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也算三文魚?我大西洋鮭魚不答應

2021-01-10 網際網路圈秘

三文魚作為最常見的一種生吃魚,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日料興起,逐步走入了大家的視野。然而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三文魚竟然變成了多種食物的統稱,並且國內出臺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使得三文魚的指代更加混亂。

三文魚生食歷史

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日本早年吃三文魚都是熟吃的。1970年之前,日本的三文魚只是一種普通的魚,直到三文魚生產大國挪威和日本談判為止,日本人都沒有生吃三文魚的習慣。有本書寫到:「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三文魚魚肉顏色一直保持鮮紅,即使腐壞了也不變,又聞不出異味,要非常非常小心。」

三文魚

1974年挪威派團訪問日本,推銷的產品中就有大西洋三文魚。隨著日本經濟繁榮,日本人均收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人均約2萬美元,內部消費市場也開始了不斷升級,其中對海鮮的消費需求越發旺盛。而挪威發展了30年的三文魚養殖技術也取得突破,完成了從育苗、飼料到疫苗全鏈條工業化生產。所以日本逐步加大了從挪威進口三文魚數量,從1980年開始進口三文魚,到1995年生食文化出現,挪威三文魚進口量從6千噸逐步提高到2萬5千噸。

傳入國內後三文魚的混雜

隨著中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日本料理傳入中國,三文魚也出現在了國內餐桌之上。但我們所熟知的「三文魚」,不是某一種魚的名稱,而是一類商品的名稱。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三文魚,一般指代鮭屬(Salmon)大西洋鮭(Salmon Salar)和太平洋鮭屬(Oncorhynchus)中的幾種,本質上都歸屬於鮭形目鮭科魚。傳入中國之後,國內東北產的鮭魚也一併混入三文魚。這些魚都是淡水孵化,海洋長大,再回到出生地產卵的洄遊魚類。

三文魚(Salmon)的5個種

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三文魚名下開始進一步混入其它魚類:虹鱒。2018年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青海西寧召開發布會,一直備受業內關注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將虹鱒、鱒魚劃歸到三文魚名下。本就難以分辨的兩類魚肉,都變成了可以標為三文魚混賣的商品。

虹鱒肉和三文魚肉基本無法分辨

而網際網路電商,則是三文魚混賣的大型助推器,青海虹鱒「通過電商渠道,龍羊峽出水到廣州消費者的餐桌,全程不超過24小時,而從國外進口大概需要一周的時間,競爭優勢一下就顯現出來了,既打開了銷路,又創立了品牌」。

相比之下,大西洋三文魚批發價80元/斤,青海虹鱒批發價只有30元/斤,而廣州消費者見到的,則是售價都在100元/斤以上標為三文魚的產品。虹鱒一下躍過了龍門,成了奢侈食品。

混名銷售未必有利

此次國內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將虹鱒混入三文魚未必是好事。進口三文魚供應較小,虹鱒的供應量明顯更加充分,在三文魚並不大的市場需求下,虹鱒價格肯定長期處於低位。標準出臺後二者可以混合售賣,那麼進口三文魚會明顯被拉下價格。長期以往,市面三文魚會被虹鱒替代,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美國虹鱒

國外也有混合銷售的情況,但法律會懲罰。比如美國也有美國虹鱒在市場出售,根據法律規定,虹鱒必須標明是虹鱒(Trout),不能標註為三文魚(Salmon),標註錯誤會被視為欺詐消費者。

很多網友食客表示,隨著國內火鍋、川辣口味興起,日料已經不再是消費首選,而且生食和國內飲食習慣本來就不一樣,既然三文魚有混亂就乾脆不吃了。不少網友這樣批評此事:

@我嘗試不讓自己火起來:行業標準由生產商來定,那考試成績由學生自己定可好?

