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款三面翼戰機比殲15早13年,24年前已是世界一流,潛力巨大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我國海軍航空兵的殲-15艦載戰鬥機在各大媒體的頻頻報導中,充分展示出自己三翼面氣動布局的獨特風採。

所謂三翼面布局,就是在戰鬥機正常布局機翼和平尾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對前翼(鴨翼),通過前翼產生的升力來放寬靜穩定性,降低戰鬥機配平阻力,並通過前翼脫體渦來提高戰鬥機大迎角機動性。當然在對於-15戰鬥機上,前翼在增加低速進近時的著艦升力和降低著艦速度方面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許多人以為殲-15就是是我國製造的第一種三翼面戰鬥機,但其實不然,早在殲-15首飛前13年,就有一種基於殲-8II的三翼面戰鬥機飛上了藍天,該機就是殲-8II ACT主動控制技術驗證機。

沈飛科研人員很早就敏銳地注意到了電傳飛控技術的光明未來,早在1982年就啟動了殲-8 ACT主動控制技術驗證機項目,探索縱軸電傳飛控系統。經過對模擬式和數字式兩種電傳飛控成功進行飛行測試後,殲-8 ACT驗證機初步實現了控制增穩、過載限制、失速告警、自動配平及放寬靜穩定性等電傳飛控關鍵功能。

隨後在1990年,科研人員又再接再厲在兩側進氣的殲-8II上開始了更先進的三軸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的研究,該機就成為了殲-8II ACT技術驗證機。與殲-8 ACT的縱軸電傳飛控相比,殲-8II ACT在縱軸、滾轉軸和偏航軸上都採用了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控制,徹底取消了機械備份,其設計理念在當時來說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進一步將升力中心前移來放寬靜穩定性,挖掘出殲-8II的機動性潛力,殲-8II ACT在進氣口兩側增加了一對小尺寸鴨翼,形成標準的三翼面氣動布局。殲-8II ACT在1996年12月首飛後,在隨後的試飛中表現出了接近第三代戰鬥機水平的機動性,並實現直接力控制這一先進功能,可做不改變姿態的垂直和側向平移飛行。

殲-8II ACT的研製成功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全自主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飛控的先進性使其成為殲-10飛控系統的備份,並未國產戰鬥機的飛控數位化打下堅實基礎。該機的三翼面氣動布局也為沈飛提出的「雪鴞」三翼面隱身戰鬥機方案打下了基礎,雖然後者惜敗給殲-20,但也能看出沈飛對自己在三翼面布局造詣上的自信。

