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危機正在形成,美歐澳非多地已受侵襲,或將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2021-01-10 寰球新知訊

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感染人數已經超過410萬,死亡人數也達到了28萬。從數據來看,無可否認2020年全球最大危機就是這場還在持續發酵的新冠疫情,但就在近日有國外媒體指出乾旱危機已經形成,一旦席捲全球將引發世界糧食大危機。

美國媒體報導稱,近幾個月時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發生了持續性的乾旱,而美國相關部門4月30日的監測報告顯示,乾旱的面積正在進一步向外蔓延,最遠甚至到達了美國北部的華盛頓州。除了縱向擴張,這種狀況還向東延伸至薩斯州西北部。

美國表示,2019年的加州山火仍記憶猶新,如今乾旱天氣的預兆已經出現,很有可能將再度引發大規模的山火,而一旦不慎發生火災,那對於現在本就在疫情壓力下無可奈何的美國,更加是一場災難,也將會是一次極其沉重的打擊。

實際上,美國發生的乾旱狀況只是全球乾旱危機的一個縮影,進入2020年以來人類活動較為活躍的六個大洲全部出現乾旱狀況。在歐洲,德國已經被乾旱天氣連續困擾了三年,而且今年部分地區水庫已經見底,山火預警也提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級別。

德國的鄰國捷克早早就發布了乾旱預警,其環境部部長更是直截了當的表示捷克當前處於500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時期,這一情況「很有破壞性」,尤其會導致農作物蒸發量加大生長期延長,對本國農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北美洲和歐洲的情況相當糟糕,但其他洲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亞洲國家中泰國18個主要水庫蓄水量不足30%,當局已經採取措施加強水資源管理。南美洲巴西更是在去年底至今年4月之間的雨季滴雨未見,導致亞馬遜森林火災頻發。

澳洲雖然近一段時間有降水,但僅限於東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到達內陸,這意味今年山火還有爆發的可能,好在由於去年的山火已經摧毀了大部分澳洲森林和植被,因此今年就算再爆發山火也不會出現如去年般的嚴重事件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當然乾旱環境下,最令人擔心的則是非洲,這裡的國家正在遭受新冠疫情和第二波蝗災的襲擊,可以說已經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聯合國就已多次發出呼籲要求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幫助。而如今,隨著乾旱危機的襲來,對於羸弱的非洲來說,這場危機可能帶來的衝擊將不會亞於新冠疫情危機。

總體上來看,2020年全球性的乾旱危機已經難以避免,接下來人類社會所要做的就是要抗旱,解決全球糧食因此可能出現的短缺問題。要知道乾旱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農作物減產,進而引發全球性糧食大危機,再加之目前蝗災和新冠疫情的衝擊,更會加重這一危機。因此,現在全球各國要做的,就是全力抗疫的同時減輕農業損失,盡一切可能的保證全球糧食穩定正常供應,不會出現大規模短缺問題。

目前,對於今年全球乾旱發生的原因,國際上一些氣象科學家認為用科學解釋的話,氣候變暖為主因。不過相當多環保人士在此基礎上,則又加了一些魔幻色彩,將全球乾旱發生的原因歸咎為地球向人類發出的「警告」,提醒人類要善待賴以生存的地球。

