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7第一個做出眼鏡蛇機動卻沒有實戰價值,殲10B矢量版為何有?

2021-01-10 幾許狼煙

眼鏡蛇機動,最早由前蘇27試飛成功,並於1989年6月巴黎航展上,由前蘇聯著名試飛員普加喬夫首次在世界面前進行了展示,技驚四座、震驚了西方,高高揚起的機頭就像發怒的眼鏡蛇,因為這個動作被媒體稱作眼鏡蛇機動,由於是普加喬夫首次飛出這個動作,這一動作更被稱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當年巴黎航展上蘇27表演眼鏡蛇

一架戰鬥機,想做出眼鏡蛇機動,必須讓飛機瞬間處於倒懸狀態,呈現短暫的機頭在後、機尾在前的畫面,此刻時間猶如靜止,給人的感覺飛機會向後傾倒,會掉下來。眼鏡蛇機動一般用於在格鬥中躲避敵機或飛彈追尾,前機迅速做出這樣一個機動,敵機迅速衝過,前機改出後變為後機,擺脫追蹤的同時,反而佔據了後方有利的發射陣位。然而話雖如此,但在實戰中想發揮眼鏡蛇機動的作用,還是有前提條件的,雖然蘇27戰機最早完成眼鏡蛇機動,但是根據專家的話,它並不具備實戰價值,只有觀賞價值。

著名航空專家傅前哨在本屆珠海航展上指出,蘇27的眼鏡蛇機動無實戰價值,但殲10B矢量版有。為何同樣是眼鏡蛇機動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傅前哨解釋道,關鍵看有沒有矢量發動機。蘇27無矢量發動機,做眼鏡蛇機動時,是不可控的狀態,此時處於過失速狀態,無法控制飛機的姿態,無法使用武器,能做成什麼樣子,靠提前量掌握的如何。

當年巴黎航展上蘇27表演眼鏡蛇

蘇27隻能在改出這個動作後,才重新獲得了飛機的控制權,嚴格上說蘇27的眼鏡蛇機動更應該叫做「眼鏡蛇擺動」,我國的殲10A等戰機同樣能做出眼鏡蛇機動,甚至包括飛行性能好的二代機都能做眼鏡蛇機動,然而雖然能做出來,但和蘇27一樣因沒有矢量發動機,所以都不可控,不具備實戰價值。

但加裝了矢量噴口的殲10B則不一樣,其全程都處於可控狀態,隨時可調整姿勢,即便是抬頭到最大,也不會失去動力,正因為可控這個小小的差別,所以才具有實戰意義,殲10B矢量版的飛行員一邊做出眼鏡蛇機動來擺脫敵機,一方面還可發射飛彈進行攻擊,但沒有矢量發動機的戰鬥機則無法做到。

殲10B矢量版的眼鏡蛇具有實戰價值

另外,蘇27也不是每次都能把眼鏡蛇機動做成功,不是每一個飛行員都擁有試飛員一樣高超的飛行技術,想順利完成眼鏡蛇機動還需讓飛機無外掛,就這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提前量掌握不好甚至會陷入失速出不來,導致主翼失速而產生失速螺旋,那就危險了。

所以,蘇27在空戰載荷下是不敢輕易做類似眼鏡蛇這樣過於劇烈的機動的,沒有矢量發動機還是悠著點好,在瞬息萬變的格鬥環節稍有不慎就會錯失良機,在不可控下成為別人的活靶子,同樣如果把握不好,說不定自己把搞墜毀了,那就鬧笑話了。

殲10B矢量版的眼鏡蛇具有實戰價值

另外就是大迎角問題,蘇27戰鬥機一旦迎角超過30度,飛行性能變得一塌糊塗,極易出現失速並進入尾旋,蘇27可在瞬間條件下進入大迎角,但要保證水平尾翼向上滿偏,俯仰角速度達到70度/秒以上,才能短暫進入超大迎角並返回,該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試飛出來了眼鏡蛇機動,一種瞬態過失速拉起動作。所以蘇27的眼鏡蛇機動進入條件非常苛刻,一般飛行員都做不到,實際上只有科研和觀賞價值,沒有戰術價值。

