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會做出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會做的動作,不過,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是我們與父母從小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才學會的,其中,就有抬頭這個動作,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卻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學習,而且,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段,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
小青的兒子在最近剛滿月,經常學習育兒知識的小青與她的愛人認為要讓孩子儘早的學習一些動作,於是小青經常給寶寶訓練趴著的動作,希望寶寶能夠學會把頭抬起來,不過寶寶卻一直沒有抬頭,小青看到很多媽媽分享的寶寶抬頭的照片,懷疑寶寶的身體是不是有問題,於是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解釋寶寶的身體沒有問題,是父母太心急了,能在三個月左右學會抬頭的寶寶都很少,在滿月不需要練習寶寶的抬頭。
寶寶在什麼時候能夠學會抬頭呢?
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寶寶身體發育的過程了:
在滿月之前寶寶是無法抬頭的,發育比較好的寶寶也只能做到把頭擺到一邊;
在一到兩個月的時候,寶寶能夠短時間輕微的胎動,即使能夠把頭豎直起來,也會一會兒就歪到一邊;
在兩到三個月的時候,八成寶寶能夠把頭抬起四十五度左右,不過也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就會歪到一邊;
在三到四個月的時候,八成的寶寶能夠豎直地抬起頭,能夠保持的時間也有所延長。
在四到五個月的時候,寶寶能夠豎直地把頭抬起。
因此,根據寶寶的成長規律來看,寶寶至少需要四個月之後,才能把正常的抬頭。
寶寶學習抬頭有什麼益處?
1、促進視覺發育
寶寶在沒有學會抬頭之前,只能夠躺在床上,看到的全是天花板而天花板是比較單調的。當寶寶學會抬頭之後,視野就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夠看到的範圍就更大了,寶寶能夠看到更多的事物,就能夠促進視覺發育,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
2、鍛鍊寶寶的肌肉
在做抬頭這個動作的時候,需要利用頸部與背部的肌肉來使得頭部抬起,這就鍛鍊了背部與頸部的肌肉。有的寶寶會用雙手把自己從床上撐起來,也就能夠鍛鍊到手臂的肌肉。
3、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
當寶寶做出抬頭的動作時,會挺起自己的胸部,這樣就能夠吸入更多氧氣,增加肺活量,促進寶寶的新陳代謝,同時還能夠改善通過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這一問題。
父母該如何正確訓練寶寶抬頭這個動作?
1、做好訓練前的準備
就像我們在鍛鍊之前要做的熱身活動一樣,寶寶在鍛鍊抬頭之前也是要做好準備的,不能隨意的訓練。在訓練之前,要保證寶寶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寶寶願意配合父母進行訓練。
要做到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寶睡眠時間很長,長期處於精神迷糊的狀態,在訓練的時候需要寶寶趴著,而寶寶一趴就會想入睡。而且,寶寶睡覺一旦被打擾的話,就會有小情緒,就會更不願意配合父母進行訓練。
因此,在的時候,要選擇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也是很高漲的,最適合鍛鍊抬頭。
2、在寶寶不同的年齡段,採取的訓練方式也不一樣
在寶寶三個月之前的時候,需要讓寶寶學習俯臥抬頭,讓寶寶趴在床上,或者是父母的胸腹處,用寶寶喜歡的玩具,或者是一些寶寶感興趣的聲音得到來引誘寶寶抬頭,也可以通過按摩寶寶的頸部與背部來引誘寶寶抬頭,並且要逐漸讓寶寶抬頭的時間延長。
在寶寶三個月之後,就要進行豎抱抬頭的訓練,寶寶在這個時候的頸部力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就可以讓寶寶把頭趴在父母的肩膀上,胸部與父母的身體緊貼,父母用一隻手手扶住寶寶的頭頸,一隻手託寶寶的屁股,讓寶寶在豎抱的情況下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
3、鍛鍊之後的放鬆
在做完劇烈運動之後,是不能直接休息的,要經過一個放鬆的階段,對於寶寶來說,抬頭就是一項劇烈運動,在做完之後,會感到很勞累,父母就需要輕撫寶寶的後背,讓寶寶背部的肌肉放鬆,之後再讓寶寶上床休息。
寶寶發育的程度有快有慢,實際學會抬頭的時間也不一樣,父母需要耐心的引導孩子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寶寶成長的過程,也是親子之間感情交流的過程,希望父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