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迎來換車潮:小黃撤離,大黃、小綠、小白登場

2021-01-08 砍柴網

在可預見的未來,共享單車的新舊交替將不斷加速。對於背靠金主的各色單車來說,未來,不再是融資輪次之爭,體驗和效率將會是企業決勝的命門。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共享單車換車潮正在上演。

最近,微博上陸續有網友曬出車身為黃色、印有 " 美團單車 " 字樣的共享單車,地點多集中在北京、太原等地。

日前,燃財經來到人流量較大的五環外立水橋生活圈,以及四環內的望京 CBD 辦公圈,發現確實有不少黃色美團單車。

在立水橋地鐵站出口,長約 800 米的單車停放區域,數量明顯較多的美團單車、摩拜單車和青桔單車非常顯眼。

北京立水橋站 B 出口處停放的共享單車 圖 / 燃財經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望京,保利廣場前,美團單車和青桔單車更是佔據半壁江山。美團和青桔之外,燃財經觀察到,哈囉單車最近半年也在北京做了不少投放。

北京朝陽區保利國際廣場停放的共享單車 圖 / 燃財經

如今,市面上的共享單車已經大批量換臉,原來 " 小黃 "(ofo)、" 小橙 "(摩拜)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被 " 大黃 "(美團)、" 小綠 "(青桔)、" 小白 "(哈囉)悄然改變。在可預見的未來,共享單車的新舊交替將不斷加速。

燃財經就此分別詢問了美團及滴滴相關負責人,對方均表示:這些新車並非新一輪投放,而是對過去舊車的置換。

這與 3 年前的瘋狂擴張形成強烈反差。

2016 年,資本瘋狂湧入的背景下,以 ofo、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以投放換市場,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 " 攻佔 " 了諸多城市的主要道路。公開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市場湧現了 70 多家共享單車品牌。

此後在經歷資金鍊斷裂、盈利無望、擾亂公共資源等行業陣痛後,市場不再擁擠,如今,能形成穩定市場份額的品牌已不超過 10 家。

新格局之下,新的挑戰也在形成。

一方面,當年蜂擁而入的單車,如今紛紛步入生命周期的終點;另一方面,隨著各地 " 禁投令 " 政策的出臺,市場已從跑馬圈地進入到精細化運營階段。

對於背靠金主的各色單車來說,未來,不再是融資輪次之爭,體驗和效率將會是企業決勝的命門。

一代報廢,二代登場

跑馬圈地年代遺留的眾多後遺症中,自帶侵佔公共資源原罪的單車過剩問題首當其衝。

據北京市交通委數據,2019 年上半年全市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為 160.4 萬次,平均日周轉率僅為 1.1 次 / 輛。而日均活躍車輛只佔報備車輛總量的 16%,周均活躍車輛僅為 30%。

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仍存在嚴重過剩問題,減量將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

8 月 28 日,據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滴滴出行、摩拜單車將按現有報備投放車輛數的 50% 減量,並全部領回由各區集中清理存放的車輛,於 2019 年年底前實施完成。

除了總量 " 瘦身 ",共享單車還在迎來 " 變臉 " 潮。

關於共享單車的報廢年限,北京、上海等地曾出臺規定:要求共享單車運行三年後要更新或者報廢。

這意味著,大多誕生於 2017 年以前的初代單車,正走到報廢階段。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中旬,全國共有共享單車 1600 萬輛,其中,ofo 佔據 65% 市場份額,約為 1000 萬輛,摩拜超 500 萬輛,當時入京不久的小藍單車半月內投放 10 萬輛。後來,入場較晚的哈囉單車限於城市禁令,並未經歷上述瘋狂投放階段,因此不會面臨過重的換車壓力。

沒有自主造血能力的企業,在此次報廢潮中只能成為廢銅爛鐵。

今年年初,大量 ofo 單車出現在垃圾處理廠,ofo 對此的回應是 " 已到報廢年限 ",押金都無法退還的 ofo 復活機會十分渺茫。ofo 之外,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則通過置換來應對這場報廢潮。

對於出現在大街上越來越多的青桔單車,滴滴內部人士告訴燃財經(ID:rancaijing),這批青桔是對以前小藍的置換,滴滴計劃將北京總量為 25 萬輛的小藍單車按照 2:1 比例置換成青桔單車。2018 年 1 月,滴滴宣布接盤命懸一線的小藍單車,當時有觀點認為,滴滴看重的正是小藍單車的投放指標。

