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跨不過蘇州河趕不走日本人,卻依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2020-12-04 疾速娛樂

對於中國電影,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受不可抗力影響,全年票房跌入近年最低谷,儘管七月全國影院已經陸續復工,但沒有大體量國產電影入市,市場依舊在冰點徘徊,直到《八佰》官宣定檔。

誠然,這部去年暑期檔的頭號種子因為"技術原因"臨時撤檔,能夠在影院順利上映就可以稱之為勝利,更別談什麼商業野心。

畢竟,在觀眾還沒有心理恐懼,能夠有多少路人會選擇進電影院這種密閉場合觀影,本身就是未知數,所以,《八佰》的這種選擇,更像是一場沒有多大勝算的豪賭。而所謂""救市之作"的宣傳語,何嘗又不是影片一次的自我救贖。

幸好,它賭對了!

電影上映,不僅獲得各大評分網站的一致好評,票房更是節節高升,一掃大盤頹勢。#八佰破18億#

影院要感謝《八佰》,它讓眾多在生死線徘徊的院線終於時隔半年多後,體會了一次什麼叫做"一票難求",《八佰》更要感謝觀眾,即使疫情還未結束,他們卻用自己的選擇,讓行業看到國人依舊對高品質電影的一往情深。

所以,《八佰》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一部普通電影範疇,它用自己的精氣神,傳達出整個行業對坎坷命運抗爭的不屈和勇氣。

電影的前半部分堪稱經典。導演管虎延續其作品格局大、群戲把控到位的優點,將龐大的歷史背景,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全部糅合在一起,通過多條支線發展後,最終匯集成此行終點——上海四行倉庫。在他的掌舵下,大歷史環境和小人物命運交相輝映,特殊時代的高度還原,時代巨輪下普通老百姓的艱難抉擇,均刻畫的入木三分。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整個淞滬會戰的最高潮,它的結束也標誌著淞滬會戰的結束。儘管已經過去了整整83年,卻依舊無法抹滅它在抗日戰爭中的意義。

在與日軍直接對抗的前兩天中,影片通過戰局的變換及人物心路歷程轉變來進行描述,特別注重鏡頭語言的運用和劇情鋪陳,理智而冷靜的氣質,彰顯出山雨欲來、我輩矢志抗爭的決心和勇氣。

然而,從中段開始,管虎導演就開始向觀眾妥協,當然,這並不是壞事,如果一直把戰爭拍得太過嚴謹,那麼就很難調動觀眾的情緒,變得過於藝術化而不接地氣。

所以,它放棄了冷靜和犀利,開始加入更多普通觀眾喜歡的煽情和淚點,用諸多口號和臺詞,挑起觀眾的愛國熱情。從藝術性來講,或許稍顯媚俗,但卻很好的在影院營造出一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感動,對於很久沒進電影院的觀眾來說,他們就是需要這種有別於電腦屏幕前的場景代入感,來宣洩心中壓抑已久的情緒。

影片全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保證鏡頭的質感,全景式、大範圍的老上海風土人情展示,讓人有種物是人非的惆悵,而蘇州河南北形成的巨大反差,一側歌舞昇平,另一側又是山河破碎,極具衝擊力。

為更好表達人性在戰爭中的差異,本片採用群像式的處理,弱化主角和配角之間的差距,通過人物動作和肢體語言去刻畫內心世界,帶給觀眾一副亂世中的芸芸眾生相。

王千源飾演的兵油子羊拐極為搶戲,該痞就痞,該勇則勇,儘管有著許多壞習慣,卻剛強的讓人望而生畏。

瓜慫老鐵卻是另外一種風景,這人膽小怕死,看似作風硬朗,實則繡花枕頭,姜武本身的氣質和這個角色一點都不搭,但正是這種不同才帶來反差效果,更為最後的慷慨赴死平添了一份悲壯氣息。

老算盤具有普世代表性,本質上他就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普通人,走上戰場純屬偶然,他曾經試圖想改變自己,卻因無法踏出第一而功虧一簣,張譯再次脫胎換骨,從形象和氣質上都沒有曾經硬漢的一點印跡。

辛柏青飾演的方興文很有意思,這個人既可以給日本人送情報,也可以不顧安危到四行倉庫採訪抵抗的中國軍人,展現出人物的複雜和多面性。其餘還有眾多角色,他們或深明大義,或勇者無懼,或百折不屈,均讓人印象深刻。同時,為追求真實性,影片讓各類角色都操著濃濃的鄉音,天南海北的人因為一個目的相聚一起,讓人倍感親切。

可惜的是,儘管影片前半部分情節和人物都塑造得很豐滿,卻在第四幕出了問題,該上去的情緒卻沒有上去,讓人頗覺遺憾。

最突出就是結構鬆散,突圍顯得太被動,完全沒有前期的壯烈。實際上,既然電影屬於藝術加工範疇,完全可以來一場更有衝擊力的大戰,然後再撤退,如此安排,至少不會讓全片結構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

