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第二炮兵工程部隊官兵北川廢墟挖「金」記 2008年05月21日 22: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金」記 作者 王永孝 大地震過後,廢墟瓦礫不僅掩埋了部分人民群眾的生命,還掩埋了大批國家財產和重要資料。
-
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21小時生死營救
中新社成都五月十六日電 題:二十一小時生死營救 ——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北川地震災區廢墟挖人目擊記 作者 陸建江 王永孝 「救命——救命——」 五月十四日晚二十三時四十 分,筆者跟隨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隊剛剛到達地震重災區——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就在一片房屋倒塌的廢墟裡,聽到一聲聲女人微弱的呼救聲
-
北川被埋財產將專門研究處理 居民暫不能挖掘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該縣縣委書記宋明表示,因城內防疫及堰塞湖險情未排除,居民暫不能入城挖掘 地震後,不少災民的現金、存摺及貴重物品被埋廢墟,目前在北川等地尚有部分未能挖出來。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絕學傳薪︱吳元豐談滿語、滿文檔案與清史研究(上)
長期從事清代滿文檔案的整理、編目、翻譯和研究工作,主持編譯出版《清代西遷新疆察哈爾蒙古滿文檔案譯編》《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彙編》《清代邊疆滿文檔案目錄》等二十餘部檔案史料和目錄,同時致力於滿文歷史文獻、清代邊疆史地、民族史及中琉關係史研究。
-
青島國棉老檔案收進抗戰紀念館(組圖)
值得一提的是,紀念館專家從檔案中又發現了珍貴的證據——日本第一次侵佔青島時的證據。現場 館長親自接受檔案捐贈 「今年世界博物館日的主題就是讓展品連通觀眾,讓觀眾通過展品來真實地了解歷史。,這個線索的發現無疑非常重要。
-
甘肅天水修路挖毀古墓,媒體:絕不能讓歷史文物損毀在推土機下
原標題:絕不能讓歷史文物損毀在推土機下近日,甘肅省天水市一施工工地疑似挖毀唐代古墓一事引發公眾關注。目前,甘肅省公安廳和甘肅省文物局已將該案件列為省級重點督辦案件,將督促天水市依法辦案、依法處理。古墓旁邊堆砌的幾塊墓磚。 魏建軍 攝古墓旁邊堆砌的幾塊墓磚。
-
在寒區野外宿營,官兵如何睡個暖和覺?
東北某冬訓場,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官兵結束了一天的軍事訓練,即將展開宿營。連長王伯巖帶著幾名骨幹在雪地裡勘察地形,選擇宿營地。「前面有一處山谷,而且是背風面,易於隱蔽和避風,可以作為宿營地點。」中士李超提議道,其他人也表示認同。很快,連長王伯巖敲定了這處宿營選址,並命令部隊準備搭建野營帳篷。
-
羌家人殺年豬趕刨湯,這是北川千百年的歷史記憶
羌家人殺年豬趕刨湯,這是北川千百年的歷史記憶在北川羌族地區,羌歷年之後就開始殺年豬了。這個周末,鴻兒和幾個小夥伴也去了朋友家趕刨湯。第一個出場的是「喬治」,沒有鬼哭狼嚎,特別聽話,慢悠悠的,也不知道它曉不曉得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殺豬的過程太血腥太殘忍,就沒拍照。
-
《明日方舟》豆苗幹員檔案 四星先鋒豆苗滿信賴資料一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日方舟》豆苗幹員檔案 四星先鋒豆苗滿信賴資料一覽 明日方舟豆苗資料講了什麼?豆苗是明日方舟在1月5日更新後實裝的四星先鋒幹員,那麼這名高臺先鋒有著什麼樣的故事,為什麼她的技能設定是養殖磐蟹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找回近千份境外檔案 寧波這所高校的歷史系厲害了
不但如此,隨著歷史學科中小學師資培訓工作逐步推進,前來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歷史文化類教師的地域範圍也越來越廣, 已經遍及全省各地,成為知名的師資培訓品牌。「小學教師傳統文化素養提升班」中的《陽明心學及其當代價值》一課,重點闡述了「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等王陽明心學理論,對參與培訓的教師們進一步了解王陽明的個人經歷及思想,利用王陽明心學指導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深受學員們的歡迎。
-
為什麼貓總是不掩埋便便?