滴滴方面稱,置換將分批次進行,首批將回收市面運營的 15 萬輛小藍單車,投放 7.5 萬輛全新青桔單車。不過對於置換重點區域和未來計劃,對方表示不便透露。

摩拜方面也告訴燃財經,將完成第一批從摩拜單車到美團單車的置換工作,但具體數額對方並未透露。

巨頭割據,各有算盤

儘管資本泡沫退出,投放擴張不再是市場主旋律,但共享單車戰役遠未結束。

與上半場單打獨鬥的局面不同,下半場存活的玩家基本形成了以阿里、美團、滴滴為首的巨頭割據局面。

2018 年 4 月,市佔率第二的摩拜以 27 億美元賣身美團,如今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而曾經同為巨頭的 ofo 連解決押金問題都遙遙無期。

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的哈羅單車頻獲阿里投資,並於 2018 年入京,正式登陸城市主戰場。

而接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從 2019 年 5 月開始,在配額未開放的情況下開始 " 曲線投車 ",用 3000 輛青桔置換此前 1 萬輛廢舊小藍。

對於巨頭割據的局面,共享出行研究院劉遠舉告訴燃財經,現在繼續進入這個領域的,都是有辦法從其他渠道獲益的玩家,單打獨鬥已經玩不下去。" 共享單車屬於重資產,短期內難以通過租金實現盈利,沒有背靠大樹肯定活不下去,因為不可能一直有人給它輸血。" 劉遠舉說。

與此前任何用資本壘起的風口行業一樣,如今,共享單車行業也淪為巨頭們的對決戰場。

而從下半場格局來看,入場的巨頭都是能讓單車業務嵌入自身生態、產生規模協同效應的玩家。

劉遠舉舉例,對於滴滴來說,在出行這個大體系中,哪怕單車只補充了最後 500-1000 米的缺口,但對於滴滴完成出行閉環也是非常有益的。

而對於阿里,哈囉單車的重要入口是支付寶,能給支付寶帶來流量、用戶活躍度,同時也可以用支付寶做免押,為芝麻信用增加應用場景。

" 他們都有個相似點,就是能利用單車項目帶來營收之外的益處。美團有各種線下店鋪和消費場景,阿里線下也有盒馬、線上有支付寶,相比之下,網約車巨頭滴滴和共享單車的聯繫就更緊密了。" 劉遠舉表示。

對於美團近期啟動的大規模新車置換行為,經歷過摩拜 " 賣身 " 風波的範科告訴燃財經,這體現了美團對單車業務的信心," 共享單車可以打通美團點評上找餐館、看位置、騎單車 / 打車,這一連串的用戶行為。"

範科認為,美團在打車業務上從自己做打車到改變思路做打車聚合平臺是明智的做法," 因為用戶來美團/點評先是考慮找吃喝玩樂,這應該是美團的立足點和主場,然後順勢通過共享單車和打車聚合平臺把 『怎麼到那去』 這個問題解決了,既是延伸,也提升了用戶體驗。而把端內用戶整合到美團 App,也能增加 DAU。"

儘管將共享單車納入麾下的巨頭各有算盤,但相同的是,賺錢均已被擺上了日程表。

公開信息顯示,從今年 3 月開始,包括摩拜、小藍、哈囉在內的單車都經歷了一波漲價潮。

3 月 21 日,小藍單車宣布在北京起步價從每 30 分鐘 1 元上漲為每 15 分鐘 1 元,超出時長後每 15 分鐘收費 0.5 元,即騎行 1 小時需要 2.5 元;

4 月 8 日,摩拜單車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實行新計費規則,騎行 15 分鐘收費 1 元,超過 15 分鐘,每 15 分鐘收費 0.5 元,即騎行 1 小時需要 2.5 元;

4 月 9 日,哈囉出行宣布,將從 4 月 15 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 15 分鐘 1 元,也就是說,騎行 1 小時需要花費 4 元,是原來的 2 倍;5 月 25 日,杭州範圍內的哈囉單車收費也從原來的 30 分鐘 1 元調整為 15 分鐘 1 元。