而對於許多人批評的情節真實性問題,則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就算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沒有必要做到細節完全一樣,否則就應該叫紀錄片。事實上,許多紀錄片也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只要大的歷史背景沒有問題,就不必進行過多指責,畢竟,藝術雖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中段戰士捨命護旗和端午用槍打飛機,明顯是藝術加工而成,雖然經不起推敲,卻不讓人覺得突兀,因為它和全片的整體氣質相吻合,所傳達出來的感情也很容易讓觀眾共鳴。

白馬的出現堪稱神來之筆,其意境和現實結合的方式,似夢似真,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一方面,它代表著守衛倉庫中軍人的夢想,自由馳騁,無拘無束,不再受戰爭困擾,另一方面,也暗合著一直強調的保家衛國精神,猶如常山趙子龍一樣,一身白衣白馬,馳騁沙場,矢志不渝。

四平倉庫保衛戰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個小插曲,可能並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而他的真實意圖,也許就如特派員所說,不過是國軍在外國人面前表演的一場戲。然而,對於曾經經歷過和親眼目睹過的那些人來說,它更像是一顆顆保存下來的種子,一旦有機會就會傳遞出去,開花結果、生生不息。電影的意義,除了反思社會,還有主流價值觀的傳達,無論中外都一樣,我們大可不必厚此薄彼。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八佰》被推後選在今年上映,明顯更加應景,因為在被疫情陰霾籠罩的當下,全中國都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八佰》的適時出現,除了提振國人信心,更讓人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底蘊,這可能比任何外在東西都要珍貴。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為何要叫八佰?真正的原因硬漢落淚,哭到不能自己
    01 致敬,並居安思危電影《八佰》一場戰爭片,仿佛身臨其景,置身於中。向片中的英雄們致敬,看電影《八佰》,居安思危,今日的和平,國泰民安來之不易。《八佰》:賺盡眼淚,究竟靠的是什麼秘密武器?看完這部電影,深刻思索。
  • 《八佰》誕生記:不刻意歌頌英雄,但人性熠熠閃光
    圖/受訪者提供《八佰》誕生記本刊記者/隗延章 文/劉遠航遼寧丹東一家電影院,管虎穿著白色T恤,走進影廳,他拿起話筒說道,「疫情衝擊這麼大,中國電影中我們第一個走上來,去面對,這其實也有一點(像《八佰》的故事),我們在絕境中描寫底層小人物、普通士兵在對死亡恐懼的瞬間怎麼克服,怎麼逼出我們身體裡的血湧、人性的光輝。」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03、主角有英雄,還有怕死的人,但遠遠不止於此。《八佰》不是一部普通意義上的戰爭片,它呈現了戰爭之下「八百壯士」的群像。這其中,如何呈現他們的英勇殺敵和奮不顧身,都是可以預料到的,但相信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在導演管虎的鏡頭之下,這些主角中,除了英雄,還有怕死的人。戰爭之下,人性的種種,都會畢現。
  • 《八佰》大陸火熱上映 臺灣觀眾遺憾:打了民進黨的日本爹在臺難上映
    自從上映以來,《八佰》不僅獲得大陸觀眾的一致好評,更獲得了臺灣民眾的一致好評。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  8月13日,是淞滬會戰開戰的日子,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在社交平臺撰文感慨,當年謝晉元帶著400人,抵抗十幾萬日軍。「什麼是悲壯?什麼事英雄?還有比這英雄的嗎?我們的國家,曾是那樣的悲慘。
  • 盤點電影《八佰》裡8處與史實不相符的地方,做個明白觀影人
    管虎導演的戰爭巨製《八佰》周末正式上映了,觀眾反響熱烈,票房斬獲喜人。很多人在觀影的時候,被八百壯士的抗日事跡所震撼,流下了感動的熱淚。整個影片,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無論是畫面質量、服道化的逼真度堪稱近年來國產電影少有的佳作。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20餘人的孤軍死守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頑強對抗日軍。蘇州河南岸租界內的數萬名市民目睹了整個鏖戰過程,各國媒體也競相報導。這樣才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
    「八佰」最悲壯的英雄,死前留下八字遺言,令後世人潸然落淚眾所周知,自從《八佰》電影的上映,不僅讓民眾感受到英雄們的熱血戰鬥過程,同時再次激起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對於現如今的美好生活,使得我們更加珍惜其來之不易,在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中
  • 《八佰》被批虎頭蛇尾?知道真相後,不得不佩服導演管虎的高明!
    文/蜘蛛俠五年模具工程師從業者,帶你看不一樣的娛樂世界,歡迎關注「魚樂爆料」!近日,電影《八佰》在電影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這一筆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但是當你看完電影後,不得不讓人再次感嘆歷史的悲壯。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觀電影《八佰》有感
