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位於武漢市的武昌蛇山之巔,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黃鶴樓為何以「黃鶴」為名,一說是原樓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鵠」為「鶴」,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另一說便是帶有神異色彩的「仙人黃鶴」傳說。相傳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畫完牆上的黃鶴盡然能翩翩起舞了。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還有一說,傳說武漢」風水「要從龜山和蛇山說起,一座「若巨鰲浮水上」,一座「繚繞如伏蛇」,「雄踞江之東西,勢若龜蛇環衛「。龜、蛇二山在長江上形成「龜蛇鎖大江」的格局,擋住長江的水患,限制了沙洲漲沒的範圍,使武漢地區有了長期不變的深水港。
龜蛇二山靈氣太盛,蛇一但成氣候了就會成為騰龍,到時候則龍脈不再。為此,蛇山上的黃鶴樓起到了困龍的作用,而龜山上也有電視塔鎮著,所以武漢的風水也被稱為玄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