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主要出口海產品之大西洋鮭魚、鱒魚及鯖魚

2021-01-20 八鮮過海

挪威管轄的海域共有210萬平方裡,與格陵蘭的面積大致相當,如果加上峽灣和成千上萬的近海島嶼,挪威的海岸線總長度約為5萬公裡。






從人類定居挪威以來,捕魚一直是一項賴以生存的重要活動,挪威的沿海產業包括傳統捕魚、魚類養殖、其他海產品養殖以及魚類加工銷售,這一段時間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挪威主要出口的海產品,包括它們的捕撈季節,生活習性及環境、捕撈方法、養殖、銷售、食用方法和營養價值等。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大西洋鮭魚、鱒魚和鯖魚,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我們。




捕撈季節:

根據魚類保護法確定養殖鮭魚可全年上市

身長可達150cm,體重可達36公斤



生活習性及環境:

大西洋鮭魚是溯河洄遊魚類,也就是說是一種溯河洄遊到淡水中產卵而其它時間在海洋中生活的魚類,鮭魚在秋季產卵,魚卵被埋藏在河床中直至四、五月份孵化。




鮭魚苗在河水中生活二至五年期間經歷一個演變過程,使之逐漸適應海水生活。這個過程一旦完成,幼魚便離開河流遊向大海。大西洋鮭魚為了尋找食物在海洋中進行長途遷徙,生長十分迅速。小鮭魚經過二至四年進入完全成熟期,開始洄遊到其出生的河流中產卵。


今天,捕撈野生大西洋鮭魚大多僅限於運動垂釣,擁有許可證的土地所有者也可以設立圍網進行一定數量的商業捕撈。


養殖:

挪威的大西洋鮭魚(及鱒魚)養殖自從70年代取得技術突破後發展迅速。作為沿海貿易和出口產業,鮭魚養殖對於挪威人的定居地點和國家經濟均產生了巨大影響。近年來。鮭魚養殖業的出口幾乎佔挪威海產品出口總額的40%。


銷售和食用方式:

大西洋鮭魚的銷售形式包括冰鮮、冷凍、魚柳、燻制或醃製、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人工養殖的大西洋鮭魚就營養價值而言是一種優質產品、鮭魚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與D。其水溶性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的含量也相當高。





虹鱒魚(Rainbow trout)




海鱒魚(Seatrout)


捕撈季節是5至9月,養殖鱒魚全年上市

身長:

淡水鱒魚:15-50cm

海水鱒魚:可達90cm

虹鱒魚:可達70cm


生活習性:

鱒魚是鮭魚科中分布廣泛的一種魚類,鱒魚品種相當多。根據生存環境及生活習性,不同鱒魚品種的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人們通常將鱒魚分為海水鱒魚。河水鱒魚(河鱒)、褐鱒與虹鱒。虹鱒於19世紀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引進歐洲。

鱒魚生長迅速,特別適宜養殖。挪威利用海水養殖鱒魚,其體型可達相當尺寸。


捕撈工具:

漁網



銷售和食用方式:

鱒魚的銷售形式包括冰鮮、冷凍、燻制、醃製和半發酵,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人工養殖鱒魚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A/D。其水溶性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含量也非常高。



捕撈季節是4月至11月

身長可達66cm,40cm以上的十分少見。

生活習性及環境:

鯖魚是一種遊動迅速的大西洋洄遊性魚類,夏秋兩季沿挪威海岸大群遷徙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北海和挪威海南部海域。歐洲鯖魚科主要分為三個品種:一種生活在英屬島嶼以西,一種生活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海。最後一種生活在比斯開灣海域。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海捕撈的鯖魚屬西部品種。


挪威每年鯖魚捕獲量在14至16萬噸之間,多數是秋季進入北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大西洋鯖魚。進入成熟期的鯖魚在接近年末的時候離開北海前往愛爾蘭以西和西南方的產卵場,於次年三月產卵。




大規模商業捕撈鯖魚作業在夏季進行,使用的船隻包括近海小型漁船和拖網船以及遠海大型圍網船。

捕撈工具:

圍網、拖網及延繩釣


銷售和食用方式:

鯖魚的銷售形勢包括冰鮮、冷凍、鹽醃、燻制和罐裝,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春季鯖魚的脂肪含量很低(約3%),而秋季捕獲的鯖魚脂肪含量則可高達30%,因此成為大量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鯖魚也含有大量維生素D和B12。

