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21小時生死營救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5月15日,數萬名解放軍、武警和民兵等在四川省北川縣開展大營救。在廢墟中搜救倖存者和失蹤人員。 中新社發 郭國權 攝

 

    5月15日,數萬名解放軍、武警和民兵等在四川省北川縣開展大營救。在廢墟中搜救倖存者和失蹤人員。 中新社發 郭國權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成都五月十六日電 題:二十一小時生死營救

  ——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

  作者 陸建江 王永孝

  「救命——救命——」

  五月十四日晚二十三時四十 分,筆者跟隨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剛剛到達地震重災區——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就在一片房屋倒塌的廢墟裡,聽到一聲聲女人微弱的呼救聲。

  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派出的「嚮導」告訴我們,這裡是縣國稅局。發生地震時,五十多人正在開會,只跑出十來個人,剩下的都壓在下邊了。

  「解放軍來救你們了,你要堅定信心,挺住!」喊過話後,「嚮導」指著眼前這片瓦礫,焦急地對我們說:「這個人從前天下午一直叫到現在,聲音越來越小了!」

  「我們是解放軍,來救你來了,不要多說話,保持體力!」

  「咚咚咚!」廢墟下傳出一陣陣敲擊聲。

  「咚咚!」

  「是二層!」「嚮導」介紹,這裡原是一座六層圓桶狀樓房,新建不久。大地震發生後,整座樓垂直堆下來,前面來了很多人想營救她,但手中只有鍬鎬,根本挖不開這麼多層樓板。

  「現場不能離人!隔五分鐘喊一次話,給她信心!」現場勘查的第二炮兵副司令於際訓對某工程部隊政委馬力作了交待。隨後,找來從這裡逃生出的倖存者,詳細了解整座樓的構造,尋找最佳救援點位、準備救援裝備。

  十五日清晨,天剛放亮,某工程團二百餘名技術骨幹就帶著輕型機械,在副團長李湘的帶領下,跑步來到國稅局大樓的廢墟上。通過「生命探測儀」探測,廢墟下至少還有兩人的心臟還在頑強的跳動著。

  此時,遇難者已被掩埋五十多個小時,生命跡象越來越弱,而且災區餘震不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次生危害。 「早一分鐘營救出來,就多一分生存希望!」可經過工程專業訓練的官兵們深知,實施高效快速救人,必須先找準點位。

  通過反覆傾向從地磁下傳來的敲擊聲,官兵們靠「耳功」很快就確定了最佳營救點位:從塌下的樓頂正中天井垂直挖下去,到二層後再向四周延伸。

  靠十個人抬進城的移動空壓機啟動了!官兵們抬著液壓鉗、液壓鎬、液壓風鑽和油鋸爬上屋頂,剛剛展開設備,就從廢墟內傳出一陣「譁啦譁啦」的碎石脫落聲。

  「趕緊下來,這樣搞不行,機械震動過大和人員太多,都容易引發再度塌方!」

  「一組三人,一個一個上!」底下是生命的呼喚,上面是焦急的官兵。大家使出「看家本領」,一個人從「天井」下去,集中裝備輪流使用,半小時換一次人。

  水泥被一寸寸切開,鋼筋被一根根剪開。一層、兩層、三層…… 當從樓頂打到第三層是,氧氣瓶中的氧氣不足,切割機無法使用。

  「老鄉,城裡哪有修理廠?」「那邊!那邊!」隨著當地抗災指揮部人員的指點,四名戰士推著兩輛小車出發了,不大的工夫,從兩處廢墟中挖出4個氧氣瓶……

  至下午十四時三十分,五層樓板打通了, 一位女士的頭終於露了出來。戰士們送下去一瓶礦泉水、一袋鮮奶,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受困者雖然頭露了出來,可身體仍被斜卡在樓板下面,雙腳被鋼筋壓住,救人難度越來越大。戰士們利用液壓鎬一寸一寸地磨、一分一分的進……「解放軍,不要放棄我,不要放棄我……」「同志挺住,馬上就好、馬上就好!」「醫療隊!擔架——」

  十五時三十五分,經過兩個團官兵近十個小時的接力挖掘,受困者終於被戰士們抬了出來,送進了前線救護所。她叫王新華,是北川縣國稅局紀檢組組長。

  通過檢測,下邊還有生命跡象。第二炮兵前指首長指示:不放過一絲生命全力以赴搜救。

  「我鑽進去看看!」戰士楊松冒著危險,從剛才挖人的地方慢慢地爬了進去。一會兒的工夫,廢墟裡傳出楊松的聲音:「還有活人!」

  「繼續挖!」天越來越晚,團政委孫樂怕夜間施工危險,親自爬了下去。直上直下的洞口越開越大,施工,越來越緊張,工程團所有的技術骨幹都到了現場,廢墟周圍是幾百雙群眾期待的目光。

