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08年05月21日 22: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川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作者 王永孝

  大地震過後,廢墟瓦礫不僅掩埋了部分人民群眾的生命,還掩埋了大批國家財產和重要資料。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在北川羌族自治縣城內,寫下了一段挖「金」故事。

  五月十九日上午,北川農業銀行地震廢墟,十名武裝特警戒備森嚴。

  隨著大型挖掘機的一陣轟鳴,一「扒鏟」碎石「譁啦」一聲揚到平地上,濃烈的灰塵中,一張張紙幣像「天女散花」一樣飄落開來。第二炮兵某工程團二營九連連長樊清遷、十連連長郭軍猛、五機連連長李玉龍,帶著三名戰士立即圍攏過去,蹲在碎石四周,把沾滿塵土的人民幣撿起來,吹乾淨,再一張張捋直後,仔細地放到身旁的袋子裡。

  「再找找,這是國家財產,一分也不能損失!」現場指揮的團政委孫樂蹲下來,用兩隻手扒拉來、扒拉去,在碎石堆邊緣的一個石塊下,又露出一枚金光閃閃的五角硬幣……

  廢墟旁的一棵樹下,農行行長江山與三名農行職工,在武裝特警的注視下,正在緊張地數著一沓沓鈔票。一個一米多長的袋子裡,已經裝滿了一摞摞綑紮整齊的人民幣。

  「一共挖出多少了?」

  「已經一百多萬啦。」

  這些錢,是工程團官兵經過兩天的艱苦挖掘,一點一點地從被埋進瓦礫的金庫中「掏」出來的。

  第二炮兵這支工程部隊,是北川救援人員中唯一攜帶重型機械和數千件輕型機工具的隊伍,一進入北川,立即引起人們高度關注。「科技尖兵」揚名北川,一項又一項的艱巨任務接踵而來!挖「金」就是其中一項——北川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在大地震中完全塌坍,全縣大部分資金都集中在這兩處。與現金埋在一起的,還有保護銀行的槍枝。

  第二炮兵抗震救災前線總指揮、副司令員於際訓帶領工程部隊技術專家趕到多個埋「金」現場,踩著一片片瓦礫組織勘察,制定出多套挖「金」方案。

  中國農業銀行北川支行臨街而建,樓高六層,異常堅固。在大地震中倒塌後,設在一層的金庫上面不但壓了六層樓板,而且銀行背後依山而建的五層家屬樓,也倒在了銀行上面。

  五月十七日早晨,某工程團受領挖金任務。團政委孫樂調動大型挖掘機、裝載機和龍門吊,專跟瓦礫幹!大塊的混凝土被吊車輕輕「抓」起,鋼筋石板被大型切割機像「切豆腐」一樣割開。

  經過十六小時的掘進,終於打通了一條通往金庫的通道。大型扒碴機開進去了,一「爪」下去,金庫的頂部被扒開。三級士官王小富、一級士官段雲彪迅速跳下去,把一捆捆尚沒散落的鈔票和重要憑證,一沓沓地遞了出來。

  與此同時,在北川農村信用社的廢墟上,第二炮兵某工程技術總隊官兵在政委高海華的親自指揮下,也在緊張地晝夜施工。至今天下午十八時二十分,六百三十二點六四萬元現金和槍枝再次「出土」……(完)

