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宣布出海,背後的焦慮是什麼?

2020-12-05 虎嗅APP

共享單車平臺關閉接二連三,場內迄今未見一宗併購案,多個城市不約而同叫停單車投放,摩拜、ofo與其他單車平臺差距越拉越大,場內難見資本繼續關注前兩名以外的平臺……


這些消息,對於共享單車行業除摩拜、ofo之外的所有平臺而言,無疑是危險的信號。


8月9日,小藍單車突然宣布,其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後者將幫助小藍大力拓展海外市場。這一次的規劃極為搶眼,小藍將陸續進駐全球10個國家近30個城市。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在新聞稿和官方任何宣傳中,都沒有透露未來會進駐哪些國家的哪些城市,也沒有公布詳細的出海時間表。


作為距離第一梯隊非常接近的小藍,也曾享受過媒體的聚光燈、用戶的掌聲和投資人的青睞。然而,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小藍的發展情勢未見超越,相對優勢也逐漸減弱。


國內市場逐漸飽和,而在網際網路行業很通行的一個法則:一個市場內只能有前三名活下來,恐怕在共享單車領域會有更殘酷結論。


不過,小藍出海不只是為了不掉隊、跟潮流,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層的原因。


加速出海,這面大旗先要「拉」起來



事實上,小藍正是第一個走出國門的國內共享單車企業。早在今年1月,小藍在拿下高達4億人民幣的融資後,高調宣布進軍美國舊金山和澳大利亞雪梨。當時,小藍決定在舊金山灣區等地投放1萬輛無樁單車,並開始招兵買馬。消息甫出,1月16日,CEO李剛就收到舊金山交通局及舊金山公共工程局負責人的聯名信,信中連續出現了十幾次的高頻詞是:公共路權。


之後幾天,面對舊金山市政府的各種限令和罰款,小藍表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退而求其次為之。大致上就是租用15個私人停車點,一共投放了200輛單車。


由於出海首航的不順,讓小藍暫停了出海的步伐。相反,舊金山的案例卻成為其他單車企業出海的前車之鑑。這些出海的單車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更多的是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合作獲得支持,而不是先斬後奏。


目前統計的結果是:ofo已經進軍新加坡、英國、美國、哈薩克斯坦、泰國、馬來西亞等,正在準備進駐日本;摩拜則已進軍義大利、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主要城市。此外,小白單車、優拜單車和Gobee Bike也紛紛啟動了海外市場的布局。


相比之下,最早出海的小藍卻被落在了後面。


只不過,對於很多關心小藍的用戶以及媒體來說,這次宣布進軍的10個國家,究竟是哪些?何時出海?如何布局?


被迫出海


對於共享單車企業匆忙出海的做法,其實並不難理解。


根據多個城市官方發布的最新資料,發現目前國內共享單車正式管理辦法實施後,已經有多個城市更是嚴令禁止單車企業再投放,而且新平臺已經開始限入。共享單車行業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從拼投放量的時代進入了拼運營的階段,紅利逐漸消失。



不過,對於小藍來說選擇高調宣布出海,不一定是因為擴張規模的野心,也許更多的是焦慮。


眾所周知,小藍在國內的市場處境與摩拜、ofo並不一樣。摩拜和ofo是在一輪又一輪雄厚的資金注入後,基於國內市場規模穩定、企業運營狀況相對較好的情況下,才逐漸開展海外布局。


而小藍是從大力推動免費活動起的家,雖然目前逐步開始收費,但場內所有玩家的盈利情況連外界都

心知肚明。加上已經7個多月沒有新的資本注入,換句話說,現在已經是整個投資界開始降溫,因為大家都明白繼續和前兩名背後的資本硬拼,已經沒有贏面。


糧草未定,這個進軍海外十國的決定,很可能會將自己全面推向內外交困的尷尬境地。實際上,小藍面臨的困境,從諸多媒體的報導中已經呈現出四個徵兆:


其一,市場規模增速緩慢。2017年3月,小藍表示已經投放了15萬輛單車。5個月後,摩拜投放量已達600萬輛、ofo投放量為650萬輛,而根據小藍單車胡宇沸透露,小藍單車的市場投放量為70萬輛。可以說,小藍的市場規模增速,與第一梯隊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