本文所屬八鮮過海,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八鮮過海微信後臺

相關焦點

  • 頂級海鮮亮相中國 鮭魚、挪威北極鱈魚等你認識嗎?
    帝王蟹這個大家一定不陌生,帝王蟹是一種冷水品種,目前主要生活在巴倫支海沿岸及其南部水域。鮭魚說起鮭魚,那可是在挪威具有重要地位。大西洋鮭魚屬溯河洄遊魚類,是一種在淡水中產卵而其它時間生活在海洋的魚類。鮭魚柳可醃製或燻制,而新鮮鮭魚可供生食,特別是可製作生魚片及壽司。與此同時,燻鮭魚可作三明治夾心、沙拉及義大利麵輔料等。就營養價值而言,多吃鮭魚有益於心臟健康和防治循環系統疾病並能夠加強人體免疫機能。
  • 鮐魚、鮁魚、挪威青花魚:如何分辨哪些是網紅鯖魚?
    目前,中國市場上常見的鯖科魚類,主要有三種:鮐魚(學名日本鯖魚)、鮁魚(學名藍點馬鮫)、青花魚(大西洋鯖魚,俗稱挪威青花魚)。所謂鯖魚,是一類中型的中上層海水魚類的統稱,並不是某一種魚的專屬名稱。就如同鮭魚,是一類大型的洄遊性海水魚類的統稱,而不是特指大西洋鮭魚(三文魚)一樣。
  • 鮭魚,鱒魚,三文魚,你能分清嗎?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EPA和DHA,是人體日常所需的兩種脂肪酸,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大腦發育以及保護視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類之所以要吃魚,就是主要補充這兩種脂肪酸,但它的吸收效率與魚肉是否烹熟了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魚肉生吃更不會比做熟了吃更有營養,除非你把它丟進巖漿裡炸,否則僅僅是烹調魚肉,是不會「殺死」其中的營養物質的。
  • 這日本流行很久的挪威鯖魚,現在來到了中國!
    一、鯖魚簡介鯖魚是隸屬於鱸形目鯖科鮐屬的魚類,俗稱青花魚、油胴魚、鮐魚、青佔等。鯖魚體粗壯,呈紡錘形,尾柄結實。分布在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挪威,最北可達鄂霍次克海。
  •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
    同樣是大西洋三文魚,為什麼智利卻比挪威價格低?什麼原因?但在今年差價擴大到了6.88元人民幣(9挪威克朗),約漲了一倍左右。綜合過去的十年價格來看,智利鮭魚的平均價格始終比挪威的低1.5-7.64元人民幣(2-10挪威克朗/0.19-0.94歐元)。個別月份的價差甚至高於7.64元人民幣(10&nbsp挪威克朗/0.94歐元),但這只是少數月份。01為什麼會這樣?
  • 鮭魚家族的名牌之爭:你吃的是真·三文魚嗎?
    雖然一不小心就會被熊吃掉……後來隨著新大陸的發現,歐洲人民溜達到了美洲,在太平洋沿岸發現了幾種和salmon很像的魚類,就用地域對這些魚做了名稱劃分,於是就有了「大西洋鮭魚」和「太平洋鮭魚」之分,後者就是我們熟悉的大麻哈魚。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挪威是當今世界的水產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出口國,盛產大比目魚、鯡魚、鯖魚、帝王蟹、扇貝、海膽等多種名貴海鮮。無論是養殖還是捕撈,挪威在國際水產市場的都有一席之地,在三文魚的進出口貿易上更是有不小的話語權。挪威地形圖在挪威的漁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沒有什麼比把三文魚運到指定地點更重要的了。」
  • 野生阿拉斯加太平洋鮭魚,中國一年進口超5萬噸,能否成為零售市場的...
    自2011年起,中國就已成為美國阿拉斯加地區商品出口的重要目標市場之一,其中海產品所佔的比例遠大於其他品類,足有54%之多。根據國際貿易中心(ITC)的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海產品按總量排名,前四名分別是鰈魚(104,611噸)、真鱈魚(55,406噸)、狹鱈魚(51,647噸)和太平洋鮭魚(50,059噸)。
  • 我大西洋鮭魚不答應
    1970年之前,日本的三文魚只是一種普通的魚,直到三文魚生產大國挪威和日本談判為止,日本人都沒有生吃三文魚的習慣。有本書寫到:「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三文魚魚肉顏色一直保持鮮紅,即使腐壞了也不變,又聞不出異味,要非常非常小心。」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基於SV的群體研究揭示了大西洋鮭魚的進化與適應性
