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以後每天追著餵飯?寶寶 1 歲前要多吃這種食物!

2021-01-10 騰訊網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被媽媽、奶奶追著餵飯的場景嗎?

孩子在前面扭著屁股可勁地跑,家長端著飯碗舉著湯勺在後面噠噠地追.....

圖片來源:網絡

一頓飯下來,媽媽和寶寶的運動量都超標。

為此,很多媽媽花了很多心思給寶寶買玩具、陪寶寶玩耍,就為了讓他乖乖地吃完飯。

其實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一種食物,不用陪玩,也不用花太多錢,既能鍛鍊寶寶,還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那就是:手指食物!

什麼是手指食物?

顧名思義,手指食物就是適合寶寶用手抓著吃的食物。

這個概念對很多媽媽來說還比較陌生,因為在大多數家庭中,「大人餵、孩子吃」還是一種毋庸置疑的餵養模式。

圖片來源:網絡

在全國性的餵養調查中,有 30% 家長在十多項錯誤餵養方式中至少佔了一項。而給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是被很多家庭忽略的。

手指食物,有利於幫助寶寶自主進食。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特別建議為嬰兒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鼓勵嬰兒嘗試自己餵食,比如:香蕉塊,煮熟的土豆塊和胡蘿蔔塊,饅頭,麵包片,切片的水果蔬菜和撕碎的雞肉等。

2.《7~24 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建議:

耐心餵養,鼓勵進食,但決不強迫餵養。鼓勵並協助嬰幼兒自己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寶寶多大能吃手指食物?

先用一句話總結:一般來說,7、8 個月時就可以開始給娃吃手指食物啦!

圖片來源:網絡

香港衛生署建議:

當寶寶懂得伸手抓食物時,家長可以預備容易拿起的食物,給寶寶抓著吃。如:嬰兒餅乾或煮軟切成 7 至 10 釐米長的番薯、菜莖、紅蘿蔔、西蘭花等。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建議:

當孩子能獨自坐起來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些用手拿著吃的小食物,讓他學著自己吃。大多數孩子在大約 8 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學著自己吃東西。

大部分 8 個月的寶寶探索世界的興趣更濃,動手擺弄面前食物的意願更強烈,受到挫折時不愉快也能很快被下一波好奇心修復。

經過兩個月「逮啥吃啥」的生活,他們的手—眼—口協調性有所發展,更容易把食物送入嘴裡。

圖片來源:網絡

8 個月並不是硬規定,

可以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發出以下信號:

1. 小手會主動去抓握物品;

2. 對碗裡或桌面的食物有興趣;

3. 願意將手中的食物往嘴裡塞;

4. 學會熟練地吃泥糊狀食物;

A. 那我家寶寶還沒出牙,是不是不能添加?

手指食物的提供,以及輔食粗糙度的變化,都不以寶寶的出牙數為判斷依據。只要寶寶想自己吃了,就該提供手指食物;

只要寶寶吃了足夠次數的輔食、到了一定月齡,就該增加輔食的粗糙度。

圖片來源:網絡

B. 錯過添加敏感期了,現在是不是太晚?

「敏感期」這個詞可能被想像得過於嚴重。

在寶寶最需要、也最適合鍛鍊的時候及時提供環境及幫助,能讓他更好地掌握;但當時沒添加,也不代表寶寶永遠都不會了,現在添加可能需要花更長時間來讓寶寶習慣自己吃。

手指食物有哪些好處?

1. 提高寶寶的自信心

寶寶如果自己有機會像崇拜的成人一樣吃東西,會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增強信心。

2. 鍛鍊寶寶獨立進食

寶寶到了8、9個月,會有抓大人手中的勺子,自己用手去抓碗裡食物的表現,這是寶寶自主意識的初期萌芽;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順勢提供手指食物,會鼓勵寶寶自己吃的積極性,這樣寶寶就能很快自己吃飯,解放媽媽的雙手。

3. 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吃手指食物,可以讓寶寶在無數次的抓、捏、塞進嘴裡等動作中,不知不覺的就能有效鍛鍊精細動作。

放手讓寶寶自主進食是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和手口眼協調能力的最佳練習方式。

4. 練習咀嚼能力

手指食物可以讓寶寶用舌頭碾、用牙齒啃、用牙床嚼等,是非常好的練習。

圖片來源:網絡

5. 擺脫餵養困境

對於一個抗拒餵食的寶寶,家長可能會覺得「我做得不好吃」、「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因為擔心寶寶的健康,而在焦慮中使用強迫餵食、道具哄逗等錯誤的餵養方式。

其實,你只是沒找到那個關鍵點:讓寶寶自己吃。

添加什麼樣的食物最好?