    閒談之中,她說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
  • 《八佰》敗給《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抗日英雄已被遺忘?
    抗日英雄的豐功偉績被忽視被遺忘?快餐式生存模式影響到了觀影的選擇判斷?》以14.83億的成績遠甩《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的3.56億「幾億條街」 超高的票房無法絕對地代表超高的口碑,但《八佰》的人氣值真實地high過了了同期上映的新片。
  • 《八佰》背後的真相:他,逃出了日本人的魔爪,卻沒有逃過人性
    文:霍輝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電影《八佰》自上映以來勢如破竹,上映第九天,《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十七億,據業內估計,這部電影應該很容易達到二十億並向三十億衝刺。可為阻止樓下的日本兵爆破倉庫牆體,陳樹生捆起炸藥包,把一封血書交給旁邊的士兵後縱身一躍,只聽「砰」的炸響聲,一個接一個士兵跟著跳了下去……用血肉擋住敵人的進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 2020年的國產電影,《囧媽》開啟新時代,《八佰》成最大贏家
    當時疫情四起,所有人都被困在家裡,所有安排好的娛樂活動全部取消,本該歡天喜地迎接的新年,難道就要在吃了睡睡了吃中度過嗎? 現代人的生活少不了電影,過年更少不了和家人一起看一場電影。一年到頭難得有時間陪陪父母,電影似乎是為數不多可以和他們聯絡感情的方式。
  • 《八佰》丨豆瓣上高開低走,但吹毛求疵也無法遮掩那份感動
    《八佰》這個讓我期待了很久的電影終於上映了。對於豆瓣兒評分從掉到7.8,甚至還有可能再往下掉,我只能說:呵呵。有句話說得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一部愛國主義的影片,雖然和歷史上的現實有可能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難道電影不是藝術品嗎?
  • 《八佰》中的四大笑點以黃曉明的雪納瑞形象最令人捧腹
    電影《八佰》是將一個真實的故事經過藝術加工呈現給觀眾的。而事實上《八佰》的導演管虎先生取信的是他認為可以作為電影素材達到取悅觀眾目的的那個版本。譬如說,小姑娘送旗那段就和她本人的回憶錄極為不符,事實上送旗過程非常平順,無驚無險,可誰不願意往自己臉上貼金呢?
  • 對標《八佰》不夠格,《金剛川》到底差了些什麼?
    另外,由於主要演員在趕製《金剛川》,導致《八佰》宣傳時主演大量缺席,在宣傳力度上,《金剛川》明顯更勝一籌,首日預售票房突破2千萬,首日放映票房過億。儘管如此,可《金剛川》的評分,卻已經高開低走,豆瓣評分僅有6.7分。
  • 《八佰》填補了中國電影的一處空白,太需要一部優質的二戰大片了
    2020年8月份,我們終於等到了第一部華語商業電影大片—《八佰》。該片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實則400多人的加強營)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守家衛國的英雄讚歌。
  • 與《八佰》同為7.6分,這部「死裡逃生」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2020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上映了很多優秀影片,其中最為震撼觀眾的莫過於戰爭片《八佰》,影片在去年暑期檔上映後,《八佰》不僅不負眾望地擔起了救市的重任,並且最終以31億元票房的驚人成績問鼎2020年度中國電影票房榜冠軍以及該年度全球票房冠軍。在市場上的巨大成功之外,《八佰》的電影品質也廣受業內和普通觀眾的認同。
  • 再談《八佰》,我注意到縮在角落裡的他們
    我認為,《八佰》,它成功了。 他是第一個跳樓的人,他是為國家與人民而忘記生死的戰士,他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英雄。 輕描淡寫掠過的這一筆,只講述了一個人的死,但背後隱含了多少人不被看見的死亡,不被銘記的死亡,不被歌詠的死亡。
  •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不經過點波折,可能就不值得等待。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很快我就意識到,它與傳統情節劇很不相同,這不是一部有確定主人公和集中戲劇衝突的電影,它圍繞「四行倉庫」之戰,給予了蘇州河兩岸數十位人物群像,有的來去匆匆,有的貫穿始終,有的在前半段出彩,有的在後半段傳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這400多人所構成的「八佰」群像,以及南岸和天上飛艇中的「八佰」看客。
  • 《八佰》破十億,梁靜發文表白管虎:結婚15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它就是電影《八佰》,七夕這天是它破十億的第一天,也是相愛之人互相陷入濃情蜜意的一天,也是演員梁靜在微博大方表白《八佰》的導演、自己的丈夫管虎的一天。梁靜寫道:她永遠都不會難以忘記《八佰》這部電影殺青的第二個夜晚,那天的夜晚不同於從前的每一個夜晚,因為在那個看似普通的晚上導演管虎同參與這部電影的所有兄弟一起互相擁抱,一起唱著《真心英雄》,那時的管虎如同歌詞裡寫的一樣"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在看到管虎一邊唱歌一邊流下了淚水的時候,梁靜的心裡立刻湧現了萬般滋味,她看到自己的丈夫那時候哭的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