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科技特派團王順勇科技助力冊亨縣香蕉扶貧產業

2020-12-05 貴州網

貴州省科技特派團王順勇科技助力冊亨縣香蕉扶貧產業

發布時間:2020-12-03 09:53:23      來源:黔西南日報

  金秋時節,行走在地處珠江上遊南、北盤江夾角地帶的冊亨縣巖架鎮洛王村,參差錯落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掩映在芭蕉林中。群山之間,芭蕉林下,省科技特派團冊亨團副團長王順勇正忙著為當地的村組幹部和產業帶頭人進行香蕉樹苗管護培訓。

王順勇(中)在進行香蕉管護培訓

  金秋時節,行走在地處珠江上遊南、北盤江夾角地帶的冊亨縣巖架鎮洛王村,參差錯落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掩映在芭蕉林中。群山之間,芭蕉林下,省科技特派團冊亨團副團長王順勇正忙著為當地的村組幹部和產業帶頭人進行香蕉樹苗管護培訓。

  「做好病蟲害防治很重要。要隨時觀察,根據情況選擇用藥,以此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擋住蕾的蕉葉片,要及時割除。在花芽分化期前後和抽蕾期前後,給香蕉樹苗施高鉀肥最好!」

  「香蕉是『大水大肥』作物,樹苗栽種下去10天以後,施提苗肥,一定要加強管理。以前提倡的『三分種、七分管』不可行了,現在我們提倡的是『一分種、九分管』,這樣才能種植出優質、高產的香蕉,才能賣出好價錢。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配備噴滴灌設施。」

  「在種植香蕉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新栽種的蕉苗不斷生長出新蕉葉的現象,就說明香蕉已經生根發芽了,你們要加強管理,及時除掉多餘的苗和剪去乾枯的焦葉。香蕉樹掛果後,要把紫色的焦尾砍掉,用竹棍支撐果柄,以此防止果實墜落。」

  培訓現場,王順勇顧不得擦拭臉上的汗水,一邊忙著作示範,一邊熱心地為村民們傳授種植要領。

  位於貴州西南部的冊亨縣,屬亞熱帶季風溼潤地區,獨特的氣候環境為這裡發展水果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如何讓一方水土不僅是養一方人,而且能夠富一方百姓?冊亨縣一直尋求著突破。立足於實際,讓冊亨蓬勃發展糯米蕉產業,而這也是王順勇他們作為產業扶貧人員的主要工作。

  作為科技特派員中的一員,2017年以來,王順勇積極在冊亨縣的巖架、雙江、巧馬等鄉鎮開展香蕉種植栽培試驗示範,隨時隨地接受群眾的技術諮詢,經常深入田間地頭為百姓提供科技指導,早出晚歸為蕉農釋疑解惑,所有的這些,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洛王村壩修組組長羅福輝,是巖架鎮香蕉種植大戶之一,此次他也參加了香蕉樹苗管護培訓。聽聞記者採訪,他深有感觸地說:「我家種得有100多畝香蕉。去年5月中旬,我發現部分香蕉樹出現葉片變黃、蕉果不能正常成熟等現象,我立即打電話向王順勇老師匯報,第二天一早,王老師就驅車從縣城趕來,在我家香蕉果園手把手教我如何識別和預防香蕉枯萎病,為我挽回了不必要的損失,非常感謝他!」

  「作為科技特派員,王老師總是把百姓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不管自己有多忙碌,只要群眾一個電話或一個簡訊,他總能及時出現。」洛王村駐村幹部何紅林介紹,「這幾年,王順勇老師經常來巖架開展精品水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向蕉農細心講解香蕉樹苗栽種、田間管理及病蟲害的防治等知識,極大地提升了種植戶的種植技術和管護水平。他在巖架鎮這片科技『試驗田』上解開了科技興農的密碼,為巖架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今年我家種植的糯米蕉產量高、價格好,一共收入了2萬多元,等於以前傳統種植的3倍。2015年以前,我一直在外務工,2016年回家過年後,我家種植了10多畝香蕉,今年是豐產期,這一半的功勞,應歸功於王順勇老師!」家住洛王村壩修組的王吉規笑呵呵地說。

  為蕉農講解栽培管理技術和具體操作方法,是王順勇的家常便飯。多年來,他和同事共舉辦精品水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500多場(次),培訓果農1.5萬人以上,推廣先進實用新技術30多項,培養香蕉種植大戶、產業帶頭人50餘人,選育引進香蕉樹新優品種30多個,他個人也先後在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獲評「優秀先進工作者」和「愛崗敬業、最美勞動者」等榮譽稱號。

  目前,冊亨縣已種植糯米蕉9萬餘畝,掛果6.5萬畝,年產值達2.5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4500餘戶18000餘人走上了致富之路,「黃果果」已日趨成為當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金果果」。這其中的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有王順勇的默默奉獻和付出。

