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眠狀態中,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18-20個小時,隨著月齡增長而遞減。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從寶寶出生後到3個月的這段時間裡,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偶爾哭那麼幾嗓子。
睡眠佔了寶寶日常的大多數時間,睡著的時候也是寶寶身體悄悄發育的時候,因此,寶寶到底用哪種睡姿比較好,是很多寶媽關心的問題。
婆婆堅持讓寶寶側睡,意外發生寶媽嚇到腿軟
妮妮的婆婆非要給寶寶「睡扁頭」,妮妮拗不過,只好依著她,不料就是這一簡單的行為,差點讓她失去自己的寶寶。
婆婆為了寶寶的頭型可謂是煞費苦心,天天像修復文物一樣,比對著哪裡需要改進,哪裡比較滿意。
為了讓寶寶睡出對稱的頭型,婆婆用被子和枕頭把寶寶固定住左側睡的姿勢,想讓這一邊消下去一點。
有一天妮妮吃過飯後,來到嬰兒床邊看孩子,不料這一眼嚇得她腿都軟了。寶寶太小啦,側睡的過程中一不小心翻了過去,已經變成趴著的姿勢。
可憐的寶寶還不會抬頭,小臉正壓在被子上,也不知道憋了多久了。幸虧家裡一直有人,不然的話不知會發生什麼。
不恰當的睡姿,可能會導致大腦永久性損傷
很多人覺得一個睡覺姿勢的問題也要論述一番,實在是小題大做。然而實際上,不恰當的睡姿以及睡眠環境,輕則為寶寶帶來不適,重則影響嬰兒的生命安全。
我國0~4歲嬰兒中,每年都會有2500名以上因意外窒息,導致大腦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回憶一下你曾看到的那些報導,你還敢大意嗎?
趴臥、側臥、仰臥,哪種睡姿最安全?
1. 趴臥最危險
由於嬰兒對自己的身體沒有控制能力,脊柱彎曲沒有形成也不會抬頭,因此趴臥姿勢是最危險的睡眠姿勢。
寶寶很容易被枕頭或被褥掩住口鼻,寶寶大腦未完全發育,如果在熟睡過程中被堵住口鼻,通常不能快速醒來哭喊求救。
在這種情況下,呼吸不暢的寶寶很有可能因長時間缺氧導致窒息的發生,神經系統也會因此遭到損傷。
2.側臥隱患大
寶寶在三個月內通常沒有學會翻身,寶媽把寶寶擺成側臥,他很容易因支撐力不足或是手腳活動,翻成趴臥,同樣有窒息隱患。
3.仰臥最安全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出生後0~6個月,儘量採用背部平躺的仰臥姿勢睡覺,這樣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的風險。
正確的仰臥方法是,讓寶寶平躺在床上,放鬆手腳,雙腿自然蜷曲,將小臉擺向一側。
讓寶寶側臉的目的,是防止寶寶在睡夢中吐奶時嗆入氣管,頭扭向一側可以讓奶液快速流出,寶媽注意擦拭即可。
0~3個月寶寶睡覺時,爸媽應注意那些問題?
1. 不用枕頭
新生兒的脊柱還未形成生理彎曲,後腦勺和脖子處於同一水平線,在第三個月左右才會形成第一個生理彎曲,在此之前不需要用枕頭。
過早給嬰兒使用枕頭易扭傷脊柱,同時不利於寶寶頸部放鬆,甚至影響寶寶呼吸和睡眠。
2. 保持床上整潔
除了保證床單被罩乾淨衛生,還要保持寶寶睡眠區域的絕對整潔,多餘衣物、被褥、玩具不堆在寶寶頭上。
防止以上物品在移動過程中掩到寶寶口鼻,或是壓住寶寶讓他感到不舒服。
3. 睡覺期間不離開人
有些寶媽自己帶孩子,因此趁著寶寶睡覺就去休息一會或是做些家務,難得有些空閒時間。
但是一定要時不時看看孩子,順便幫他調整一下頭部方向,防止長期一個姿勢睡覺形成偏頭,同時也幫寶寶蓋下被子,檢查一下冷不冷熱不熱。
0~3個月的寶寶太過弱小,對危險的臨近不能及時發出哭喊,對媽媽示警,等寶寶長大一些,媽媽再輕鬆一點,這三個月還是不要鬆懈了。
糖果媽媽叮囑:寶寶能翻身了,對睡姿的要求就可以稍微寬鬆一些,當他感到不適自己就會調整。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