儘管價格會影響用戶使用頻率,但巨頭們還是不約而同選擇了漲價。

可以觀察到的是,不同品牌間價格差別不大,在此情況下,騎行次數將成為各方拉開營收差距的突破口。

對此,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曾向央廣網算了一筆帳:" 騎行一次 1.5 元,一天周轉 4 次,一天的收入是 6 元,一個月就是 180 元,半年的騎行收入就能覆蓋單車成本。"

而業內幾乎沒有品牌能觸達這一標準。北京市交通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共享單車平均周轉量為 1.1 次 / 輛,其中 ofo 小黃車日周轉率 0.7 次 / 輛,摩拜、哈囉、小藍分別為 1.7 次 / 輛、1.6 次 / 輛和 2.8 次 / 輛。

這意味著,線下運營效率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監管加碼,運營挑戰增加

政府方面的監管同時也在倒逼各品牌提升運營效率。

2019 年 5 月開始,北京市交通委牽頭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整治——累計調度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約 103 萬輛次,回收破損、廢棄車輛 19.5 萬輛,治理重點點位 1.2 萬餘個,停放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而在西城區所有地鐵站口都安裝了 " 藍牙嗅探電子圍欄 " 裝置,可監控 50 米範圍內的共享單車,包括停放數量、是否屬於未備案的違規投放單車以及單車堆積情況等。

從整治結果及嚴苛的舉措,可以觀察到此次政府整治市場秩序的決心。

在此政策環境下,有人選擇退出。截至今年 6 月底,智享出行、潮牌單車、赳赳單車和智享單車等 4 家體量並不大的平臺選擇退出運營或整改。

巨頭們也不好過。2019 年上半年,上海鈞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囉單車)和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青桔單車)因違規投放被行政處罰,承諾分別於 8 月底和 9 月 15 日前整改到位。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哈囉。除了罰款,經北京市交委抽查,在 5000 多輛哈囉單車的抽查樣本中,未備案率高達 98%,也就是大部分為不合規車輛。

這給哈囉的市佔率帶來不小打擊。從數量上看,哈囉單車在北京市場並不佔優勢。2018 年通過置換進入北京的哈囉單車,僅拿到 1.9 萬輛的投放額,車輛主要集中在大興和昌平。

整頓的同時,新規則也在形成。

2018 年年底,北京開始實施共享單車考核方案。考核維度包括實時調度、智能派單、響應速度等體現運營能力的數據。運營能力低下的直接表現是——有人沒車騎、有車沒人騎、違法佔用公共運輸資源等。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關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 2019 年上半年運營管理監督情況的公示》顯示,參與考核的摩拜單車、ofo 單車、小藍單車、便利蜂單車和哈囉單車在綜合考評結果中,摩拜單車兩季度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考核結果直接決定了品牌方未來單車投放量,甚至是入場資格。

以考核配額先行者廈門為例,早在 2018 年,廈門就開始採取基數份額 + 考核份額的方式分配 15 萬輛全年共享單車投放量。根據廈門市公示的 2018 年度共享單車投放份額考核結果,前四名為摩拜、ofo、哈囉單車、赳赳單車,且只給予前三名投放考核配額。

失去投放考核配額的選手也意味著失去未來的比賽資格。

儘管背靠大樹,但眾多跡象表明,下半場的單車運營商們的戰役並不好打。在有限的政策框架下,適應新規則、掌握主動權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務。

