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管轄的海域共有210萬平方裡,與格陵蘭的面積大致相當,如果加上峽灣和成千上萬的近海島嶼,挪威的海岸線總長度約為5萬公裡。
從人類定居挪威以來,捕魚一直是一項賴以生存的重要活動,挪威的沿海產業包括傳統捕魚、魚類養殖、其他海產品養殖以及魚類加工銷售,這一段時間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挪威主要出口的海產品,包括它們的捕撈季節,生活習性及環境、捕撈方法、養殖、銷售、食用方法和營養價值等。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大西洋鮭魚、鱒魚和鯖魚,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我們。
捕撈季節:
根據魚類保護法確定養殖鮭魚可全年上市
身長可達150cm,體重可達36公斤
生活習性及環境:
大西洋鮭魚是溯河洄遊魚類,也就是說是一種溯河洄遊到淡水中產卵而其它時間在海洋中生活的魚類,鮭魚在秋季產卵,魚卵被埋藏在河床中直至四、五月份孵化。
鮭魚苗在河水中生活二至五年期間經歷一個演變過程,使之逐漸適應海水生活。這個過程一旦完成,幼魚便離開河流遊向大海。大西洋鮭魚為了尋找食物在海洋中進行長途遷徙,生長十分迅速。小鮭魚經過二至四年進入完全成熟期,開始洄遊到其出生的河流中產卵。
今天,捕撈野生大西洋鮭魚大多僅限於運動垂釣,擁有許可證的土地所有者也可以設立圍網進行一定數量的商業捕撈。
養殖:
挪威的大西洋鮭魚(及鱒魚)養殖自從70年代取得技術突破後發展迅速。作為沿海貿易和出口產業,鮭魚養殖對於挪威人的定居地點和國家經濟均產生了巨大影響。近年來。鮭魚養殖業的出口幾乎佔挪威海產品出口總額的40%。
銷售和食用方式:
大西洋鮭魚的銷售形式包括冰鮮、冷凍、魚柳、燻制或醃製、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人工養殖的大西洋鮭魚就營養價值而言是一種優質產品、鮭魚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與D。其水溶性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的含量也相當高。
虹鱒魚(Rainbow trout)
海鱒魚(Seatrout)
捕撈季節是5至9月,養殖鱒魚全年上市
身長:
淡水鱒魚:15-50cm
海水鱒魚:可達90cm
虹鱒魚:可達70cm
生活習性:
鱒魚是鮭魚科中分布廣泛的一種魚類,鱒魚品種相當多。根據生存環境及生活習性,不同鱒魚品種的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人們通常將鱒魚分為海水鱒魚。河水鱒魚(河鱒)、褐鱒與虹鱒。虹鱒於19世紀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引進歐洲。
鱒魚生長迅速,特別適宜養殖。挪威利用海水養殖鱒魚,其體型可達相當尺寸。
捕撈工具:
漁網
銷售和食用方式:
鱒魚的銷售形式包括冰鮮、冷凍、燻制、醃製和半發酵,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人工養殖鱒魚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A/D。其水溶性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含量也非常高。
捕撈季節是4月至11月
身長可達66cm,40cm以上的十分少見。
生活習性及環境:
鯖魚是一種遊動迅速的大西洋洄遊性魚類,夏秋兩季沿挪威海岸大群遷徙進入斯卡格拉克海峽、北海和挪威海南部海域。歐洲鯖魚科主要分為三個品種:一種生活在英屬島嶼以西,一種生活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海。最後一種生活在比斯開灣海域。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峽和挪威海捕撈的鯖魚屬西部品種。
挪威每年鯖魚捕獲量在14至16萬噸之間,多數是秋季進入北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峽的大西洋鯖魚。進入成熟期的鯖魚在接近年末的時候離開北海前往愛爾蘭以西和西南方的產卵場,於次年三月產卵。
大規模商業捕撈鯖魚作業在夏季進行,使用的船隻包括近海小型漁船和拖網船以及遠海大型圍網船。
捕撈工具:
圍網、拖網及延繩釣
銷售和食用方式:
鯖魚的銷售形勢包括冰鮮、冷凍、鹽醃、燻制和罐裝,烹飪方法包括煎、煮、炸、可供製作各種菜餚。
營養價值:
春季鯖魚的脂肪含量很低(約3%),而秋季捕獲的鯖魚脂肪含量則可高達30%,因此成為大量不飽和脂肪酸的來源,鯖魚也含有大量維生素D和B12。
本文所屬八鮮過海,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八鮮過海微信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