而有了矢量發動機,飛行員就有了底氣,即便在失速狀態中,三元矢量噴口仍能左右上下偏轉,時刻擁有強勁動力,實際上有了矢量發動機後,飛機也就擺脫了最大迎角的限制,戰機想擁有超機動必須擁有矢量發動機,矢推已成為四代機的標配,歐美三代機可以沒有矢推,但四代機必須要有,否則不能超機動,也就達不到「4S」標準了。

相關焦點

  • 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在實戰中有價值嗎?
    李三萬摘要:戰鬥機的「眼鏡蛇機動」是一種失速機動動作,體現了飛機本身出色的機動性能和飛行員的高超飛行技術,那麼這種在空中表演中令人驚嘆的特技動作在空戰中有價值嗎?圖1:「眼鏡蛇機動」有實戰價值嗎?【百家號獨家報導團】「眼鏡蛇機動」是著名的過失速機動動作,最早是蘇聯著名試飛員維克多爾·普加喬夫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駕駛蘇-27,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這個動作,震驚全場,因為飛機在機動過程中就像暴怒的眼鏡蛇高高昂起的頭而得名,有因為是普加喬夫首創,所以也被稱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
  • 不如蘇30MKI?幾十架殲16邊境秀眼鏡蛇機動,印度沉默了
    這款戰鬥機的性能十分強大,然而有印軍卻認為他們的蘇30MKI更厲害,是不如蘇30MKI?在此番言論發出後,幾十架殲16邊境秀眼鏡蛇機動的舉動,讓印度軍方立刻沉默了。    在殲16進駐西部戰區之前,空軍在這裡部署的戰鬥機型號,主要是殲7G和殲8F,以及部分蘇27戰鬥機和殲11A/B戰鬥機,在這些戰鬥機中,殲7G無疑是性能落後的,這款戰鬥機是在2004年首飛後正式裝備空軍。
  • 中國矢量殲10B飛出「眼鏡蛇機動」和落葉飄
    「誒,一個超機動,氣不氣,誒我又一個超機動你氣不氣。」殲10B在表演中不停地做出眼鏡蛇、極小半徑筋鬥和落葉飄等超機動動作,引發現場一片驚呼。什麼是眼鏡蛇機動?眼鏡蛇機動是前蘇聯飛行員普加喬夫創造的過失速機動動作,1989年巴黎航展首次展示震驚世界。俄羅斯功勳試飛員普加喬夫創造的「眼鏡蛇」機動應該是特技飛行中最出名的一個,哪怕不是軍迷,聽到這個名字也會有印象。
  • 突破極限 什麼飛機能做出眼鏡蛇機動?可遠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眼鏡蛇機動又名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這種機動屬於一種大攻角機動(劃重點)或大迎角機動攻角是指飛機中軸線與飛機飛行速度矢量方向的夾角,是研究彈箭和飛行器空氣動力的重要指標。迎角是指飛機的主翼翼弦與飛機的前進方向的夾角,是飛機機動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 殲16貼身狗鬥首度公開!眼鏡蛇機動狂撒幹擾彈,專家:可壓陣風!
    不難看出的是,該航空旅進行的訓練殲16為最新升級後的殲16,擁有新版「低可視化塗漆」。在測試殲16綜合作戰能力的同時,還對外展示了殲16一系列的高難度動作展示,其中包括在眼鏡蛇機動下投放幹擾彈。這個舉動同時引起軍迷們關注,要知道,在追求超視距空戰的今天,戰機近距格鬥能力似乎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
  • 推力矢量型殲10B究竟在航展做了什麼動作?讓蘇35黯然失色!
    在萬眾關注的飛行表演環節,早上10點多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進行了10多分鐘的飛行表演,立刻震動了整個現場,它以三個非常經典的超機動飛行動作,來體現它使用了渦扇10B推力矢量發動機之後的「加成」,甚至讓後來出場的3架殲-20都有點黯淡了,網友更是直言動作比蘇-35更驚豔。
  • 眼鏡蛇、落葉飄等過失速機動對於五代機和格鬥空戰的意義
