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寶寶如何做到陪玩?做到六點,讓孩子大腦發育贏在起跑線

2021-01-09 豌豆媽媽育兒

怎樣陪兩個月的嬰兒玩?

不得不說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早教的意識都非常的強,2個月的寶寶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從嬰兒大腦發育的特點來看,2個月的寶寶真的很有必要陪玩。

了解寶寶大腦發育的特點

胎兒時期,寶寶大腦的發育以數量為主,從懷孕開始,胎兒的大腦就在不斷地進行分裂,直到寶寶出生,此時嬰兒大腦中已經有100-180億個腦細胞。腦細胞接近成人。

出生之後,嬰兒的大腦發育從數量轉向質量,由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出現,簡單來說突觸就是腦細胞之間連接線,突觸越多連接的腦細胞越多,也就是大腦被利用的越多。

在寶寶出生3個月後,大腦中的突觸數量達到頂峰,大概是10000萬億,這個時候的突觸是3歲寶寶的十倍。但是這些突觸並不是一直存在的,隨著寶寶長大,使用頻率少的突觸就會逐漸消失,最終孩子大腦中的突觸只有500萬億個存在下來。

如何陪2個月的寶寶玩

如何來刺激2個月的寶寶大腦發育那就是充分利用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等。

多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

從嬰兒發育規律來看,2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發出簡單的音節,他們可以說出啊,哦,奧等,不要以為是孩子在無聊的亂喊,雖然這些像是火星語,這其實是孩子在尋求和父母進行溝通。如果父母可以及時地以相同的語調來回應孩子,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和孩子及時的互動,用語言刺激寶寶的大腦。

在《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者對6個月前的寶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兩個古老的印第安字母發音讓成人來聽,所有參與測試的家長都沒有聽出兩者有何不同。但是6個月前的小嬰兒能夠聽到,一個音長,另一個音短,但是過了6個月,很多孩子已經不具備這種能力。

研究者給的解釋是,當我們的大腦習慣於某一種語言之後,就會自動屏蔽掉其它不相關的語言。所以孩子過了6個月,他們已經開始學習主流語言,逐漸這項功能就會退化。所以對於2個月的嬰兒來說,和寶寶說話是在幫助嬰兒早期的語言能力。

和孩子及時互動,做到感情上的交流,感情的及時交流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多讓寶寶趴

剛出生的嬰兒只能把頭抬離地面幾釐米,而且時間非常短,2個月之後嬰兒背部肌肉和脖頸都會變得力量越來越好,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多趴著。

第一,趴可以讓嬰兒的視線變得更加寬闊,增加視覺刺激。第二,趴或者豎抱都是在鍛鍊嬰兒背部和脖頸肌肉,這種鍛鍊可以幫助寶寶更早地把頭豎起來。多給孩子看彩色的卡片

2個月的嬰兒他們的視力已經能夠分辨不同的顏色,但是孩子其實並不認識顏色,但是他們特別喜歡看彩色的卡片,尤其是顏色特別鮮豔的卡片,比如紅色,黃特,綠色。但是嬰兒不能分辨出同色系的顏色,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多給寶寶看彩色的色彩差距大的卡片來刺激嬰兒大腦發育。

追聲遊戲

孩子的耳朵可以分辨出聲音的來源,當然只限制於近距離,可以拿搖鈴在寶寶耳邊20釐米左右去搖晃,觀察寶寶是否會追聲,兩邊換著來刺激寶寶聽力。也可以根據寶寶月齡的增加,生源源的距離逐漸增加。媽媽也可以現在寶寶不同的方位,呼喊孩子的名字來讓寶寶尋找。

健身毯遊戲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身體關節會微微完全,等到出生第二個月的時候,孩子的四肢開始伸直,他們的四肢會做一些無意識的動作,比如蹬腿。可以讓寶寶躺在健身毯上,在蹬腿的時候可以踢到踢到健身毯的琴,這樣做不僅鍛鍊了腿部發育,同時鍛鍊了寶寶聽力。

嬰兒撫觸

撫觸的時候用手觸摸寶寶的皮膚,可以刺激寶寶神經感覺的感知,加快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除此以外,嬰兒撫觸可以幫助寶寶加速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最重要的是撫觸的過程中也是媽媽和寶寶面對面的過程,視覺的刺激,感覺的刺激,聽力的刺激,自己精神需求的滿足,所以撫觸是一項特別好的親子運動。

