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發現一個驚人的規律,那就是通常情況下,許多人往往都只承認自己是一個造物者,而往往會忽略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被造者,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對待自己的兒女和父母的態度會截然不同的緣故。
當許多人有了自己兒女之後,對待他們的態度往往會很親近,那是因為自己成了造物者,但是也會因此而慢慢疏遠自己的父母,那是因為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被造者。
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許多的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也就慢慢淡化和疏遠了,因此有很多的老人為了防止這樣的淡化和疏遠,不到最後的時刻是不會把自己的財產去交給兒女的,怕的是自己成了窮光蛋,從此再也不會有人會來孝順自己,你贊成成這樣的做法嗎?
一個人既是一個造物者,也是一個被造者,如果不去平等地看待,對待眾生的態度也就會有所不同,那麼這個世界又何來世人渴望的眾生平等呢?心理學:不去平等對待眾生,還敢談眾生平等嗎?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
其實,這個世界之所以有所會不公平,那是因為許多人都不能公平地去對待別人,一個人不能公平地去對待別人,那麼你又憑什麼來享受別人給的公平呢?這體現的不正是眾生平等嗎?所謂的眾生平等也就只不過是一個生生不息、往復循環、周而復始的一個自然規律。
或許,筆者闡述得也許還不夠明白,也許有人會問:「我們的世界為什麼會有富貴貧賤之分,這算得上是眾生平等嗎?」
那麼,筆者反問一句:「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平等地去對待眾生呢?」很顯然,許多人都做不到眾生平等地去對待別人。
就好像一個人對待他的兒女、對待他的父母、對待他的朋友、對待他的同事、對待他的領導,又或者是對待一個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他的態度和心理會是一樣的嗎?這個態度和心理的不一樣,體現的就是眾生不平等。
所以:如果你不能平等地去對待眾生,這個世界又何來眾生平等呢?如果平等了,那豈不是眾生又不平等了嗎?
筆者的意思是說,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眾生平等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或許這個世界真的就不會再有富貴貧賤之分了。
如果一個人有自大的心理,那麼這樣的人也就無法做到平等地對待眾生,因為他必然會把別人看得很小,都有大小之分了,還怎麼能夠平等地去對待別人呢?自大的人沒有福氣,也許就是這個緣故,因為他也要受到別人不平等地對待。
不光如此,如果一個人有妒忌、虛榮、說謊、自私、計較、貪婪、抱怨又或者是愚昧無知的心理世界,那麼,這樣的人就不可能會去平等地對待眾生,他們渴望的只是眾生對他們平等,根據物理學上的能量守恆定律,這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但凡是這樣的人,都會慢慢消減自己的福氣,只要是有人福氣在慢慢減弱,必然也就會有另外的人福氣在慢慢增強,到後來也許就是我們看到的富貴貧賤,這或許也就是很多人理解的眾生不平等。
總結:你不去公平地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不會公平地來對待你,這就是眾生平等。你對世界公平,世界就會對你公平,這也是眾生平等;你對世界不公平,世界就會讓你有所不公平,這還是眾生平等。
備註:原創作品!來源於生活的最小細節。記得關注兩面真相,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