    圖註:11月6日在珠海航展上進行「眼鏡蛇」機動表演的殲-10B TVC(攝影:軍網英文/楊盼)瑞典於上世紀50年代設計的Saab-35「龍」式戰鬥機已經能進行類似「眼鏡蛇」的準過失速機動。到上世紀70年代,原聯邦德國的MBB公司率先開始了對飛行包線上過失速區內機動能力、以及此類能力對空戰的作用的研究。
  • 軍媒評殲-10B表演"眼鏡蛇機動": 與30年前普加喬夫展示的意義完全...
    動態圖:2018年11月6日,中國殲-10B矢量推進驗證機首次公開表演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中國國防報11月13日報導)11月6日,珠海航展,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登場。15分鐘的表演,3次「眼鏡蛇機動」動作,令人震撼。「中國,真牛!」嘖嘖的讚嘆聲不絕於耳。其實,早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蘇聯人維克多爾·普加喬夫(Viktor Pugachyov)已向全世界展示這一過失機動動作,而時隔近30年,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上演相同動作,背後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 駕駛殲10B完成眼鏡蛇超機動的飛行員曝光!這個獎,他當之無愧!
    據@中國航空報11月6日消息,在2018珠海國際航展開幕式上駕駛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完成精彩超級機動動作表演的空軍試飛員、空軍某部參謀長、空軍特級飛行員李吉寬,獲得了第13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英雄無畏獎!向他致敬!頒獎典禮現場(圖左為李吉寬)11月6日上午,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了一場引爆現場的表演。
  • 聽首位將殲20飛上藍天的飛行員,講述殲10B眼鏡蛇機動背後的驚險故事
    ,是誰第一個將它飛向藍天的?「眼鏡蛇」的背後驚險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更多中航官方模型。盡在I航空!2018年11月6日,殲10B眼鏡蛇、落葉飄等動作震驚世界。在這巨大的成功背後,同樣有著不為大眾所知的艱苦。
  • 蘇-27的眼鏡蛇動作曾讓西方是大吃一驚,發明者迎來70歲
    普加喬夫是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的創始人,他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駕駛蘇-27首次向外界展示了這一匪夷所思的機動工作,給西方空軍以沉重壓力。普加喬夫全名維克多·格奧爾基耶·普加喬夫,於1948年8月8日出生在蘇聯西南部港口城市塔甘羅格。
  • 俄軍剛發完蘇57宣傳片,美軍F22就表演眼鏡蛇機動、落葉飄
    (蘇-57)強悍的機動性一直是蘇俄制式戰機的特色,這種從蘇-27時代就延續下來的風格到了今天的蘇-57身上依舊能得到體現,蘇-57與自己的前輩戰機們一樣都有著中央升力體氣動布局,此前在航展上已經表演了眼鏡蛇機動這種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可能有人會說,在現代空戰條件下,航電設備才是王道
  • 這老爺子是蘇27代名詞,飛千次眼鏡蛇後帶中國飛行員玩
    本周,俄羅斯著名試飛員、憑藉駕駛蘇-27進行「眼鏡蛇機動」而聲名鵲起的普加喬夫度過了其70大壽,普加喬夫是俄航空界在一段時間內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因此俄官方也對其過生日進行了大力度宣傳。而當年駕駛蘇-27到巴黎的飛行員就是普加喬夫,而且在這場冷戰後第一次的蘇聯先進戰機公開的場合,又展現了 「眼鏡蛇」違反常理的機動動作,產生了極大的廣告效應。時至今日,不夠專業的媒體每在討論到俄羅斯的超機動動作時,總是會端出 「眼鏡蛇」來評論,彷佛 「超機動動作=眼鏡蛇」一般,從這就更可以看出1989年這場表演的震撼性有多大。
