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08 鄂東新農人

農村老話:「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是一句古老的農諺。在農村,關於下雪的農諺,枚不勝舉,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今年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頭九雪、九九熱」、「今年冬天不下雪,明年夏天無小麥」。雪是和風、雨一樣,是自然界中一種自然現象,是一種氣候現象,但是雪反應了自然界中氣候變化的規律性。天上下雪,與地球的自轉、公轉有關,與大氣循環有關,與季節變化有關,能夠反應氣候變化的規律性。所以,什麼時候下雪是有規律的。~

一般情況下,入冬後即小雪節以後到翌年立春節之間,是下雪的時候。天上下雪,只有氣溫非常低的情況下才有。「一雪蟲無蹤」意思是說,入冬第一場雪時,天氣變冷,害蟲早就四處尋找躲避風寒的地方去越冬,如深層土壤、野草叢、落葉層、樹皮底下等等地方躲避寒冷。一般害蟲躲避的地方,下一場雪時,只是能夠躲避一般性低溫寒冷,但不會使之凍死。~

「二雪來年豐」意思是說,冬天下了第二場大雪,第二年就會糧食大豐收。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是非常好理解的。冬季下了第一場大雪後,躲藏越冬的害蟲就會凍僵,但不一定能凍死。但是,冬季下了第二場大雪後,氣溫將會再次降低,使躲避越冬的害蟲將大部分或幾乎所有的害蟲全部凍死,到了第二年,自然界中,危害糧食作物的害蟲大大地減少了,或者基本上是沒有的時候,再加上風調雨順,糧食肯定就會奪得豐富。~

