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以身殉國

2020-12-05 騰訊網

1979年2月25日10時30分,在越南高平市西部執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54軍162師484團,根據上級關於向克馬諾進攻的指示,命令3營停止攻打郭梅之敵,立即收攏部隊北上班羅,爾後待命會攻克馬諾。由於任務變更突然,加上遭到越軍襲擾,實際上當3營於11時50分,從郭梅北側高地以北地區向班羅前進時,建制零散,只有215人,不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營長在開進途中,顧慮到從無扣走大路到班羅可能會遭遇敵人,於是決定沿山下小路經班姆向班羅前進。這個時候3營的開進序列是:7連5班、9連3排以及一個重機槍班擔任尖兵排,營部,炮兵連(欠3排)以及團無坐力炮連2個班,7連60炮班、6班,9連2排(欠6班,加強1個重機槍班)擔任後衛排。

13時30分,走在最前面的7連5班進至班姆南側無名高地附近,發現右前方高地有2個人躍入塹壕,5班長立即向帶領尖兵排的9連副連長做了報告。副連長卻不以為然,說不一定是敵人,只要他不開槍,我們就不打。他既不向營長報告情況,也不組織偵察警戒,就命令尖兵排繼續前進。

當營本隊跟著走到無名高地附近時,突然遭到山上越軍的猛烈射擊。敵人先是以1挺輕機槍開火,隨即全陣地一起射擊,除了衝鋒鎗和輕機槍之外,還有重機槍和60迫擊炮。3營200多人全部被越軍的密集火力壓制在山腳下的稻田和水渠裡,由於距離只有30到50米,一瞬間就有不少人傷亡,整個處境極為不利。

營本隊是越軍火力打擊的主要目標,正在向團部報告突發情況的2名報務員和9連連長、7連指導員很快犧牲。加強3營指揮的副團長和3營長行進時沒有和電臺在一起,在敵人火力封鎖下,無法和各連溝通聯絡。面對敵人猛烈火力壓制,部隊建制混亂的嚴重危險局面,副團長和營長束手無策,趴在田坎下不敢動,等於是放棄了指揮責任。

尖兵排不在越軍集火射擊地段,只有數人傷亡,但是帶隊的副連長既不敢組織兵力從翼側攻擊敵人,也不敢組織火力還擊,自己鑽進一個地窖,後面又以去團部報告為藉口,於16時30分擅自離隊。後衛排和團無坐力炮連的帶隊幹部和9連副連長一樣,不敢組織兵力火力從翼側向敵人發起進攻,而是趴在地上任憑越軍火力肆虐。

和消極避戰的尖兵排、後衛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於營本隊中間的炮兵連和7連60迫擊炮班,在既得不到營長指揮,又遭到越軍集中火力射擊的情況下,他們冒著飛蝗般的子彈和不時飛濺的彈片,積極組織簡便射擊。炮兵連1炮和2炮打出14發炮彈,7連60炮班打出3發炮彈,直至炮身陷進稻田裡,底火不能擊發,才被迫停止射擊。

炮兵連連長李開華在戰鬥中表現尤為英勇。遭到越軍阻擊之後,他果斷指揮全連就地進行簡便射擊,指揮班長犧牲後,他冒著敵人火力親自觀測,向各炮下達射擊口令,堅定指揮戰鬥。在炮手傷亡的情況下,他一邊鼓勵戰友,一邊親自上炮裝填發射,打出4發炮彈。火炮失去作用之後,李開華又組織幾隻衝鋒鎗堅持向敵人還擊。

在密集的彈雨中,李開華頭部中彈,血流不止。戰士蔣澤明爬過去撕開襯衣給他包紮,他吃力地從腰間抽出手槍交給蔣澤明,說:「槍留給你,狠狠打擊敵人,你們能回去,一定要向組織報告這次戰鬥的情況。」彌留之際,李開華又取下手腕上的「山城」牌手錶,斷斷續續地說:「這塊表留給連隊作紀念吧……」戰後,廣州軍區授予李開華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遺體安葬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4區7排3號。

這場遭敵阻擊的憋屈戰鬥一直打到天色昏暗,越軍於19時左右撤離戰場,副團長、3營長和幾個連的幹部,沒有指揮幹部戰士和傷員進行有組織的轉移,而趁著夜幕的掩護,帶著身邊少數人各自撤走。副團長帶著5名戰士跑到班姆附近的軍偵察連,3營長帶著16名戰士在41軍的陣地上待了一天多才歸隊。

戰後查明,在班姆南側無名高地阻擊484團3營的越軍為一個特工加強排,無論在兵力還是火力上,其實都不佔優勢。3營之所以會在這次戰鬥中遭受嚴重損失,犧牲48人,負傷53人,合計傷亡101人。究其原因,儘管存在地形不利的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主要幹部驚慌失措,畏敵怯戰,放棄指揮,逃避戰鬥!

從3營此次失利的慘痛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突然發生的緊急情況,幹部的臨危不懼,堅定沉著,那是多麼的重要啊!

