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志上將: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曾任第二炮兵司令員
2019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上,火箭軍一經亮相就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視,特別是第四代戰略飛彈東風41戰略飛彈,第一次在國慶閱兵露出真容,無不令國人振奮。振奮之餘,我們不應該忘記一位老人:向守志上將。向守志上將是火箭軍前身第二炮兵的第一任司令員,可以說是第二炮兵的創始人之一。
1917年11月,向守志出生於四川宣漢縣。在向守志的童年,四川各路軍閥連年混戰。據悉,四川軍閥派系極多,從1912年的「省門之亂」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大小戰爭竟然達到了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29次之多。可想而知,四川軍閥混戰達到了什麼地步。因而,有志之士都在為四川尋求出路。
1933年,時年16歲的向守志參加宣漢縣雙河場區少年先鋒隊。次年,向守志參加紅軍,成為了紅9軍76團2營4連一名普通的戰士。此後,向守志過五關斬六將,走完了艱苦卓絕的萬裡長徵。1936年,向守志進入紅軍步兵學校學習深造。
抗日戰爭時期,向守志已經是一位成熟的基層指揮員。僅1938年3月份,向守志就組織了神頭嶺伏擊戰(筆按:斃傷俘日軍1500餘人)和響堂鋪伏擊戰(筆按:殲日軍400餘人),共計殲滅日軍近2000人,而日軍一個聯隊也就3000多人。由此可見,向守志戰鬥力之強悍。抗戰勝利前夕,向守志已經是太行軍區1支隊副支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向守志跟隨中原野戰軍南徵北戰,從巍巍太行一直打到大西南。1949年,向守志已經是第二野戰軍第15軍44師師長兼政委。抗美援朝中,向守志擔任志願軍15軍軍長。1955年開國授銜,向守志被授予少將軍銜。
向守志對我軍二炮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959年,向守志出任西安第二炮兵技術學院(筆按:火箭軍工程大學前身)院長。此後多年,向守志完成了學院建設和第一代飛彈的科研攻關任務。1966年7月1日,第二炮兵(筆按:火箭軍前身)正式成立,向守志出任第二炮兵司令員。
1982年,向守志出任南京軍區司令員。1984年12月初,向守志抽調第1軍奔赴南疆參加兩山輪戰,培養了一大批擁有實戰經驗的高級將領。1987年,向守志當選為中顧委委員。1988年9月恢復軍銜制,向守志被授予上將軍銜。1990年,向守志卸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
向守志離休後,熱心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上世紀90年代,南京市慈善總會成立之初,向守志率先向慈善總會捐獻1000元,用作創辦基金。不僅如此,向守志上將書法端正昂揚、正氣凜然,書法造詣極高,字裡行間透露出儒將風範。2017年9月,向守志逝世,享年100歲,走完了風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