  •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引進蘇-27,是不是佔了大便宜?
    以至於當年有個橋段說,作為蘇聯的繼任者,在俄羅斯國內有人批評,認為將先進武器出售給中國,是很危險的事情。為此,俄羅斯軍工企業一位人士回應:如果不賣,現在就有危險。由此反推,在蘇聯解體前期,也是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1989年,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訪問北京,為中蘇冰封30年的破冰之旅。為改善中蘇關係,戈巴契夫做出了重啟中蘇軍事合作的決定。
  • 客機也能做眼鏡蛇動作!德國飛行員的操作嚇壞200名乘客
    客機竟然能在空中做出高難度的機動動作讓人驚奇,但殊不知曾有一架客機做出過更高難度的飛行動作。 (蘇35做眼鏡蛇機動)眾所周知,眼鏡蛇機動是一種高難度的飛行機動,由著名試飛員普加喬夫駕駛蘇27戰機完成。這種機動非常具有觀賞性,蘇27在仰起機頭時姿態宛如呈攻擊狀得眼鏡蛇,故命名為眼鏡蛇機動。時至今日,依然只有少數戰機才能飛出眼鏡蛇機動,足間其難度。
  • 印度空軍為何不怕殲-20,卻怕殲-11戰機?與實戰有關係
    不過有意思的是,在印度空軍眼裡,中國的戰機隊伍中,對其威脅最大的,既不是五代隱形戰機殲-20,也不是我們的重型多用途殲-16,而是綜合戰力略遜一級的殲-11戰鬥機。至於為什麼印度空軍不害怕中國更先進的殲-20,反倒是害怕殲11戰鬥機,印度一位退役的高級軍官道出了實情。
  • 蘇57「AC型」方案曝光!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因此,「雪鴞」的設計思路延續了蘇27和蘇30的特點,更像是俄羅斯五代機蘇57的發展思路:比如兩者都明顯使用了蘇27的氣動布局作為基礎;而且都採用了中心升力體的方式,這可能也與殲11的氣動設計有關,比較熟悉。
  • 「眼鏡蛇王」普加喬夫70大壽!是他引領中國空軍跨入四代機時代
    27殲擊機,多半是因為那刁鑽的「眼鏡蛇機動」,而發明飛出這一奇蹟的正是被稱為「眼鏡蛇王」的俄羅斯功勳試飛員普加喬夫!維克多·普加喬夫,生於1948年8月8日,是俄羅斯王牌飛行員、蘇霍伊飛機設計局副總設計師、俄羅斯功勳試飛員、俄羅斯英雄,於1988年在空中飛出了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圖片:70歲的普加喬夫前段時間在蘇-30MK戰鬥機前留下了自己的盛裝照片,多麼慈祥的老爺爺。
  • 全國僅有3位,中國王牌飛出眼鏡蛇機動,俄空軍用100架戰機換他
    按照國際慣例,在空戰中至少擊落5架以上的戰機才有進入王牌飛行員俱樂部的資格。但隨著和平不斷發展,各國飛行員取得戰果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當代的飛行員就比過去的飛行員差,相反他們憑藉著高超的素養和報效祖國的熱忱建立了不亞於王牌飛行員的功勳。李中華就是我國當代最牛的「王牌飛行員」之一。
  • 殲11戰鬥機為何沒有空中受油管,也從不帶副油箱?看完長知識了
    殲11戰鬥機為何沒有空中受油管,也從不帶副油箱?看完長知識了殲11戰鬥機是現在咱們國家最為知名、服役數量也比較多的一款戰鬥機。我們知道,戰鬥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之中速度快、攻擊性強。而它的的確確是一個"大油桶",為了避免長時間空中滯留帶來的油耗問題,現在很多戰鬥機都有非常先進的空中加油系統或者外掛油箱的配置。但是反觀殲11,似乎從外觀上看完全找不到有什麼外掛油箱的蹤跡,甚至本身它自己也不具備空中加油的紅外功能。其實別看它外表流線輕盈,飛行速度極快,在設計方面其實也是非常的有講究。我們知道殲11戰鬥機其實和蘇27重型戰鬥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