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寶寶的抬頭訓練期,掌握這三個方法,讓孩子發育得更充分!

2021-01-16 寶寶知道

文|福林媽咪

對於每個寶媽寶爸來說,孩子出生後的每一點小小的成長都非常令人欣喜,從抬頭到翻身,從坐起到走路,寶寶的大動作標誌著孩子身體發育的每一個裡程碑。

很多寶媽都會比較自己家寶寶和同齡的孩子大動作的發育的時間,稍微有點晚,就會非常著急,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其實,寶媽寶爸們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幫助寶寶科學鍛鍊,孩子的發育一定會更加健康。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要學的動作就是抬頭,寶媽們也許不知道,在寶寶滿月之後就可以帶著寶寶做抬頭訓練了!

抬頭訓練可以幫助寶寶全身的肌肉進行鍛鍊,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幫助寶寶的頸曲發育成型,也有利於呼吸疾病的預防。在智力發育方面,抬頭訓練可以幫助寶寶擁有更好的視野,這樣能得到更多的刺激,給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更多的動力。

一般來說,寶媽可以採取三種姿勢來幫孩子進行抬頭訓練。

一、豎抱抬頭

寶媽們在豎抱寶寶進行拍嗝之後,可以把手稍微離開寶寶的頭部,讓寶寶頸部直立片刻,每天進行四到五次,當然,空腹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同時還可以在房間內貼上一些顏色鮮豔的圖畫,豎抱的時候引導寶寶進行觀察,對訓練也會有好處。

二、伏床抬頭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鍛鍊方式,就是讓寶寶趴在床上,兩隻小手放在頭的兩側,媽媽扶著寶寶的頭轉向中線,可以用語言輕聲鼓勵寶寶,「寶寶,抬頭,抬抬頭」,這樣能增強寶寶對動作和動詞的關聯性;或者用玩具逗逗寶寶,引導寶寶抬頭幾次。