  二十點四十分,災區上空黑雲密布。戰士們藉助手電筒,把是後一根壓在遇難者腰部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小心地節開,又一名受困者得救了。

  這名男士叫要李道彬,是國稅局計劃徵收科副科長,已經在廢墟下整整掩埋了近八十個小時。「這兩個人命太大了!多虧遇到了專業部隊!」周圍的群眾把一袋袋麵包、一瓶瓶礦泉水投向官兵們!官兵們匆匆吃了幾口,又連夜投入到新的搜救戰鬥之中……

相關焦點

  •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08年05月21日 22: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川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無腿蛙王」與重慶消防的生死情緣
    (圖片均由受訪者供圖)  9年前,汶川大地震讓18歲的代國宏和一群重慶消防戰士結下了生死情緣。  9年後,一次特殊的尋人、一場感人的婚禮,再度續寫這段廢墟之上的生死情緣。  時光荏苒,被改變的只是容顏,永不變的是川渝兩地在災難面前結下的兄弟情誼。
  • ――記汶川大地震中的人民教師
    熱血師魂 ――記汶川大地震中的人民教師 2008-09-10 楔 子  5月11日是母親節。  四川省綿陽市一個21歲的女孩小陳專門跑到一家禮品店給媽媽購買禮物。她記得第一次在母親節給媽媽送的禮物,是一張自己做的小賀卡。
  • 攜手共同走向希望的春天——來自地震災區的報告
    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重點扶持的四川省華鎣市廣能鎣峰水泥廠新型幹法水泥技改項目,於今年9月上旬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目前已順利完成工程總量的40%,力爭明年6月底前提前投產,為地震災區重建提供優質的建築原材料。新華社發(邱海鷹 攝)    這個春天,我們在北川任家坪板房區又見到了吳紅。依舊是小小的個兒,肩頭斜挎著一個背包,邁著大步,幾個月沒見面,人變得俊秀而硬朗。
  • 官兵搶挖重要檔案資料:北川的歷史不能被掩埋!
    從5月19日下午開始,第二炮兵某工程團從北川縣委辦公樓廢墟中搶挖出8.6萬餘份重要檔案資料,使北川縣的歷史得到了安全保留。據了解,北川縣機要室、檔案局均位於縣委辦公樓6樓,裡面存有北川縣自1937年以來的所有檔案資料,有土地民權、文書封印,也有機要密碼、重要文電等,被譽為北川縣的歷史博物館。「將來北川埋了,但北川的歷史絕不能被掩埋!」
  • 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獻給堅強的災區人民
    新華社成都6月3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於長洪、肖春飛、侯大偉)汶川、北川、青川、茂縣、理縣、安縣……    一個個多少代人胼手胝足營造的家園,在一場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每一片破碎的土地都飽浸著深愛自己家園的人民的熱淚。    然而,地震能夠使山河移位、骨肉分離,卻無法改變這裡的人民對故鄉對土地的眷戀,無法改變這裡的人民對幸福生活、美好家園的追求。
  • 茂縣 生死七日
    在此前的12日,地震發生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徹底關閉。關閉時間持續至當日18時。第二天,記者電話諮詢當日航班,飛往成都的21架航班,7個班次取消,其餘許多延誤。這一天,許多記者自晚上五點等到凌晨一點方才坐上飛機。這是心情異常沉重的一天,與登機口的所有該次航班乘客一樣,目的地指向汶川地震。中央電視臺記者一行10餘人,也在此次乘客隊伍中。
  • 熱血師魂――記汶川大地震中的人民教師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第二章 生命大營救  1.衝向廢墟  剎那間,天昏地暗。北川中學煙塵四起,兩米開外就看不見人。  幾分鐘後,煙塵漸漸散去。兩幢五層高的教學樓,一幢完全垮塌,一幢沉下去,只剩下歪斜的三層。  在救援現場,張定文發現了壓在廢墟裡的妻子。他的妻子叫李碩,也是名教師,李碩的兩隻手伸出廢墟,脖子以下被埋在下面,她大聲喊著丈夫的名字。  但張定文似乎沒聽見。付秀銀老師發現了她,趕緊上前去刨。刨了整整一個小時,才救出了李碩。等李碩出來後,一塊預製板在餘震中落下來,付秀銀脫口而出:「好險!」  李碩被人背離現場。
  • 通報汶川地震的"最美女主播"已辭職:不想被貼標籤
    「記者也是人,我也是孩子的爸爸啊」。「北川對我來說是一輩子的牽掛。」「連著幾天,每天我都通宵坐在那裡。那時候,遇難者的數字一直在上漲,每一個小時都在漲。」地震之後,他就開著鏟車來挖廢墟,找他的小孩。後來,他趕走了周圍的人,用裹屍袋把小孩裹好了,就抱著小孩子往皮卡車走。現場特別安靜,所有人都立在那裡,看著他。他走到皮卡車前,突然仰天長嘯,叫了好長時間,可能有半分鐘。我當時眼淚一下就噴湧出來了。當時我想記者是不是不應該流露太多私人感情,我扭頭看了一眼和我同去的攝影界前輩賀延光,他一邊淚流滿面一邊還在拍照和工作。
  • 汶川地震十年 北川體育重生