什麼月齡添加什麼食物大有講究。

不同月齡的寶寶咀嚼能力、處理食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如果給他不合適的手指食物,沒達到鍛鍊目的不說,還可能惹怒或嚇到了寶寶。

不同月齡寶寶食物添加:

階段 1(6~7 月齡):胡蘿蔔、土豆、南瓜……

階段 2(8~9 月齡):芒果、發糕、牛油果……

階段 3(10~11 月齡):蘋果、餃子、哈密瓜……

階段 4(1 歲+):其他……

圖片來源:網絡

添加初期:入口可溶的手指食物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的手指食物應該是不需要用力咬斷或咀嚼,質地軟糯。

可以給寶寶準備熟透的、軟的、去皮後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牛油果、火龍果、草莓等軟質水果切成條狀或塊狀。

還可以給寶寶準備徹底蒸熟蒸透的胡蘿蔔、南瓜等。

適應中期:方便咬斷,可溶在口中的手指食物

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提升,可以準備富含澱粉的根莖類食物;

如蒸熟的切條或切塊土豆、紅薯、山藥、芋頭等,還可以準備切成條形或掰成小塊的土司、饅頭、磨牙餅乾、三文魚等。

圖片來源:網絡

鍛鍊後期:需要咬斷並咀嚼的手指食物

慢慢的增加食物的硬度,才能讓寶寶鍛鍊到咀嚼能力,這個時候需要慢慢準備的手指食物是需要咬斷並咀嚼的。

可直接切條食用或塊狀無蒸煮的水果,比較適合寶寶抓握的各種卡通造型的意面。

肉類也可以作為寶寶的手指食物,煮熟的雞肉條、蝦仁、豬肉塊等。

TIPS:

整個的葡萄、櫻桃、小番茄等水果,堅硬的乾果,各種太甜、太堅硬、太粘牙齒的糖果;

高熱量無營養的爆米花、玉米片、椒鹽脆餅等,這些並不適合做寶寶的手指食物,家長要注意。

圖片來源:網絡

手指食物製作教程:

1. 蘿蔔蝦糕

月齡:10月+

食材:蘿蔔20g、蝦6隻、雞蛋1個、澱粉適量

工具:料理棒、普通鍋

圖片來源:網絡

1. 食材準備;

2. 蘿蔔切碎末,蝦仁切丁滴幾滴檸檬汁去腥,雞蛋打散;

3. 料理杯中放入雞蛋,蝦仁和澱粉,攪打成泥,加入胡蘿蔔末拌勻;

4. 取一容器,底部鋪一層矽油紙,倒入蝦泥,蓋上保鮮膜大火蒸15分鐘即可;

吃的時候切成條或者其它形狀都是可以的哦。

2. 奶香菠菜條

圖片來源:網絡

月齡:9月+

食材:菠菜20g、雞蛋1個、奶粉10g、麵粉15g、花生醬10g、糖10g

工具:榨汁機、料理機、模具、蒸鍋

1. 將菠菜焯熟後打成菠菜汁;

2. 將雞蛋、奶粉、麵粉、花生醬放入料理機攪打成糊糊,加入菠菜汁攪拌均勻;

3. 模具鋪上矽油紙,蓋上保鮮膜扎幾個小孔;

4. 放入蒸鍋蒸15分鐘,脫模後切成條狀就搞定了~

寶寶吃手指食物常見難題

A. 吃太多吐了

食物處理成比較適合寶寶一兩口的大小,比如發糕要切成條或者片,如果你直接給他一坨發糕,寶寶肯定是全部塞嘴裡的。

如果有很多手指食物要提供,每次給一兩根就可以了,不要全部擺放在面前。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以上幾點,就只需要耐心等待了。「到底我的嘴巴能處理多少食物」這個問題,交由寶寶自己去學習和領悟。

圖片來源:網絡

B. 吃進去拉出來不消化?

在食物軟硬程度合適的前提下,不會有過多「嚼不爛」的食物。

胡蘿蔔、菜葉、香菇、木耳、玉米等食物,都是很難咀嚼徹底的,所以經常會在大便裡面看到,不用詫異。

C. 吃起來太髒怎麼辦?

建議一定要買幾個東西:

易打理的防水圍兜或反穿衣;

款式簡單好清潔的餐椅;

地上鋪報紙、浴簾或一次性桌布。

都能減輕餐後工作量。

圖片來源:網絡

從手指食物入手,逐漸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意識,讓娃自己吃飯也不再是一件難事啦!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盡在公眾號嬰幼兒育兒知識。您還想要了解哪些育兒知識呢?歡迎在公眾號後臺留言,我們立馬給您安排上!