相關焦點

  • 中國:殲20早列裝我空軍,印度發愁隱身戰機何時準備,賣給誰
    當前,全球軍事權力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隨著俄羅斯即將裝備大規模生產的蘇-57隱形戰鬥機,將在中國、美國、俄羅斯形成「三國」隱形戰鬥機格局,世界上第一架實戰隱形戰鬥機誕生在美軍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上。這架轟炸機在海灣戰爭中展示了它的威力,它獨特的外觀吸引了全球軍事大國的注意,也開創了人類隱形戰鬥機的先例。因此,世界上第一代隱形戰鬥機是美國F-117A「夜鷹」隱形戰鬥轟炸機。這也導致美國軍方壟斷了全球隱形戰鬥機。
  • 最新世界十大戰機排行榜 中國三款戰機上榜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媒體對此尤為熱衷,每年都會出臺最新的世界戰鬥機排名榜。2016年的年初以來,美國網絡媒體和軍事網站發表了多篇2015年至2016年度世界戰鬥機研發情況的文章,對近年來世界戰鬥機生產、發展和研製進行了綜述。其中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還評選出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中國有殲-20,殲16,殲-10C三款戰機榜上有名。
  • 中國版「鴨嘴獸」?殲-20戰機並列雙座版曝光,將成戰鬥轟炸機
    殲-20戰機是中國獨立自主建造隱身戰機,而且作戰實力跟美軍F-22戰機和俄羅斯蘇-57戰機不相上下。何況,殲-20戰機實現中國空軍由空軍大國到空軍強國的重要轉變。殲-20戰機作為重型戰鬥機在改進潛力相當大,正在朝著系列化的空中作戰平臺發展。
  • 港媒:殲20躋身世界最先進噴氣式戰機 可媲美F-22
    原標題:「威龍」對「猛禽」:中國殲-20可全方位媲美F-22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8日發布題為《「威龍」對「猛禽」:中國殲-20與美國F-22比拼》的文章稱,官方綽號「威龍」的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噴氣式戰鬥機,可與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媲美
  • 殲-20誕生日,代表的是盛世中國
    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技術驗證機首飛,加上此前2007年1月11日我國首次動能彈反衛星試驗,2010年1月11日,我國首次中段反導試驗,1月11日就成了眾目期盼的「節日」,儘管都隔10年了,大家還是翹首以盼,轟-20?殲-35?雙座殲-20?哪怕重大部件比如渦扇-15上機?都天黑了,「前方」靜悄悄啊!
  • 捷報,殲20戰機榮獲聯合國專利獎設計金獎,美歐若「抄襲」得付錢
    全球首款五代機F-22戰機 從1992年6月27日俄羅斯將第一批蘇-27戰機交付中國,到1995年俄羅斯終於同意中國的要求,特許中國製造以蘇-27為藍本的殲-11戰機開始,中國逐漸走出了一條一邊進口
  • 國產四代機高清組圖,4S指標已達75%,銀色塗裝堪比「殲星艦」
    加上前一段時間,空軍某部兩架殲-20隱形戰機在2019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上,進行了5場精彩的飛行展示,這款戰機已經被更多的國人熟知。殲-20隱形戰機綽號威龍。網上的軍迷喜歡將殲-20稱為黑絲或者殲星艦。殲-20是航空工業成飛的產品,成飛近20年時間裡,先後推出了殲-10A,梟龍,殲-10B和殲-10C戰機。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
  • 印度空軍為何不怕殲-20,卻怕殲-11戰機?與實戰有關係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印度空軍眼裡,中國的戰機隊伍中,對其威脅最大的,既不是五代隱形戰機殲-20,也不是我們的重型多用途殲-16,而是綜合戰力略遜一級的殲-11戰鬥機。至於為什麼印度空軍不害怕中國更先進的殲-20,反倒是害怕殲11戰鬥機,印度一位退役的高級軍官道出了實情。
  • 殲15尾翼現"鯊魚" 系解放軍戰機首次塗動物形象(圖)
    遼寧艦交付才2個月,戴明盟就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實現首次著艦起飛,被稱為中國艦載機首飛第一人。報導中提及殲-15戰機尾翼上的鯊魚圖案系解放軍首次在戰機上塗注動物形象。這不僅給嚴肅緊張的作戰部隊帶來了一絲輕鬆與活潑,也充分展現了中國海軍的自信與開放。
  • 首個殲16旅出現在東部戰區,這是要耗死11區的F-15J啊
    近日,國內幾大軍事論壇同時曝出首款國產三代改進型雙發多用途戰機殲-16,已正式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網友上傳的一組照片顯示,一架擁有空軍正式塗裝的殲-16戰機正在向空軍某場站降落,網友還配文表示,該場站位於安徽省某地。
  • 中國版「鴨嘴獸」!殲-20雙座機設計方案曝光,並列雙座令人意外
    早在2018年珠海航展時,殲-20總師楊偉就表示該機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升力體、邊條翼、鴨翼式」布局,在保證隱身性能的同時還兼顧了超音速機動能力,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潛力最大的空中作戰平臺。
  • 軍媒評殲-10B表演"眼鏡蛇機動": 與30年前普加喬夫展示的意義完全...
    動態圖:2018年11月6日,中國殲-10B矢量推進驗證機首次公開表演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中國國防報11月13日報導)11月6日,珠海航展,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登場。15分鐘的表演,3次「眼鏡蛇機動」動作,令人震撼。「中國,真牛!」嘖嘖的讚嘆聲不絕於耳。其實,早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人維克多爾·普加喬夫(Viktor Pugachyov)已向全世界展示這一過失機動動作,而時隔近30年,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上演相同動作,背後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 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在中國已形成戰力,世界目光轉向東方
    ,世界各國都在提升自己國家的國防力量,不管是加大力度研製新型的武器裝備,還是耗費重金購買武器,很多國家總之就是一個目的,那就是增強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目前出現了很多武器裝備,比如五代機、航母、洲際飛彈、高超音速飛彈等,這些武器裝備都能夠爆發出巨大的殺傷力。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中國的殲20呢?
    在和蘇聯開展的軍備競賽中,美國為了能在空軍實力上佔據優勢,便耗費了巨大的資金來研製F22戰機,在經過一番努力後,美國空軍便擁有了F22這款先進的隱形戰機。 中國的五代機殲20在公開亮相併交付於我國空軍後,就成了世界各國的重點關注對象,殲20的面世,使世界各國意識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愈發強大的國防實力。
  • 美軍再次升級F-35針對中國最強戰機,日本專家發聲:殲20全球最強
    目前最讓中國人驕傲的兩款裝備,除了055大驅,就是殲-20了,我們能在航空工業起步如此之晚,面對西方統一戰線封鎖的情況下,經過艱苦奮鬥,獨立自主研製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五代隱身戰鬥機,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奇蹟。
  • 殲-31進入彈射試驗?二號艦已開工
    如此推算,距離下水還有6個月的003航母,目前的進度很可能已進入施工的最後時間——艦橋就位並且內部大型設備比如發動機等已開始安裝,最後是全艦再塗一遍防鏽底漆。003航母仍具有很大的試驗意義,因為中國雖然完整建造了一艘滑躍式起飛航母,但是對於全通平直甲板+彈射型航母,這仍然是第一次。據稱,在武漢基地的平直模擬甲板也歷經了多次修改,最終成為了003航母的模樣。
  • 美國海軍顏值戰機A-5
    這款飛機假如放到中國,那是無比神跡的存在,50年代研發,1961年裝備戰機就有大口徑雷達,兩側進氣,24年後殲-8II有,還是上下斜板模式外壓式進氣道,殲-10在1998年才有!隨便提一下,該機機頭採用了整體式風擋,我們第一款整體風擋,那是90年代的殲-7E和殲-10戰鬥機,要早一點的話,那是80年代末期的K-8教練機,級別差了一大截。
  • 殲16最新圖曝光:換裝先進雷達或已批量生產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知名軍事論壇上出現了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國產殲-16戰鬥轟炸機,早前出現的1601號原型機相比,這次曝光的1612號殲-16有著不小的改進指出,最明顯的就是殲-16取消了機頭空速管,雷達罩採用淺灰色塗裝,說明其換裝了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而其機身1612的編號以及進氣道0102的編號則說明其已經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有可能已經試裝解放軍航空兵部隊
  • 中國殲7戰鬥機在美國,老鳥教官駕駛充當假想敵,吊打菜鳥飛行員
    他們負責的不只是對對手戰機普通的測評,而是操作這些戰機充當假想敵,讓美國空軍、海軍航空兵等得以依照實際假想敵的技術水準實施裝備提高戰術水平。這支中隊有個別稱——「紅鷹中隊」。該中隊裝備有大量蘇聯和中國的戰鬥機,特別是我們熟悉的米格-21/殲-7。這些飛機是哪裡來的呢?圖片:紅鷹中隊的米格-21F-13和殲-7II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