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1歲寶寶連餵一個月胡蘿蔔 寶寶全身發黃

2021-01-08 網易親子

2016-10-20 01:02:32 來源: 網易親子

舉報

據媒體報導,媽媽為了給一歲兒子補充維生素,每隔一天都會蒸一根胡蘿蔔給他吃,一個月後,兒子全身皮膚發黃。


媽媽給寶寶連吃一個月胡蘿蔔 竟是為了補維生素

28歲的年輕媽媽小陳為了給1歲兒子小新補充維生素,每隔一天都會去菜場挑選一根新鮮胡蘿蔔,回來蒸粉了給小新當午飯吃。

剛開始並未覺得異常,堅持一個月後,她突然發現小新皮膚發黃,特別是臉上和腳掌部位。小陳以為小新患了肝病,趕緊送醫。

然而,小新抽血化驗結果都是正常的。該院兒科教授韓廣蓮詢問得知,小新吃了一個月蒸胡蘿蔔,期間,還吃了三根水煮玉米。「問題就出在這裡。」韓廣蓮說,寶寶不用接受治療,只要回家後停食這些食物,慢慢情況就會好轉。

醫生:胡蘿蔔、南瓜、木瓜吃太多 都會出問題

該院兒科主任王毓華教授說,胡蘿蔔裡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攝入過多的胡蘿蔔素,肝臟來不及將其轉化成維生素,多餘的胡蘿蔔素就會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寶寶手掌、足掌、鼻尖、鼻唇溝、前額等處皮膚就會出現黃染,醫學上稱之為「胡蘿蔔素血症」。嚴重者可遍及全身;同時可能還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狀。

王毓華提醒,不僅是胡蘿蔔,玉米、西紅柿、南瓜、木瓜、柑橘和某些綠葉蔬菜都有較多的類胡蘿蔔素,如果食用過多,同樣也會出現上述現象。

不少家長想給孩子補充維生素,在補之前,必須知道這些知識。

哪些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種類繁多,大致上分為水溶性、脂溶性兩大類。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 D. E. K,而水溶性維生素則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等。雖然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一類營養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它們幾乎參與了人體所有的代謝過程。

一般來說,小寶寶可以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大多數需要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 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而維生素D獲得主要依靠補充以及陽光照射皮膚合成;大寶寶也可以從奶類已經其他多樣化的食物中獲得大部分的維生素。但部分有特殊情況的寶寶除補充維生素D以外,還需要補充其他維生素。這些寶寶包括:

(1)早產、低出生體重、雙(多)胎寶寶。這些寶寶在出生時體內存儲的維生素不足,加上出生後生長比較快,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大,容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

(2)患病或疾病恢復期的寶寶。疾病過程會造成某些維生素的損失,如發熱使維生素A, B族維生素等分解而加速排洩;腹瀉時,腸道中各種維生素的吸收顯著減少等。

(3)膳食習慣不良、膳食不平衡的寶寶。挑食寶寶山於攝入食物種類和數量有限,影響到維生素的攝入:而肥胖寶寶,因生長迅速和膳食結構不合理也很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

怎樣為寶寶補充維生素?

給寶寶補充維生素也需要根據寶寶不同的情況,估計可能缺乏哪些維生素,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維生素D缺乏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建議每個寶寶都補充維生素D。但少數寶寶即使給予常規劑量的補充仍然有維生素D缺乏的表現,那就應該在檢測人體維生素D營養狀況的基礎上增加補衝劑量。

維生素A, B族維生素缺乏多見於發熱、感染後的寶寶;而維生素C補充有助於縮短感冒病程,可能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因此對一些經常感冒生病的寶寶,推薦補充這些維生素。

維生素過量會中毒嗎?

媽媽在給寶寶補充維生素的同時常常會擔憂維生素中毒。通常來說,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能很容易地隨尿液排出,幾乎沒有引起中毒的報告。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以在人體內蓄積,長期大量服用會引起中毒。

為保證寶寶每天補充足量的維生素而又不至於過量,目前市場上的複合多種維生素製劑大多採用小瓶裝,供使用2周到一個月;而維生素AD合劑,也就是魚肝油,製作成丸狀,一天一丸。按照目前對維生素A和D中毒的認識,大概每天服用10丸以上維生素AD丸,或者每天一瓶複合多種維生素製劑,並持續幾個月後,才可能造成中毒。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劉淑芬_NQ4973

