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寶寶不會抬頭、發育停滯,術後「大腦快速發育」給媽媽帶來驚喜!

2020-11-25 騰訊網

7個月的寶寶不能抬頭,發育停滯

來自貴州7個多月大的寶寶小婧 大腦發育不全 全身肌張低。

據母親回憶孩子出生時有過窒息缺氧,2個月的時候發現異於同齡孩子,不能抬頭、不會笑、不追聲追物,去醫院檢查發育商評分只有40分,於是一個家庭的「噩夢」開始,對孩子的異常情況也非常重視,立即在當地醫院做康復治療。

但是讓父母非常鬱悶的是小靖寶貝在當地醫院做康復半年,卻無明顯效果,非常著急,為了想尋求更好的治療技術,於是找到了廣州小兒腦癱醫學研究院。

腦癱專家翟向京提出微創手術治療

入院後我院翟向京主任(廣東專訪名醫)接診小靖,查體發現孩子全身身體軟、自主運動少、不能坐、不能抬頭,不追聲追物、也不能發出聲音,發育水平大概發育在一、兩個月嬰兒的階段,更別說會坐、會翻身了。

經過仔細觀察、綜合分析,翟主任建議微創手術通過頸動脈交感神經剝脫術解決內在原因。

術後效果明顯,靠自己的力量抬頭、翻身...

徵得家屬的同意下,我院專家團隊為小靖寶寶完成了微創頸動脈交感神經剝脫手術。

術後恢復良好再配合康復治療,媽媽說,「效果非常明顯」,寶寶能靠自己頸部肌肉力量頭抬起來,左右看、玩一會,手開始抓握,吞咽功能改善,還能翻身。

也開始發音了,能發「媽」、「爸」的音,可謂全面改善了大腦功能。

小靖媽媽看到孩子的改變,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了。孤身一人帶著孩子從貴州來到廣州尋醫沒有白跑一趟,非常滿意手術效果,露出久違的笑容。

為什麼能取得良好康復效果?翟主任有話要說:

手術解決大腦內在病因

孩子腦發育不良、腦癱、發育遲緩屬於大腦發育不好,主要是大腦缺氧造成頸動脈交感神經異常興奮,血管收縮,大腦供血量就少了,血管變細。

光做康復,藥物是解決不了病因,需要做微創手術改變大腦供血供氧,大腦發育了,肢體功能也就正常發揮了,手術解決了大腦發育不全的根本病因。

治療時間早,與時間賽跑

據統計有很多腦癱患兒沒有得到早期識別,早期幹預,早期治療,錯過最佳手術時機。

一般是6個月大以上嬰兒就可以進行了頸動脈外膜交感神經剝脫術,因孩子的大腦發育的特點是年齡小、頭部還在不斷長大、發育速度快,可塑性強。

小靖父母也是抓住了這兩點重要原因,突破了傳統治療思想,選擇新的醫療模式,康復自然取得不錯的效果。總之手術為康復創造了基礎,製造了條件,手術做的越早,康復訓練做的越好,孩子越接近正常,家庭損失也越小。