而且,在訂單量和用戶規模上,小藍也缺乏競爭實力。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小藍單車在北京、深圳、廣州、成都、南京、佛山等國內6個城市用戶超1800萬,日訂單量近700萬。反觀摩拜,其在150多個城市,為超過1億用戶提供服務,日訂單量超過2500萬,並且還在保持增長。


其二,研發新車型沒有如期而至。5月中旬,小藍曾對外發布了一款帶有電子顯示屏的新產品,李剛承諾新車會在6月實現量產。如果按照這個承諾的肯定性,其應該是已經向供應鏈下了訂單。然而,8月份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小藍的這款新車還停留在PPT上,並沒有與公眾見面。


其三,融資進展緩慢。小藍的上一次融資,是在今年1月份宣布的獲得4億元人民幣A輪。李剛曾在4月表示,小藍即將公布最新1億美元的B輪融資。如今,小藍的B輪沒來,摩拜的6億美元E輪和ofo的7億美元E輪已經完成。目前,面對這兩家背後近乎巨無霸陣列的資本巨頭,請問哪家資本會繼續在場內跟投?


其四,小藍的免費騎行等活動悄然停止。從2月開始,ofo掀起了紅包大戰,摩拜應戰後推出紅包車,小藍推出免費騎優惠活動。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共享單車用戶享受了很久的無限次免費騎車。不過,從7月開始,小藍的免費騎等優惠活動便已悄然停止。而反觀摩拜和ofo的紅包車還在繼續,而且還陸續上線了其他優惠活動形式。


綜合上述四個變化,可以看出,小藍此時高調「謀劃出海」,或許是急需一個能夠講給投資人聽的故事。只不過,共享單車行業隨著摩拜和ofo兩強地位的穩固和小微玩家的陸續退場,已經讓資本望而生畏。


