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被媽媽、奶奶追著餵飯的場景嗎?
孩子在前面扭著屁股可勁地跑,家長端著飯碗舉著湯勺在後面噠噠地追.....
圖片來源:網絡
一頓飯下來,媽媽和寶寶的運動量都超標。
為此,很多媽媽花了很多心思給寶寶買玩具、陪寶寶玩耍,就為了讓他乖乖地吃完飯。
其實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一種食物,不用陪玩,也不用花太多錢,既能鍛鍊寶寶,還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那就是:手指食物!
什麼是手指食物?
顧名思義,手指食物就是適合寶寶用手抓著吃的食物。
這個概念對很多媽媽來說還比較陌生,因為在大多數家庭中,「大人餵、孩子吃」還是一種毋庸置疑的餵養模式。
圖片來源:網絡
在全國性的餵養調查中,有 30% 家長在十多項錯誤餵養方式中至少佔了一項。而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是被很多家庭忽略的。
手指食物,有利於幫助寶寶自主進食。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特別建議為嬰兒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鼓勵嬰兒嘗試自己餵食,比如:香蕉塊,煮熟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饅頭,麵包片,切片的水果蔬菜和撕碎的雞肉等。
2.《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建議:
耐心餵養,鼓勵進食,但決不強迫餵養。鼓勵並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寶寶多大能吃手指食物?
先用一句話總結:一般來說,7、8 個月時就可以開始給娃吃手指食物啦!
圖片來源:網絡
香港衛生署建議:
當寶寶懂得伸手抓食物時,家長可以預備容易拿起的食物,給寶寶抓著吃。如:嬰兒餅乾或煮軟切成 7 至 10 釐米長的番薯、菜莖、紅蘿蔔、西蘭花等。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建議:
當孩子能獨自坐起來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用手拿著吃的小食物,讓他學著自己吃。大多數孩子在大約 8 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學著自己吃東西。
大部分 8 個月的寶寶探索世界的興趣更濃,動手擺弄面前食物的意願更強烈,受到挫折時不愉快也能很快被下一波好奇心修復。
經過兩個月「逮啥吃啥」的生活,他們的手—眼—口協調性有所發展,更容易把食物送入嘴裡。
圖片來源:網絡
8 個月並不是硬規定,
可以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發出以下信號:
1. 小手會主動去抓握物品;
2. 對碗裡或桌面的食物有興趣;
3. 願意將手中的食物往嘴裡塞;
4. 學會熟練地吃泥糊狀食物;
A. 那我家寶寶還沒出牙,是不是不能添加?
手指食物的提供,以及輔食粗糙度的變化,都不以寶寶的出牙數為判斷依據。只要寶寶想自己吃了,就該提供手指食物;
只要寶寶吃了足夠次數的輔食、到了一定月齡,就該增加輔食的粗糙度。
圖片來源:網絡
B. 錯過添加敏感期了,現在是不是太晚?
「敏感期」這個詞可能被想像得過於嚴重。
在寶寶最需要、也最適合鍛鍊的時候及時提供環境及幫助,能讓他更好地掌握;但當時沒添加,也不代表寶寶永遠都不會了,現在添加可能需要花更長時間來讓寶寶習慣自己吃。
手指食物有哪些好處?
1. 提高寶寶的自信心
寶寶如果自己有機會像崇拜的成人一樣吃東西,會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增強信心。
2. 鍛鍊寶寶獨立進食
寶寶到了8、9個月,會有抓大人手中的勺子,自己用手去抓碗裡食物的表現,這是寶寶自主意識的初期萌芽;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順勢提供手指食物,會鼓勵寶寶自己吃的積極性,這樣寶寶就能很快自己吃飯,解放媽媽的雙手。
3. 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吃手指食物,可以讓寶寶在無數次的抓、捏、塞進嘴裡等動作中,不知不覺的就能有效鍛鍊精細動作。
放手讓寶寶自主進食是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和手口眼協調能力的最佳練習方式。
4. 練習咀嚼能力
手指食物可以讓寶寶用舌頭碾、用牙齒啃、用牙床嚼等,是非常好的練習。
圖片來源:網絡
5. 擺脫餵養困境
對於一個抗拒餵食的寶寶,家長可能會覺得「我做得不好吃」、「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擔心寶寶的健康,而在焦慮中使用強迫餵食、道具哄逗等錯誤的餵養方式。
其實,你只是沒找到那個關鍵點:讓寶寶自己吃。
添加什麼樣的食物最好?