兩個月的嬰兒睡眠時間在18-20個小時左右,所以與孩子的互動也是零碎時間,但是陪玩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只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變化。

相關焦點

  • 零歲起遊泳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嬰兒遊泳是一項新興的嬰兒理服務,對於新生兒來說,零歲起遊泳,讓您的寶貝贏在起跑線。一、新生兒遊泳好處如下:1、寶寶出生後,離開媽媽,失去原來在羊水中的感覺,遊泳可以幫助找回在母親腹中的感覺,消除「孤獨、恐懼」等不良情緒,滿足嬰兒的情感需求,促進寶寶早期智力發育和情商發育。
  • 史丹福大學:媽媽是這種血型,孩子的智商就贏在了起跑線!
    史丹福大學:媽媽是這種血型,孩子的智商就贏在了起跑線! 孩子是每一個家長的掌中寶,孩子聰不聰明,也是每一個家長很關心的一個事情。很多人都清楚,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出來,會遺傳到媽媽的基因。而相關科學研究表明, o型血媽媽的孩子會更加聰明。
  • 語言啟蒙做到這4點,才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0-3歲家長必看!
    作者:寶寶知道 花香了愛文/悠悠媽:有一個快三歲的混血女兒,德國早教研究者,專注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孩子語言能力的開發,僅僅靠讀繪本是不夠的哦!掐指算一算,我們每天給孩子讀繪本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能做到每天一小時的父母已經很牛逼了。而大部分時間孩子其實是靠在生活中通過與人交流來學習語言的。
  • 早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有必要嗎?
    相信大家對於「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句話非常的熟悉,在以前,很多人非常地推崇這句話,認為有道理,現在已經不是70後、80後「天生天養」的時代。有能力、有條件的家庭會為孩子創造最優越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適合寶寶吃的一類魚,「腦黃金」含量豐富,讓娃智力贏在起跑線上
    魚肉中富含DHA,有助於兒童大腦發育,但吃錯了,反倒有害。執筆:邵菲編輯:壹拾貳定稿:蘇子後老人常說,小孩子要多吃魚,不僅明目,還有助於大腦發育,能變得更聰明。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是不是什麼魚都適合孩子吃呢?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1歲半寶寶的4個生長發育指標,媽媽這樣陪玩,提高寶寶綜合能力
    愛玩遊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同時,遊戲也是最先開發孩子各項能力的基礎。1歲半孩子的4個生長發育指標,媽媽這樣陪玩,提高孩子綜合能力。1歲半的孩子要達到的4個發育指標,寶媽要做到心中有數,你知道嗎1歲半孩子的生長特徵1、孩子的運動發育在孩子1.5歲時,已經具備做一些大運動以及精細動作的能力了。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贏在子宮裡?孩子早期教育怎麼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至理名言。什麼是起跑線?怎麼才能不輸?這個問題,無數的虎爸虎媽有著百般的方法。北京西城區上個月剛剛明確了區內「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在「731」這個大關口,有多少家庭砸鍋賣鐵,豪擲千萬地在關門前搶購老破小。誇張嗎?一點都不。
  • 6個月內寶寶這樣「陪玩」,不僅能促進發育,還能提高智力!
    陪寶寶玩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遊戲,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複雜,是因為你要了解嬰兒發育常識,根據生長規律來做不同遊戲。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適當的親子遊戲,不僅能促進身體發育,還能刺激寶寶大腦細胞,提高智力。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不同月齡的親子遊戲,簡單、方便、易操作,但效果很好。
  • 7個月寶寶不會抬頭、發育停滯,術後「大腦快速發育」給媽媽帶來驚喜!
    7個月的寶寶不能抬頭,發育停滯 來自貴州7個多月大的寶寶小婧 大腦發育不全 全身肌張低。 腦癱專家翟向京提出微創手術治療 入院後我院翟向京主任(廣東專訪名醫)接診小靖,查體發現孩子全身身體軟、自主運動少、不能坐、不能抬頭,不追聲追物、也不能發出聲音,發育水平大概發育在一、兩個月嬰兒的階段,更別說會坐、會翻身了。
  • 寶寶半歲前,除了會笑,若還出現這幾個表現,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可半歲前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父母怎樣可以判斷孩子大腦是不是發育得好,將來是不是足夠聰明呢? 據對美國兒童保育專家的調查:新生兒出生3天後會笑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也會比10天之後才會笑的新生兒高。換句話說就是新生兒越早會笑,說明大腦發育越好,將來也會越聰明。