相關焦點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媽媽餵飯做好這5點,再也不做追飯媽
    寶寶吃輔食是從6個月開始的,那時候寶寶還不會走路,餵飯還算比較輕鬆的。到了寶寶周歲以後,孩子能走了,有的還能小跑了,這時候餵寶寶吃飯比健身還累。寶寶一歲以後也不想讓媽媽餵飯了,都喜歡自己吃飯。吃一會玩一會,很多家長就開始追著、逼著孩子吃飯。可是你越追,孩子就以為你和她玩遊戲呢。
  • 把家長「慣壞」的「飯渣」寶寶,追著餵飯壞處多,快來看化解辦法
    我家住在老小區,雖然小區老,但是新手寶媽可不少,每天在樓下見面都很熱情,看著自己寶寶都喜笑顏開。可是只要一提到吃飯,就會看到很多寶媽皺起了眉頭,感覺如臨大敵一樣,因為這些寶寶都是十足的小「飯渣」。不僅每天要考慮給寶寶做合口味的,還要每天追著餵飯,讓寶媽們一個腦袋兩個大。
  • 寶寶每天吃飯都要大人追著餵,想讓寶寶愛上吃飯,媽媽需要怎麼做
    其次,就是父母包辦代替得太多寶寶吃飯的時候喜歡自己握勺子,但許多父母不給寶寶自己拿勺吃飯的機會,他們擔心寶寶弄髒衣服,怕寶寶吃到地上,所以選擇直接餵飯,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餵飯的習慣,慢慢的寶寶就不願直接動手了。另外,就是寶寶對吃飯沒有興趣因為每天吃飯都習慣了大人餵飯,吃飯前後沒有任何的交流,自己更體會不到吃飯的樂趣,所以專注力也不會在吃飯上面。
  • 孩子不吃飯、含飯哭怎麼辦?懂得「1不7要」的父母,從不追著餵
    當恐嚇和哄騙都不奏效時,追餵就成了父母唯一的選擇。我認為吃飯是個生理性問題,不想吃就代表不餓,父母沒必要強迫孩子。父母要想讓孩子吃飯,一定要記住1不7要的教養原則01一不要2歲到6歲的孩子都有「吃飯難」的問題,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吃飯,更不要追著喂。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知道饑飽的。當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說明他不餓,父母一定不要強迫。
  • 寶寶不安心吃飯,要追著餵怎麼辦?
    要麼追著喂,要麼看著電視,手裡拿著玩具哄著吃。雖然這種事每天你都得來這麼幾遍,家長也累,孩子也煩。但是,身邊總有人這麼勸[孩子小不都是這樣嗎?等到了三歲他怎麼也能學會自己吃飯了]這句話真的可信嗎?有個叫小彤的小女孩,已經快三歲了,但是餵飯的毛病一直就戒不掉,就這樣到了幼兒園小彤還想讓老師餵她,可是老師怎麼會同意呢。她只好自己拿著小勺子練習吃飯,食物噼裡啪啦的就往桌子上掉,半個小時都吃不了幾口。結果呢,她只好用手抓,就這樣小彤幾乎天天都要挨批評,她這手抓飯的名聲也在小朋友們中間傳了開來。大家都不喜歡和這個奇怪、麻煩還經常害得全組都丟掉小紅花的小朋友玩。
  • 4歲寶寶媽媽餵飯吃,2歲寶寶自己吃飯,讓孩子主動吃飯,要注意這樣做
    當寶寶用手抓飯吃時,當寶寶用勺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時,你是不是就會忍不住阻止寶寶,然後餵他吃飯?最好不要這樣做,從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開始,我們就可以試著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在一次聚餐中,餐桌上有二個寶寶,一個男孩叫壯壯4歲,一個女孩叫優優2歲。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吃?「傳統餵飯」壞處不少,讓娃獨立吃飯才重要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一提到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寶媽都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愛吃飯,自家的孩子總是要追著屁股後面喂,真是心塞啊!每次看到婆婆追著女兒餵飯的場景,譚女士都很頭大,雖然和婆婆商量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可如果不餵女兒吃飯,女兒還就真不吃飯。如今快要上幼兒園了,女兒還不能自己吃飯,譚女士真的是後悔不已啊!
  • 追著孩子餵飯,還是放任不管,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追著孩子餵飯的經歷,不僅半天餵不上一口,而且最終可能演變成媽媽生氣的責備寶寶,給寶寶餵飯難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態,擔心寶寶自己不好好吃,營養素攝入不足;擔心寶寶吃飯慢,飯菜容易冷;擔心寶寶吃得到處都是,清理太麻煩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可以說大人給寶寶餵飯是每個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為了寶寶健康,家長需要注意對他進行良好的進食習慣的培養
  • 「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原標題:「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父母由於心疼寶貝,擔心寶貝自己吃飯吃不好,想讓寶貝多吃點長得壯,就會追在寶貝後面餵給他吃。殊不知這種追著餵飯的方式特別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那麼家長該如何破解「追著餵飯」的魔咒呢?