@我系周潤發:以後不能說自己吃三文魚了,得說我今天吃了大西洋鮭刺身。

@阿飛要長個:團隊標準雖然是社會自願採用的,怕的就是以後有些商家拿著這個標準忽悠消費者。以後吃三文魚一定要自己注意區分。

@削森克的九叔:虹鱒魚答應了,三文魚不答應!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三文魚遭遇身份危機:虹鱒混入後,考慮改稱「海產大西洋鮭」
    虹鱒蹭三文魚被曝光後,正宗三文魚銷量大跌從今年5月份爆發的虹鱒與三文魚之爭,到7月份澎湃新聞曝光虹鱒仍以「三文魚」之名在電商上銷售,隻字不提「虹鱒」且仍推薦生吃,兩次輿論熱潮對國內淡水虹鱒的銷售影響並不大。王金和說,這是因為虹鱒的銷量一直都不高。但受影響最大的是大西洋鮭的價格和銷量。
  • 三文魚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 京東已下架
    三文魚團體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京東已將其下架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張靜 海陽 楊漾 實習生 陳秀慧8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參與制定指虹鱒為三文魚團體標準的上海荷裕冷凍食品有限公司(下稱:荷裕公司)悄然修改產品頁。荷裕公司在京東自營旗艦店中的「冷凍煙燻三文魚」和「冷凍三文魚刺身」產品都已經增加了「虹鱒」標註。
  • 三文魚團體標準起草公司用虹鱒冒充大西洋鮭,京東已顯示下架
    此前荷裕公司該系列商品並未作中文的魚類種名標註,而是標註了拉丁文名稱「Salmo Salar」,而Salmo Salar即大西洋鮭的學名。虹鱒的學名為「Oncorhynchus mykiss」,虹鱒魚和大西洋鮭魚完全就是兩種魚。根據《刑法》,「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將觸犯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 虹鱒被歸類三文魚引爭議 別擔心!今後包裝上將註明魚產地及種名
    虹鱒是否是三文魚惹爭議  資料圖 作者:李嘉有專家指出,目前大西洋鮭才是公眾通常所認為的「三文魚」;對此網友不僅質疑,還擔心三文魚概念擴大化後,一些不法商販更可以理直氣壯地用低價虹鱒冒充大西洋鮭了。爭論焦點虹鱒算不算三文魚?質疑: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曾發文否認虹鱒為三文魚,指出「美國FDA明確說,虹鱒不許叫三文魚。」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也對媒體表示,中國人對三文魚約定俗成的稱呼主要是指大西洋鮭。「現在標準擴大了,但俗稱要大眾接受後才能公布。」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20世紀初期大西洋鮭成為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海水漁業的支柱海產,最初登陸中國市場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鮭。因此,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認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魚一般指挪威三文魚,即大西洋鮭。被冠以「Salmon」稱呼的魚,除了大西洋鮭,還有太平洋鮭(或稱大馬哈魚屬,Oncorhynchus)。這類生存於太平洋的三文魚和大西洋鮭同科不同屬。
  • 鮭魚家族的名牌之爭:你吃的是真·三文魚嗎?
