以穩為主隨著元旦和春節的臨近,人們開始為節日的餐桌忙碌起來,在今年特殊的國際環境下,糧食的供應和價格問題一度備受關注,接近年末,我們「米袋子」的情況究竟如何呢
  • 世界性糧食危機料難再現
    此外,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國泰國、越南的米價仍處於近一兩年來的較低水平。而且目前印度大米庫存在2430萬噸,遠高於上年同期的980萬噸。由於主產區降雨充足,印度稻米長勢良好,大米庫存可能繼續提高。今年美國水稻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也壓制了C B O T糙米價格近期的反彈勢頭。這些都說明,從供需基本面來看,全球性糧食危機的爆發缺乏基礎。
  • 馬達加斯加超過100萬人嚴重缺乏糧食保障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網站12月21日發布的馬達加斯加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PC)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10月—12月間,馬約有106萬人嚴重缺乏糧食保障、處於糧食安全階段分類中的「危機」和「緊急」狀態。預計未來缺糧局面將進一步惡化,2021年1月—4月間,馬缺糧人口將增至135萬人。2020年10月—2021年4月,超過13.5萬名5歲以下兒童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狀態。
  • 從糧食危機看「天糧」
    作者:童天鳧   播音:以琳一、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這樣的新聞:「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yi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糧食危機。與此同時,多個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民以食為天,糧食乃是民生首要之物。糧食豐裕,人人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個個面紅體健,延年益壽。糧食告急,人心惶惶,面臨斷炊,誰不憂慮?因此,人人珍視糧食,災害之年積存糧食,但今天我會帶來這樣的信息-從糧食危機看「天糧」。二、耶穌就是生命的糧  其實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 中國帶去資金和技術,幫助安哥拉解決糧食危機,卻頻遭西方非議
    但是西方關於中安關係的報導仍集中於石油和自然資源,對中國在安哥拉民生領域的作為選擇性報導。安哥拉1975年獨立前曾有「非洲糧倉」的美譽,如今的安哥拉卻嚴重依賴糧食進口。安哥拉擁有2000多萬人口,國內產量只能滿足全國40%的需求。但是安哥拉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
  • 世界人口日:非洲糧食危機 中國的援助方案是什麼?
    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非洲人口增長迅猛 各國面臨糧食安全挑戰 地球上的人口不斷增長,會帶來哪些挑戰呢?除了就業、健康、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在非洲一些國家,糧食短缺是不爭的事實。聯合國最近發布了《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稱: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未來30年將增加20億人口。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糧食缺口有多少?
  •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布朗1994年一份《誰來養活中國》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他首度提出「中國糧食威脅論」,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14年過去了,糧食短缺沒有在中國出現,世界性糧食危機卻在逼近,中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漩渦。
  • 中國光棍危機2020年或全面爆發 性別比失衡嚴重
    2020光棍危機(資料圖)   2020光棍危機中國已經出現嚴重的性別比失衡,適婚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數千萬。人口學者、高級統計師姚美雄判斷,光棍危機可能於2020年後全面爆發。這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末,中國大陸男性人口70079萬人,比女性多337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