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想自殺:曾國藩的一句話,拯救了我

2021-01-12 歷史研習室

抑鬱症在網絡上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而談到抑鬱症,演藝圈可謂是重災區。張國榮影視界和華語樂壇的巨星當年因為抑鬱症選擇了從高樓跳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喬任梁也是因抑鬱而被發現死於家。而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白巖松。

他可謂是人生贏家啊,主持人、記者、更獲大大小小獎項無數。1997年白巖松與朱宏鈞結婚,妻子朱宏鈞是白巖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時的同事。次年他們的兒子白清楊出生。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白巖松怎麼會患上抑鬱症這種病呢?

被抑鬱折磨的連話都不想說,跟妻子交流只能靠寫字條

2001年,白巖松離開《東方時空》,創辦一個叫《子夜》的新欄目。他精心準備了三個多月,節目卻遲遲沒能播出。他暫時無事可做,便在家帶3歲的兒子巴蒂。

很快,他就厭煩了這種瑣屑的生活,他被一種令人窒息的氛圍籠罩著,倍感失落和茫然,一時間無所適從。

他開始莫名其妙地衝朱宏鈞發脾氣,動不動就挑刺找茬,這讓朱宏鈞很委屈。長期失眠的白巖松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生活在他眼裡失去了意義。有一天,他對朱宏鈞說:「我才理解梵谷和海明威為什麼要自殺!」

朱宏鈞驚出一身冷汗,意識到了丈夫失眠的嚴重性。為了讓丈夫儘快走出抑鬱的陰影,朱宏鈞把小巴蒂送進了長託幼兒園,全心照顧白巖松。

四五個月過去,白巖松被失眠折磨得不成樣子,體重從原來的80公斤降到了55公斤。他每天除了胡思亂想就是莫名的煩躁,連話都不想說,跟朱宏鈞交流只能靠寫字條。

善解人意的朱宏鈞並沒有強迫他說話,而是順著他,也用同樣的方式回應。 最後,在妻子的幫助下,白巖松終於從抑鬱的深淵中走了出來。

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名95後女大學生提問,你抑鬱過嗎?

白巖松回應,曾經抑鬱症5年,天天睡不著覺,有3次想過自殺,和妻子只能書信交流。那時候發現自己後腦勺有塊斑禿,去問家人,家人才告訴他其實他們早看見了,只是不敢告訴他。

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認為讀書幫了自己很大的忙,讀書在提升自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後就好多了。「如果不是讀很多人看很多人我怎麼能接受缺陷呢?接受缺陷之後我就好多了。」

那個時候白巖松看了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全集》,這裡面曾國藩說的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也拯救了他。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曾國藩在《致沅弟》中勸解曾國荃時所說的一句話。

意思是說:如果花開到最盛的時候,就要衰敗;月亮如果變成滿月,就要開始殘缺,因此花未全開和月未圓才是最好的境界。

人們總覺得,花開得最盛時,月最圓時是最好的。但其實,達到鼎盛,往往就是轉折。

接受殘缺,才是生活中的完美。接受缺憾,才會懂得取捨,懂得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他從這話中,明白了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無瑕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是放過了自己。

他感慨地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白巖松採訪過無數人,有行業大牛,也有尋常百姓,卻發現每個人都有內在焦慮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外在的財富、名利、權利等,都無法跟快樂幸福劃等號。正是這《曾國藩全書》改變了他,讓他懂得了什麼是人性,教會了他放下。

點醒白巖松的《曾國藩全書》魅力究竟在哪裡?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

他的智慧、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以至他雖已去世一百餘年,提起曾國藩,人們仍然津津樂道。由於他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有人說《曾國藩全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讀過後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曾國藩一生的輝煌與處事經歷都記錄在這套《曾國藩全集》中,分為四部分《挺經》《冰鑑》《家書》《家調》,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曾氏傳奇的一生,提供一把打開曾國藩謀略寶庫的鑰匙。

本書包含曾國藩的智慧精華;包含曾氏家訓,是持家、教子秘方;與領導溝通的話術秘笈;三軍統帥的識人、用人之道;讓你走進大人物的心靈世界;領略桐城派領袖的文採風流。

「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用盡。」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修身、治家金句,都出自《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深知凡事不可太盛,太盛則虧。而他懂得在逆境中頑強,在順境中謹慎。短短書信言語,透露著他謀略之深、顧慮之全。

每天讀一點曾國藩全書,汲取他做人、為官、處世、識人、治軍等方面的智慧,能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提供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

原價160元,現活動價79元,每本折算下來就是13元,一杯奶茶的價錢, 讀過會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對這世態炎涼的社會。