    誤解二:三文魚與寄生蟲上面說到日本人以前不生吃三文魚是因為有寄生蟲,說到三文魚中的寄生蟲,咱們就要縷縷鮭魚家族的親戚們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最初世界人民吃的一直都是大西洋鮭魚,主要產地是挪威。生活在太平洋沿岸的北美人民看到挪威人民出口鮭魚賺的這麼開心,也開始躁動起來,我們也有鮭魚!我們也要賺錢!因為名字中也有salmon,北美人民就把「太平洋鮭魚」也叫做三文魚。挪威人民此刻就不幹了,你也叫三文魚,那怎麼能體現我北大西洋的特別?於是挪威人民就在出口的鮭魚名字前面加上「挪威」二字來體現他們三文魚的正宗。
  • 三文魚遭遇空前身份危機 考慮改稱「海產大西洋鮭」
    三文魚遭遇空前身份危機 考慮改稱「海產大西洋鮭」2018-08-17 15: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新聞網        瀏覽量: 3662 次 我要評論     三文魚正遭遇一場空前的身份危機。當來自淡水的「虹鱒」在國內可以名正言順地躋身「三文魚」之列,來自海洋的「三文魚」不得不尋求新身份,以示不同。
  • "淡水三文魚"天貓在售:隻字不提"虹鱒" 仍推薦生吃
    20世紀初期大西洋鮭成為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海水漁業的支柱海產,最初登陸中國市場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鮭。因此,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認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魚一般指挪威三文魚,即大西洋鮭。被冠以「Salmon」稱呼的魚,除了大西洋鮭,還有太平洋鮭(或稱大馬哈魚屬,Oncorhynchus)。這類生存於太平洋的三文魚和大西洋鮭同科不同屬。
  • 虹鱒和大西洋鮭魚體內可能都存在寄生蟲,但由於海水滲透壓的關係...
    X 虹鱒和大西洋鮭魚體內可能都存在寄生蟲,但由於海水滲透壓的關係,大西洋鮭魚即使被生食,其體內的寄生蟲也不適合在人體內生存,而虹鱒則不然,上述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生食虹鱒風險更大?
  • 進口三文魚從哪來,一起走入三文魚老家
    其實全球三文魚產地有:第一,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大西洋鮭肌肉鮮樣中水分含量為73.62%,粗蛋白含量為19.40%,粗脂肪含量為4.52%,肉質肥嫩,口感爽滑,肥而不膩。第二,芬蘭三文魚主要是養殖的大規格紅肉虹鱒。虹鱒的肉質較硬,筋比較多,吃起來發柴。第三,阿拉斯加鮭魚主要產自美國。
  • 你吃的三文魚是淡水虹鱒?水產裡「強攀親戚」的還不少
    不曾想,這則初衷為宣傳水產養殖高科技的新聞,卻意外開啟了一出跌宕起伏的「連續劇」——先是有網友指出,龍羊峽出產的並非根正苗紅的三文魚,而是虹鱒魚;科普達人很快「接棒」,指出生吃淡水虹鱒有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消費者則陷入震驚與失望中,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加工與流通協會緊急發聲,為淡水虹鱒正名;企業也祭出檢驗報告自證安全。
  • 鮭魚,鱒魚,三文魚,你能分清嗎?
    不經烹調的魚肉肉質細膩嫩滑、口味鮮美,所以才會成為現代人的寵兒。國內餐桌上的生魚片,最常見的是三文魚。那麼,三文魚究竟是一種什麼魚呢?其實,三文魚並不是哪一種魚,而是一個人為創造的商業名稱。三文魚這個稱呼,出自英文裡的「salmon」,原意是「鮭魚」。現代人開始有意識地大量食用三文魚,是從挪威規模性培養一種純海水養殖大西洋鮭開始的。
  • 你愛吃的三文魚真的來自挪威嗎?市場上的挪威三文魚如何辨別
    咱們常說的「三文魚」,準確的說,特指大西洋鮭魚,又叫挪威三文魚。也就是說,「挪威三文魚」並不是指來自挪威。其他號稱三文魚的,基本上都是太平洋鮭魚,屬於大馬哈魚,比如最典型的阿拉斯加三文魚。由於肉色偏紅,因此也被叫做「紅三文」。《動物世界》裡,在溪流邊捕食的棕熊就是在吃大馬哈魚。【淡水三文魚?】
  • "三文魚之爭"三問:養殖的"三文魚"可以生吃嗎?