相關焦點

  • 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預測及影響:全球糧食危機正在逼近
    2019年乾旱嚴重嗎?據中央社報導,目前澳大利亞雪梨出現空前乾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宣布限水,這將是雪梨10年來首度進行重大限水。不止要關注2019年中國北方乾旱情況,也要關注其他糧食大國的天氣情況,畢竟嚴重乾旱對種植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2019年澳大利亞乾旱情況如何?
  • 《讀賣新聞》:世界性糧食危機日益迫近(圖)
    有人預測,從世界人口和糧食生產的增長情況來看,10年內世界將遭遇糧食危機。16日是「世界糧食日」,藉此機會,我們重新審視這個課題堆積如山的食品問題。  我們身邊食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這除了受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越來越緊張的糧食供求關係。  來自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07年世界小麥庫存將降到30年來的最低點。
  • 世界性糧食危機料難再現
    農作物歉收加上價格飆漲,讓人回想起2007到2008年爆發的全球糧食危機,當時玉米、大米等農產品價格皆飆升至歷史或階段性新高,海地及孟加拉等國家甚至還因糧食供給問題出現小規模騷亂。不過,各方分析認為,現在的情況和兩年前的全球糧食危機已完全不同,從當前的形勢看,本輪國際糧價上漲不是反轉,而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相對低迷後的一次反彈。
  • 全球變暖使次生災害頻發,世界糧食危機凸顯,誰是下一個受害者?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家國際組織共同發表報告稱,世界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大約8.2億人將持續處於飢餓狀態。此次糧食危機將至少影響27個國家,這或許是50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嚴重糧食危機。農業自古都是「靠天吃飯「,即使是現代農業也氣候、降水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不過人類活動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更讓全球變暖帶來的高溫、乾旱、暴雨等極端天氣層出不窮。
  • 全球疫情愈發嚴重,越南暫停糧食出口,糧食危機會爆發嗎?
    越南此舉,一方面能夠促進國內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在全球各糧食主產區因乾旱、疫情、蝗災等疊加引發的漲價預期下,及時囤積也有望帶來更高的收益。 2 蝗蟲肆虐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警告過,如果6月蝗災得不到控制,蝗蟲數量會在3600億的基礎上,再增加500倍。
  • 全球糧食危機下,5400萬美國人或將與飢餓鬥爭,中國農產品庫存充裕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組織編寫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2020全年,全球預計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可能新增超過1.3億。聯合國發布預警指出,世界或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同時,疫情等因素加大了全球糧食供應不平衡狀況。其中,在美國就非常明顯。
  • 如何避免全球食物安全危機?
    如果疫情繼續蔓延,全球化的食物紅利恐將被侵蝕,並引發結構性短缺、價格上漲等一系列問題。 好在人們仍有機會遏止這場潛在的危機。全球化雖然受到衝擊,但捍衛全球化的力量同樣強大。以卡路裡計算,受出口禁令影響的農產品貿易量僅佔1%。絕大多數農產品出口國都在積極保障市場供應,有的藉機擴大市場份額。
  • 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 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民以食為天  國以民為重  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近日,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
    疫情之外臺灣第二隱憂:若糧食出現危機,物價將飆升。(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經濟日報》評論指出,未來因疫情造成的物價潛在風險仍難以評估,尤其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近日不斷提醒全球糧食危機正逐漸逼近,而這也是未來物價潛在上漲壓力來源。評論表示,難怪FAO提出示警,在各國糧食出口限制,加上運輸及物流的困難導致飼料無法順利運送下,若全球疫情無法在短期間內緩解並恢復生產秩序,全球糧食供應可能不足。
  • 糧食危機下,重新定義中國農業
    同時在布吉納法索、茅利塔尼亞、印度尼西亞和秘魯等地,也發生過因糧價高漲而引發的抗議活動。世界銀行於4月9日發布的報告《上漲的食品價格:政策選擇與世界銀行的反應》顯示:在2008年2月前的36個月,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81%,全球糧價總體上漲了83%,全球仍然有8.54億的人口,正在忍受飢餓或者缺乏營養。媒體報導說,中國這個時候走到最前沿,成為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國之一員。
  • 從糧食危機看「天糧」