相關焦點

  • 橘子、胡蘿蔔吃太多,孩子手心腳心可能會發黃
    3歲的小豆子(化名)最近手心和腳心發黃,媽媽聽說皮膚發黃可能是肝出了問題,擔心寶寶有肝病,就帶著小豆子到廈門市兒童醫院肝病科就診。醫生了解到小豆子平日裡沒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也沒有鞏膜黃、尿黃、胃口差等症狀,只是手心和腳心皮膚顏色發黃,於是詳細詢問其日常飲食習慣,得知小豆子愛吃橘子、胡蘿蔔。
  • 一歲後寶寶頭髮發黃是為什麼?最後一個原因很無奈
    依依出生後頭髮是又黃又稀疏,媽媽問了周圍的寶媽,都說孩子小,頭髮黃也正常,等到一歲後就好了。可等到一歲了,依依頭髮還是老樣子,眼看其他同齡寶寶都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媽媽別提多焦慮了。寶寶頭髮發黃,多和下面四種原因有關,最後一種誰也沒辦法改變:一、營養不良寶寶頭髮發黃,多是缺乏微量元素導致,所以保證日常營養均衡很重要。雖然寶寶一歲後,獲取營養的主要來源變成了輔食,但乳製品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配方奶粉能給寶寶提供更全面、更充足的營養,預防寶寶缺乏微量元素。寶媽在注重輔食多樣化的同時,也別忘了給寶寶挑選合適的奶粉。
  • 寶寶多大斷奶好?並非6個月或1歲,兒科醫生:餵到這時候會更好
    持續餵養好處多網上就「寶寶多大斷奶」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數寶寶斷奶的時間都集中在半歲到2歲之間。其中9-12個月、1歲到2歲斷奶的寶寶更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前,建議給寶寶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1歲之間,可以採用母乳搭配固體食物的餵養方式;如果條件允許,比如媽媽能夠全職在家帶娃,也可以將母乳餵養延長至2歲及以上。換而言之,寶寶多大斷母乳好?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具體什麼時候斷奶得看寶寶喝母乳的意願。
  • 6-7月齡寶寶輔食泥做法!新手媽媽收好啦
    寶寶6月開始添加輔食,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做什麼輔食給寶寶吃,今天跟各位新手媽媽分享下寶寶6-7月齡初期輔食泥的添加和製作方法,建議媽媽們收好哦! 6月齡寶寶輔食: 蘋果泥:
  • 如果不想以後每天追著餵飯?寶寶 1 歲前要多吃這種食物!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被媽媽、奶奶追著餵飯的場景嗎? 孩子在前面扭著屁股可勁地跑,家長端著飯碗舉著湯勺在後面噠噠地追.....
  • 0-1歲寶寶的排洩護理注意
    所以,為了防止寶寶發生便秘,要多給寶寶餵些水,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更要不時地給寶寶餵水。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2~5克),白糖可軟化大便,還可以給寶寶適當餵些菜水、果汁等。如果寶寶便秘比較厲害,糞便積聚時間過長,不能自行排出時,可試著用小肥皂條蘸些水輕輕插入寶寶肛門刺激排便;或用小兒開塞露注入肛門,一般就能使寶寶順利通便。
  • 1歲寶寶才長1顆牙是因為遺傳?營養師:不一定
    寶貝乳牙數量=月齡-(4~6),比如這位寶媽反應的情況,寶寶1歲了,那就用12-(4~6)=8~6,可是寶貝才長了1顆乳牙,可見寶寶的出牙是不正常的。如何寶寶會出牙晚?但經過我和寶媽的細聊,我發現寶媽小時候出牙不晚,寶爸出牙稍微晚點,但也沒有像寶寶這樣1歲才長1顆,而且寶寶不是早產兒,到醫院檢查過,不是唐氏兒,也沒有垂體分泌問題,剛滿6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雖然有過腹瀉,也就1兩次,而且也沒有長時間腹瀉的情況。
  • 醫生忠告:1歲寶寶萬萬別吃這4物,第2種可致命,很多媽媽還在餵
    一歲寶寶吃什麼?有哪些忌口?嚴重可致命? 大家都知道雞蛋營養,幾乎家家都有。不少寶媽將它作為孩子的第一道輔食物餵孩子,但是站在科學餵養的角度來說,雞蛋並不合適!
  • 4歲寶寶媽媽餵飯吃,2歲寶寶自己吃飯,讓孩子主動吃飯,要注意這樣做
    當寶寶用手抓飯吃時,當寶寶用勺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時,你是不是就會忍不住阻止寶寶,然後餵他吃飯?最好不要這樣做,從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開始,我們就可以試著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在一次聚餐中,餐桌上有二個寶寶,一個男孩叫壯壯4歲,一個女孩叫優優2歲。
  • 1歲1個月寶寶吃對三餐,冬天能吃啥?推薦13種美食,讓寶寶愛吃飯
    1歲1月齡冬季三餐食譜三餐食譜安排表1歲1月齡冬季早餐 食譜1:山藥豬肝粥1份1歲1月齡寶寶冬季午餐 食譜1:松仁豆腐1份、軟米飯半小碗小貼士①、給寶寶吃的時候一定用手挑一下刺,一定要特別仔細,不能有一點刺的,寶寶只吃肉,一點一點餵寶寶。下午點心:下午3點
