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學千餘學生等父母認領 半數人可能成孤兒

2021-01-10 央視網

  何君利:想得最多的是學業怎麼辦

  記者了解到,在這次地震中,北川中學已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遇難了。「我會堅強地活下去,我爸媽在的時候都要我好好學習,我不能違背他們的願望。」高三2班女生蔡免鳳哭著對記者說,她現在全家只剩下70多歲的奶奶了,而奶奶的雙腿也被壓斷了,現在每每看到電視和報紙上關於災情的報導,她都會禁不住傷心地哭起來,所以現在她只一心一意看書了。

  「其實,我們能活下來,已經很幸福了!」一直無法聯繫到家中任何親人的高三學生陳敏告訴記者,現在看到全國人民都在幫助災區,她感覺到了溫暖,同時她也被身邊的很多人所感動著。她對記者稱,在地震中,她們的歷史老師唐永華的妻子也失蹤了,但他卻一直陪伴著所有的同學,「我們所有人都很痛,但所有學生看到像唐老師這樣忍痛付出時,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了。」

  北川中學高三9班的女生何君利在所有師生中,是最堅強的一人。她的爸媽都是在北川縣的老城區做鐘錶生意的,地震後,她的家人全部被埋在了廢墟中,而她在四川卻連一個親人都沒有。

  「我現在每天想得最多的是學業怎麼辦,更不知以後在哪學習。」何君利對記者說,「還有就是想,我以後還會跟誰在一起生活。」她告訴記者,其實從發生地震那天起,她就知道父母及爺爺奶奶都不在了,「我爸爸每天都會打我電話的,他們很愛很愛我,他們走了,如果有家庭願意要我,會愛我,我一輩子也會去愛他們的。」

  可能有一半以上學生成為孤兒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擔心自己的家人同時,更擔心自己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在現場,很多學生都互相在各自的衣服上簽名留念。「這次我們很多人都失去了親人,也失去了我們的學校,以後可能不能再在一起了,就算是留下紀念吧。」該校高二男生王樹華對記者如是說。

  據該安置點的一姓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天下午開始他們便對所有學生進行尋親活動,但現在很多學生的家長和親人都無法聯繫上。「從前天到現在,只有150多名學生被領走,而送來的學生卻還在不斷增加。」昨天下午4時,吳先生對記者說,目前這兩處安置點還有超過1200名學生在等待親人的到來,「而可能最終成為孤兒的學生有一半以上」。(王華平)

