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 陳熊海)3月21日,摩拜單車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2018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報告預計,到2020年共享單車行業將創造714億元經濟產值;同時,共享單車市場趨於飽和,過度投放已成為阻礙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
報告指出,共享單車出現前,自行車在我國城市出行中的佔比僅為5.5%,(小汽車佔比29.8%、公交+地鐵佔比31.2%);共享單車出現後,自行車出行佔比翻一番達到11.6%,(小汽車佔比26.6%,公交+地鐵佔比30.7%)為城市綠色出行體系的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在許多城市,共享單車已成為並行於公交巴士、地鐵的三大公共出行方式之一。以深圳為例,深圳地鐵1、4號線運量超出運能40%以上,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在原乘坐地鐵的用戶中有13.3%改為騎行共享單車,相當於降低地鐵日均出行量約69萬人次;在原乘坐公交的用戶中有31.3%改為騎行共享單車。
報告指出,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資本的強勢入局,共享單車行業在2017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作為共享單車元年的2016年,全行業累計投放單車約200萬輛,覆蓋城市33個;到2017年上述兩個指標則大幅增長至2300萬輛、200個城市,漲幅分別達11.5倍和6倍,市場趨於飽和。
從發展速度來看,共享單車行業成長速度遠超其他領域。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摩拜運營300天實現日訂單量突破2000萬,成長速度超網約車、外賣、電子商務等其他網際網路領域。
與此同時,用戶騎行需求大幅增長。全行業累計註冊用戶從2016年的1886.4萬猛增至2017年的2.21億,漲幅達到9.7倍;用戶騎行總距離從2016年的25億公裡增長至2017年的299.47億公裡,漲幅約為10倍。
報告指出,特別是2017年下半年以來,在大量資本的助推下,部分企業為了搶抓共享單車市場機遇,在不考慮短期盈利和城市規劃承受上限的情況下,片面追求投放數量和市場佔有率,造成部分區域單車分布密度過高。目前,國內主要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已趨於飽和,而許多未被投放的三四線城市同樣存在需求,國外市場更是充滿機遇。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將由以量取勝的粗放式競爭模式向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服務型競爭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