    ,為大西洋鮭魚的基因組進化研究和馴化性狀的遺傳機制解析提供了新見解。基於SV的群體結構分析表明,492份大西洋鮭魚可分為加拿大和挪威兩種類型,與之前基於SNP分析的結果相一致。使用SnpEff去注釋SV的功能,結果表明許多SV位於基因間區和內含子區域,共覆蓋8439個基因,顯著富集在與抗性、物質運輸相關的通路中。
  • 鯖魚之爭(環球走筆)
    冰島漁民紛紛加入捕撈大軍,鯖魚捕撈問題於是變得複雜起來。冰島在2009年捕撈了11.5萬噸鯖魚,2010年則捕撈了13萬噸,該國計劃2011年發放14.6萬噸的鯖魚捕撈許可證。歐盟漁業專員指責冰島的鯖魚配額是「沒有科學或歷史根據的」,「違背了其合作保護東北大西洋重要資源的國際義務」。鯖魚之爭正值冰島加入歐盟的重要時期,但海洋對於冰島的重要性猶如麵包和黃油。
  • 挪威海產局與盒馬合作三文魚進口,包裝將注學名「大西洋鮭」
    8月21日,就在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淡水「虹鱒」是否屬於「三文魚」舉行討論會的同一天,挪威海產局與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企業盒馬鮮生在上海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強化雙方在挪威海產供應與銷售鏈條中的合作。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新鮮的挪威三文魚產品作為雙方合作的主力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時將在包裝上明確標註中文學名「大西洋鮭」。
  • 走進法羅群島,中國最大的三文魚出口國!
    法羅群島是位於冰島和挪威之間的北大西洋中部18個島嶼,主要島嶼有斯特勒姆島、維格夷島、蘇德島等,自1948年以來一直屬於丹麥的專屬自治區(所謂的丹麥鮭魚,就是法羅群島養殖的大西洋鮭魚,丹麥本土沒有大西洋鮭魚養殖
  • 你愛吃的三文魚真的來自挪威嗎?市場上的挪威三文魚如何辨別
    比如你吃的「挪威三文魚」,很多都不是挪威來的!【三文不是一種魚】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音譯,它其實是商品名,而不是魚的名字。咱們常說的「三文魚」,準確的說,特指大西洋鮭魚,又叫挪威三文魚。也就是說,「挪威三文魚」並不是指來自挪威。
  • Nat Commun:大西洋鮭魚的結構變異
    來自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利用全基因組測序在非模式物種中可靠calling SV的方法,並報告了492隻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 L.)15,483個高置信度SVs。這些SVs以高解析度構建群體遺傳結構,包括一個活躍的DNA轉座子,廣泛影響功能特徵,並且與祖先salmonid同源四倍體事件中保留的重複基因重疊。
  • 烚鮭魚配蒔蘿汁(圖)-中新網
    鮭魚又稱鮭魚,在淡水環境下出生,然後到海中長大,所以亦可說是海魚,為常見的海鮮食品之一。鮭魚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一帶,在美洲各大湖區亦不難找到,但產卵季節的鮭魚又會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作引導,洄遊到原先的出生地淡水區域裡進行繁殖。  鮭魚肉呈橙色,屬於紅肉的魚類,但亦有少量野生鮭魚白肉品種。其魚肉含有高質蛋白及奧米加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卻較低。記得多年前在芬蘭工作時,看見當地市場售賣的大部分都是白鮭魚,因為芬蘭灣出生的鮭魚全是白肉鮭魚。
  • 美媒:大西洋鮭魚數量持續減少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導 美媒稱,有國際動物保護組織表示,洄遊北美河流產卵的大西洋鮭魚變得越來越少,說明這種處境危險的魚類前景堪憂。  據美聯社6月18日報導,大西洋鮭魚原本廣泛分布於美國新英格蘭和加拿大沿大西洋地區的河流中。但現在,這兩個地方的許多鮭魚種群要麼面臨危機,要麼已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