責編:李丹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這些孩子急找生父母,逾期未認領將成孤兒!
    下面要說的事情,挺急的,關於被遺棄嬰兒(兒童)找生父母。話不多說,熟悉遺棄地點的市民趕緊來看看,能否提供線索! 請上述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自公告之日(2017年8月5日)起60天內,到諸暨市民政局行政審批服務科(市公共服務中心3樓南313)和諸暨市社會福利院(陶朱街道西二環路28號)認領,逾期未認領的,視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 河南洛陽千餘學生繪製家庭疏散逃生圖
    慧聰消防網訊    威盾杯2014年(第七屆)消防行業品牌盛會現場實錄         筆者從河南省洛陽市消防支隊獲悉,近日該支隊西工大隊宣傳小分隊走進轄區實驗中學,為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消防作業——繪一張家庭疏散逃生圖,提醒廣大師生在家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 重慶廣益中學千餘師生化身「抖音網紅」 齊跳「海草舞」助力中考...
    6月5日晚上,重慶廣益中學文峰校區舉行了「六星少年」頒獎儀式暨初2018級畢業典禮活動。全校千餘師生化身「抖音網紅」為即將奔赴中考的莘莘學子送去祝福。    活動在校啦啦操隊動感活潑的表演中拉開了序幕。在「六星少年」頒獎儀式中,學校對周杰、湯雅雪等六位獲得誠實守信之星、體藝活動之星、熱愛學習之星、愛班愛校之星、文明禮儀之星、團結友愛之星的「六星少年」進行了表彰。
  • 中國千萬個家庭爭相申請認養汶川地震孤兒
    33歲的陝西省興平市興化中學教師張保壽及妻子幾天前同6歲的兒子商量,希望從災區領養一名失去雙親的2歲左右女孩。「兒子聽了滿口答應,每天都追著我問小妹妹什麼時候來。」他說,「我們的父母也都特別支持,還說要幫忙帶孩子。」  不過,四川省民政廳的兩部熱線電話根本就打不進去。「想領養的人太多了。」張保壽著急地說。
  • 汶川地震十年 北川體育重生
    體育大生意第1435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本文作者:黃詩旋體育大生意記者汶川大地震五年後,2013年夏天的傍晚,北川中學新址,兩隊中學小球員正在進行點球大戰。在經過幾輪的踢飛踢偏之後,雙方比分仍然是尷尬的0-0。
  • 樹德實驗中學《熊貓課程》實現學生由「達」到「成」
    中國網1月4日訊(程玉銘)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長期以來以其優異的學生成績和各類榮譽,被家長、學生、以及社會視為優質學校。而對於學校本身而言,在「達」到育人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成」材、教師「成」長、教育理念「成」熟。
  • 孤兒收養,各國越來越嚴
    「如何對待那些失去了親生父母的孤兒是在考驗一個國家和社會的良心,國家首先應該是這些孩子的家長,不過這些孩子最好的選擇當然是一個真正愛他們的家。」在倫敦東區哈克尼地方政府主管兒童福利工作的託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正是由於這一原因,孤兒撫養和收養問題往往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由於美國養父母傳出虐待其收養的俄孤兒事件,俄羅斯近來開始實施禁止美國人收養俄孤兒法案,日本甚至禁止外國人收養。
  • 連線赴北川醫療隊:平均每5分鐘挖出一具屍體
    專題:四川發生7.8級強烈地震    昨日(14日),武漢市161醫院派出的73名醫療隊員已分赴四川青川、北川。    昨(14日)晚8時28分,記者連線剛趕至北川當地中學的一隊人馬,電話中似乎隱約聽到機器開挖聲,王斌醫生向記者描述現場情景:「平均5分鐘從廢墟中抬出一具屍體!」     昨日(14日)上午,161醫療隊抵達四川成都後,緊急採購食品和棉大衣等物資。73人開始整頓清點車上藥品,中午前後兵分兩路,一路奔赴青川,一路前往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
  • 滄州:「黨員爸爸媽媽」結對關愛幫扶孤兒
    今年以來,為切實保障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合法權益,發揮黨組織的保障和引領作用,滄州市民政局創建「快樂成長1+5」關愛服務模式,為此類兒童送去關心關愛。  「1」即選出一批有能力、有愛心的黨員,建立一支「黨員爸爸」「黨員媽媽」志願服務隊伍,認領18周歲以下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結對關愛幫扶,定期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心理等狀況,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和精神支持,經常進行情感交流和參加親子活動,關注兒童的成長變化,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他們感受家庭溫暖和親情關懷。
  • 獨生子女不懂得與人相處 「愛心」可能害了孩子
    (記者秦暉通訊員李宇紅、徐能源)  獨生子女從小在與人交往中「缺課」   近五成大一新生反映跟同學和老師相處感到吃力  現象直擊  鏡頭一:今年開學不到10天,廣州天河區某高校一名大一新生就從學校7樓上縱身跳下,當場死亡。
  • 得知我是被收養的孤兒,親生父母找我那天我一句話將父母驚呆了