掩埋糞便的野貓這樣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要避免可能的掠食者知道它們的存在;另一個則是表明它們沒有挑戰更強大的貓的傾向,因為那些更強勢的貓很少掩埋糞便,並且經常在草叢小便以留下氣味標記領地。在野外,爭奪領地的優勢貓科動物(包括美洲虎、豹子、獅子和老虎等)不會掩埋糞便,任其氣味散發出去,以宣示這是它的「領地」。家養的貓可能選擇不掩埋大便,以讓其他貓(或它們的主人)知道「我在這裡」。
-
檔案不再神秘,網友走進順德檔案館新館
活動吸引眾多對順德歷史和檔案感興趣的網友前來參加,曾經捐贈過檔案的退休老幹部、土生土長的老順德人、「初來乍到」的新順德人、慕名而來的教師……他們組成一支20多人的採風體驗,帶著眾多網友的期待,通過參觀印章牆、順德人文歷史展覽、抗疫主題展館、順德地情展廳、史志室、檔案整理加工流程,體驗個人和圖片檔案查詢,體驗檔案整理,作為當事人口述歷史,結合座談,充分了解檔案館的運作和功能以及對外的服務,充分感受順德檔案館的魅力
-
北川白山羊為何質高價不高?
北川白山羊為何質高價不高? 在北川,白山羊養殖的規模正在擴大,然而,北川白山羊也面臨著質高價不高的困擾。1月11日,為了解其中原因,記者來到北川進行調查。
-
臺灣臺南擬將就地掩埋兩年抹香鯨製成標本(圖)
當時抹香鯨已死,由於體積龐大極難拖離,臺南縣政府決議挖深五米巨坑就地掩埋。 掩埋兩年後,相關單位近日開挖,出土的抹香鯨骸骨約二十噸重。 負責承制鯨骨的葉玉成說,依美國鯨魚博物館印製的抹香鯨骸骨組織圖比對,抹香鯨應有十一對肋骨,北門鯨魚肋骨數相同,但有殘缺,此外,頭骨碎裂、顎骨斷折、前肢不齊全、牙齒欠缺、尾鰭骨傷,都增加日後組裝困難度,須全數挖掘後,進行拼湊才能確定。
-
汶川地震十年 北川體育重生
而二娃,卻跪倒在球門前,把頭掩埋進雙臂和草皮之間。一如94年點球點飲恨的巴喬,時間長到全世界都只剩靜默。北川縣城是汶川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不之一。新華社曾報導,縣城共2.2萬人,1.3萬人遇難。北川曲山小學2003級畢業生阿佔則用另外一個故事印證了當時的受災情況:「地震一個月後我爸整理通訊錄名單,把手機裡面地震遇難者的號碼刪除。刪完之後,一半人沒了。」
-
山西方山北川河村民賣耕地挖砂 現已滿目瘡痍
賣地成風的武回莊 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 北川河方山段早先寬闊的河床上,目前只留下了瘦瘦的一條細流。 5月16日,記者沿209國道離石至方山段一路走來,走不遠就可以見到路旁的北川河河道、河灘以及與北川河相鄰的耕地裡, 大大小小的砂場密密麻麻,場面觸目驚心。
-
北川:歡慶羌歷新年 共品羌山美食 一起過有羌調的生活
羌族美食評選活動四川新聞網綿陽10月27日訊(代李 記者 楊全春)為宣傳展示北川悠久歷史的羌族飲食文化,提高北川地方特色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北川創天府旅遊名縣,加快北川旅遊和餐飲業持續健康發展10月27日,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辦2019年「第一屆羌博會」品牌特色產品、羌族名小吃展示展銷活動暨羌族美食評選活動,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遊玩,大家一起慶羌歷新年,過有羌調的生活。
-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戰的歷史畫面曝光
全體官兵怒吼:「誓與四行倉庫共存亡!」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士聚集在蘇州河南岸,隔岸觀看了這場戰鬥。當時,供職於美國赫斯特新聞社的中國著名攝影記者王小亭,記錄下了激烈的戰爭場景。△中國攝影記者王小亭英勇奮戰的中國官兵贏得了世界的尊敬,觀戰的人們都關注著這些戰士們的命運。
-
外交部1961—1965年檔案向國內外開放
或者是兩個都承認呢,你法國人民能不能這樣幹? 臺灣問題成為了中法建交談判的重要問題,從檔案目錄上來看,法國前總理蓬皮杜與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關於中法建交問題,經過了多次的談判。 在檔案解密的過程中,為了使外交檔案得到最大程度的開放,方便讀者利用,學者研究,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還想了一些辦法。 郭崇立:過去比如說這些文件,中間有一段或者有一兩行,甚至有那么半行字,一句話不能開放,那麼這份,因為你這份文件這兩行或者一句話話不能開放,整個文件在過去都是要刪掉,就是不能開放,這樣的話開放的,就是對研究大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