單車換代只是起點。

來源:燃財經 周晶晶

相關焦點

  • 蒙自共享電動單車大合集!小黃小綠小藍小橘小青你最pick誰?
    不到一年的時間蒙自的共享電單車隊伍越來越壯大最初只有小黃一家現在蒙自城區裡的共享電單車已經有5家了分別是覓馬出行、達億電單車這是第二家在蒙自投放的共享電單車,最開始的小綠車沒有減震功能被大家吐槽,現在很多小綠車都更新升級,加裝了減震功能,越來越好騎啦。
  • 共享單車迎來「變臉潮」,一代下場二代入場,換了顏色變了心思
    經過一場燒錢大戰,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進入了新舊交替的快車道。以前的共享單車市場,雖然色彩五花八門,但是,仍是以Ofo的小黃車和摩拜的小橙車為主導地位。為了成為行業王者,在資本的湧入下,小黃車和小橙車迅速靠燒錢補貼迅速「佔據」了市場。
  • 「小黃鴨」共享電單車悄悄退出長沙,用戶別忘了退押金
    2019年底進入長沙的「小黃鴨」共享電單車,近期似乎已經悄無聲息地撤離了長沙。在長沙雨花區木蓮路一家房產門店工作的任小姐表示,前些天她在路邊發現了一頂印著小黃鴨標誌的頭盔,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騎過這種車了,隨後任小姐打開微信找到小程序,卻發現地圖上顯示周邊已經沒有車輛,於是任小姐立刻申請退回押金,系統顯示充值金額不可退。「幾塊錢就算了,押金退回來就行。」任小姐說。任小姐身邊也有一些人使用過小黃鴨,經過她的提醒後都申請了退回押金。
  • 小黃小綠小藍單車大比拼
    連續騎了兩個月的單車了真的提高了我的生活今天咱們來說說這三個不同平臺的單車使用感受最差的就是小藍可能是剛開始期望值太高了小藍是阿里麾下價格是三者中最貴的車座比較軟,適合長距離騎(騎車時長超過20分鐘)使用感受一般的是小綠不好不壞,價格適中鈴聲很好聽
  • 共享單車品牌小藍單車遭遇危機,其他的小紅小綠小白們都還好嗎?
    據《成都商報》報導,成都地區的小藍單車位於航天科技大廈俠客島共享辦公航天島的辦公室,發現很多天無人上班;此外,3個維修點2個撤走,一個無人上班。與此同時,小藍單車退款難的消息也在持續發酵,原本答應7天內退款,等候半個多月卻遲遲未見款項到帳,而很多用戶購買的199元的半年特權卡也在未告知用戶的用戶的情況下被升級為一年特權卡。一時間,關於小藍單車遭遇財政危機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對此,小藍單車的創始人李剛則回應道:「搞笑的謠言」。
  • 柳州本土「小綠車」增點提質受市民青睞,是否有必要引進共享單車引...
    近日,外地一家公司違規在柳州多個路段投放「哈囉」共享單車,被柳州執法部門依法查扣(相關報導:柳東再現共享單車!城管:涉事公司未辦手續,已依法暫扣違規佔道車輛)。早在2017年,共享單車曾一度現身柳州,後被迅速清理。時隔3年,隨著柳州城市圈擴大,市區是否有必要引進共享單車,再次引發市民、網友熱議。柳州綠色公共自行車受不少市民歡迎。
  • 致那些與共享單車一起逝去的青春
    提起共享單車,四捨五入與他們的青春相關。  在摩拜故事落幕的第一天,AI藍媒匯願意拋開資本層面的複雜與弔詭,與那些曾與共享單車有過交集的你,聊聊過往的青春歲月。  免押後的摩拜比小黃受歡迎得多,因為它的預約功能太適合上早課的學生了。乃至於後來,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先預約一輛摩拜,站好坑之後就敢繼續睡到離上課還有十五分鐘。
  • 小白單車Baicycle現身北京街頭:顏值搶眼!百度投資?
    摩拜單車、ofo單車已經成為兩大流派,而現在北京等地街頭突然又出現了一批「小白單車」,但身份顯得很神秘,網上也是猜測紛紛。從網上曝光的照片看,這批小白單車品質和顏值相當高,白色的車身配上紅色的車座、黑色的車把/鏈條/輪胎,煞是好看,相信成本不會低。
  • 共享電單車不等於共享單車,小遛黑科技助力停車規範化
    共享單車、電單車應運而生,有效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七部委聯合更是印發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列為綠色產業重點發展。雖然共享單車、電單車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也帶來了"投放過量"和"亂停亂放"兩大問題,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亂停亂放這個問題,小遛共享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一套有效可行的答案。
  • 追蹤|共享助力車禁設踏板 「小黃」還能騎嗎
    自1月5日起,《中共昆明市委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昆明市共享單車運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有關內容進行補充完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開始實行,其中對共享單車和助力車的參數、管理、規範等問題都進行了明確規定。《通知》發布後,運營企業是否開展行動,市民如何看?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和了解。
  • 美團、青桔、哈囉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後的贏家?
    在一輪接著一輪的融資之下,狂熱的資本似乎為共享單車行業描繪出了一個光明的前景。  隨著共享單車的盛況達到頂峰,衰敗也隨之而來。持續不斷的燒錢、入不敷出的微薄收益、瘋狂的搶佔市場而忽略對需求的調研大量投放單車所帶來高昂的運營成本,以及"共享經濟"熱度的逐漸降溫……在這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享單車行業迎來了衰敗潮。  大戰的終局隨之而至。