相關焦點

  • 寶寶發育遲緩六個月不會抬頭
    在德州市中醫院康復科兒童保健門診做了兩個月的康復訓練,寶寶會自己抬頭了,而且也會發出各種聲音了。」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重要階段,陪孩子玩遊戲
    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發育時期都非常重要,如果想要寶寶變得更加的聰明,千萬不要錯過任何陪孩子玩的機會。孩子6個月前家長給寶寶玩這些遊戲,刺激嬰兒大腦發育,更聰明1、讓孩子觸摸東西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學會抓東西了,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觸摸不同的東西,比如可以讓寶寶觸摸一些不同的布料,讓寶寶對他觸摸的東西感到好奇。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1-2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能對外界的聲音做出反應,當有人在寶寶身前晃動時,他們的視線會隨之移動。 2-3個月: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學會了抬頭,有的寶寶甚至能短暫的抓握。
  • 別錯過寶寶的抬頭訓練期,掌握這三個方法,讓孩子發育得更充分!
    很多寶媽都會比較自己家寶寶和同齡的孩子大動作的發育的時間,稍微有點晚,就會非常著急,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其實,寶媽寶爸們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律,幫助寶寶科學鍛鍊,孩子的發育一定會更加健康。寶寶出生後第一個要學的動作就是抬頭,寶媽們也許不知道,在寶寶滿月之後就可以帶著寶寶做抬頭訓練了!抬頭訓練可以幫助寶寶全身的肌肉進行鍛鍊,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幫助寶寶的頸曲發育成型,也有利於呼吸疾病的預防。在智力發育方面,抬頭訓練可以幫助寶寶擁有更好的視野,這樣能得到更多的刺激,給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更多的動力。
  • 寶寶「抬頭」也需要訓練,不同月齡方法不同,讓娃發育更充分
    小青的兒子在最近剛滿月,經常學習育兒知識的小青與她的愛人認為要讓孩子儘早的學習一些動作,於是小青經常給寶寶訓練趴著的動作,希望寶寶能夠學會把頭抬起來,不過寶寶卻一直沒有抬頭,小青看到很多媽媽分享的寶寶抬頭的照片,懷疑寶寶的身體是不是有問題,於是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解釋寶寶的身體沒有問題,是父母太心急了,能在三個月左右學會抬頭的寶寶都很少,在滿月不需要練習寶寶的抬頭。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一般到1個月後,寶寶才會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笑,比如當寶寶喝完奶後,臉上就會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這也是代表自己吃飽了很舒適的狀態。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為什麼寶寶7個月還不會坐?看下這篇文章就懂了,不僅是發育遲緩
    文|秘籍君我閨蜜的寶寶現在7個月了,但是寶寶還不太會坐,把寶寶放在那裡,他還是老往後仰,東倒西歪的坐不好,這可把我閨蜜急死了,都說正常的寶寶6個月差不多就會坐了,她寶寶都7個月了,所以她一直都覺得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了,也一直在找育兒專家詢問這方面的知識。
  • 3個月內的寶寶咋護理?發育有何特點?家長几種行為可能傷娃骨骼
    傷害3個月內寶寶的幾種行為1、頻繁抱孩子剛出生的小寶寶總是會成為大家競相擁抱的「重點對象」,可是經常抱寶寶是不好的,未滿3個月的小寶寶身體十分柔軟,骨骼正處在發育中,長期豎抱或者抱的姿勢不對等,都可能傷害到寶寶的脊柱,最好是少抱多躺。
  • 寶寶有一種不當睡姿,不光易致頭骨發育變形,還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並不會導致出現頭骨發育變形這麼嚴重的後果,長時間使用同一錯誤睡姿才是罪魁禍首。但是,扁頭型已不符合現代審美,如果媽媽不想要孩子擁有這種頭型,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仰臥睡。3、長時間側臥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嬰兒時期的寶寶如果長時間一邊側臥,易影響頭骨發育,且頭骨一旦鈣化定型,後續糾正非常麻煩。
  • 如果這4個動作,寶寶滿6個月還不會做,可能是身體在發危險信號
    而寶寶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寶媽都不想錯過,想觀察寶寶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學會翻身,或者是什麼時候學會坐的,這些成長的軌跡,都會給寶媽帶來驚喜。這些行為都暗示著寶寶在健康發育!但是如果寶寶過了6個月,寶媽發現寶寶的這幾個動作還不會做,可能是寶寶的身體正在發射「危險」信號!父母可別輕易忽視了!那都是哪些小動作呢?一起來了解下!