  • 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五歲男孩不餵不吃飯,寶媽跟著頭大樂樂是一個五歲的男孩,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別看樂樂在幼兒園聽話乖巧,可一回家就變成了小少爺,尤其到了吃飯的時候,樂樂就變了樣子。「媽媽我不吃」、「我不想吃」、「我吃飽了」,每次樂樂媽媽讓樂樂自己吃飯的時候,樂樂就將這三句話掛在嘴邊,樂樂還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自己吃飯,直到媽媽為他餵飯吃。
  • 寶寶不愛吃飯總要追著餵飯?試試培養孩子的飢餓感
    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寶寶天生胃口不好,不管是喝奶還是飯菜都不愛吃,每天全家總動員,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餵飯,大人們又急又怒又累又無奈。如果問家長「寶寶平時吃不吃零食?」家長往往說倒也不怎麼愛吃零食,有時覺得寶寶正餐吃得太少,就想在飯後再餵點餅乾、麵包、水果啥的,怕餓著寶寶。
  • 寶寶1周歲後,奶水仍是必備「口糧」,但「添飯」比例要改變
    那麼不同月齡的寶寶該怎麼吃輔食?寶寶一周歲以後每天要多喝奶,還是多吃輔食?接下來就帶新手爸媽「康康」輔食那些事。不同月齡的寶寶,每天吃幾頓輔食?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是6個月,不應早於4個月,最晚不超過8個月。在寶寶6個月以前,如果每天吃母乳或者奶粉就能吃飽,可以只喝奶,暫且不考慮輔食的事情。
  • 這樣餵飯壞處多,2歲後自己吃飯和餵飯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男寶球球已經快3歲了,但是媽媽卻還在餵飯。不少家庭中這種情況很普遍。其實,孩子過了2歲以後,就應該自己吃飯了。如果家長還是餵飯,對孩子日後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從生理上來說,正常孩子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實現自己吃飯。這套精細動作,最晚2歲左右肯定是能掌握的。
  • 為啥追著孩子餵飯,他還是一口不吃,家長需要反思這3點
    「餵飯」真的是家長心中永遠的痛啊。不僅考驗家長們的耐心,更考驗他們的體力。我們經常會看見家長端著一個小碗,前後追著孩子吃飯。孩子吃一口,家長就覺得心又放下了一點;孩子不吃,家長就愁容滿面,手足無措。最好的結局是,即使自己滿頭大汗,但把飯給孩子餵完了。
  •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三個標準,再饞也別餵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到三標準,再饞也別餵寶寶1歲以後,奶是輔食飯是主食,添加輔食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他適應大人的食物,這固然沒錯,但凡事不可操之過急。無論是兒科專家還是權威機構,都不建議過早地給寶寶添加大人飯,其實傷娃於無形之中,相當於吃了「毒輔食」。著名兒科專家崔玉濤曾經說:最忌諱的就是大人吃飯時,讓孩子跟著「嘗」。
  • 寶寶吃飯要追著餵?怎麼辦?使用這3招,培養寶寶好的進餐習慣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話對於寶寶來說,卻不實用。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端著飯碗,趕緊追著給寶寶餵飯,通常是半天吃一口;還有在飯桌上,吃飯講條件,吃完半碗飯,就可以出去玩或看電視等。8到12個月的寶寶,最喜歡用手抓這種吃飯方式。即使碗、勺子都準備好,寶寶仍願意在桌子上抓飯吃,有時候會弄得到處都是。這種情況家長不要訓斥孩子,不然會打擊寶寶吃飯的積極性,降低吃飯的興趣,也有可能會出現挑食的情況。學會進餐。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01孩子不愛自己吃飯,奶奶追著餵飯孩子歲數小餵飯還算正常,若孩子到了3 歲仍不能自己吃飯,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孩子有這個信號,是想要自己吃飯了,不想以後追著餵就抓住機會
    中午我們一起去飯店吃飯,閨蜜抱著二寶吃飯時二寶不停地想要用手去抓勺子,閨蜜一臉無奈,說現在孩子大了總愛奪勺子,給他了又不會自己舀著吃,煩人得很,只好讓她老公把孩子先抱走。其實,孩子在大人吃飯時喜歡奪勺子,這是孩子對用勺子吃飯產生了興趣,發出了「我也想自己吃飯」的信號。這個時候如果能因勢利導,引導孩子自己吃飯會非常順利。
  • 2歲男童突然「吐血」,只因奶奶的餵飯方法錯誤,醫生怒斥:太無知
    ,在給還餵食物時,怕食物燙著孩子或怕還嚼不碎,都在給寶寶餵飯時,喜歡把食物放進嘴巴裡嚼碎了在餵給寶寶吃,殊不知,這樣會把口中的病菌也就帶給寶寶了,這樣寶寶就會很容易出現噁心、脹腹等腸胃不適疾病,這樣看似愛孩子,其實則是「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