    因為在我20歲那年,我得知了我是從孤兒院被收養來的一個孤兒。所以在我的學生時代我也過得要比其他人輕鬆許多,老師也很喜歡我,每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幫助我解答,就這樣我上了一所還算不錯的大學,父母也非常高興,我自然也非常高興,我多年以來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沒有辜負自己這麼多年揮灑的汗水,更重要的是沒有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父母從小對我就是百般疼愛,為的就是讓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度一生,這下我也做到了。
  • 傾訴:父母雙全的我,卻活成了孤兒
    我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到七歲,每天都活得像個小公主。可沒想到一場車禍奪去了父親的生命,母親也悲痛欲絕,精神恍惚。沒過多久,母親就被遠在外地的舅舅接走,舅舅說我姓馮,他管不著我。是李嵐將我帶回奶奶家的。我對農村的一切表現得十分抗拒,更討厭一直在說風涼話的李嵐。她的表情總是帶著一絲兇悍,說出來的話也夾槍帶棒,讓人親近不起來。
  • 女孩天生有一對「藍眼睛」,被父母拋棄淪為孤兒,後來怎麼樣了?
    中國女孩天生擁有一對「藍眼睛」,被父母拋棄淪為孤兒,後來怎麼樣了?人出生以來,就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命運。有的人天生優質優待,而有的人百般拋棄,或許你會感嘆命運的不公,但一切又是那麼無可奈何,仿佛所有都是命中注定,唯有自己的才能改變人生。
  • 為啥美國父母熱衷收養「中國孤兒」?三種原因打臉了,值得反思
    總之肯定是一對外國夫妻,戀愛的抱著自己的「孩子」,可孩子的面孔和父母卻截然不同,父母的面孔更像是「美國人」,而孩子的面孔長相卻更接近「中國人」。美國國務院曾經公布過一組數據:從2009年-2017年,美國家庭一共收養80162名中國兒童,從這些數據報告中不難看出,美國父母這些年的確收養了很多中國孤兒,而其中又以女孩居多。
  • 為什麼美國人熱衷收養中國孤兒,尤其喜歡女孩?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有意思的是,這些收養孤兒的群體裡,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外國家庭,其中以美國最為尤甚。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1年開放外國人來華收養孩子後。29年時間裡,我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領養輸出國。光是在2005年,我國就為17個國家提供了14496名孤兒。而在這14496起收養事件中,有8成以上是美國父母收養的。
  • 海南僑中班主任的父母心:門外是孩子 屋內是學生
    而這背後隱藏的故事,更是讓人溫暖又感動,讓人讀懂了一位愛崗敬業班主任的師者父母心。  門外的小女孩名叫雙雙,今年還不到7歲,是海南華僑中學高二(1)班班主任、數學老師吳蕾的女兒。9日晚,因吳蕾需要輔導班上的學生上自習,同為高中數學老師的丈夫正指導學生進行奧賽衝刺,吳蕾只能把女兒帶到學校,把她放在教室外的課桌上寫作業。  面對照片的走紅,吳蕾感到有些意外。
  • 「另類」,中學老師帶學生看工地師傅工作,網友:值得點讚
    江蘇連雲港,一中學老師晚自習時帶全班學生到教室走廊上,看對面工地師傅們加班加點辛苦工作。據老師介紹,當時室外大概零下3度,帶學生看工人們勞作是想讓學生們體會父母掙錢的不易,引導他們體諒父母、好好學習。這位中學老師別出心裁的教育方式值得點讚!教育先教做人,學習不僅僅只是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懂得如何做人才是教育的關鍵。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們是不會理解的,反倒給孩子增添心理負擔,不到年紀不到閱歷,理解的也只是理論入不了心,更不用提力不從心,倒不如在教學日常上增加孩子們的成就感。
  • 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有青春期親子闖關秘笈嗎?
    56.28%,也就是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投給了最強烈的選項: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也就是說,還有4年的時間,小小常就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且公然開始挑戰我甚至可能也會反感甚至痛恨我了
  • 北川七一職中與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中高職銜接教材開發
    2021年1月13日,綿陽市汽車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黃峰老師帶領學院新能源專業教師到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新能源研究中心開展中高職銜接新能源汽車維護保養教材開發。第二大模塊是《設備儀器的規範使用》,要會用汽修的設備,還有規範化使用,比如萬用表、汽車舉升機等,讓中職學生在校能完成這些簡單的、基本的規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