【編輯:邱觀史】

相關焦點

  • 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21小時生死營救
    中新社成都五月十六日電 題:二十一小時生死營救   ——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  作者 陸建江 王永孝  「救命——救命——」  五月十四日晚二十三時四十 分,筆者跟隨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剛剛到達地震重災區——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就在一片房屋倒塌的廢墟裡,聽到一聲聲女人微弱的呼救聲
  • 官兵搶挖重要檔案資料:北川的歷史不能被掩埋!
    從5月19日下午開始,第二炮兵某工程團從北川縣委辦公樓廢墟中搶挖出8.6萬餘份重要檔案資料,使北川縣的歷史得到了安全保留。據了解,北川縣機要室、檔案局均位於縣委辦公樓6樓,裡面存有北川縣自1937年以來的所有檔案資料,有土地民權、文書封印,也有機要密碼、重要文電等,被譽為北川縣的歷史博物館。「將來北川埋了,但北川的歷史絕不能被掩埋!」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成立於1966年,是由我軍統帥親自批准,周公親自命名,始終由軍委直接掌握的特殊部隊。1984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的大閱兵上,「大國長劍」第二炮兵部隊首次亮相,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這支神秘的部隊剛一揭開隱藏自己的面紗,就震驚了全世界。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古德裡安:裝甲部隊如何與炮兵、工兵協同作戰
    著:[德]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譯:胡曉琛裝甲部隊進攻開始後,兩個兵種對裝甲部隊意義重大,那便是炮兵和戰鬥工兵。炮兵提到炮兵時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坦克進攻前的炮火準備持續時間究竟應該長還是短?或者進攻開始時是否該略過這一環節?人們對此看法不一。
  • 反映二炮部隊生活的電視劇《石破天驚》封鏡
    新華網合肥6月20日專電 由中央電視臺影視部和第二炮兵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聯合創作的20集電視連續劇《石破天驚》日前在安徽省池州市封鏡。  該劇4月在廣西開機拍攝,是繼《飛彈旅長》後,又一部反映二炮部隊生活的作品。從2003年開始,主創單位先後7次組織主創人員到工程部隊體驗生活,9次調整創意大綱,4次召開專家學者和部隊官兵座談會。
  • 北川被埋財產將專門研究處理 居民暫不能挖掘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該縣縣委書記宋明表示,因城內防疫及堰塞湖險情未排除,居民暫不能入城挖掘   地震後,不少災民的現金、存摺及貴重物品被埋廢墟,目前在北川等地尚有部分未能挖出來。
  • 31名浙江籍官兵榮立二等功
    溫州林金鵬,男,漢族,永嘉縣碧蓮鎮人,1982年1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現任96885部隊某營營長,少校軍銜。父親林伯升,母親楊美菊。2019年初,林金鵬帶領官兵參加國防工程建設,完成1100餘公裡施工任務,創單位歷年施工成績新高,同年12月被96885部隊記二等功。
  • 解放軍節日期間開展應急演練 強化官兵戰備意識
    上圖:2月13日,海軍某飛行訓練蓋達組織2000餘官兵徒步行軍,開展防化操演、戰地野炊等訓練,強化官兵戰備意識。今天,中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部隊構設複雜情況,進行節日戰備演訓。該團根據節日期間官兵在位情況,制訂完善了6套戰備預案,開展戰備動員教育和等級轉進演練,引導官兵強化戰備意識。他們派出一部分官兵在外完成武裝巡邏執勤任務,一部分人員、槍炮、彈藥、給養上車隨時準備機動,其餘人員在營區待命,確保部隊一聲令下能拉得出、打得贏。
  • 在汶川大地震的廢墟上 67條消防搜救犬成為抗震救災中的「特殊功臣...
    鬥大的雨點打在臉頰上生疼,震顫的大地讓腳底發軟,四川北川中學成片的廢墟令救援工作舉步維艱。  關鍵時刻,消防搜救犬「海嘯」,一個箭步扎進小廢墟。幾分鐘後狂吠不止,並用前爪發瘋般地猛刨地面。  「北川中學的廢墟堆得跟小山一樣,如果不是"海嘯"的精準定位,我們不可能這麼快找到這名女孩。」王先廷告訴記者,救出這名女孩時,她的氣息已經比較微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海嘯」從死神手中把她的生命奪回來的。
  • 老爺廟邊防連:官兵鬥狼記
    (走基層 聽民聲)老爺廟邊防連:官兵鬥狼記
  •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租界內歌舞昇平,到處燈火通明;河對岸則是滿目瘡痍,大片的廢墟和瀰漫的硝煙,八佰戰士灰頭土臉,血和土凝結成一片!電影的結尾也著重刻畫——今天的上海與當時戰火瀰漫,如同世界末日一般的上海,形成鮮明對比,令人感慨萬千。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後,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鬥。