  • 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分析攻略 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哪個好
    導 讀 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分析攻略,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哪個好!天天酷跑大黃鴨和超級單車對比解析攻略!
  • 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31.3%乘坐公交的深圳人改騎共享單車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陳熊海)3月21日,摩拜單車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2018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預計,到2020年共享單車行業將創造714億元經濟產值;同時,共享單車市場趨於飽和,過度投放已成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只可惜物是人非,龍頭已換!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領域颳起一陣旋風,讓世界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小黃車、摩拜紛紛在海外大肆擴張,只可惜,最終還是敗給了人性!就在小黃車、摩拜單車還沒有涼透之際,滴滴旗下的單車品牌青桔單車拿下了10億美元的A輪融資,看來滴滴這是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共享單車即將再度颳起新一輪旋風,只可惜青桔單車已經沒有了對手!
  • 共享單車死灰復燃?不存在的
    在新聞裡,共享單車是「最後的交通工具」,是參與防疫封路的「小幫手」,這一角色的背後也映射出,一個過去幾年裡最大的風口,伴隨巨頭的分別整合逐漸退居二線。經歷了2019年,「兩輪」戰場回歸理性:各城市「限制投放」,資本急踩剎車,企業開始關注變現;行業形勢也更加明朗:阿里通過螞蟻金服扶持的哈囉單車後來居上;美團吞下摩拜之後邊消化、邊吃下第二大市場份額;滴滴撇下ofo,手握小藍單車和新品牌青桔單車兩張牌,在這一年擠進前三。2020年已經開始,被疫情短暫喚醒的共享單車,能翻身嗎?
  • 共享單車迷途
    青桔單車於今年4月份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融資的金額主要用於共享電單車的擴大投放。截止10月份,青桔以訂單交易指數42.5位居中國共享電單車行業榜首。競爭對手在盈利能力強的共享電單車上加碼入局使哈囉無法像以往一樣安穩,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則是一柄懸頂之劍。早在2017年,交通運輸部門明確提出「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共享電單車」。
  • 「最慘」共享單車創始人?8個月耗光2000萬,女友也選擇棄他而去
    近來,國內共享經濟日漸風大,各種共享方式相繼出現,共享雨傘,自行車和移動電源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其中,可以說小黃自行車最早出現。但是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小黃」的情況,它已被美團收購,並且可以繼續發展。實際上,共享單車的失敗之處在於這不是必需的存在。儘管對社會有利,但它仍在資本的倡導下得到發展。如果資金鍊斷裂,您將遇到麻煩。共享經濟失敗後,投資者自然會受到影響。這包括富二代丁偉。
  • 關於兩隻流浪狗大黃和小白的真實故事
    小z大二那年情況變了,小白來了。它們兩個體型很接近,小白要略微小一點,而且不是很健康,眼睛上長了東西,但是小白和大黃一樣乖。但沒想到說著說著就成真了,大二下半年的末尾,小白生了一窩小狗狗,一眼就能看出來狗爹是大黃。園區的小姐姐和宿管阿姨們都超有成就感,給小白和它的孩子們轉移陣地,小白剛開始把小狗生在了綠化帶裡,後來把窩給它搬到了超市背風的小角落。小z放暑假了,看到表白牆上有小姐姐說小白的孩子們都被好心人領養走了,她也覺得很開心。
  • 共享單車變「共享廣告車」 昆明市民很反感
    近幾年來,更是纏上了城市裡的新生事物——共享單車。車筐、車架、智能鎖,甚至是座墊上,都能見到小廣告的蹤影。白紙、黃膠紙、噴漆,廣告的形式也多種多樣。近日,記者發現昆明多個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發現單車上的小廣告「遍地開花」,共享單車一夜之間成了「共享廣告車」。對此,共享單車的企業表示苦不堪言,哈囉出行昆明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每天百名運維人員見到即刻清理,一天最多能清理上萬輛單車小廣告。
  • 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
    近日,位於成都的共享單車深度用戶小蔡向趣識財經透露:之前出門便能看到共享單車,去哪都方便,可是近期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著實不便。 無獨有偶,有新聞報導,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多區域的共享單車莫名消失,哈囉單車則指出其有1200多輛共享單車被異常移動。 那麼,消失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