  • 巨嬰是人格停止發育狀態,家長只要做到3點,就能讓孩子人格健全
    學會尊重孩子的個體意識這點非常重要,這是一個作為成熟個體的屬性,沒有個體意識的人只能成為附庸。當父母開始說我對你非常的失望的時候,就在無意識之間已經幹涉了孩子的個體意識!避免成為巨嬰,父母除了尊重孩子個體意識之外還要做到以下三點:在尊重個體意識的同時將更多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你沒必要告訴孩子每一個小時該做什麼,那樣的話只會加深孩子的被動和消極,如果有孩子很晚才睡覺,家長當然會認為這孩子的健康不好,你可以給他建議,但是不要給他要求,父母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能力!
  • 進入冬季,給新生兒保暖,父母做到「六不要」,防止傷害新生寶寶
    雖然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保暖很重要,但也要適度。在護理新生兒的時候,很多家人生怕凍著寶寶,會給寶寶使用各種各樣的保暖法。但有些看似保暖的方法,卻有可能對新生兒造成危害。因此父母應該做到「六不要」,防止自己的錯誤做法傷害到寶寶。
  • 想要幫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我做了一個決定
    (原標題:想要幫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我做了一個決定)"女人的衣櫃裡永遠缺一件衣服,直到她的孩子開始上課外班。"這是李女士最近常感慨的一句話。
  • 寶寶有這些表現,暗示智力發育遲緩,2歲前幹預效果最佳
    一般來說發育遲緩是受到腦部發育異常或是病變的影響,很有可能追溯到早期發育時就出現的病症。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是什麼?1. 笑的不正常我們都喜歡看孩子的笑容,是那麼簡單和純粹,能夠治癒大人一切的憂愁,可是有些孩子卻笑得比較異常,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智力發育的前期反應。
  • 想讓寶寶更聰明,抓住孩子三個大腦發育重要階段,陪孩子玩遊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孩子在有意識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愛玩遊戲,1到2歲的孩子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抓緊孩子的發育時間多陪孩子玩遊戲。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並附有改造它的時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不但可以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到東西,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 家長別急著讓寶寶站起來,爬行的3大好處,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可是不會爬行的寶寶一旦摔倒就可能會磕碰到頭,這就說明不會爬行的寶寶沒有良好的平衡力。2、 爬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能力美國科學家對大量嬰兒進行過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兒童時期閱讀有困難的孩子大多數人是嬰兒時期缺少爬行鍛鍊造成的。爬行可以加強大腦中神經元的聯繫,刺激語言中樞,為今後孩子學習語言打下基礎。
  • 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臭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遠超同齡人
    根據哈佛兒童研究學院研究成果:3-6歲時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多接觸新知識是能事半功倍的,但很多父母在這個年齡段還在糾結如何治理「臭毛病」。
  • 「尖子班家長就沒有擺攤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如何跑贏人生
    沒錯,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也能跑贏人生,只是需要父母去引導,如多鼓勵孩子、支持關心孩子等,這些對孩子都是很重要的幫助。孩子的起跑線,跟父母關係很大這一句話並沒有打擊人的意思,只是指出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父母的陪伴和參與。家長要明白,孩子的起跑線跟我們關係很大,甚至可以說是我們決定的。
  • 如何安排2歲孩子的一天,做到玩和兼顧學習,有孩子父母必留著收藏
    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同,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以下分享寶媽可以作為參考。寶寶一天的安排大概情況如下:上午:早上7:30左右起床,起床後先泡120ml的奶粉給她喝,喝奶粉的同時可以讓她看15分鐘左右的動畫片,看手機的時間父母要把控好,不然容易傷害寶寶眼睛,另外,寶寶通過看手機裡的人物也是可以增長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