    三文魚因色澤誘人、口感細膩、富含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而風靡全球,近幾年也受到國內消費者喜愛。提到三文魚,人們自然會想到它是一種海水魚。但最近有媒體報導稱,現在我國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來自青藏高原。隨即有部分網友質疑,青藏養殖的並非三文魚,而是虹鱒,虹鱒肉含有寄生蟲不能生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還可以放心吃三文魚嗎?市面上名目繁多的「三文魚」該如何辨別?
  • 虹鱒魚和三文魚的區別是什麼 臨沂網友你吃的不是假貨
    最近網上關於三文魚的爭議不少,各種言論都有,咱們臨沂有很多愛吃三文魚的網友,最近也是被這個問題揪心了,咱們平常吃的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虹鱒魚和三文魚一樣嗎?   虹鱒魚不是冒牌貨,其實也是三文魚的一種,而且生吃沒問題。野生魚類很容易存在多種寄生蟲,也有可能攜帶感染人類的寄生蟲,而規範化養殖的沒有。
  • 三文魚和虹鱒魚知道來龍去脈嗎?圖文看真相,烤著吃最安全
    最近三文魚和虹鱒魚都挺火爆的, 三文魚和虹鱒魚傻傻的分不清,以前遼瀋美食小編參觀中國北方最著名的三文魚養殖基地,這就是遼寧的三文魚養殖基地,與鮮活的鮭魚零距離接觸,我們一起來看看淡水三文魚的真相,為了沒有廣告嫌疑,我們不說廠家地址啦。
  • 虹鱒冒充進口鮭魚價格翻倍賣,日式料理主廚教你分辨這2種魚
    在疫情爆發後,中國甚至有餐廳、魚販自爆,其實他賣的是中國國產的虹鱒,而不是進口鮭魚,讓這場「鮭魚之爭」再度浮上檯面。過去中國以國產淡水虹鱒冒充進口鮭魚,價格翻倍賣的爭議層出不窮。早在2018年,就傳出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發布公告,將虹鱒歸類為「三文魚」(臺灣稱鮭魚)的一種,引爆爭議,遭許多民眾痛批根本就是「指鹿為馬」,有誤導消費者之嫌,許多消費者保護組織、法律人士都有出來表示反對。有專家指出,虹鱒是淡水養殖,所藏寄生蟲種類可能會較深海鮭魚來得多,生食風險較高。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規定,生鮮虹鱒肉需經零下20度冷凍7天才可食用。
  • 挪威主要出口海產品之大西洋鮭魚、鱒魚及鯖魚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大西洋鮭魚、鱒魚和鯖魚,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我們。大西洋鮭魚為了尋找食物在海洋中進行長途遷徙,生長十分迅速。小鮭魚經過二至四年進入完全成熟期,開始洄遊到其出生的河流中產卵。今天,捕撈野生大西洋鮭魚大多僅限於運動垂釣,擁有許可證的土地所有者也可以設立圍網進行一定數量的商業捕撈。
  • 三文魚知多少?
    生魚片大家都吃過,一般指的就是三文魚的魚片,但在全世界能被稱為三文魚的,或者魚肉看起來橘紅色的魚肉的差不多有幾十種,你今天吃的到底是哪種三文魚?想必心裡一定會咯噔一下!難道我吃錯魚了嗎?我們先給出答案,真正意義上的三文魚只有一種:大西洋鮭,問題來了,那麼多三文魚,為什麼非大西洋鮭莫屬?
  • 中國進口的三文魚來自哪些國家?|新冠病毒|病毒|大西洋鮭魚|蝙蝠|...
    我們先了解,平時吃的三文明,學名叫大西洋鮭魚,原產地地是北大西洋海域,主要分布在挪威、蘇格蘭、冰島、格陵蘭等地。在中國市場上買到的三文魚,主要來自智利、法羅群島、蘇格蘭和加拿大等地養殖的大西洋鮭魚,由於空運和海運都需要冷凍,食用時候都需要解凍,這個過程幾乎把病毒殺死了,所以:檢出新冠病毒 ≠感染新冠病毒現在,我們諮詢了水產、病毒、食品等領域的專家,看看為什麼有這個結論:三文魚來自於海洋在1月23日,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團隊發表的論文,證明了新冠病毒與研究者之前的菊頭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