  • 寶寶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餵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餵多少呢?下面我們來分享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1、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母乳餵養的。而6個月以後,寶寶才會允許吃一點輔食,一方面緩解寶媽母乳不充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能保證寶寶吃飽。單純靠母乳餵養的話,寶寶24小時內小便次數>6次,則說明寶寶奶量充足,已經吃飽了,而如果<5次,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 眼屎多、便秘、小便發黃,統統是「上火」!真的假的?
    一般指的是眼屎多、口腔潰瘍、嘴角潰爛、小便發黃等一系列症狀。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分屬眼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泌尿道或消化道疾病的一些臨床表現。所以,「上火」並不是指的某一個疾病或某一個症狀,而是多種症狀的民間統稱。二、眼屎增多,「上火」了?
  • 一歲半是寶寶的「餵養分水嶺」,多少寶寶輔食吃錯,媽媽後悔不已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但是說到吃,新生兒們在發育過程中,五臟六腑都還未發育完善,十分脆弱,從一歲半開始除了母乳,就要添加輔食了。而許多父母們稍不留神的餵食,就會給寶寶們造成不適,許多寶寶出現「積食」現象,就是從這時開始的。寶寶發出的六個信號告訴你:「我出現積食啦!」肚肚有響聲當寶寶的消化功能出現紊亂現象,餵進去的食物就會殘留在寶寶的消化道內,而食物殘渣經過胃部發酵,容易產生氣體,引發寶寶小肚肚脹,經常打飽嗝,或者是放屁變多等腹部出現的響聲等情況。
  • 教你如何餵養5個月寶寶,陪寶寶一起玩的6個遊戲,促進寶寶發育
    3、輔食跟母乳需要分開餵分開餵的原因是這樣有利於寶寶的消化,而且最好是輔食在兩次餵奶的中間喂,還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增加了輔食,而減少了母乳的餵奶量,主要的主食還是母乳。4、吃輔食過敏餵輔食的時候最好是從單一的食物餵起,因為有的寶寶會對一些輔食過敏,為了能夠準確的知道是對什麼東西過敏。
  • 1歲前寶寶不適合吃鹽,輔食這樣做,不加一粒鹽,寶寶也光碟
    周末,佳佳在家休息,婆婆給寶寶做好了輔食,讓佳佳餵一下,佳佳順口嘗了一下輔食的味道,發現輔食竟然是鹹的。媽,孩子1歲之前是不適合吃鹽的,不然寶寶長大以後容易得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不可能吧?飯裡沒點味道,孩子能愛吃?再說了,小輝(佳佳老公)也是我這麼餵大的,現在不照樣生龍活虎,健健康康?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從6個月到3歲,月月食譜!這樣吃,成功解鎖2021,寶寶壯如牛!
    6月齡這個月的寶寶雖然接觸了輔食,但主要營養來源還是母乳或配方奶,輔食只是為了讓寶寶攝入更多營養以及幫助寶寶咀嚼功能發育。很多媽媽都知道寶寶的第一種輔食是強化鐵的米粉,但第2種是什麼呢?一般情況下,媽媽可以在寶寶適應了米粉的味道之後,逐步加入胡蘿蔔泥、土豆泥、蘋果泥等。下面是胡蘿蔔泥的食譜哦~這道輔食的原材料可以更換成菜花、南瓜、香蕉等。
  • 寶寶啥時候能「自主進食」?6-18個月寶寶,要掌握4大用餐技能
    從寶寶6個月大左右,很多家長就都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時的寶寶尚沒有自主進食的能力,需要靠家長一點一點地喂。就這樣很多家長會一直餵到孩子2歲,甚至上幼兒園,但事實上寶寶並不需要餵這麼久,從個月開始,寶媽們就要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了哦。從4-6個月就該添加輔食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從寶寶6個月後就要添加輔食了。
  • 給寶寶37度的母愛:不能親餵的媽媽,要記住這些「背奶」要點
    後來小於諮詢了母嬰保健的醫生和一些有經驗的媽媽,採用了背奶的方式,每天躲在衛生間裡擠奶,雖然環境差點,但是解決了寶寶純母乳餵養的難題,她這樣堅持到寶寶一歲多,直到斷奶才結束了背奶。「背奶」要注意哪些要點呢?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背奶背奶是指媽媽們生育後上班,利用工作間隙存儲母乳,晚上背回家,讓這些儲存下來的母乳當作寶寶第二天的「口糧」 。
  • 5分鐘做好早餐,寶寶輔食土豆胡蘿蔔雞蛋餅,家常做法小竅門~
    下面就先分享一個適合小月齡寶寶的輔食餅做法,文末會附上通用的輔食餅做法說明,和輔食做法小竅門。了解以後,就可以自己根據月齡隨意搭配組合,既解決冰箱庫存,又能解決不知道吃什麼的煩惱,記得看完。01寶寶輔食土豆胡蘿蔔雞蛋餅做法準備食材土豆 30g胡蘿蔔 30g雞蛋 一個麵粉 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