    北川縣城是汶川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不之一。新華社曾報導,縣城共2.2萬人,1.3萬人遇難。北川曲山小學2003級畢業生阿佔則用另外一個故事印證了當時的受災情況:「地震一個月後我爸整理通訊錄名單,把手機裡面地震遇難者的號碼刪除。刪完之後,一半人沒了。」
  • 汶川地震全程回顧 舉國救災八大啟示
    地震後,他把在武漢召開的董事會變成了賑災動員會,自己帶頭給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560萬元。隨後,他調集60輛推土機、吊車等晝夜兼程趕到災區,連續指揮奮戰100個小時,從廢墟中挖出243人,其中5人生還。  讓我們記住"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這個由唐山13位農民組成的小分隊,年初赴湖南郴州參加抗擊冰雪災害,這次又趕到受災最重的北川,從廢墟中救出23名倖存者。
  • 汶川地震犧牲了多少軍人?為了生命 獻出生命(組圖)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中國四川發生芮氏8.0級地震。強烈的地震波波及半個亞洲。  地震第13分鐘中國軍隊啟動應急機制。  震後1小時,1.6萬部隊緊急投入救援。  72小時之內,先後調集陸海空及武警部隊,共14.6萬人,多路多方向晝夜兼程向地震中心開進。軍隊在橋毀路斷、餘震不斷的情況下跋山涉水向災區挺近。
  • 10 年前經歷了5·12 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有個讀者在地震後決定不離婚了,現在還在一起,兒子已經上大學。或許 10 年前你並沒親身經歷那場災難,但大多數人都在那一刻擔心過某一個人,打過很多個電話,捐了自己的生活費或工資,流過很多眼淚。在生死面前,人往往變得更脆弱,也更強大。但我永遠不會問一個人「災難讓你學會了什麼?」
  • 作家李鳴生七入汶川地震災區採訪 多次躲過死神
    4月20日,雅安7.0地震,讓民眾再陷山河破碎、生死離別重大災難的悲痛之中。  記者注意到,作家李鳴生這幾天在微博上對雅安地震不斷發聲不斷呼籲,高度關注地震。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或許就是「地震後遺症」吧。還有,我是作家、軍人,四川還是我的故鄉。  七入災區採訪 多次躲過死神  「汶川大地震給我最強烈的震撼是:地震太殘酷了!
  • 北川被埋財產將專門研究處理 居民暫不能挖掘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該縣縣委書記宋明表示,因城內防疫及堰塞湖險情未排除,居民暫不能入城挖掘   地震後,不少災民的現金、存摺及貴重物品被埋廢墟,目前在北川等地尚有部分未能挖出來。
  • 貓咪被埋地震廢墟中102小時 救援隊努力一整夜將其救出
    土耳其地震四天之後,救援人員在伊茲密爾的一處廢墟中發現一隻活著的貓咪。視頻中,三名帶著安全帽的救援隊員在瓦礫中努力營救小貓,他們用杆子和繩索將貓咪從廢墟中拉出來,然後用減輕痛苦的方式包裹住它。經過一整夜的努力,這隻被困了102個小時的貓咪終於獲救了。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不要在地震來時才明白它們的好
    時光網訊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左右地震,截至6月18日16時,宜賓地震已致13人死亡,199人受傷。地震發生後,消防戰士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截至6月18日12時40分,四川消防共營救被困群眾20人,疏散群眾731人。
  • 北川中學千餘學生等父母認領 半數人可能成孤兒
    何君利:想得最多的是學業怎麼辦  記者了解到,在這次地震中,北川中學已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遇難了。「我會堅強地活下去,我爸媽在的時候都要我好好學習,我不能違背他們的願望。」一直無法聯繫到家中任何親人的高三學生陳敏告訴記者,現在看到全國人民都在幫助災區,她感覺到了溫暖,同時她也被身邊的很多人所感動著。她對記者稱,在地震中,她們的歷史老師唐永華的妻子也失蹤了,但他卻一直陪伴著所有的同學,「我們所有人都很痛,但所有學生看到像唐老師這樣忍痛付出時,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了。」  北川中學高三9班的女生何君利在所有師生中,是最堅強的一人。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實錄(組圖)
    當救援人員將孩子抱出來才發現,孩子臉上的血是母親手腕靜脈血管裡流出來的,血流滴的方向正對著孩子的嘴……  悲慟映秀鎮  地震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汶川這個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的小縣城,而地震之後,這個曾經迷人的地方變成了全中國人民的痛心之所,所有人的悲痛與感動都從這裡蔓延到各個地震災區,都江堰、北川、青川、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