  • 向守志上將: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第二炮兵司令員
    向守志上將: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第二炮兵司令員2019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上,火箭軍一經亮相就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視,特別是第四代戰略飛彈東風41戰略飛彈,第一次在國慶閱兵露出真容,無不令國人振奮。振奮之餘,我們不應該忘記一位老人:向守志上將。
  • 屏邊縣領導看望慰問駐州某武警部隊野營拉練官兵
    屏邊縣領導看望慰問駐州某武警部隊野營拉練官兵 2021-01-09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連線赴北川醫療隊:平均每5分鐘挖出一具屍體
    專題:四川發生7.8級強烈地震    昨日(14日),武漢市161醫院派出的73名醫療隊員已分赴四川青川、北川。    昨(14日)晚8時28分,記者連線剛趕至北川當地中學的一隊人馬,電話中似乎隱約聽到機器開挖聲,王斌醫生向記者描述現場情景:「平均5分鐘從廢墟中抬出一具屍體!」     昨日(14日)上午,161醫療隊抵達四川成都後,緊急採購食品和棉大衣等物資。73人開始整頓清點車上藥品,中午前後兵分兩路,一路奔赴青川,一路前往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
  • 部隊官兵22年堅持為「兵媽媽」孫芬年過生日
    下午3時不到,位於普陀區展茅街道翁家岙村中心路9號的孫芬年家小院開始熱鬧起來,海軍駐舟某部隊官兵和退役老兵共10餘人,手提生日蛋糕和一些菜餚,來給孫芬年過生日。孫芬年對記者說,她的兒子在北京工作,每年這個時候都回單位工作了,所以也很少給她過生日,倒是部隊官兵及一些退役老兵,22年來,每年來給她過生日。今年63歲的孫芬年,是舟山翁家岙村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婦女,由于堅持近40年為駐紮在高山上的部隊挑菜,先後5次被評為省、市雙擁先進個人,連續兩年分獲「感動浙江」「浙江驕傲」提名獎,還被授予「浙江省擁軍模範」稱號。
  • 記者走近火箭軍神秘「飛彈築巢人」部隊
    火箭軍某工程部隊是全軍唯一一支軍級建制的工程部隊,擔負著國防工程建設、作戰工程保障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他們被譽為打造中國「地下長城」的飛彈築巢人火箭軍某工程部隊官兵正在進行作業。這些地下工事被稱為中國的「地下長城」,而修築它們的,正是被譽為「飛彈築巢人」的火箭軍某工程部隊,它是全軍唯一一支軍級建制的工程部隊,擔負著國防工程建設、作戰工程保障以及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日前,本報記者應邀訪問該部隊,揭開了這支神秘之師的面紗一角。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新年度軍事訓練拉開大幕
    1月4日,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展開飛行訓練。全軍各部隊堅決貫徹習主席決策指示,聚焦備戰打仗,掀起新年度訓練熱潮。  雪域高原,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開訓即開戰,飛彈起豎、戰鷹呼嘯,數千名官兵奔赴戰位,展開演練。南國腹地,火箭軍某旅打響一場全流程全要素實戰化演練。遠海大洋,海軍運城艦開展新年度首次艦機協同攻擊訓練,數枚艦艦飛彈騰空而起,成功摧毀「敵」目標。
  • 通訊:「死亡地帶」上的堅守——記中國赴黎維和官兵「藍線」掃雷
    新華社貝魯特2月19日電  通訊:「死亡地帶」上的堅守——記中國赴黎維和官兵「藍線」掃雷  董永康 殷建航  「3、2、1,起爆!」  「轟!」隨著一聲巨響,山間升起幾股濃煙。中國官兵需要清排的雷場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埋有千餘枚防步兵地雷。這是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近年最大掃雷任務。  「藍線」附近地域敏感,同時考慮到當地生態環境,維和官兵掃雷一般採用人工清排方式。作業手近距離直面地雷,危險性高,心理衝擊強烈。「掃雷作業方式很多,人工掃雷是最耗時、最具挑戰性的。」掃雷連連長肖天文說。  掃雷是精細活。
  • 紀念孟祥斌 部隊官兵集體設《這一次》為手機彩鈴
    浙江在線杭州4月3日訊(記者梁國瑞)「這一次你縱身一躍,滔滔婺江見證壯烈;這一次你奮力的託舉,託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間……」烈士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隊、解放軍駐金華某部宣傳科科長陳強的手機裡,傳來《這一次》的歌聲。陳強告訴說,為了紀念英雄戰友孟祥斌,官兵們的手機鈴聲都換成了這首專門為他創作的歌曲。  青山處處埋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