  • 寶寶這4個行為越早出現,暗示大腦發育越好,多半是個「機靈鬼」
    當寶寶降生之後,父母總想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能更健康的成長起來。許多父母都很想知道自己寶寶的大腦發育得好不好,從4個行為就能看出來。表現越早,說明大腦發育越好,可以少操一些心,你家寶寶佔了幾個呢?
  • 寶寶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但大腦發育好,還容易長高個
    孩子什麼時候睡覺對身體發育最好,成為了家長最關注的事情。其實家長的關心沒有錯,孩子睡覺確實有2個「黃金時間」。如果讓孩子在這2個黃金時間睡覺,不僅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孩子還容易長高個。不過生長激素也是有規律的,在孩子熟睡40分鐘到90分鐘時,這時生長激素會出現一個小高峰,超過90分鐘之後,雖然也會出現幾個小高峰,但是沒有這段時間有效果。
  • 2~3月齡寶寶生長發育全解析, 看看你家寶寶落後了沒?
    接下來跟大家講一下,2~3 個月時寶寶生長發育的特點,對於這些發育爸媽們怎樣協助寶寶更好發展。,隨著寶寶四肢運動的增加,骨骼和肌肉開始快速發育,身體和四肢會更加放鬆,讓寶寶看起來高而瘦。寶寶在平躺時能夠輕輕的抬頭,坐著的時候能控制部分頭部的運動。 ①頸部力量增強 這兩個月寶寶最重要的發育是頸部力量的增強。寶寶在2個月前,趴在一個地方時,他會掙扎著想要抬頭並向四周張望,有時候只能抬起1-2秒。豎著抱寶寶的時候,他的頭也會無力地向後仰。這些短暫的嘗試,會逐漸強化寶寶頸部的肌肉。
  • 寶寶走路順序不一樣,發育也有所不同,媽媽要心裡有數
    王雅的寶寶剛剛兩歲,她經常帶孩子在小區的花園裡玩。這一天,天氣非常好,暖和無風,王雅便和幾個寶媽一起約著,帶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幾個寶媽聚到一起後,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學走路的事情,因為幾個孩子年齡相仿,發育的階段也大致相同。
  • 寶寶為何會鬧覺?和大腦發育有關
    如果把孩子堪稱一個電池,睡覺就是充電的過程,吃飯玩耍就是耗電的過程,如果電量沒有耗完,他自然不會乖乖地去充電。很多父母都特別不明白的一點是:明明困的很厲害,為啥不能安安穩穩的睡呢?為啥非要又哭又鬧?又不是不讓你睡,這是整哪一出啊?
  • 適合1歲半到2歲寶寶的8個早教遊戲,幫寶寶大腦發育
    怕寶寶不適應擔心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但現在早教班都上萬了,好貴啊……」其實孩子早教不是非得上早教班,在家就可以做,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早教遊戲,輕鬆和寶寶做起來吧,讓寶寶越玩越聰明↓↓1、學穿鞋襪2、記住家人名字3、倒水、學兔跳4、變高和變矮5、了解身體部位6、聽音辨人7、建立統籌觀念
  • 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8個特徵幫你判斷
    寶寶首先要學會豎頭,通常寶寶在滿月的時候能在趴著的時候短暫的抬起小腦袋,到了2個月,差不多能抬起45°,而到了3個月或4個月,基本上就能抬起90°,與床面垂直,胸部也能離開床面,寶寶開始翻身,從仰臥位翻到俯臥位;6個月的寶寶可以弓背坐把玩小玩具;7個月的寶寶在床上躺著可以朝一個方向滾過來再滾過去,這個時候要警惕掉床了;8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習爬行;9個月的時候寶寶可以扶著東西片刻站立;1歲可以獨立行走。
  • 6個月內寶寶這樣「陪玩」,不僅能促進發育,還能提高智力!
    今天這篇文章,對於新手媽媽來說非常實用有幫助,因為內容較多,建議寶媽們收藏後慢慢看。陪寶寶玩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遊戲,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複雜,是因為你要了解嬰兒發育常識,根據生長規律來做不同遊戲。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適當的親子遊戲,不僅能促進身體發育,還能刺激寶寶大腦細胞,提高智力。
  • 兩個月的寶寶如何做到陪玩?做到六點,讓孩子大腦發育贏在起跑線
    不得不說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早教的意識都非常的強,2個月的寶寶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從嬰兒大腦發育的特點來看,2個月的寶寶真的很有必要陪玩。了解寶寶大腦發育的特點胎兒時期,寶寶大腦的發育以數量為主,從懷孕開始,胎兒的大腦就在不斷地進行分裂,直到寶寶出生,此時嬰兒大腦中已經有100-180億個腦細胞。腦細胞接近成人。
  • 孩子爬行的好處多,7個遊戲來訓練,不要錯過寶寶生長發育關鍵期
    有人說,如果孩子爬夠500個小時,各方面發育都會有好處,受益不是一時,而是一輩子。若是按每天爬行5個小時的話,寶寶最好可以爬100天。如果孩子能爬夠800個小時,就更加好了。爬行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它可以幫助孩子很好的協調大腦、四肢、感覺統合、運動計劃、手眼協調性、關節靈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