相關熱詞搜索:香蕉 冊亨縣 樹苗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一顆熱作心 情系盤江魂 丨記貴州省優秀科技特派員龔德勇
    2014年10月,龔德勇被派駐到冊亨縣擔任科技特派員,同時擔任三農專家服務團技術團長。上任伊始,縣裡要籌劃特色生態農業產業發展,龔德勇負責完成了6個調研報告和編制香蕉、芒果等水果產業的實施方案,還爭取省州產業扶貧資金1.2億元以上。他先後協助相關企業創建香蕉、芒果、百香果,中藥材等產業扶貧示範基地12個,累計面積1.5萬餘畝,增產增收和示範帶動效應明顯。
  • 市林業局花卉苗木及森林藥材科技扶貧特派團開發藥用山香圓工作...
    近年來,我局花卉苗木及森林藥材科技扶貧特派團緊扣全市林下經濟發展工作思路,創造性開展了山香圓野生種質資源收集、藥用山香圓品種創製、快速繁育技術開發、林下仿生豐產栽培示範等基礎性工作。  8月6日,原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博導、教授杜天真冒酷暑來到江西高峰生態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調研贛州市林業局花卉苗木及森林藥材科技扶貧特派團組織實施的野生山香圓移栽、人工播種和扦插試驗情況。杜天真教授對藥用山香圓開發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藥用山香圓開發和產業培植進行了指導。 (羅惠文)
  • 踐行西疇精神,科技助力西疇縣獼猴桃產業扶貧
    通過三年的建設,三光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區成為了全國石漠化治理示範點,全省扶貧攻堅示範點,西疇精神學習實踐基地。獼猴桃產業也成為三光石漠化綜合治理示範區的扶貧產業,亮點紛呈。國家滇黔桂片區石漠化扶貧攻堅推進現場會,雲南省「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現場會、文山州脫貧攻堅現場會在三光考察學習;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前來視察指導。
  • 「我的扶貧故事」授之以漁 科技扶貧丨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科技...
    從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依託派出單位的技術優勢,打造示範基地,重點開展畜禽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應用,帶領養殖戶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養殖產業。  如何在不改變本地綿羊品種毛用性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產肉性能,一直是困擾當地肉羊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 海南省科技廳以推進科技特派員為主抓手 大力推進科技扶貧工作
    海南省科技廳充分發揮科技「高地」優勢,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科院、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科技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科技扶貧聯動機制,推動建立科技特派員培訓學院,加強農業科技110和「三區」科技扶貧人員培訓,大力推進科技特派員科技扶貧工作,實現科技特派員貧困村科技扶貧全覆蓋。在科技觀念、知識、技能的普及、培訓和指導教育上開出新花、結出新果。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沒有捷徑丨冊亨縣弼佑鎮秧項村第一...
    我叫羅成凱,2018年3月,剛從鄉鎮調到冊亨縣交通運輸局的我,馬上又接到了新任務——到冊亨縣弼佑鎮秧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到達秧項村當晚,懷著對新崗位的敬畏與責任,憑著一股初上任時的豪情和激情,一晚上輾轉難眠,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怎麼幹。
  • 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通過發展畜牧業實施精準扶貧,是產業扶貧中較為常見和較為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主導方向之一。因此,在脫貧攻堅的決戰時刻,針對貧困地區自身條件限制、畜禽養殖水平落後和科技基礎薄弱等問題,通過科技創新發展畜禽特色養殖,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對推動貧困地區畜禽產業發展、繁榮產區經濟、帶動產區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我的扶貧故事」發揮幫扶紐帶作用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省農科院宣教...
    我叫楊翀,是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宣教處的一名幹部。2018年2月,我主動申請參與掛職扶貧工作來到了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作為科技副職和駐村幹部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極其重要的戰鬥,為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一份青春的力量。
  • 發揮科技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貴州以年薪制面向全國選聘專職...
    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右一)檢查食用菌科技項目實施情況「項目+人才」打造科技扶貧堅實基礎11月28日,按照省委、省政府「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決策部署,貴州省科技廳發出《方案》,瞄準全省16個深度貧困縣,決定給予1.6億元的經費支持,在茶葉、食用菌、蔬菜、生態畜牧、石斛、辣椒等12個特色產業中,試點實施「1+1」科技支撐行動,以「
  • 華中科技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助力孝昌觀音湖精準扶貧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4日訊(通訊員曹金羽)8月1-8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12名本科生,組成「強孝幫扶」社會實踐小隊,來到孝昌縣觀音湖風景區調研精準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開發觀音湖旅遊導覽系統,助力觀音湖的旅遊與經濟發展。