相關焦點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改編前,陳錫聯任紅10師師長,改編後紅10師編為769團,隸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第386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陳錫聯任團長,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範朝利,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受國民政府干涉,所以一開始各師、旅、團是沒有政治委員的,在10月1日之後各部隊才開始陸續配備政委。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犧牲的最高級別軍官,被越軍用步槍狙擊
    1979年3月5日下午,陸軍第42軍第126師攻佔了距離我國邊境不遠的越南高平省下琅地區。為了儘快打通回國的通道,師指揮所連夜調整部署,決定除了留378團3營和377團1營(欠3連)控制下琅各個要點,清剿殘敵之外,其餘部隊兵分兩路,打通下琅至我國邊境村莊科甲和碩龍的道路。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如今,第二炮兵部隊已正式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為了與陸軍、海軍、空軍、戰略支援部隊平行的第五大軍種。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都是誰?什麼軍銜?楊文亭、未被授銜楊文亭出生於1924年,山東乳山人。他自1938年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鬥,曾歷陸軍六師九團副營長、營長、師司令部副科長等職。
  • 中越戰爭:乘坦克向敵陣衝擊的兩名步兵副團長,一傷一亡
    1979年2月17日凌晨,對越自衛反擊戰發起後,在東線解放軍廣州軍區集中了41、42軍兩個軍共7個步兵師的兵力,配屬大量炮兵、坦克,對越南北部重鎮高平,發起了進攻。其中有一路奇兵,利用坦克走羊腸小道,從敵人料想不到的靠松山地區發起突然襲擊。
  • 抗美援朝犧牲的十位名將,如不犧牲將會獲得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野三縱副司令員、40軍副軍長,和大名鼎鼎的韓先楚是最佳搭檔。 抗美援朝一次戰役時指揮部隊首戰溫井、鏖戰龍頭洞,四次戰役前夕,50軍軍長曾澤生因病回國休養,為了加強50軍領導,蔡正國被調到由於滇軍起義部隊改編的50軍任代理軍長,指揮部隊參加了漢江南岸阻擊戰,將六十熊帶成了模範五十軍。
  • 解放軍裝甲兵部隊衝擊越軍防線,激戰靠松山歷經艱苦磨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124師奉命配屬裝甲兵部隊200餘輛坦克、裝甲車,在3個炮兵團火力支援下,從布局關邊境向重鎮高平發起穿插突擊。這一仗,成為高平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從邊境至4號公路樞紐東溪,直線距離約14公裡,實地距離約32公裡。
  • 史上最流氓連長,為了美女竟滅了日本鬼子一個師……
    張猛雖然看到連長臉色蒼白,可沒有以往驚慌失措的樣子,就說道:「第66軍160師獨立第九旅625團,第三營第四連。」翟勤只是愛好一些軍事問題,當然不會知道這些國軍部隊番號,只是知道幾個響噹噹有名的番號,這個第66軍當然不知道。南京保衛戰失敗,發生南京大屠殺,這一段戰鬥經過和部隊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所以他還是知道一點的。對張猛說到:「有地圖嗎?」
  •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裡緊挨著上海租界,不但可以讓租界裡的民眾站在高樓上觀戰以外,中國軍隊還有炮兵陣地緊挨著租界,在中國軍隊為四行孤軍提供炮火支援的同時,日軍會顧慮炮彈落入租界,而不敢進行還擊。10月26日晚上,在接到命令以後,第524團團長韓憲元率領該團其他部隊撤離,在撤離前面對留下來的戰友十分難過和不舍,1營長楊瑞符當即胸膛一挺,敬禮表示:「請團長放心,我誓以最後一滴血,為中華民族爭人格!」
  • 「北極熊」團遭志願軍圍殲,團長不知所終,50多年後才確認陣亡
    該團在新興裡戰鬥中被志願軍戰士圍殲,團長被擊斃,團旗曾一度被炊事班戰士拿去當蒸籠布。儘管美軍在10月25日開始的第一次戰役中遭到志願軍迎頭痛擊,但麥克阿瑟仍然堅信中國不會大規模出兵,命令美第10軍和第八集團軍繼續從東西兩線向鴨綠江邊推進,妄圖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
  •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08年05月21日 22: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在北川羌族自治縣城內,寫下了一段挖「金」故事。  五月十九日上午,北川農業銀行地震廢墟,十名武裝特警戒備森嚴。  隨著大型挖掘機的一陣轟鳴,一「扒鏟」碎石「譁啦」一聲揚到平地上,濃烈的灰塵中,一張張紙幣像「天女散花」一樣飄落開來。
  • 雲南民兵驍勇善戰,越軍特工也不是他們的對手,連續輸了5仗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時,昆明軍區11軍即從金平方向出擊,執行了攻殲巴沙山口、封土地區越軍的任務,共殲敵2901人。 戰後,越軍不甘心失敗, 繼續擴軍備戰,加強對我邊境地區的偵察和挑釁,經常派遣小股武裝特工入境偵察襲擾、刺探情報,對我邊境安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邊防鬥爭形勢十分複雜和尖銳。
  • 對印反擊戰中攻佔高地,炮兵方純德:炮筒被樹枝擋那就去樹上開炮
    印軍作戰指揮部對此進行判斷,他們認為解放軍不可能進行穿插作戰的方式,如果解放軍想要繼續進攻,那就必須以公路為軸才能那個向前推進。因此,印軍指揮部下達命令,將3個旅的部隊沿這條公路的方向進行部署,由北到南分別集中在色拉山口、德讓宗、邦迪拉,並拉成一條戰線,戰線達60英裡。
  • 寧死不當俘虜,他拉響手雷和2個越軍同歸於盡,成戰鬥英雄
    1977年,21歲的李定申如願以償當入伍了,他被分到廣西42軍126師376團2營5連當戰士,在部隊裡他苦練軍事技術,射擊、刺殺、投彈他均是標兵,軍事技術過硬,他希望能當英雄。有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內容有一個是攻打碉堡,他竟然學董存瑞把炸藥包舉起來,這個動作在演習中是危險行為,戰友們說他「愛出風頭」,副連長得知這件事後專門找了李定申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