所以,冬季下雪好,下的次數越多,害蟲在低溫凍死的更多。害蟲被凍死了,自然來年糧食作物長得好,無害蟲危害,必然會豐收。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日小雪節氣,「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這樣的條件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有提及:「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農村的冬季並不是沒有農作物生長的,而冬季是油料作物油菜和小麥的重要生長時期,這兩種大宗農作物耐寒耐凍,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也能生長得很好,這不農民有句俗語這樣說的「瑞雪兆豐年」,說的是冬季多下幾場大雪,來年農民就能豐收。
  • 今日二九,農諺「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二九這一天如果不吹風的話,那麼意味著明年莊稼收成不好,會白忙活一年。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又有哪些科學依據?下邊老張就給大家說道說道。我們國家地處北半球,尤其以前人居住比較多的都在中原地區,也就是北溫帶這一片地方。中原地區由於在冬天的時候冷空氣主要來源於蒙古高壓冷空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西伯利亞寒流。
  • 今日小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有道理?小雪下雪才好嗎?
    導讀:今日小雪,「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有道理?小雪下雪才好嗎?文/農夫也瘋狂你那裡下雪了嗎?農諺「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有道理嗎?小雪≠下雪提到小雪、大雪節氣,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個時候,是不是「小雪」的時候下下雪,到了「大雪」的時候下大雪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的,24節氣中的小雪和天氣中的小雪意義不一樣,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美妙的小雪農諺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是流行於民間膾炙人口的一句小雪農諺。這句農諺的含義有三:其一,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其二,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其三,積雪有保暖作用,利於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
  • 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這句小雪節氣農諺,至今還管用
    小雪節氣的農諺很多,大多和氣候以及農作有關,其中有一句筆者記憶猶新,雖然不知道是幾百年前的諺語,但至今對農民來說,還是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就是「小雪大雪不見雪,來年滅蟲忙不撤」這句農諺。農民種植農作物,經過幾代人的觀察總結,發現來年田間害蟲的多寡,和頭年的天氣情況也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是否會下雪,通過二十四節氣老一輩農民總結出了「小雪大雪不雪,來年滅蟲忙不撤」的農諺。筆者對這句農諺的理解有哪些?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簡單說完臘月,我們切入正題,為何老話說:「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是啥意思?根據「臘月見三白,來年收小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只要了解「見三白」,是說臘月多下幾場瑞雪,就明白這句話就是瑞雪兆豐年的意思了。如同有農諺所說:「收麥不收麥,臘月見三白」意思一樣。那麼,這些農諺俗話有道理麼?
  • 小寒將至,「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農諺預測開春冷暖
    今年的小寒節氣是在1月6日,農諺說「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意思是指小寒節氣一共有十五天,其中有七八天是在三九天期間。正所謂「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冷的也就是在三九天了,所以小寒節氣一到,也要進入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在農村裡還流傳著「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的農諺,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老農民說這些農諺可以預測開春天氣冷暖!
  • 農村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小寒還有雪嗎
    小寒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簡單來說就是小寒還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因為小寒後面還有二十四節氣裡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農村,關於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大寒小寒節氣也不例外,比如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你們那裡大雪小雪節氣期間還會有雪嗎?冬季下雪對農業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而關於這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大雪堆河塘,來年豐收忙。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等。可見大雪節氣是一個比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間段,主要是降溫和降雨雪等氣候要素。
  • 農諺說「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人吃餅」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農諺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根據月亮的圓缺,確定月份,根據天氣的就化,創造了24節氣,直到現在還有些老人們還在使用農諺預測年景。2020年馬上來了,村裡的一些老人說明年會是什麼「二龍治水、十一牛耕,十人吃餅」,這句農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諺「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小寒偏冷才好嗎?
    作為農曆24節氣中溫度最低的一個節氣,小寒一到,也表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即將到來了。聽農村的老農民說:小寒節氣天氣的好壞,還可以預測明春的天氣,在農村就有很多和小寒節氣相關的農諺,比如「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小寒偏冷才好嗎?
  • 二十四節氣|小雪至,農諺「小雪雪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
    要想在南方看雪,起碼得等到12月中下旬。勤勞聰慧的中國農民很早就在長期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小雪時節的天氣情況與來年的收成息息相關,並將之總結成短小精幹,易於傳頌的農諺:「小雪雪滿天,來歲是豐年;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意思是,小雪這天如果下雪的話,明年田裡的莊稼肯定大豐收,農民的錢袋子肯定也鼓鼓的。如果不下雨,則反之。
  • 俗語「乾淨冬必贓年,一九一雪,豬狗不吃黑」,何意?過年髒嗎?
    不過,說起來這天好像有點讓人難以琢磨,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冬天,像剛剛過去沒幾天的2021年1月5日的強冷空氣以及2020年年末的霸王級寒潮,還有更早一些的大大小小的冷空氣,也都曾經光臨過我們這裡,只是帶來的都是光有降溫卻無降雪的乾冷。一、「乾淨冬必贓年」,說的是什麼意思?乾淨冬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時節進入冬季後,長時間沒有雨雪天氣狀況出現。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
  •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人說「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陽叔敘說家鄉事」,了解更多農家事。你的一個點讚,一句評論留言都是我前進的動力!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評論下來,小編都會參考回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此文章為本人原創,維權必究。今年小寒節氣時間為2019年1月5日,由於小寒節氣是今年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一般過了小寒節氣,也就標誌著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到來了,因為今年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還有三天就進入了三九冰上走的日子,可謂是寒冷至極!
  • 農諺「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今年過年冷嗎?
    農諺「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什麼意思?今年過年很冷嗎?文/農夫也瘋狂再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有些在外打工的農民兄弟也開始返回家鄉了,家裡養豬的人家已經殺年豬,做臘肉了。古人在這方面也是總結了許多的農諺,不知道大家可曾聽說過「一年兩個春,過年老牛冷斷筋」這句農諺呢?其說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年會有「兩個春」呢?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中如果出現了兩個立春,即年頭和年尾都分布有立春節氣,那當年過年期間的天氣就會比較的寒冷。而今年就正好是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年初的時候有一個,而在大年三十的時候還有一個立春。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沒有道理呢?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臘月頭指的是臘月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那麼馬在這個冬天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餓瘦,但是牛卻不會受降雪的影響。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
  • 「小雪下了雪缸裡米生蟲」小雪節氣下雨雪好嗎?和米生蟲有啥關係
    在我們農村裡有很多農諺俗語,說小雪這天的天氣可以預測今年冬天的冷暖和莊稼的好壞,就比如說:「小雪下了雨(雪),缸裡米生蟲」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雪下了雨和米生蟲有啥子關係呢?朋友們聽大妞說說,看看有道理嗎?