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萬株免費苗 200名科技特派員 遂川發展油茶產業助力脫貧

2021-01-08 吉安新聞網

中國吉安網遂川訊(方院新、劉祖剛)臨近春節,在大多數人忙著回家置辦年貨時,在「中國油茶之鄉」遂川縣,林業幹部卻離開家奔赴鄉村,忙碌在山頭林間,精準扶貧的一場「重頭戲」———油茶產業扶貧,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

「開花開出蜜來,結果結出油來。」這句山歌,生動展現了油茶的致富效應。遂川是個山區縣,帶酸性的紅壤和優越自然氣候條件,有利於油茶生長,絕大多數鄉鎮都大面積種植,兩個主要品種出油量多,且香、醇、清。在當地,這香醇的茶油已成為待客、饋贈佳品。

在巾石鄉,幾輛滿載油茶苗的卡車前,簇擁著從各村趕來的貧困戶,等待著發放,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身旁,林業幹部拿著花名冊,有條不紊地組織排隊領取。

春節前夕,遂川迎來難得晴好天氣,林業部門提前調運優質高產油茶苗,利用返鄉勞動力較多的有利時機,將林農申報的苗木儘早下發,並派出200餘名科技特派員、技術推廣員來到山頭地塊,詳細講解分級分種、穴土細碎、苗杆端正、適當深栽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要求,儘可能確保種植一片、成活一片、增收一方。