我們希望看到市場口碑和品質俱佳的小藍能夠儘快產生造血能力,同時獲得新一輪的融資,而未來融資的成敗,或將直接關乎平臺的存亡。


相關焦點

  • 俠客島:「最好騎」的小藍單車倒在了寒冬,但這並不稀奇
    在小藍單車倒閉的消息發酵了一天後,其創始人李剛於昨日晚間在某科技媒體上發來了公開信,並稱未來將由「拜客單車」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的運營。 是的,小藍單車倒下了,沒有挺過這個寒冬,這是繼3Vbike、町町單車、悟空、酷騎後,又一家停擺的共享單車公司。
  • 共享單車品牌小藍單車遭遇危機,其他的小紅小綠小白們都還好嗎?
    據《成都商報》報導,成都地區的小藍單車位於航天科技大廈俠客島共享辦公航天島的辦公室,發現很多天無人上班;此外,3個維修點2個撤走,一個無人上班。與此同時,小藍單車退款難的消息也在持續發酵,原本答應7天內退款,等候半個多月卻遲遲未見款項到帳,而很多用戶購買的199元的半年特權卡也在未告知用戶的用戶的情況下被升級為一年特權卡。一時間,關於小藍單車遭遇財政危機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對此,小藍單車的創始人李剛則回應道:「搞笑的謠言」。
  • 為什麼逆襲的是哈羅單車,而不是酷騎或小藍?
    )北京】12月28日報導(文/西龍)去年,朱嘯虎曾喊出「90天內結束共享單車戰爭」不過很快,他就被打臉了,但顯然他不太在乎這些。對他而言,打不打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倆到底什麼時候合併?盼望著,盼望著,合併的消息沒等來,卻等來了哈羅單車又融資的消息。想必,朱嘯虎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是焦慮的。12月27日,哈羅單車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D2輪融資,由復星領投、GGV紀源資本等跟投。而就在23天前的12月4日,哈羅單車剛剛完成了D1輪3.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威馬汽車、成為資本、富士達等多家機構和產業資本。
  • 共享單車背後問題湧現 「死結」如何解開?
    共享單車背後問題湧現 「死結」如何解開? 原標題:   4月6日,ofo小黃車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這是我國首個針對主要城市共享單車騎行情況做的集中梳理和數據研究。
  • 小藍車、小黃車和小綠車,承德人更喜歡哪個?
    而這個現象的背後,到底是有一群人故意而為之,還是部分承德市民真的素質底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誰都不能否認的是:一場共享單車的「藍綠大戰」正在承德悄然開打。這則公告直接導致了了哈羅共享單車在承德的消失。而在不少網友看來,這場「藍綠單車大戰」,是以一種」眾望所歸的方式開始,卻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方式結束」。而就在大家認為小藍車徹底退出承德市場之後,2018年冬天,哈羅單車發布了一封給「承德人的自白信」,信中明確說:「在春天與您再次相遇」。
  • 「中國自行車第一鎮」旺季冷淡:被共享單車「坑了」,員工只剩老闆...
    ▲天津市王慶坨鎮一家自行車廠辦公室「你現在讓我轉行,我能幹什麼去呢?」鎮上已經有至少幾十家自行車相關企業停工或倒閉了,其餘還在堅持的,也或多或少也都像王勇一樣,為自己的生計焦慮著。在「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王慶坨,從車行員工到小賣部老闆,對共享單車都有著複雜各異的體驗,但對於今年的旺季,王慶坨感受著一致的荒涼。
  • 共享單車都要死了,哈囉哪來的勇氣?
    小藍、優拜、小鳴、酷騎、CCbike、一步、騎唄、哈囉等近70家公司加入,每個月會發生至少兩筆以上的融資,平均每筆上千萬。風口終於起勢,這一年因此命名「共享單車元年」。 彼時的共享單車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生氣,網友甚至發出「共享單車現在最大的困境不是模式資金團隊規模,而沒有顏色可選了」的感慨。
  • 共享單車迎來換車潮:小黃撤離,大黃、小綠、小白登場
    對於出現在大街上越來越多的青桔單車,滴滴內部人士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這批青桔是對以前小藍的置換,滴滴計劃將北京總量為 25 萬輛的小藍單車按照 2:1 比例置換成青桔單車。2018 年 1 月,滴滴宣布接盤命懸一線的小藍單車,當時有觀點認為,滴滴看重的正是小藍單車的投放指標。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在新聞裡,共享單車是「最後的交通工具」,是參與防疫封路的「小幫手」,這一角色的背後也映射出,一個過去幾年裡最大的風口,伴隨巨頭的分別整合逐漸退居二線。漲價止損共享單車2019年最大的變化,毫無疑問是「變貴」。從年初到年尾,用戶先後經歷了起步價上漲、計費規則調整、運營範圍縮小等各種調整。2019年3月,滴滴運營的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在北京引領首輪漲價潮,起步價由每30分鐘1元調整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收費0.5元。4月,摩拜單車、哈囉單車緊跟著也調整了起步價。
  • 「自行車王國」再興:中國共享單車正「騎」向海外
