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圖:2018年11月6日,中國殲-10B矢量推進驗證機首次公開表演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
(中國國防報11月13日報導)11月6日,珠海航展,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登場。15分鐘的表演,3次「眼鏡蛇機動」動作,令人震撼。「中國,真牛!」嘖嘖的讚嘆聲不絕於耳。
其實,早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人維克多爾·普加喬夫(Viktor Pugachyov)已向全世界展示這一過失機動動作,而時隔近30年,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上演相同動作,背後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眼鏡蛇機動」反映出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擁有全新的設計理念和關鍵技術。
首先,飛機能夠在大迎角條件下,通過電傳系統獲得準確的姿態信息,並對機身進行安全可靠的控制和響應;發動機能夠在各種姿態和條件下,實現正常的進氣、排氣。
其次,在完成整個動作時,從矢量發動機噴管、各個氣動舵面、機頭指向,到飛行控制軟硬體乃至火力控制軟硬體都融為一體,飛機實現「飛火推一體控制」(飛行、火力、發動機推力)目標,從而使得飛行員只需關注決定性操作,其他各個控制動作由「飛火推一體控制」系統自主完成。
能夠實現這些技術,得益於發動機技術的進步。發動機被譽為航空工業桂冠上「最閃耀的明珠」。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的漂亮出場,標誌著我國已經實現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在航空領域的重大突破。
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即推力轉向技術。簡單來說,發動機的噴口可以多方向、多緯度轉向。所以,相比普通發動機只能提供單一向前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可以產生各個方向的推力,如垂直推力、左右方向推力等,從而使戰鬥機能夠輕鬆完成短距起降、翻滾、橫滾等高難度動作。
另外,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演示的「眼鏡蛇機動」更具現實意義。從動作技術性上看,整個表演過程「可控性」似乎更好,這意味著戰機在空戰中能夠謀求更多陣位優勢。例如,飛行員能讓機頭保持在某一個方向,隨時選擇有利狀態,快速瞄準,發射飛彈。
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空軍將有更多戰機裝備矢量發動機,那時,也將有更多驚喜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