三、伏腹抬頭

還有一種方式,寶寶趴在媽媽或者爸爸身上,把寶寶的頭部放在自己肚子中間,兩手放在兩邊,呼喚寶寶的名字,引導寶寶抬頭,這樣反覆幾次。

由於此時寶寶的背部肌肉還不是很有力,所以每次鍛鍊的時間不宜太長,做完練習之後,寶媽可以輕輕按摩寶寶背部,使肌肉得到放鬆,然後讓寶寶仰臥在床上休息片刻。

寶寶的大動作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抬頭訓練也只是幫助寶寶骨骼肌肉以及智力更好的發育,這樣寶寶身體能夠更強壯,學會抬頭的時間可以有所提前。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福林媽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抬頭有規律,想讓孩子儘快掌握這項技能,訓練就得講究方法
    抬頭是寶寶發育「裡程碑」式的行為晴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現在2個月了。這天,晴晴和老公帶著孩子去打疫苗,打完之後,正準備要走,結果聽到有人在哭泣。原來,有一個小寶寶6個月了還不會翻身,這位寶媽覺得有點異常,就趕緊帶過來檢查,結果醫生說孩子發育遲緩,媽媽一時接受不了,哭的泣不成聲。
  •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方法不同,讓娃發育更充分
    小青的兒子在最近剛滿月,經常學習育兒知識的小青與她的愛人認為要讓孩子儘早的學習一些動作,於是小青經常給寶寶訓練趴著的動作,希望寶寶能夠學會把頭抬起來,不過寶寶卻一直沒有抬頭,小青看到很多媽媽分享的寶寶抬頭的照片,懷疑寶寶的身體是不是有問題,於是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解釋寶寶的身體沒有問題,是父母太心急了,能在三個月左右學會抬頭的寶寶都很少,在滿月不需要練習寶寶的抬頭。
  • 寶寶人生第一個大動作,抬頭應在這個月份掌握,練習時注意這三點
    育兒專家表示,抬頭是寶寶出生後需要學習的第一個大動作。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有了寶寶後,爸媽對孩子的活動能力都尤其關注,到了某個時間跟不上其他寶寶進度,就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發育方面有問題。聽旁邊的人說,好像是一位媽媽感覺自己孩子六個月了不會翻身行為異常,就前來就診,結果確定是腦癱,一時接受不了。小婉聽了,也緊緊的抱住了自己的寶寶。她緊張地問我:「你說我家寶寶要是到六個月了還不會爬,我是不是也得帶他檢查一下?」我安慰她到:「會爬並不是檢驗寶寶發育水平的唯一動作,比如寶寶現在雖然才三個月,如果會抬頭了,就說明發育良好。」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重要階段,陪孩子玩遊戲
    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發育時期都非常重要,如果想要寶寶變得更加的聰明,千萬不要錯過任何陪孩子玩的機會。孩子6個月前家長給寶寶玩這些遊戲,刺激嬰兒大腦發育,更聰明1、讓孩子觸摸東西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學會抓東西了,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觸摸不同的東西,比如可以讓寶寶觸摸一些不同的布料,讓寶寶對他觸摸的東西感到好奇。
  • 7個月寶寶不會抬頭、發育停滯,術後「大腦快速發育」給媽媽帶來驚喜!
    7個月的寶寶不能抬頭,發育停滯 來自貴州7個多月大的寶寶小婧 大腦發育不全 全身肌張低。 據母親回憶孩子出生時有過窒息缺氧,2個月的時候發現異於同齡孩子,不能抬頭、不會笑、不追聲追物,去醫院檢查發育商評分只有40分,於是一個家庭的「噩夢」開始,對孩子的異常情況也非常重視,立即在當地醫院做康復治療。
  • 寶寶抬頭訓練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原標題:寶寶抬頭訓練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後的一個月內還不能主動的抬起頭,只能本能的掙扎幾下,大概到三個月大的時候才能抬起頭,這是寶寶必須經過的生長路徑,作為父母在幫助寶寶抬頭訓練的時候也要避免一些風險哦!
  • 孩子爬行的好處多,7個遊戲來訓練,不要錯過寶寶生長發育關鍵期
    有人說,如果孩子爬夠500個小時,各方面發育都會有好處,受益不是一時,而是一輩子。若是按每天爬行5個小時的話,寶寶最好可以爬100天。如果孩子能爬夠800個小時,就更加好了。爬行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它可以幫助孩子很好的協調大腦、四肢、感覺統合、運動計劃、手眼協調性、關節靈活性等。
  • 寶寶發育遲緩六個月不會抬頭
    在德州市中醫院康復科兒童保健門診做了兩個月的康復訓練,寶寶會自己抬頭了,而且也會發出各種聲音了。」
  • 寶寶不會爬、走路慢,是生長發育異常?別瞎猜
    小湯圓的人生剛剛開始,科大大最近還發現,不少新手媽媽找到組織,為了小寶寶能健康成長,也提出不少問題,其中學爬學走被問得很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好了,別自找傷害了,娃在學爬行學走路的過程裡該有什麼程序,你們清楚嗎?來跟著科大大,帶寶寶好好「上道」!1 爬、走都和別的娃不一樣?先別著急!
  • 如何訓練寶寶抬頭,你的方法正確嗎?
    每個寶寶都遵循著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的身體發育規律,其中,抬頭是寶寶最早學會的動作。正常情況下,寶寶三個月左右就會抬頭了,不過,有些媽媽發現,寶寶都已經三個多月了,還不會抬頭。媽媽們心裡雖然焦急,可是也捨不得讓寶寶訓練。或者說,大多媽媽們也不知道如何去對寶寶進行抬頭訓練。寶寶抬頭要如何訓練呢?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發育越好,爸媽別瞎勤快