感興趣的朋友戳下方連結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他在自己的書中這樣描述抑鬱時的經歷: 一天,白巖松凌晨去廁所,結果一開燈客廳站著一個人把他嚇一跳,「誰?」「是我。」妻子囁嚅道。「你不睡覺幹什麼呢?」「我看你睡著沒有。」白巖松笑著把她推回房間:「你不用管我,自己趕緊睡吧,睡覺多舒服啊! 長期被失眠折磨的白巖松,生活在他眼裡已經沒有意義了。
  • 白巖松:曾經抑鬱,3次想過自我了斷,曾國藩的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比如央視名嘴白巖松,以其獨特的主持風格和尖銳的語言被大眾所熟知,即使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主持人,也有著大眾難以想像的經歷,他曾經在黑暗中度過了五年。白巖松不為人知的一面近些年來,「抑鬱症」一詞頻頻出現在各大熱搜榜中,許多家新聞媒體對「抑鬱症」發表文章與評論。看到這個,不禁讓人回想起白巖松水深火熱的一段過往。
  • 白巖松:曾經抑鬱,三次想過自我了斷,曾國藩的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因為其尖銳的語言風格和獨特的新聞見解而被人們熟知,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央視主持人,看似功成名就,他卻自曝抑鬱過五年,而期間3次想要結束生命。你所不知道的白巖松1992年,白巖松常常夜不能寐,後來他發現自己的頭上有一塊斑禿,問及家人,他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就發現了,害怕他多想,於是就沒有告訴他,家人們也隱隱感受到了白巖松內心的那份抑鬱。
  • 白巖松患抑鬱症5年,52歲活成了什麼樣
    央視白巖松患抑鬱症5年,近況令人心疼,52歲活成了什麼樣高中三年,學校總會在特別快節奏的學習生活當中給我們插入一段《新聞周刊》,而每一周的新聞周刊的主持人,就是家喻戶曉的白巖松。看到題目的時候,我還認為白巖松轉到幕後工作了呢!可沒曾想,52歲的白巖松依舊出現在了2020年12月26日的那期《新聞周刊》上。
  • 什麼治癒了白巖松的抑鬱症?他用的是自創的治癒方式
    文/老K我們熟知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其實早年也被抑鬱症困擾過。記得我曾經在最抑鬱的時候也讀過他的故事,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一天,白巖松凌晨去廁所,結果一開燈客廳站著一個人把他嚇一跳,「誰?」「是我。」妻子囁嚅道。「你不睡覺幹什麼呢?」「我看你睡著沒有。」白巖松笑著把她推回房間:「你不用管我,自己趕緊睡吧,睡覺多舒服啊!
  • 白巖松 抑鬱症 通過讀書想明白事情 別讓家人因你傷心
    因此,抑鬱症也漸漸常見於人們視線當中。最近,白巖松在節目中坦然回應了他曾患上過抑鬱症。 白巖松圖 說到抑鬱症很多人都熟悉,很多人承受過大壓力便容易患上抑鬱症,新聞裡也都提過有學生或公眾人士因此自殺。
  • 白巖松:我可以一個月賺2000萬,但《道德經》中這句話讓我放棄了
    拒絕的理由也是很簡單,白巖松聲稱自己想起了以前讀書的時候,道德經裡說過的一句話。而這一句話讓他找尋回來了真正的自己,讓自己足夠的踏實了起來,不再飄了!這一句話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白巖松所說的生活態度確實很多人都嚮往,但是當成功離我們那麼遙遠時,我們怎麼會放棄追求成功,而選擇偏居一隅的安逸呢?我說這話並不是「仇富」,而是想讓大家看到普通人與「白巖松們」比,差在了那裡。
  • 白巖松母親:丈夫早逝她為兒子不改嫁,兒子患抑鬱症因她不忍自殺
    1月7日,央視名嘴白巖松在談到打工人這個問題時,表示:「做打工人沒有什麼不好,我更願意做個打工人。打工人有打工人的痛苦,老闆有老闆的絕望。」 雖然白巖松的這番話被大家吐槽「何不食肉糜」,但他真的是個很敬業的打工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 白巖松爆克服抑鬱的技巧,你我也能做到
    這種病發作起來,我們的肉體可以無恙,但是對精神和心理卻是極大的摧殘,這種病就是抑鬱症。早在許多年以前,就曾有過白巖松得了抑鬱症的傳聞。說他有抑鬱症,還曾經想自殺,這一點後來白巖松也承認,他稱自己在36歲的時候,就開始有了中年危機,那一年是他本命年,他稱自己仿佛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終點線了,開始想死亡的一些東西,感覺非常的沮喪,對任何事情提不起興趣,有一種悲觀絕望感,對人生的深深失望。
  • 抑鬱症:出現自殺念頭時這樣拯救自己
    韓國藝人自殺,根據他的遺書來看極有可能是抑鬱症。抑鬱症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出現自殺的想法是抑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有部分患者把這一想法付諸行動,從而造成極嚴重的後果。如果身患抑鬱,出現自殺念頭,可以做這幾件事來阻止事情惡化下去。1.告訴某人無論是告訴你的朋友、家人、醫生、治療師或撥打你當地的自殺熱線,你都應該告訴別人。
