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羅成凱,2018年3月,剛從鄉鎮調到冊亨縣交通運輸局的我,馬上又接到了新任務——到冊亨縣弼佑鎮秧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到達秧項村當晚,懷著對新崗位的敬畏與責任,憑著一股初上任時的豪情和激情,一晚上輾轉難眠,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怎麼幹。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用20多天時間,走遍了秧項的山山水水,走家串戶了解村情民意。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秧項交通不便、產業不興、村民貧困等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入戶走訪
通過走訪駐村工作如何幹?我心裡已經有底。只有確定好思路,一步一步紮實幹,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要想富,先修路。秧項之苦首先在出行。修路工作一提出,就得到了秧項村民的積極響應。 歷經兩年多的努力,我和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帶領村民在秧項村完成了秧項至秧佑、落花至秧六、樂具至馬黑共計23.7千米通組路硬化;修秧項至平樓、秧項橋頭至樂恩、橋頭至偉亂等九條扶貧產業路共40.5千米。自此全村8個村民組的林地、耕地全部被串聯起來,節省了群眾在路上行走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發展生產上。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四場硬仗」之一。我們根據秧項村實情編制《秧項村脫貧實施方案(2019-2020年)》、制定《秧項村「兩不愁、三保障」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編制《秧項村按時打贏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針對存在的短板積極採取措施進行完善補齊,完成了方便群眾出行的入戶路硬化5927.68平方米,基本廁所新建44個、改造3個,透風漏雨門窗安裝36.2平方米,室內硬化35平方米,全面補齊短板項目。
慰問貧困戶
路通了,要讓村民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是根本。我請來農業專家到村裡考察調研後的出結論,根據秧項村土壤及氣候,可規劃發展油茶種植和油桐種植。 以前村裡栽種的油茶掛果不多,帶領村民進行油茶低產林改造。在以後的日子裡對全村8000多畝老油茶林進行了改造,同時新種植油茶2000多畝。 目前,秧項村創新建立健全「4161」產業發展體系,村民也走上生態種植道路,全村已種植油茶11256畝、杉樹5700畝,養殖雞、鴨10000羽、本地小黃牛500頭。202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到8572元。 我帶領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經過「五加二、白加黑」耐心細緻地幹,完成村易地扶貧搬遷218戶1052人。縣委書記和縣委組織部部長到村開展調研時,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當然,這些工作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此外,我們還在解決農村安全飲水等問題上更是群策群力,現在秧項村教育、醫療、住房、飲水都得到了保障。 【人物小傳】 羅成凱,男,漢族,1997年畢業於貴州省貿易經濟學校,1997參加工作,先後在冊亨縣冗渡鎮、坡妹鎮人民政府工作,現任冊亨縣交通局辦公室負責人、秧項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匡奇燃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