    作者:童天鳧   播音:以琳一、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這樣的新聞:「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yi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糧食危機。與此同時,多個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民以食為天,糧食乃是民生首要之物。糧食豐裕,人人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個個面紅體健,延年益壽。糧食告急,人心惶惶,面臨斷炊,誰不憂慮?因此,人人珍視糧食,災害之年積存糧食,但今天我會帶來這樣的信息-從糧食危機看「天糧」。二、耶穌就是生命的糧  其實屬地的糧食,盡人皆知。
  • 全球降息:甘之如飴 危機暗藏
    甘之如飴,但危機暗藏。「鴿」聲一片「除非美聯儲對經濟的良好前景出現實質性的重新評估,否則美聯儲當前的立場可能仍將是適當的。」2019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選擇按兵不動。與會17位官員中有13位預計到2020年美聯儲不會調整利率。鮑威爾的謹慎有目共睹,但寬鬆的大趨勢已成共識。
  • 不是開玩笑,日本政府已提交「危機報告書」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各行業受損嚴重,表現最為直觀的就是旅遊業,日本旅遊業自然也不例外,此前,日本政府積極推進全國復工,試圖挽回旅遊損失,但是收效頗微,日本旅遊勝地富士山遊客大為減少。
  •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布朗1994年一份《誰來養活中國》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他首度提出「中國糧食威脅論」,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14年過去了,糧食短缺沒有在中國出現,世界性糧食危機卻在逼近,中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漩渦。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全球27個國家面臨糧食危機
    據報導,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消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新報告指出,全球27個國家面臨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糧食危機。消息顯示,新冠病毒大流行使相關國家已存在的飢餓情況進一步惡化。從亞洲的阿富汗、孟加拉國,到中東地區的葉門,再到非洲的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獅子山和辛巴威,一些中美洲國家,全球沒有任何區域可以倖免。預計未來數月這些「熱點國家」極有可能陷入到糧食安全狀況極度惡化的境地,如重度飢餓人數上升。A股相關概念股主要有金健米業、北大荒、深糧控股等。
  • 澳鐵礦石企業被剛果布剝奪開採權,受重挫,非洲還有一國或由窮變富
    跡象表明,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的壟斷地位正在終結。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澳媒和美媒最新報導,剛果共和國(剛果布)在12月21日宣布,剝奪澳大利亞3家鐵礦石企業在當地的鐵礦石開採和勘探權。值得注意的是,澳相關企業此前已投資約3億美元。
  • 全球糧食大減產,近8.4億人在挨餓,我國需要警惕什麼?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事關國運民生。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再加上洪澇、乾旱以及蝗災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下,預計2020年全球糧食產量將會出現較大程度下降。引發了全球各國對於糧食安全的擔憂。據2020年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與營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與2018年相比增加1000萬人,佔世界總人口的8.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導致食物缺乏人數新增8300萬,達到1.3億;預計2020年世界飢餓人口數量到將超過8.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9.8%。
  • 寵物「腎衰竭」事件引發瑪氏危機
    泰國工廠「後遺症」  金毛獵犬叼著塑料小球圍繞著客廳跑了一圈又一圈,走過來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女主人。「肚子餓了」,吳女士一邊解釋,一邊往碗裡倒了些狗糧,「以前餵的都是寶路狗糧,現在因為擔心,所以就換牌子給它吃。」  受到狗糧引發寵物「腎衰竭」事件影響的,不止吳女士一人。
  • 浙江10萬「鴨子軍隊」將出徵滅蝗!非洲超2000萬人陷糧食危機
    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隨後,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徵滅蝗。據了解,非洲之角國家已有超過2000萬人陷入糧食危機。第二波蝗災要來了嗎?來 源丨寧波晚報(nbwanbao)、人民日報、新華國際頭條、錢江晚報等蝗蟲過處,寸草不生。
  • 面對新冠之後的下一次全球危機,人類應該怎麼做?
    2020年,氣候變化的危機並未因疫情停工而止步:美國加州山火面積刷新記錄,西伯利亞出現史上最高溫,格陵蘭島和加拿大的巨大冰蓋消失……氣候變化將是後疫情時代更嚴重的全球危機。 為應對這一危機,中國於去年9月向世界宣布了一個富於雄心的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