    2015年無樁型網際網路共享單車概念在中國北京數所高校興起,引起資本關注,2016年共享單車的創業團隊紛紛湧現,屢獲資本青睞,而共享單車模式也衝出校園,在中國各大城市普及。根據比達諮詢近期公布的《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以市場佔有率前兩位的ofo共享單車和摩拜單車為例,前者進駐中國33座城市,後者則進駐10座,而截至2016年底,兩者的單車投放量合計130萬輛。「出了地鐵站,用定位系統找附近的單車,掃碼解鎖騎走,到了目的地鎖車停好,騎半小時之內就花1元人民幣。」
  • 《裡約大冒險》中的小藍金剛鸚鵡被宣布野外滅絕
    許多人第一次聽說小藍金剛鸚鵡是因為裡約熱內盧冒險在2011。故事中,小藍金剛鸚鵡布魯斯愛上了珀爾,然後他們生下了一大群孩子,在野外遇到親戚。作為觀眾,我們也開始喜歡這隻美麗的鳥。但是已經很晚了。最近,Cyanopsitta spixii被宣布在野外絕種。
  • 小黃小綠小藍單車大比拼
    連續騎了兩個月的單車了真的提高了我的生活今天咱們來說說這三個不同平臺的單車使用感受最差的就是小藍可能是剛開始期望值太高了小藍是阿里麾下價格是三者中最貴的車座比較軟,適合長距離騎(騎車時長超過20分鐘)使用感受一般的是小綠不好不壞,價格適中鈴聲很好聽
  • 涼涼後的「中國自行車第一鎮」:上千元單車2折出售
    「我收的車都是已經倒掉的那些品牌,大部分都是綠色的酷騎單車;也有藍色的,小藍單車,那個數量比較少;還有些其他牌子的,比如橘紅色的小拜單車。」據張總介紹,這些公司去年突然宣布倒閉,但是造車的款項還未結清;工廠無法追回貨款,只好把車輛賣掉,以此抵回部分貨款,或者作為公司資產被變賣。  去年8月起,當時號稱國內第三大共享單車公司的酷騎單車出現「退押難、發薪難」等問題。
  • 廢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廢品回收每噸賺上百元
    在雲九資本合伙人王京看來,目前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明顯,越來越多的非頭部企業關門、倒閉,摩拜和ofo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困境,現在共享單車正處於最危險的時刻。  共享經濟熱潮持續在減退,宣布退場的玩家接連出現。至於曾經佔據了大街小巷的眾多單車們,瞬間成為了無主的「孤兒」,市民既無法使用,也沒人將它們抬走。
  • 這臺共享單車竟然加了屏幕 真不怕被偷?
    【PConline資訊】日前,小藍單車在北京召開了媒體內部溝通會。在會上,小藍對之前發布的bluegogoPro2進行升級,發布了首款智能中控屏幕的智能共享單車。據悉,小藍單車這次安裝的屏幕為7.9寸,除了常規的導航功能外,還能實時顯示騎行中的速度、距離、時間等數據。
  • 被疫情喚醒的共享單車,2020年能翻身嗎?
    在新聞裡,共享單車是「最後的交通工具」,是參與防疫封路的「小幫手」,這一角色的背後也映射出,一個過去幾年裡最大的風口,伴隨巨頭的分別整合逐漸退居二線。漲價止損共享單車2019年最大的變化,毫無疑問是「變貴」。從年初到年尾,用戶先後經歷了起步價上漲、計費規則調整、運營範圍縮小等各種調整。2019年3月,滴滴運營的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在北京引領首輪漲價潮,起步價由每30分鐘1元調整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收費0.5元。4月,摩拜單車、哈囉單車緊跟著也調整了起步價。
  • 小藍企鵝是如何捕食的?
    並不是,小藍企鵝就出沒於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海岸邊,以及紐西蘭查塔姆群島附近。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平均身高43釐米,僅有帝企鵝的三分之一左右。之所以叫「藍」,則是因其羽毛的顏色。它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海上。這類海鳥的捕食行為一般都鮮為人知。因為,儘管你可以守株待兔等它們上岸了,通過分析糞便來獲知它們吃了什麼,卻很難在茫茫大海上準確追蹤和觀察它們是如何吃到的。
  • 哈羅單車發起「低調」進攻 CEO楊磊:不管背後有誰 用戶最大
    DoNews3月14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3日下午,哈羅單車在ofo和摩拜的「大本營」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宣布搶先進行全國信用免押服務,並將要在2018年加大一線城市共享單車運營力度。 巧的是,當天上午ofo宣布完成新一輪8.13億美元融資。沉寂了一冬的共享單車戰局又有了新開端。
  • 《小綠和小藍》:小藍所後悔的即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
    在背包俠這一篇裡,小藍有了死後可以重新回到死亡前一段時間的超能力。他對小綠說想要做一翻大事業,小綠就毫無怨言地做了站在小藍背後的支持者,小藍每次行俠仗義需要道具,即使小綠其實並不知道小藍都做了什麼,但還是默默準備各種小藍需要的東西。之後小藍也是為了減少小綠的花費而決定參加一些探險極限的節目掙錢,從而開始走上了明星的道路,藉助超能力變得功成名就,卻與小綠越來越遠。
  • 你知道小藍企鵝是如何捕食的嗎?
    小藍企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企鵝,平均身高33釐米,僅有帝企鵝的三分之一左右。之所以叫「藍」,則是因其羽毛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