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海報部分截圖
【華夏經緯網報導/玖安】作為今年大陸電影院復業之後的首部院線新片《八佰》拿出了令公眾與業內滿意的答卷,截止2020年8月30日19點26分19秒,電影《八佰》票房已經突破19億。自從上映以來,《八佰》不僅獲得大陸觀眾的一致好評,更獲得了臺灣民眾的一致好評。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
8月13日,是淞滬會戰開戰的日子,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在社交平臺撰文感慨,當年謝晉元帶著400人,抵抗十幾萬日軍。「什麼是悲壯?什麼事英雄?還有比這英雄的嗎?我們的國家,曾是那樣的悲慘。只因為,有千萬個人,為我們,犧牲了自己。我們得有今日。我們焉敢背叛先輩?焉能背叛他們守護的,我們的國家?」
蘇恆臉書部分截圖
新黨新媒體工作群召集人蘇恆表示自己曾經在上海參觀過電影中的四行倉庫,當下她便受到深深的震撼。蘇恆認為,只有參觀抗戰紀念館後才能夠了解當時的中國人有多麼艱難,也才能夠銘記歷史,不忘國恥,也才能理解,身為中國人是一件多麼驕傲的事情。
「但可惜,在臺灣,我們沒有任何一座抗戰的紀念館,就連教科書都不太教『對日抗戰』這段歷史。」她表示,因此臺灣很多年輕人不懂日本曾經對中國人做出多殘酷的事情。對於大陸電影《八佰》能夠在臺灣上映,蘇恆認為這事絕不可能的。「除了兩岸關係緊張之外,最大的原因是它告訴我們,曾經我們的祖先是如此的勇敢。是因為這部戲告訴我們身為中國人的驕傲,而去這是民進黨和那些倭奴們不願意也不想要看見的。」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左)贈書,蔡英文接受。圖源:臺「中央社」
「號稱歷史大片的《八佰》在大陸全境上映,票房超乎預期,短短數日即突破十億人民幣。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穿過歲月,再次震鑠人心,萬千觀眾感動淚流」。《八佰》成為近日臺灣媒體及網友的熱議焦點,臺灣《聯合報》等媒體相繼發布多篇文章進行相關報導。
臺灣《聯合報》在最新報導中指出,前幾年「八百壯士」名號被搬出來「反年改」時,只剩下島內政客「八百減一」的嘲弄。「蔡英文向森喜朗彎腰接書時,可記得自己說的『卑躬屈膝』?」
大陸《八佰》的上映不僅震撼了大陸觀眾,更火到了島內,不同年齡階層的臺灣民眾這一刻拾起曾經的歷史印記,紛紛上網表達自己對《八佰》的感想。第一時間觀影的臺灣觀眾留言表示「那是一群人用青春和生命說:中國不會亡!」「翻開中國的歷史,心中總是湧起無限的酸楚通信,祈願中國更強大美好,人民生活更快樂平安。」「先祖用他們的血淚走過歷史,豈容青史盡成灰」「先輩們熱血沙場,後背應該牢記,我們有今天這樣的人自,都是這些英雄的先輩用血肉打下的寄出,牢記歷史,牢記先輩。」
「臺灣會上映嗎?」無法第一線觀影的臺灣網友都打聽起臺灣上映的事宜,有的網友表示希望「有機會看這部從大陸的角度拍攝的電影。」有網友認為,臺灣「臺灣應該不會上映吧?!畢竟打的是民進黨的日本爹。」「倭奴菜菜子是眼巖裡政男的小心肝,怎麼敢看這部電影。」還有的網友氣憤的表示,如今許多臺灣年輕一輩都淡忘這段歷史,因為臺灣中小學教科書已經去中國話。「可惜現在臺灣一堆舔日的」「臺獨多半是站在日本角度在看中國的,跟這批人一起住在島上,真是到八輩子黴」。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