什麼月齡添加什麼食物大有講究。
不同月齡的寶寶咀嚼能力、處理食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如果給他不合適的手指食物,沒達到鍛鍊目的不說,還可能惹怒或嚇到了寶寶。
不同月齡寶寶食物添加:
階段 1(6~7 月齡):胡蘿蔔、土豆、南瓜……
階段 2(8~9 月齡):芒果、發糕、牛油果……
階段 3(10~11 月齡):蘋果、餃子、哈密瓜……
階段 4(1 歲+):其他……
圖片來源:網絡
添加初期:入口可溶的手指食物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的手指食物應該是不需要用力咬斷或咀嚼,質地軟糯。
可以給寶寶準備熟透的、軟的、去皮後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牛油果、火龍果、草莓等軟質水果切成條狀或塊狀。
還可以給寶寶準備徹底蒸熟蒸透的胡蘿蔔、南瓜等。
適應中期:方便咬斷,可溶在口中的手指食物
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升,可以準備富含澱粉的根莖類食物;
如蒸熟的切條或切塊土豆、紅薯、山藥、芋頭等,還可以準備切成條形或掰成小塊的土司、饅頭、磨牙餅乾、三文魚等。
圖片來源:網絡
鍛鍊後期:需要咬斷並咀嚼的手指食物
慢慢的增加食物的硬度,才能讓寶寶鍛鍊到咀嚼能力,這個時候需要慢慢準備的手指食物是需要咬斷並咀嚼的。
可直接切條食用或塊狀無蒸煮的水果,比較適合寶寶抓握的各種卡通造型的意面。
肉類也可以作為寶寶的手指食物,煮熟的雞肉條、蝦仁、豬肉塊等。
TIPS:
整個的葡萄、櫻桃、小番茄等水果,堅硬的乾果,各種太甜、太堅硬、太粘牙齒的糖果;
高熱量無營養的爆米花、玉米片、椒鹽脆餅等,這些並不適合做寶寶的手指食物,家長要注意。
圖片來源:網絡
手指食物製作教程:
1. 蘿蔔蝦糕
月齡:10月+
食材:蘿蔔20g、蝦6隻、雞蛋1個、澱粉適量
工具:料理棒、普通鍋
圖片來源:網絡
1. 食材準備;
2. 蘿蔔切碎末,蝦仁切丁滴幾滴檸檬汁去腥,雞蛋打散;
3. 料理杯中放入雞蛋,蝦仁和澱粉,攪打成泥,加入胡蘿蔔末拌勻;
4. 取一容器,底部鋪一層矽油紙,倒入蝦泥,蓋上保鮮膜大火蒸15分鐘即可;
吃的時候切成條或者其它形狀都是可以的哦。
2. 奶香菠菜條
圖片來源:網絡
月齡:9月+
食材:菠菜20g、雞蛋1個、奶粉10g、麵粉15g、花生醬10g、糖10g
工具:榨汁機、料理機、模具、蒸鍋
1. 將菠菜焯熟後打成菠菜汁;
2. 將雞蛋、奶粉、麵粉、花生醬放入料理機攪打成糊糊,加入菠菜汁攪拌均勻;
3. 模具鋪上矽油紙,蓋上保鮮膜扎幾個小孔;
4. 放入蒸鍋蒸15分鐘,脫模後切成條狀就搞定了~
寶寶吃手指食物常見難題
A. 吃太多吐了
食物處理成比較適合寶寶一兩口的大小,比如發糕要切成條或者片,如果你直接給他一坨發糕,寶寶肯定是全部塞嘴裡的。
如果有很多手指食物要提供,每次給一兩根就可以了,不要全部擺放在面前。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就只需要耐心等待了。「到底我的嘴巴能處理多少食物」這個問題,交由寶寶自己去學習和領悟。
圖片來源:網絡
B. 吃進去拉出來不消化?
在食物軟硬程度合適的前提下,不會有過多「嚼不爛」的食物。
胡蘿蔔、菜葉、香菇、木耳、玉米等食物,都是很難咀嚼徹底的,所以經常會在大便裡面看到,不用詫異。
C. 吃起來太髒怎麼辦?
建議一定要買幾個東西:
易打理的防水圍兜或反穿衣;
款式簡單好清潔的餐椅;
地上鋪報紙、浴簾或一次性桌布。
都能減輕餐後工作量。
圖片來源:網絡
從手指食物入手,逐漸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意識,讓娃自己吃飯也不再是一件難事啦!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盡在公眾號嬰幼兒育兒知識。您還想要了解哪些育兒知識呢?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我們立馬給您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