    家裡有些地方越亂,越暗示寶寶大腦發育良好,不要急著收拾。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兒童在幼兒期受到更多刺激對大腦發育和智力改善更有利,尤其是六歲前的兒童,當大腦尚未完全發育,受到的影響更多。一個孩子的手上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當一個孩子弄亂了一個房間,那實際上是一種感官體驗。通過探索,孩子會知道衣服是軟的、積木是硬的;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
  •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抬頭?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父母可以試試
    寶寶抬頭後告別了原來視線受阻的歲月,現在頭部可以自由活動了。新奇的視覺享受讓寶寶如何興奮,從而激發了寶寶的好奇心理。因此,寶寶會抬頭,不僅可以激發好奇心,還能夠掌握很好新鮮的知識,可以說大開眼界,也預示寶寶在展示脖頸的發育成果。我們還會注意到一個現象,寶寶先從俯臥的狀態下學會抬頭,再過一些日子,就可以從仰臥下抬起頭。寶媽不必擔心這個情況,這是正常現象。
  • 娃喜歡吃手指,別再用這三個方法處理,不僅沒效果還影響心理髮育
    如果只是沒效果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不少寶寶在媽媽們追著屁股提醒的情況下,依然吃手指吃得愈演愈烈,屬實是讓寶媽們精神崩潰。很多時候並不是寶寶們太調皮,而確實是媽媽們用錯了方法,娃愛吃手指這件事,幾乎家家都有,只有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寶寶這個小毛病才能順利地戒掉。娃喜歡吃手指,到底是為啥想要弄清楚如何解決問題,首先我們得先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 寶寶滿一歲,若不會這4個動作,或許是發育遲緩,別以為是「乖」
    生活中,我們也總能聽到,有些家長驕傲地說,自家寶寶一個多月就會翻身,而且走路也比較早;也有家長說自己孩子總比「標準」發育得慢一些,這就讓家長很擔憂。其實正常來說,寶寶的身體大運動和月齡生長發育是相對應的,但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相同,所以快一些慢一些也是正常的,那麼寶寶需要在1歲前,掌握什麼大運動呢,寶爸寶媽要知道這些標準。1、兩手指對捏物品,並移動放進儲物盒裡:一歲的寶寶已經可以,簡單地移動一些物品,他可以拿著一些小東西,會由剛開始的放進敞口的儲物盒,到口慢慢變小的瓶子,隨之他手指動作的精細度會越來越高。
  • 抬頭是寶寶的第一個大運動,父母要注意,及時幫寶寶練習抬頭
    寶寶的大動作發展是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抬頭是寶寶的第一個大動作,是在二月份發展的。抬頭的這個動作是關乎於孩子的整體發展,在這一個月裡,家長要多訓練孩子抬頭大動作的發展,一點兒也馬虎不得。孩子出生時,還是比較虛弱的,但是在孩子一到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稍微活動一下脖子了,脖子這個部位還是很柔軟的,要小心注意。
  • 寶寶不翻身不用著急?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要掌握
    在寶寶的成長道路最好不要過分幹預影響,讓寶寶遵循自然規律快樂成長這一點芽芽媽是認同的,但是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寶寶在成長發育時會遇到大大小小很多的關鍵階段,需要外力進行科學幹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並進入下一個階段。BBC曾出過一個記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嬰兒如果沒有受到外力幹擾,是怎麼學會一些動作的。
  • 寶寶爬爬有利於全身發育,但爬行5個「雷區」危害大,父母別大意
    前些日子我們三五個寶媽聚在一起喝下午茶,其中一個寶媽得意洋洋的說道:我們家寶寶今年才九個月還沒學會爬就已經能扶牆走路了,說罷,便拿出她家寶寶走路的視頻給我們看,寶媽們投來一片羨慕的眼光,紛紛誇讚寶寶的學習能力強,這位寶媽還說到:聽老人們說,過早學會走路的孩子會更聰明、發育的更好。過早學會走路對寶寶的發育真的友好嗎?
  • 寶寶為什麼要多趴?1-3個月是娃練趴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1-3個月是娃練趴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為什麼要多趴?1-3個月是娃練趴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身高報告:超5成兒童未達到遺傳身高,可能是錯過發育首班車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關注的重點也逐漸從吃得好,穿得暖逐漸轉向了精神層面的滿足。靚麗的外表、完美的身材、挺拔的身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為了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完美,人們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通過矯正讓牙齒變得更整齊,通過微整讓容貌變得更滿意。可面對身高,人們卻紛紛敗下陣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如果這4個動作,寶寶滿6個月還不會做,可能是身體在發危險信號
    而寶寶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寶媽都不想錯過,想觀察寶寶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學會翻身,或者是什麼時候學會坐的,這些成長的軌跡,都會給寶媽帶來驚喜。這些行為都暗示著寶寶在健康發育!但是如果寶寶過了6個月,寶媽發現寶寶的這幾個動作還不會做,可能是寶寶的身體正在發射「危險」信號!父母可別輕易忽視了!那都是哪些小動作呢?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