據統計,今年以來,遂川縣免費發放油茶苗105萬株,助力油茶成為重要生態富民樹,貧困群眾的脫貧樹、致富樹。

相關焦點

  • 【最美科技工作者】龔春:助推油茶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先後獲得「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 「全省科技大開放工作先進個人」、 「省直工委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 「全省綠化獎章」、 「全省林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全省五一巾幗標兵」、「全省最美林業人」等榮譽稱號,享受省政府津貼。
  • 東安林業科技特派員服務林農促發展
    新湖南客戶端3月4日訊(通訊員 徐劍輝 田東平)近日,東安縣林業局選派15名林業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積極參與各鄉鎮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技術指導工作,為林農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林業科技服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 科技特派員在行動 | 壽光:多方位開展農技培訓、成果轉化等活動...
    壽光市擁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家,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家,省級農高區1家,農業類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農業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星創天地3家,農科驛站6家,獲批農業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充分藉助平臺優勢實施科技助力,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2019年,壽光市科技局作為科技特派員優秀組織實施單位被省科技廳通報表揚。
  • 發揮科技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貴州以年薪制面向全國選聘專職...
    傳統的科技特派員制度更多地立足於供給側,讓廣大科技特派員在基層找到了發光發熱的舞臺,貴州以年薪制選聘專職科技特派員,則聚焦需求側,用創新手段招攬產業發展關鍵技術人才,將有效彌補貴州科技人才匱乏的短板,最大程度釋放科技動能。專家正在指導林下珍稀食用菌栽培。
  • 海南省科技廳以推進科技特派員為主抓手 大力推進科技扶貧工作
    開展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脫貧工作,增加貧困地區造血細胞海南省科技廳制定出臺了《海南省科技特派員管理暫行辦法》,建立科技特派員登記管理系統,設立海南省「三區」和中西部市縣科技人才資金專項,大力支持「三區」科技人員選派工作。
  • 貴州省科技特派團王順勇科技助力冊亨縣香蕉扶貧產業
    貴州省科技特派團王順勇科技助力冊亨縣香蕉扶貧產業 發布時間:2020-12-03 09:53:23      來源:黔西南日報   金秋時節,
  • 40萬畝「本來茶油基地」落戶衡陽,油茶林認養開啟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1月24日,新京報記者從本來生活網獲悉,40萬畝的本來茶油基地落戶湖南衡陽,本來生活與「大三湘」茶油籤訂戰略協議,通過專屬認養油茶林方式,創新產業鏈扶弄助農。「大三湘」茶油公司位於湖南衡陽,通過合作社模式助力當地農戶脫貧增收。據悉,「大三湘」在當地有4萬畝油茶示範種植基地,以及36萬畝「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油茶基地。一名農戶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家管理100畝油茶樹,一年基本收入可維持在2.3萬元左右。大三湘董事長周新平表示,此次探索專屬認養將進一步提升油茶的產品附加值,還將推出定製扶貧茶油產品。
  • 科技特派員韋鑫:撲下身子抓產業 把科技傳授給千家萬戶
    韋鑫是義龍新區龍廣鎮的一名科技特派員,他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撲下身子抓產業,把科學技術傳授給千家萬戶、送到群眾心坎上,助推農業產業發展。龍廣鎮耕地面積6萬多畝,是農業大鎮。作為龍廣鎮煙辦主任的韋鑫,從事農業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經驗,成為科技特派員後,他以壩區農業發展為依託,以高效作物種植和科技服務為抓手,手把手做給農民看,傳授農業新技術、新知識,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韋鑫忙碌的身影。近日,記者在七星五臺壩區看到,韋鑫正在為聖女果基地負責人講解如何防治病蟲害。
  • 看科技如何助力「灣...
    周灣村創新創業基地暨脫貧成果展示館門口張掛的牌子讓這個村顯得又不普通: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地、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產學研基地、豫南「秈改粳」試點基地,科技之光照進了這個昔日的貧困山村。「柴火山」遍插「搖錢樹」1月7日,陽光和煦,周灣村省科技廳科技扶貧雲夢山油茶示範基地,兩臺挖掘機正在山頭上作業。
  • 科技特派員下鄉記
    陳偉雄與龍潭村結緣,與科技特派員制度息息相關。該制度最早在福建省南平市推出,並從地方實踐上升為國家層面制度性安排。廣東自2007年啟動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以來,培訓農村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約63萬人次,推廣先進農業和農村適用技術4615項,累計為17萬戶農民直接提供各類農業科技服務。  隨著時代發展,科技特派員制度廣度與深度在不斷拓展。
  • 萬寧今年將種約15萬株良種椰子 加快發展椰子產業
    海南日報萬城5月12日電 (記者袁宇 通訊員梁振瑋)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萬寧市政府相關部門獲悉,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促進農民增收,該市今年計劃種植約15萬株良種椰子,加快發展椰子產業。據介紹,萬寧市將由山根鎮政府統一提供良種椰子種苗,並動員村集體經濟組織、黨員、農戶及公司(合作社)等參與種植,其中在沿海、平原、山丘地區丟荒宜林地種植面積1畝或以上的「成片林」,同時利用村邊、路邊、水邊和田邊的空閒地塊零星種植良種椰子,助力海南生態環境增綠護藍和美好新萬寧建設。
  • 「本來茶油基地」落戶衡陽,油茶林認養開啟
    「大三湘」茶油公司位於湖南衡陽,通過合作社模式助力當地農戶脫貧增收。據悉,「大三湘」在當地有4萬畝油茶示範種植基地,以及36萬畝「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油茶基地。一名農戶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家管理100畝油茶樹,一年基本收入可維持在2.3萬元左右。大三湘董事長周新平表示,此次探索專屬認養將進一步提升油茶的產品附加值,還將推出定製扶貧茶油產品。
  • 寶雞大力發展蜂產業 「小蜜蜂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西部網寶雞訊(記者魯鵬飛)5月20日上午,由中國蜂產品協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寶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5.20世界蜜蜂日」中國主會場主題活動暨「槐花•蜜蜂」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推介活動在寶雞市正式啟動。
  • 泰順創建「科技e聯」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泰順創建「科技e聯」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發布日期:2021-01-06 17:02瀏覽次數:24次泰順縣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臨時黨支部作用,拓寬基層黨建工作思路,整合科技資源助推鄉村振興,於2018年3月成立了浙江省內第一個科技特派員臨時黨支部,2020年7月又成立了
  • 這家的土雞苗,品牌正宗、成活率高,是脫貧攻堅路上的好幫手
    綿陽新聞網訊 一群群的小雞苗在溫室裡嘰嘰喳喳,一排排整齊的專用管道把飼料和飲用水送到小雞苗面前,房間裡不僅有取暖器保持恆溫,還有加溼器保持溼度,排風扇定時排風讓空氣流通……這是記者在綿陽優佳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小雞苗現場看到的場景。養雞的人都知道:30天定終身。
  • 省科技特派員助力思南完成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鄉村獸醫)培育培訓
    11月16-20日,省科技特派員助力思南完成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鄉村獸醫)培育培訓班在貴州星河培訓學校成功舉辦。該培訓班的舉辦從專業技術、生物安全、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等方面提高了動物防疫員的法治意識和專業技術水平,為打造一支素質高、業務強、適應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新形勢的基層獸醫隊伍、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開班典禮)培訓主要採取理論授課、實踐操作和經驗交流等方式。
  • 決戰脫貧攻堅 | 浠水依託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近年來,浠水縣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緊緊依託縣域資源和產業基礎,堅持「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促進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製作:陳天朗 宋紅穎近年來,浠水縣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抓手,緊緊依託縣域資源和產業基礎,堅持「長短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在抓好獼猴桃、油茶、葛根、名優特水產等長線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瓜蔞、食用菌、中藥材、蓮藕等4個周期短、見效快的短線產業,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建立帶貧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
  • 鹿寨:投放養殖龜苗4000隻 助力脫貧產業新發展
    編輯:莫一科 廣西新聞網柳州7月15日訊(通訊員 顏凱 李瀟英)為鼓勵和引導水產養殖戶創建健康生態養殖基地,近日,柳州市鹿寨縣第一個龜類健康生態養殖基地在寨沙鎮六往村建成,基地佔地5畝,第一批4000隻中華草龜苗及火焰龜苗成功投放養殖
  • 科技特派員助推婺城農業「開」花「催」果
    記者唐豔霞  近年來,婺城區科技局積極對接科研院校和農業示範基地,探索技術創新發展新模式,帶動農戶學文化、學政策、學技術。不僅充分整合利用全區鄉鎮科技特派員的力量,為鄉鎮送政策、教技術,還積極助農增收致富,逐漸走出了一條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的「婺城模式」。
  • 生態美 產業強 百姓富
    「十三五」期間,全區新建「國家森林城市」1個、森林縣城13個、森林鄉村23個,完成綠化美化村屯7.53萬個,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立牌13.98萬株,古樹名木保護率達99.98%。造林和管護有機統一,只做「加法」不做「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