  • 那個養貓的抑鬱症女孩,想自殺..
    只是她的抑鬱症越來越嚴重,也不能當貓的合格主人,所以想為它找新家。但是,這些天她深深體會到貓對自己的重要性,不會再輕生離開貓。抑鬱症是一種病,患有抑鬱症的病人異常痛苦,也許會想過離開,但可能還是有一絲留戀和牽掛...
  • 馬思純患抑鬱症,日本男星自殺罪魁禍首是微笑抑鬱症?救救他們!
    她有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我不是不愛這個世界,是太過深愛這個世界。我不是對這個世界失望,我是對這個世界太過期待。」03.看不見的傷更疼。她身邊很多人都不明白,那麼積極開朗的人,怎麼會抑鬱呢?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無憂客棧曾經做過一期【微笑抑鬱症】的節目。
  • 為什麼重度抑鬱症患者,可以表現得跟正常人一樣?
    近兩年,伴隨著一些明星藝人自殺,抑鬱症逐漸得到了重視,至少部分人願意給予抑鬱症患者理解,而不是鄙夷嫌棄。 曾幾何時,社會大眾對抑鬱症有各種各樣的誤解,認為所謂抑鬱症不過是當事人自己矯情、事多、不堅強,忍一忍就能過去了,何必要小題大做。
  • 王學斌:曾國藩到底緣何自殺?
    眼看春節將至,官兵之犒賞與口糧又是一筆巨款,卻尚無一絲著落,真可謂年關難度!苦水滿肚的曾國藩,不禁在致好友劉蓉信中寫道:「又無軍餉可恃,細思真愁人也!」好一個「愁」字,實在是曾國藩1853年經歷之濃縮概括。 「謀而無與同,失而無與匡」這一年多,始終令曾國藩縈繞於懷的,除了「愁惱」,還有孤獨。
  • 女兒抑鬱父親寫5年拯救日記 記錄每天變化(圖)
    5年後,女兒的病終於好了,當她發現父親這本日記後,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父愛。  23歲的鄧莉嬌,已在歌樂山和數十名來自全國的抑鬱症患者呆了一個多月。現在,她不是患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但以前,她可是抑鬱症患者。她是怎麼從一名患者,轉變成為「老師」的呢?  拯救她的,是父親和一本日記。
  • 抑鬱症患者母親:「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網友的回答催人淚下!
    近日,有一位抑鬱症患者母親在社交平臺上發出提問:「女兒自殺了,我該怎麼辦?」。 在的評論區裡,留足前十的無不是患過抑鬱症或者是其他重病患者的描述。 獲贊最高的匿名網友描述自己的經歷:胃癌,晚期,真想活。估計活不過一年了。
  • 抑鬱症患者不是天天想著自殺,他們無時不刻不在承受折磨
    走出抑鬱症的「小黑屋」後,她創立了已有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 10月10日是精神衛生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2019年,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成為心理健康問題「重災區」之一。 在每年約有100萬人自殺的龐大患者群體背後,如今已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支持者。
  • 我得了抑鬱症,我不怕死,只是沒有勇氣活著!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身邊正有人準備自殺?01抑鬱症,你是不是認為這個字眼,離你很遙遠?抑鬱症究竟是什麼?抑鬱症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靈魂?真的,從前,我不會關注這種病,直到看到韓國明星金鐘鉉,因抑鬱症在住宅燒炭自殺的報導。之前,從未關注過他,但因為這件事,我認認真真地查了這位歌手的資料。
  • 我戰勝了抑鬱症:沒有抑鬱症的日子真好,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
    我戰勝了抑鬱症:沒有抑鬱症的日子真好,感謝這個方法拯救了我我的症狀2017年8月份我徹底發作。我是單親家庭,從小都是和外婆住在一起了,所以我是我過得比較壓抑,額比較多,想比較憂鬱也是個急性子。我結婚了之後老房子拆掉了,所以我把外婆他們接過來住。
  • 白巖松:我本可以月入2000萬,因《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我放棄了
    白巖松就是其中之一,即使身肩名和利,仍能做到不忘初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誘惑太多,而白巖松也曾動過心,卻也守住了心。白巖松曾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表示過自己曾有月入2000萬的機會,自己不久以後將成為富人,但面對誘惑,他拒絕了。不禁有人好奇,這麼高的報酬為什麼要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