  • 正大集團|加強銀企合作 助力扶貧攻堅
    5月27日,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黨委書記王峰會見了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白善霖一行,雙方就加強銀企合作,助力甘肅扶貧攻堅進行了交流。王峰書記指出,中國銀行與正大集團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科技特派員韋鑫:撲下身子抓產業 把科技傳授給千家萬戶
    韋鑫是義龍新區龍廣鎮的一名科技特派員,他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撲下身子抓產業,把科學技術傳授給千家萬戶、送到群眾心坎上,助推農業產業發展。龍廣鎮耕地面積6萬多畝,是農業大鎮。為確保聖女果產業發展,韋鑫幫助七星村村級合作社申請了150多萬元扶貧資金,在七星五臺壩區修建了避雨大棚、安裝了管道、解決了基地用水問題等。基地負責人介紹,從育苗到移栽、採收的整個過程,韋鑫都身體力行,主動靠前服務。「他經常來教我們怎樣育苗、種植、管理、防病,聖女果剛上市每斤是四塊,現在漲到六塊,經濟效益很好,一畝可以產到六千斤左右,我們非常感謝他。」
  • 貴州省直屬機關工會:竭誠服務 助力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持續有效搭建線上線下助銷平臺,積極推進貴州省貧困地區貧困戶常用農產品進機關單位食堂、進幹部職工家庭,推動形成穩定產銷供應鏈條。截至2020年6月30日,貴州省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食堂採購貧困地區貧困戶常用農產品300餘個品類,開展愛心採購活動7期,幫助貧困地區貧困戶實現農產品銷售8700餘萬元,帶動社會消費2200餘萬元,有力推動了貴州省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確保了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先後得到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省長諶貽琴、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劉捷等省領導多次批示肯定。
  •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長春鎮:科技助力舌鰨魚產業升級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長春鎮:科技助力舌鰨魚產業升級2019-08-23 11: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據了解,半滑舌鰨是我國重要海水養殖經濟魚類,也是海水魚類產業技術體系中的9大海水魚類之一。半滑舌鰨屬於名貴海水養殖魚類,市場價約為70~80元/500克,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霞浦長春早在2003年就已經引進舌鰨魚養殖,成為省內靠前的舌鰨魚產區。但半滑舌鰨養殖中遇到一個瓶頸——雌、雄魚生長差異很大。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歡迎你
    建校以來,學校累計獲得各類科技成果6000餘項,獲獎成果1800餘項。培育出了世界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小麥品種「碧螞1號」,長期主導我國小麥品種換代的遠緣雜交小麥良種「小偃6號」,以及我國自主培育和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良蘋果品種「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3000億元。
  • 貴州省科技廳:抓實抓好科技報告工作
    加強科技報告工作,是加快貴州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為推動科技報告制度建設取得實效,2020年12月8日,貴州省科技廳安守海副廳長組織貴州省科技廳科技項目管理處、貴州省科技情報研究所、貴州省科技信息中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科技報告工作。  會議指出,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我們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快推進符合新形勢、新要求的創新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科技報告工作,是完善創新體系的必然要求。
  • 北京小客科技深挖電商潛力助力脫貧攻堅
    真情幫扶為特色農產品插上翅膀小客科技作為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辦事處的扶貧助力企業、望京街道辦事處的扶貧服務商,依託現有成熟品牌,提出以「文化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為理念的全方位扶貧構想,藉助小客優購商城,搭建貧困地區特殊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推介優質農產品,推動電商精準扶貧。
  • 105萬株免費苗 200名科技特派員 遂川發展油茶產業助力脫貧
    中國吉安網遂川訊(方院新、劉祖剛)臨近春節,在大多數人忙著回家置辦年貨時,在「中國油茶之鄉」遂川縣,林業幹部卻離開家奔赴鄉村,忙碌在山頭林間,精準扶貧的一場「重頭戲」———油茶產業扶貧,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開花開出蜜來,結果結出油來。」這句山歌,生動展現了油茶的致富效應。
  • 助力鄉村振興 園林科技特派專家陳奇兵為韶山果樹苗木種植傳真經
    近年來,湘潭市積極推行市派科技專家制度,組織引導市直單位科技專業人才走進農村發揮專長,開展創業創新和科技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市風景園林中心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陳奇兵響應市委市政府安排,從2018年開始,來到韶山銀田現代農業示範園擔任市派科技專家,扎紮實實在山地林間幹起了「農活」。
  • 四川打造科技扶貧在線平臺 省市縣1.6萬名專家實時在線服務
    封面新聞記者獲悉,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四川將科技扶貧納入全省22個扶貧專項之一。四川省科技廳堅持把科技扶貧產業示範和科技扶貧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兩大抓手,建成「四川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探索了新型農村科技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